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串鉴藏全书(古玩鉴藏全书)

手串鉴藏全书(古玩鉴藏全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晓钧 著
图书标签:
  • 手串
  • 鉴藏
  • 古玩
  • 收藏
  • 文玩
  • 玉石
  • 鉴定
  • 工艺品
  • 配饰
  • 古董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31302
版次:1
商品编码:12177084
包装:精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铜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著名手串鉴赏和收藏家杨晓钧的《手串鉴藏全书》,是一本全面介绍手串的基本知识、辨伪、收藏、投资、鉴赏、保养等方面内容的图书。作者带您感悟沉香的雅,檀香的烈,紫檀的尊贵,花梨的傲然,琥珀的剔透,松石的淡泊,天珠的超凡,珊瑚的动魄,还要感悟那蜜蜡的宁静,青金的风情,水晶的无暇,玛瑙的深邃,凤眼的神秘,南红的艳丽,金刚的沧桑,碧玺的绮丽。当诸多的美感融于一体,会在你小小的世界里,绽放出珠子世界的五彩斑斓。本书可以说是一本有关手串的百科全书式图书,是目前国内市场上好玩、有趣的手串儿收藏投资圣经。



内容简介

本书对手串的起源和发展、收藏与鉴赏的相关基础知识、时代特征、鉴赏要点、收藏技巧、保养知识等进行详细介绍,内容丰富,分类科学,图片精美,价格合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读性和实用性。全书共有六章,内容分别为趣谈手册、手串类别知多少、手册鉴别有方法、手串行情早知道、手串购买有门道、手串保养有技巧。

作者简介

杨晓钧1964年11月生,现任甘肃钧得轩收藏博物馆馆长,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副会长,中国博物馆协会民办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间文物传世工程组织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琥珀蜜蜡研究会会长,甘肃省古玩书画协会会长,甘肃省收藏协会副会长。近年来致力于推动收藏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交易市场的良性开拓:多次举办各类收藏品的专题讲座,赢得了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喜爱;并多次组织甘肃文物藏家和古玩经营者,先后到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参与全国文玩交流活动,为各类藏家提供经营展示的平台。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手串概述

一、手串的起源/004

二、佩戴手串的寓意/007

三、手串流行风/013

四、手串行话/019

1.包浆/020

2.贼光/022

3.捡漏/023

4.开门/024

5.紫檀木的“红筋”

“红斑”“金星”/025

6.黄花梨的“鬼脸”/026

7.手串做旧/027

第二章

手串的类别

一、宝玉石类手串/030

1.水晶手串/033

2.琥珀手串/035

3.青金石手串/042

4.砗磲手串/044

5.和田玉手串/046

6.翡翠手串/049

7.猫眼石手串/053

8.碧玺手串/056

二、竹木类手串/058

1.金丝楠木手串/058

2.沉香手串/060

3.檀香手串/063

4.黄花梨手串/064

5.紫檀手串/068

三、菩提子手串/070

1.草本菩提子/070

2.异名菩提子/071

3.“奇果”菩提子/071

4.认识常见菩提子/072

四、果实(核)类手串/077

五、天珠手串/079

第三章

手串的鉴别

一、宝玉石类手串的鉴别/084

1.看清水晶手串的“真面目”/084

2.辨别“琥珀手串”有窍门/087

3.谁爱“模仿”青金石手串/088

4.三招轻松搞定砗磲手串/090

5.六招辨别和田玉手串/091

6.“二看一听”搞定翡翠手串/093

7.辨别猫眼石手串有捷径/094

8.攻破假碧玺手串的“堡垒”/096

二、竹木类手串的鉴定/098

1.巧辨金丝楠木手串/098

2.闻味识沉香手串/100

3.黄花梨手串的“三看”/103

4.“旁敲侧击”紫檀手串 /106

三、菩提手串的鉴别/108

四、果实(核)类手串辨别/110

五、用好仪器工具/111

1.手电筒/111

2.放大镜/112

3.其他专业仪器/112

第四章

手串的行情

一、有投资价值的手串品种/116

1.“升”个不停的大漠石/116

2.节节攀升的蜜蜡/117

3.稀缺的高档翡翠 /126

4.前途无量的砗磲/127

5.亲民的碧玺手串 /129

6.潜力巨大的紫檀 /131

7.“身价”高的金丝楠木/134

8.暴涨的黄花梨/134

9.必须拥有的沉香/135

10.“吃香”的檀香/136

第五章

手串的购买

一、手串的购买渠道/140

1.从拍卖公司购买/140

2.从文物商店购买/142

3.从手串专卖店购买/144

4.从典当行购买/146

5.从圈子内购买/148

6.从网络渠道购买/151

二、正确选手串/154

1.手串的选购技巧/157

2.选沉香还是选檀香?/163

3.不要贪便宜/163

4.佛珠手串需要请/163

5.手串要开光吗?/164

6.水晶并非越透越好/164

7.琥珀和蜜蜡是否一回事?/165

8.沉香都沉水吗?/168

9.檀木手串就该香吗?/168

10.掉色的小叶紫檀/169

第六章

手串的保养

一、宝玉石类手串的保养/172

1.给水晶手串“洗洗身” /173

2.琥珀手串怎样养才不会“殒命”/175

3.保养砗磲手串有诀窍吗?/177

4.别让你的猫眼石手串“受伤” /179

5.翡翠手串保养“五”大忌 /182

6.和田玉手串保养/187

二、竹木类手串的保养/190

1.金贵的金丝楠木手串 /190

2.养护沉香手串要小心翼翼/191

3.避免伤及黄花梨手串/197

4.檀香手串的保养/199

5.保养小叶紫檀手串/201

三、菩提类手串的保养/202

1.对菩提类手串如何小心翼翼?/202

2.佩戴菩提手串有“道” /203

3.菩提子手串盘玩“七步走”/204

4.清洗菩提类手串有“度”/206

四、果实(核)类手串的保养/207

1.果实(核)类手串如何“防”?/207

2.如何盘会让果实(核)类手串更有“美态”?/209

五、手串的保养误区/211

1.手串断裂,怎么办 ?/211

2.手串保养“危险区”/212

前言/序言


掌中乾坤:中国传统文玩杂项鉴赏与收藏指南 本书是一部全面而深入的中国传统文玩杂项收藏指南,聚焦于那些承载着历史、工艺与文化价值的精巧物件。它旨在为初涉古玩收藏的新手提供清晰的入门路径,同时也为资深藏家提供细致入微的鉴别参考。全书结构严谨,内容详实,涵盖了从材质认知、历史脉络到市场动态的多个维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案头工具书。 --- 第一章:文玩杂项的时代脉络与收藏哲学 本章首先勾勒出中国传统文玩杂项艺术的宏大历史图景。从先秦时期的玉器礼制,到魏晋南北朝的清玩之风,再到宋代士大夫阶层的审美巅峰,直至明清时期世俗化、娱乐化趋势下的繁荣,系统梳理了文玩收藏思想的演变历程。 1.1 收藏的驱动力:实用、审美与传承 探讨文玩杂项从最初的实用器皿、礼器,如何逐渐演变为纯粹的审美对象。重点分析了“文人趣味”在中国收藏史中的核心地位,以及收藏家对于“物以载道”的文化认同感。 1.2 “杂项”概念的界定与范畴 清晰界定“杂项”的内涵,它并非指代某一特定品类,而是涵盖了除传统书画、瓷器、青铜器等大类之外的、具有艺术和历史价值的各类器物。本章会列举出主要的杂项类别,为后续章节的深入分析打下基础。 1.3 收藏伦理与风险防范 强调诚信交易的重要性,介绍基本的法律法规对文物和古董市场的约束。同时,详述鉴定中的常见陷阱,如做旧、仿制、组配等手段,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收藏观——重在历史价值与艺术品味,而非短期投机。 --- 第二章:材质鉴赏的基石:矿物、有机物与复合材料的辨识 文玩杂项的价值首先根植于其材质的稀有性与工艺的难度。本章深入研究各类主要材质的物理与化学特性,指导读者通过“看、闻、摸、听”等手段进行初步判断。 2.1 矿物类:玉石、玛瑙与宝石 硬玉与软玉的鉴别光谱: 详细对比翡翠(硬玉)和和田玉(软玉)的结构、光泽和“翠性”。重点解析“沁色”的形成机理与人为仿造的痕迹。 水晶、石英岩与石料的区分: 针对市场上常见的仿品,介绍光线折射率、密度测试在鉴别中的应用。 古玩用石(如寿山石、青田石): 探讨不同石材的“刀感”和“皮壳”特征,以及寿山石“田坑”、“水坑”、“山坑”的矿藏特征。 2.2 有机类:竹、木、角、骨的陈化之道 竹木文玩的“包浆”与“活化”: 分析不同年代、不同气候条件下,竹子和木材(如黄花梨、紫檀、沉香)的自然老化过程,区分“新旧包浆”的差异。 犀角、象牙与骨器的断代: 讲解受保护物种的鉴别要点,以及古代替代材料(如仿象牙的牛骨或植物材料)的工艺特点。 2.3 复合材料与工艺材料 珐琅工艺的演变: 重点解析景泰蓝(掐丝珐琅)、画珐琅、洋彩珐琅的时代风格、色彩运用和铜胎处理方式。 漆器的“髹饰之美”: 深入介绍戗金、描金、螺钿、百宝嵌等复杂工艺的制作流程,并识别不同历史时期(如明代尤溪、清代海派)的风格差异。 --- 第三章:分类精讲:铜器、杂宝与文房清玩 本章将聚焦于收藏市场中热度极高、体系庞杂的几大核心品类,提供具体的鉴赏切入点。 3.1 古代金属器:铜镜、香炉与杂件 铜镜的“铭文”与“纹饰”: 梳理从战国到宋代的铜镜形制变化,特别是“瑞兽纹”、“十二生肖纹”的时代特征。讲解锈色的形成与人工做旧的识别。 香炉的体系与款识: 详述明清时期宣德炉(黄铜铸造)的断代标准、皮色变化,以及其他材质(如瓷、玉)香炉的形制特点。 3.2 文房用品的精致世界 文房杂项是古代士人精神生活的直接载体,本章细致剖析: 笔筒与笔架: 分析竹木雕刻(如竹刻的“留青”、“减地”技法)与瓷胎笔筒的地域风格。 印章与玺印: 探讨篆刻艺术的流派(如浙派、徽派),以及不同年代印泥的颜色与质地。 镇纸与淌尺: 介绍它们在书案上的功能性,以及玉石、铜器制作的工艺水平。 3.3 杂项中的“异域风情”与“把玩之乐” 鼻烟壶的集大成者: 详细介绍鼻烟壶的材质(瓷、玉、玻璃、玛瑙)与工艺的多元性,特别是内画工艺的技巧与难度评判。 核雕与木雕: 重点解析文玩核雕(如橄榄核、桃核)的精细度、刀工的流畅性,以及不同时期的雕刻主题(如罗汉、仕女)。 --- 第四章:鉴定实战:辨伪与市场价值评估 鉴赏的最终目的是“真”与“值”。本章提供一套系统化的鉴定流程和市场价值的判断框架。 4.1 “时代特征”的综合判断法 强调鉴定不能依赖单一特征,而应是“形、神、艺、材、工”的综合比对。深入分析不同朝代的: 形制演变: 纹饰的布局、器物的比例失调或协调。 工艺语言: 时代特有的工具痕迹(如雕刻刀法、打磨方式)。 锈蚀与包浆的“自然性”: 如何区分地下出土的自然锈蚀与化学加速形成的“浮锈”。 4.2 市场估值的动态模型 分析影响杂项价值的几个核心要素:稀有度、工艺复杂度、品相完整度和历史可考证性。探讨当代市场中,仿古品与老旧真品的价差分析,以及如何根据拍卖纪录和专业资料来建立自己的估值参考体系。 4.3 收藏的延伸:传承与保护 探讨如何科学地储存和保养各类文玩杂项,如温湿度控制对有机物的影响、清洁剂对金属表面的腐蚀风险等,确保所藏珍品能够跨越时空,完好地传承下去。 --- 结语: 《掌中乾坤:中国传统文玩杂项鉴赏与收藏指南》力求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实用的操作方法,为读者构建一个清晰、可靠的文玩鉴藏知识体系。它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扇通往中华传统审美殿堂的门户。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手串鉴藏全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别出心裁,封面那种复古的皮质手感,一下子就把人带回了古玩店里,那种沉甸甸的年代感扑面而来。我尤其欣赏它在版式上的用心,每一张配图都像是精心挑选过的艺术品,清晰度高得惊人,细节纹理纤毫毕现。翻开内页,你会发现作者在选材上的独到眼光,不仅仅是罗列市面上常见的那几类材质,更是深入挖掘了许多小众且极具文化价值的门类,比如一些宋代的“香珠”和清代的“朝珠”的形制演变,都有专门的篇幅去考据。读完第一部分关于“串饰的起源与礼制”的章节,我才意识到,原来手串远不止是装饰品,它背后承载的文化符号和等级制度是如此丰富和复杂。这本书的行文流畅自然,没有那种枯燥的教科书腔调,更像是资深藏家在与你分享他的私房经验,那种娓娓道来的语气,让人在轻松愉悦中吸收了大量专业知识,极大地提升了我对文玩审美的认知高度,绝对是案头常备的珍本。

评分

说实话,刚拿到手的时候,我还有些怀疑,市面上那么多号称“全书”的鉴赏指南,内容往往大同小异,无非是教你如何看品相、辨真伪。但这本书给我的惊喜,是它在“断代”和“地域特色”上挖掘的深度,简直可以用“令人发指”来形容。比如,它对不同时期蜜蜡的皮壳变化,从明代的“包浆”到民国时期的“汗沁”,描述得细致入微,甚至配上了微距照片对比,这对我们这些在实战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玩家来说,都是极宝贵的经验。更让我拍案叫绝的是,它居然用了好几页篇幅来探讨不同地域手串的串珠工艺差异,像是苏州的“圆融饱满”与东北的“粗犷豪迈”那种手感上的微妙区别,作者都捕捉到了。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教你捡漏,而在于塑造你的“眼力”——那种能透过表象直抵本质的洞察力,这份功力,非十年寒暑不可得。

评分

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远超出了普通“鉴藏指南”的范畴,它更像是一部微型的“珠串史学著作”。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材质的化学构成与老化周期”的章节,作者引用了许多文物保护领域的专业数据,而非仅仅停留在经验主义的描述上。例如,关于不同产地沉香的油脂分布与香气稳定性的关系,作者引用了光谱分析的理论,这种跨学科的论述方式,让原本玄之又玄的鉴别过程,变得有了科学依据。我甚至根据书中的建议,重新审视了我收藏的一串老星月菩提,发现书中提到的关于“盘玩”过程中水分对枣核材质的影响,确实解释了我之前遇到的褪色问题。这本书的深度,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背景,它不是给完全的初学者准备的,但对于有一定收藏基础,想要更进一步精研的同好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殿堂的大门。

评分

我要称赞一下这本书在“审美哲学”层面的探讨,这才是它真正区别于其他工具书的地方。许多鉴赏类书籍,只会告诉你“这个值多少钱”,但这本书却在探讨“为什么这个美”。它深入剖析了文人雅士对“残缺之美”和“自然之韵”的推崇,特别是对一些“金刚杵”或“橄榄核”雕刻件,作者着重分析了其“意境”的表达,而非仅仅是雕刻的精细度。读到关于“对称与非对称”在串饰设计中如何平衡视觉重量的部分,我深有感悟。作者的文字功底极佳,那种带着温度的笔触,仿佛能让你感受到物件背后那个匠人或主人的心跳和呼吸。它不再是冷冰冰的物件档案,而是有生命的文化载体,这种对“物”的精神层面的挖掘,让人在阅读时,心境也随之沉静下来,体会到一种慢下来的生活哲学。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实用性放在第一位,它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简直就是一本可以带着去逛潘家园的“行动手册”。我特别喜欢它设置的“常见陷阱与应对策略”这一部分,里面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列举了市场上最容易以假乱真的几种情况,比如不同树脂仿制的“琥珀蜜蜡”,或者现代工艺仿制的“老皮壳”,辨识要点都被提炼得极其精炼,直接标注在高清图片上,一看便知。我曾因为一个细节的疏忽吃过亏,但读完这一章后,那种模糊的“感觉对”的判断,立刻被清晰的“证据链”所取代。这本书对于如何正确地进行日常保养和修复处理的建议也相当中肯,没有夸大其词,都是基于材料特性的科学指导。对于希望快速提升实战鉴别能力,避免走弯路的收藏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效率最高、回报最大的投资。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书的封装很漂亮,但是内容不怎么饱满,都是一些浅表的内容!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挺好的,就是不是很全面

评分

印刷不错,内容深度不够……

评分

建议别买,真心的连看图说话都比不上,看起挺厚的一本书,除去图片,不知道能不能凑齐三篇文字!真想了解手串内容,还是上搜索的地方去看!评分是给快递小哥的,真心辛苦他的配送,若能分开给,快递五星,这本书一星都没有!

评分

很不错的书,包装也很好。

评分

正版书籍,活动买的划算,慢慢阅读,值得购买。

评分

此书不错,已经读完,非常喜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