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掇英:乙瑛碑》选取历代书法大家的隶书名碑,精编精印,底本精良,释文准确,是广大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学习、临摹的范本。
内页插图
前言/序言
隶书亦称汉隶,起源于秦而盛行于汉,尤其是东汉桓、灵时期(一四七-一八九),隶书更是进入了群雄争鹿,体势多变的黄金时代。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呈长方形状,主笔多呈弧线,而以波挑燕尾为主,一字之中“燕不双飞,蚕不重卧”的变化,使其主次明显,变幻莫测,隶书对后世书法有着深远的影响。《隶书掇英》丛书从汉隶中精选最有代表性的经典名碑,以飨读者。
《乙瑛碑》全称《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又称《孔庙置守庙百石卒史碑》、《孔稣碑》、《卒史碑》。东汉桓帝永兴元年(一五三)立。碑高二百六十厘米,宽一百二十八厘米,无额。计十八行,每行四十字。现藏山东曲阜孔庙。
此碑主要内容是司徒吴雄、司空赵戒以前鲁相乙瑛之言,上书请置孔庙百石卒史一人,行庙祀之礼仪。桓帝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但当时乙瑛已经离开任所,只能以孔稣补上。
关于《乙瑛碑》的书写者,碑石上附有宋嘉祜七年张稚圭的一行题记,认为是“后汉钟太尉书”,钟太尉即钟繇。但宋洪适在《隶释》中予以反驳,认为“钟繇以魏太和四年(二三○)卒,距永兴盖七十八年,《图经》所云非也”。且钟繇生于元嘉元年(一五一),永兴元年(一五三)时仅两岁,怎么可能写出那么成熟的汉隶呢?因此,此碑确非钟繇所书。
《乙瑛碑》骨肉停匀,波磔分明,气格高雅,形神蕴藉,方圆兼备,体势开张'厚重而不乏灵动,古拙而又道逸。不愧为汉朝成熟时期方整伟岸一路隶书的典范,故备受历代书家垂青。清方朔在《枕经堂金石跋》中说:“《乙瑛》立于永兴元年,在三碑(《乙瑛》、《礼器》、《史晨》)为最先,而字之方正沉厚'亦足以称宗庙之美、百官之富。王澍太史谓雄古,翁谭溪阁学谓骨肉匀适,情文流畅,汉隶之最可师法者,不虚也。”
隶书掇英:乙瑛碑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