編輯推薦
針灸心法核心之核心,關鍵之關鍵,在於認識到氣在針灸心法中的重大意義,在於針灸施治過程中神意的運用。“用針之本,在於調氣”,而調氣之要在於神意。人體生命的本質是在意識主導下的形氣神三位一體,人的意識活動深刻地影響著人體生命,影響著人體的生理病理。意識影響人體生命活動的中介恰恰是人體之氣,因此明晰氣和意的關係及其對人生命的作用,是針灸心法之根本。
內容簡介
我國針灸於2010年已被聯閤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但國人對針灸尤其對於針灸治病的神奇效應,知之甚少,或者說是一點也不知。
本書對針灸取穴配穴規律、持針操作練習、行針調氣技巧、臨證調神要領等,都做瞭獨特而精要的介紹和論述,其中不乏有許多是秘而不宣的絕招。使學習者能明晰針刺“全神養針”、“修養和神”之旨,把握針灸“補神固根”、“神守天息”之道,追求針灸“守神”、“守機”之境界,掌握針灸“以意和之”之妙法。
作者簡介
尹真,獨立學者。
前言/序言
我國針灸於2010年已被聯閤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但國人對針灸尤其對於針灸治病的神奇效應,知之甚少,或者說是一點也不知。為此,我在這篇序言裏,引錄一些文獻中的奇人奇事,以便引起讀者對針灸的興趣。
明朝針灸大傢楊繼洲對針灸名著《標幽賦》開頭兩句“拯救之法,妙用者針”,做瞭如下注解:
劫病之功,莫捷於針灸,故《素問》諸書,為之首載,緩、和、扁、華,俱以此稱神醫。蓋一針中穴,病者應手而起,誠醫傢之所先也。近世此術絕傳,良為可嘆!經雲:“拘於鬼神者,不可言至德;惡於砭石者,不可言至巧”,此之謂也。又語雲,一針、二灸、三服藥。則針灸為妙用可知,業醫者,奈之何不亟講乎。
對《通玄指要賦》中的“文伯瀉死胎於陰交,應針而隕”,做瞭如下闡釋:
昔宋太子善醫術,齣苑遊,適一懷娠女人,太子診之曰:是一女子。令文伯診之,文伯曰:是一男一女。太子性暴,欲剖腹視之。文伯止之曰:臣請針之。於是瀉足三陰交,補手陽明閤榖,其胎應針而落。果如文伯言。
——《針灸大成》
竇材的《扁鵲心書》中載:
一人患腦衄(口鼻齣血皆稱腦衄——筆者注),日夜有數升,諸藥不效,餘為針關元穴,入二寸留二十呼,問病人曰:針下覺熱否?曰:熱矣。乃令吸氣齣針,其血立止。
在本書第六章“針灸醫案選”所選諸多案例,皆類乎此。為瞭進一步加深對針灸治病的認識,再引錄一段當代扶陽派傳人盧崇漢教授在第五次“扶陽論壇”講述的針灸奇聞:
我想起瞭一件事情,過去我從沒對外跟任何人講過,我怕講瞭不好。1962年我嚮祖父提齣用針治病這個問題。……我記得我第一次見到這個治法是1962年的夏天,有一位80多歲的老人到我們傢來,祖父要我稱呼他二爺。……二爺跟我講他用的針,是“萬病一針好”,聽起來太玄瞭,每次他為一個病人隻紮一針。我有幸跟他學瞭三個星期,三個星期他一共紮瞭100多個病人,我們都看到瞭在施針後立竿見影的效果。當時有個4歲多的小孩發燒,燒得相當高,摸著相當燙手,他就在小孩手上紮瞭一針。那個小孩當時在我們傢裏待瞭不到半小時,紮針後,身上就齣汗,汗一齣燒就退瞭。他在短時間內,可以同時連續為七八個病人紮針,他留針的時間很短,紮到第八個病人,第一個病人的針就取下瞭。他還跟我講,如果是鼕天,針就不要紮軀乾上,紮軀乾上太麻煩,紮四肢就行瞭,留針的時間最長不超過3分鍾。還有一個是黃疸的病人,是急性黃疸性肝炎,就是甲肝。我問他這個病可不可以紮針,他說也可以,也是隻在腳上紮瞭一針,紮在腳上,但病人沒有馬上退黃,他讓病人第二天再來,這個病人到第二天來我傢時黃疸已經沒有瞭,一共給他紮瞭三針,所有的癥狀就都沒有瞭。有9個中風半身不遂的病人,紮針的療程最長的用瞭一個半星期,共紮瞭10針,最短的還不到一個星期,共紮瞭6針,其中8個病人後來都可以活動和走路瞭,這些都是我親眼見到的。口眼歪斜病來得很快……也是紮一針,上午紮的,晚上病人歪斜的嘴巴就正瞭,眼睛也閤上瞭。其他的病人分彆是風寒濕痹、胃痛、咳嗽、胸痹、肋痛、癃閉等病癥,紮針後都有很好的效果,沒有吃藥。我祖父盧鑄之說讓我見識一下,這就是針灸,我當時問二爺爺,為什麼有這麼好的治療效果,他告訴我用太乙神針把病邪切斷瞭,化解瞭,癥狀消失瞭,病就自然好瞭。我立即提齣要學,要拜二爺為師,但是他跟我祖父講有條件,要崇漢終身不娶,他的師父就是這麼教他的,學祝由的人必須終身不娶。他從來不示人,他沒有一個傳人,為什麼會不示人呢?這是很關鍵的一點。他的迴答也很忠懇、很實在,他說他的師父是這樣教他的:如果以後你拿去大量地、公開地用,就會把其他靠針灸謀生的人的飯碗給搶瞭。所以他的師父不讓他那樣做。這是我第一次把這個事情講齣來,是韆真萬確的……,不管他是祝由也好,還是其他的也好,它也是中醫的範疇,這就是中醫神奇的地方。
——引自《扶陽論壇》⑤第26~28頁
附帶說一下,扶陽派由蜀中名醫鄭欽安創立,至今四代,該派享譽國內外,是近年之事。作為當代傳人的盧崇漢教授,能在國際扶陽論壇講述扶陽派診療用藥特點時,對不屬於該門的針灸大加贊譽,實屬難能可貴。盧教授的“二爺”所說的祝由,在《素問·移精變氣論》有所記載:“古之治病,惟其移精變氣,可祝由而已。”《靈樞·賊風篇》也有:“岐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勝,先知其病所從生者,可祝而己也。”由是而知,巫、祝由在古人那裏是一種特殊的治病方法。古時醫(醫)毉通用,可知在古代巫就是醫,隻是由於後世逐漸與道教的符籙、念咒等結閤,使巫醫濛上瞭迷信的麵紗而被取締。實際上,巫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作的,孔子就曾說過:“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像盧教授他“二爺”的“終身不娶”(有的門派,36歲前不結婚),沒有一定的抱負而樹立起以針灸治病救人的宏大誌願,是不可能捨棄夫妻之歡的;沒有學習過程中堅持不懈的恒心與刻苦修煉,也是難以達到神乎其技的水平的。若能明瞭這一精神而實地踐履,是否“終身不娶”並無關緊要。引錄以上內容,是讓讀者瞭解,針灸也罷,祝由也罷,正像盧崇漢教授所說的,“中醫很妙,我們祖先的東西博大精深,我們現在開發齣來的可能隻有一點點,中國醫藥學是偉大的寶庫,這個寶庫還欠開發”(《扶陽論壇》⑤第28頁)。
下麵簡單說說《針灸心法淺談》這個小冊子。
第一,所謂“針灸心法”,楊繼洲說:“按經者,法也;而所以神明之者,心也。”就是說,掌握經絡、腧穴等內容是法,而運用這些內容於實際,則是由心的靈活運用。這樣運用的法,就是心法。楊氏指齣:“今人徒曰:吾能按經,吾能取穴,而不於心焉求之,譬如刻舟而求劍,膠柱而鼓瑟,其療人之所不能療者,吾見亦罕矣。”楊氏所謂求之心的“心”,是怎樣的心呢?楊氏曾有這樣的闡釋:“然則善灸者奈何?靜養以虛此心,觀變以運此心,旁求博采以曠此心,使吾心與造化相通,而於病之隱顯無遁情焉。”這裏所述之心是多層麵的,可謂博大精深,尤其“使吾心與造化相通”一句,指自身修為——“靜養以虛此心”對“天人閤一”高深境界的體悟而言。達此境界,人的各種功能都得到極大程度的提高,所以能夠做到,“夫醫者意也,默識心通,貫融神會,外感內傷,自然覺悟”。對心的修養達此境界,其心則是“所以神明之者”,有瞭這樣的基礎,對“法”的運用就不同凡響瞭。楊氏說:“由是而求孔穴之開閤,由是而察氣候之疾徐,由是而明呼吸補瀉之宜,由是而達迎隨齣入之機,由是而酌從衛取氣,從榮置氣之要,……從心應手……,此又岐黃之秘術,所謂百尺竿頭進一步者。”由是而知,楊氏所述的“針灸心法”,恢宏而精到。我們這個小冊所述,是通俗化、淺顯化瞭的“針灸心法”。所以不敢直稱“針灸心法”,而取名“針灸心法淺談”。
第二,這個小冊子所述內容是我於2007~2010年間,為給跟我練功的學生及其學醫的子女們講的幾次課的錄音整理材料。其中,有的是為瞭滿足齣國行醫的需要,有的是為瞭提高療效,有的則是為瞭端正學習針灸應持的態度與心理準備。其內容是我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針灸臨床的經驗與體會,未必像盧“二爺”那麼高超,而隻是“愚者一得”之見。鑒於當時是隨便聊天式的講述(也沒想到要齣版),過於口語化,造成後來整理錄音難以擺脫俗裏俗氣的言詞,難以刪削冗繁拉雜的語句(尤其是第三章)。
全書共六章,第一章“針灸心法綜述”,著重講述針灸心法重在神、氣的調整與施術者的治神,闡述瞭“醫者,意也”在針灸心法中的重要意義與應用,針灸不僅可以用以治病,還可用於健身、修道。第二章“針刺治病的基本要素”,是根據本人的多年心得,從認穴、操針補瀉技術以及操針功力訓練等方麵做瞭明晰錶述。第三章“針灸臨床提要”,對數十種(涵蓋內外婦兒各科)常見病的針灸腧穴(其中多有特效穴)及取穴技術做瞭簡要闡述。第四章“針灸醫生的修煉”,主要是對自身經脈的修煉,這對體認經絡的真實性頗為重要。第五、第六兩章是附錄,第五章“氣功與中醫”是我20世紀撰寫的文稿。講氣功是中醫的基礎與精華,從而加深對內功修煉與針灸心法的依存關係的領會與理解。第六章“針灸醫案選”,主要是選擇古人的神奇驗案以及本人的醫案。前麵的四章內容是前後不同時間段講述的(第三章內容是第一時段講的,第二章是第二時段講的,第一、第四兩章是第三時段講的)。盡管所述自認為屬於針灸心法而非一般針灸知識,但文字水平卻在“下裏巴人”層麵,現在我又無精力對文字進行全麵修飾,頗覺有愧讀者,恭請體諒!觀是書能不以詞害意則幸甚!
針灸心法淺談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這本書很好 我要用心看
評分
☆☆☆☆☆
衝著作者買的,不過這本書太專業瞭,非中醫專業的人可能用處不大
評分
☆☆☆☆☆
書外包裝很好,內容也不錯,是正版,這個價格比書店實惠,
評分
☆☆☆☆☆
好
評分
☆☆☆☆☆
相當好,宗師力作,當年也是風流人物!可惜!
評分
☆☆☆☆☆
以為來學校做講座的氣功老師推薦的,據建議,此書值得針灸師藉鑒
評分
☆☆☆☆☆
書外包裝很好,內容也不錯,是正版,這個價格比書店實惠,
評分
☆☆☆☆☆
京東商品不錯,值得購買
評分
☆☆☆☆☆
節選於前賢著作並有作者深度思考的 治病 調氣 治神要點闡釋,很是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