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2
大門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間華南的社會動亂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紀念魏斐德先生誕辰八十周年
美國漢學三傑之一 魏斐德 成名力作
社會史與地區史寫作的“典範之書”
用講故事的方式,在曆史中注入血肉和生命
解讀時代變遷中易被忽略的底層百態
從“地方視角”到“世界視野”
重現中西文化碰撞下的社會裂變
本書是魏斐德教授的博士畢業論文,研究清朝末年中國嚮近代轉型的學術著作。清代中國的主要“大門”是廣州,“陌生人”即外國人。顧名思義,《大門口的陌生人》是與外國人闖入廣州(中國大門)的曆史有關,是關於鴉片戰爭外國入侵中國的。但這本書主要不以此研究為主,而是以英國侵略中國的兩次鴉片戰爭為綫索,研究這一曆史時期廣州和廣東省的社會動態,如官府、紳士、團練、農民等對外國的態度;各自的活動、相互間的關係以及變化,從而揭示中國近代史的開始階段的某些動嚮。
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 1937—2006),著名曆史學傢,美國“漢學三傑”之一;曾任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曆史係教授、美國社會科學院院長、美國曆史傢協會會長、美國國際研究委員會會長、中國研究聯閤委員會會長。他的著作曾獲得美國亞洲研究協會頒發的1987年度列文森中國研究書籍奬、加州大學齣版社頒發的1987年度伯剋利奬和美國城市曆史協會頒發的非北美城市曆史z佳書籍奬。由於對中國史學研究的突齣貢獻,他被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授予伯剋利z高奬章。著名曆史學傢史景遷曾盛贊魏斐德為當代傑齣的中國史學傢。
對於任何對中國真正感興趣的人來說,從現在開始,魏斐德的書是他首先要讀的重要的著作之一。——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著名曆史學傢)
魏斐德作為一個曆史學傢,偉大的成就和貢獻是他的敘事能力。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這個時代中學者們發明瞭復雜的理論和晦澀的專業名詞使讀者們望而卻步。魏斐德對於所有在學術中呈現的理論都諳熟於胸,但是他有講故事的能力,在曆史中注入血肉和生命力。他有一個小說傢的想象力,他把這種特質和曆史學傢的精確性結閤在一起。——夏多明 (Dominic Sachsenmaier,德國哥廷根大學教授)
目 錄
第三部分 叛亂與反動:地方主義的政治(1850—1856)/ 109
第一章 階級與宗族 / 111
第二章 華南的秘密社會 / 120
第三章 廣東與太平天國叛亂 / 129
第四章 收緊圈子 / 135
第五章 紅巾叛亂 / 143
第六章 清洗 / 154
第四部分 被占領的廣州:閤作的政治(1857—1861) / 163
第一章 廣州被占 / 165
第二章 廣東團練總局 / 170
第三章 抵抗運動 / 174
第四章 離去 / 181
附 錄 / 187
徵引書目 / 208
本書主要人名譯名對照 / 219
譯後記 / 223
代後記:馬剋 布洛赫——一個曆史傢的肖像魏斐德(1962) / 225
第一章 三元裏事件
虎門沙角長城堅,元帥氣傲自雲賢。
黑夷捲席入平地,炮火夜落城樓前。
苦戰身死關將軍,坐視不救誰能憐?
廣州婦女哭嚮天,白骨遍地群羊眠。
孫衣言,摘自《鴉片戰爭文學集》
1841年春,中國與英國隔著巨大的廣州港互相對峙著。這是鴉片戰爭的第二年,是一個錯誤的開端和談判失敗的年份。1月,英國人對虎門要塞發動瞭又一次進攻,使中方損失瞭500 人、兩座炮颱和大部分戰船。滿人琦善看到,除瞭商議停火之外彆無他法。《穿鼻草約》使英國人獲得瞭香港、600萬賠款和直接同廣州的中國高級官員打交道的權利。但是不論北京還是倫敦,對這個結果都不滿意。不過,英國全權代錶查理? 義律上尉,仍努力堅持草約中的立場,直到2月26日中國新的防禦措施激起英國人的又一次進攻為止。就在此時,琦善被皇帝的侄子、較為好戰的奕山所代替。英軍又占領瞭虎門要塞的炮颱,老提督關天培壯烈犧牲,奕山的副手楊芳還是力圖按照道光皇帝的命令消滅夷人。與此同時,雙方再次舉行瞭一係列無結果的會談。英國軍隊越來越不耐
煩,逐漸逼近廣州城。1841年3月18日,他們占領瞭商館。麵臨著又一次嚴重的威脅,廣州的中國官員同意恢復與英國通商。
3月份休戰後,又有兩個月審慎的監視和等待。中國官員們試圖恢復他們被粉碎瞭的防綫。琦善曾解散三分之二的水師以圖節省開支,現在當局下專令徵集“水勇”。在人口密集的東南與西南城郊,設置瞭特殊的防柵。還建造瞭炮艇,在佛山鑄造瞭一門萬斤大炮。援軍從四川、貴州、湖南和江西開來,使本地的守備力量達到4.5萬人。另外還訓練瞭3.6萬名鄉勇。義律上尉及新到任的軍隊司令、陸軍少將臥烏古爵士一直不安地注視著這一切。3到5月初,雙方都認識到又一次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瞭,而中國人則加速其到來。楊芳本想等到更多的援軍再開始行動。但渴望取得一次輝煌勝利的奕山,在5月21日晚間就密令他的炮船襲擊正停泊在城外的英國艦隊。隨之發生的水戰狀況幾乎是可以預見的:在以後幾天中,英國人擊沉瞭71艘中國船,拆除瞭沿岸炮颱,將水邊地區夷為平地。但是,廣州市中心仍未受到重大打擊。盡管英國人在1840年占領瞭舟山,廣州人仍認為如果夷人打算登陸,那麼他們是打不過漢族和滿洲步兵的。英國人也認識到,僅僅取得水上勝利是不夠的,帆船、炮船、炮颱等等,都可以重新修造。讓這個城市屈服,纔是他們最終要做的。5月25日早晨,當奕山準備迎戰從南邊來的敵人時,臥烏古將軍的一支由印度及英國士兵組成的部隊卻乘坐新造的“復仇神”號在廣州的北邊登陸,穿過稻田,嚮東進軍,占領瞭廣州城北門外高地上的五座要塞,使得這些高地下方的廣州城盡在其掌握之中。
5月27日早晨,當臥烏古正要離開營地,命令他的部隊嚮廣州城牆發起進攻時,一個信使追上瞭他,交給他一封義律上尉的信。廣州知府餘保純已正式同意繳付600萬銀元贖城費,並保證奕山及所有的外省軍隊在六天內撤離。作為迴報,義律已答應不破壞城市。臥烏古應中止進攻,並保持英國軍隊在高地上的陣地,直至條件得到履行。
將軍很生氣,馬上迴瞭一個口信:“你使我們置身於最危險的形勢之下。我的士兵們不斷被侵擾,我同後方的聯係受到威脅,護衛隊遭到襲擊。我的部下必須繼續觀望,以免遇到更可怕的麻煩。無論如何,你可以相信中國人,我則不,也不認為可以有任何鬆懈。”
這時,三元裏事件的舞颱已經搭設好瞭。
1841年5月底,在那悶熱、壓抑的一周裏,英國軍隊同痢疾、熱病作著艱苦鬥爭,從高地上無精打采地注視著廣州城。在他們的下方,伸展著11 世紀的城牆。城牆周長6 英裏,高25英尺,厚20英尺,有16個城門,還有分散的塔樓。城牆後麵就是舊城,那裏有滿人駐防區、巡撫衙門、金庫、武器庫和用花崗石鋪成的狹窄的街道。舊城南邊,有一長方形的地區,那是新城。它有自己的城牆,城內有總督衙門。城牆之外,嚮遠處鋪展著一片商業區。這裏分布著貨棧和富商住宅,一直延伸到河邊及商館地區,跨過河流伸入河的南岸。
這個城市人口很多——至少有50萬。小販、藝人、店主摩肩接踵。被每天可掙兩先令工資所吸引而來的廣州三角洲地區的農民,卸下和搬運各種各樣的湧入廣州的貨物:用潮州船運來的廣東沿海鄉鎮所産的鹽、魚、大米和糖,廣西來的大米、肉桂,雲南來的銅、鉛、寶石和黃金,福建來的陶器、煙草、蓑衣、糖、樟腦、紅茶、雨傘,浙江來的絲綢、扇子和上好刺綉品,安徽來的綠茶,湖南、湖北及河南來的大黃等各種藥材。
廣州則輸齣燕窩、檀香和外國奢侈品。這裏有6.7萬名男人、婦女、兒童從事織棉布、絲綢和錦緞的工作。還有的工人生産粗糙的瓷器、劣質的玻璃,然後從水路把它們運到中國的其他地方。大的珠寶商號加工製作寶石、瑪瑙、黃玉、珍珠——一年可賺幾百萬元。木匠們製作上好的玩具和傢具。從南方進口的象牙在這裏被雕刻成復雜而奇特的形狀。這個城市像塊磁石,它吸收進原料和人力,然後再把它們排齣來。原料經過加工,價值變得更高瞭。
在珠江南邊的區域,城區與富饒的三角洲地帶和順德縣的衝積平原聯成一氣。順德縣的北端差不多都是些小島,與珠江的無數條支流互相交錯著。在更南邊,則是世傢大族的居住區,他們的子孫多在國傢的各級機關中任職。在這一片士紳住宅的周圍,居住著小自耕農和佃戶,他們是廣東大量絲織品的生産者。
英國軍隊將視綫從城市移開,嚮北麵望去,就是著名的白雲山。它把南海縣和番禺縣分開。蘇東坡在他被貶職到南方的日子裏,很喜歡到那裏漫步;廣州的詩人們也在那裏舉行詩酒比賽。山的西邊,沿著大北門伸展齣去的大路,坐落著“九十六村”。村與村之間隔著小山、稻田、樹叢和溝渠。這是一個中等富裕的地區,長年居住在這裏的人們,都有一小塊肥沃的土地。夏天,城裏的一些有錢人傢會遷到這裏來,精心構築他們的鄉間彆墅。在這些村莊的中心,有一個叫三元裏的小村,它與駐在高地上的英國士兵之間,隔著一連串的小山。
按照英國的軍事標準,軍隊在駐紮在岸邊的那8天裏錶現得非常齣色。幾乎沒有發生爭吵、酗酒、不服從命令的現象。但5000 名英、印軍人無目的地散駐在鄉村中,發生摩擦是必然的。無疑,英國人進行過搶劫。事實上,“洗劫”(loot)這個詞(來源於印度語),就是英國人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首次使用的。徵集糧秣更是傢常便飯,如果某一戶拿齣瞭食物和牲畜,就發給該戶一張保護告示貼在門上。三元裏尤其受到這種騷擾。一份當時的報告就提到夜間巡邏的士兵毀壞大門和籬笆、搶走牲畜、偷走衣物的情況。有些農民或因英國人的槍炮掩體破壞瞭風水,或因英國士兵踐踏他們的稻田而感到煩惱。但這些都還是小事,並不會驅使農民們走嚮暴力。另外兩件事則嚴重激怒瞭當地的居民。
第一件,第37馬德拉斯本地步兵團的一個軍官在參觀一座名叫雙山寺的廟宇時,挖開瞭一些墓,想看看中國人怎樣對屍體進行防腐處理。崇拜祖先的廣東人不能容忍一個蠻夷軍官的這種好奇心!後來的府誌中列齣瞭英軍粗暴地搶掠廟宇,“挖開墳墓,亂拋屍骨”等五件事例。再沒有什麼事情比這種褻瀆行為更能使十分孝順的中國人震怒瞭。他們認為,至少有一部分墳墓被挖是為瞭尋找珍寶。這種看法無疑是正確的。
第二類冒犯——強奸——是在任何軍事占領中都會發生的。當時,英國人否認這類事。但是七年以後,任全權公使的德庇時爵士承認印度兵確曾強奸過三元裏附近的婦女。如果說“孝”由於墳墓被掠而受到侵擾,那麼“義”則更因為自己或鄰居的妻子受到侮辱而被激起。加上對“黑”印度軍隊的種族敵對,當時遍布於農村中的激烈情緒可想而知。
1841年5月29日,一隊英軍巡邏兵在三元裏附近的東華村停留。一些士兵強行闖入張紹光的傢,並企圖汙辱傢裏的主婦,於是爆發瞭一場衝突。村民用棍棒、鋤頭武裝自己,驅趕英軍。他們鳴鑼集閤周圍村子的農民,所有16到60歲的男人都用不同的武器(多數是刀或漁叉)武裝起來,婦女們則負責按量分送食物和水。越來越多的人參加瞭這支裝備簡陋的隊伍。人們在周圍所有的道路上設置障礙,埋設伏兵。次日早晨10點鍾,烈日當頭,5000名武裝起來的鄉勇在英軍營地前的一座小山上集閤起來。這一動作幾乎在頃刻間完成。臥烏古將軍讓他的副司令布爾利少校負責英軍主力的陣地,命令第26喀麥隆團、第37馬德拉斯本地步兵團和孟加拉誌願兵發起進攻。中國的義勇隊立即後撤瞭3英裏,似乎是被打退瞭。臥烏古將軍看到他的士兵中有些人因為中暑撤齣瞭隊伍,就命令孟加拉誌願兵迴到大本營去。中國的隊伍仍留在原地。漸漸地,越來越多的農民加入瞭義勇隊的行列。有從西北來的2000人,部分人還有槍;還有500名從石井來的受過訓練的水勇。這樣,在小山上就聚集瞭7500人。受到這些援軍到來的鼓舞,中國人突然舉起瞭旗子,冒著敵人的槍彈緩慢進攻。英國人後撤,重新集閤起來。他們認為,必須在天黑以前打敗中國人,不然中國人就有可能攻進他們的大本營。於是,下午1點鍾,臥烏古將軍命令發起總攻。哈菲爾特中尉指揮的第37馬德拉斯團第3 連嚮左方行動,以打通與正嚮一個大村莊進發的第26喀麥隆團(15名軍官、294名士兵)的聯係。第37 團的餘部嚮右運動,把中國人的防綫逼退瞭3 英裏。由於英軍的大本營已基本安全,第37團開始後撤。就在這時,山裏下起瞭夏季暴雨,把他們澆得透濕。猛烈的雷雨使英軍不知所措,將軍、參謀們與部隊失去瞭聯係,火槍也無法使用。被雨澆得睜不開眼的士兵們拼命想找到走齣稻田的路。
“大雨淹沒瞭所有的田間小道,我們麵前是一片汪洋。有時,先導隊會突然掉進很深的溝渠或陷坑中,這是沒法防備的。雷鳴電閃令人膽戰心驚。”在穿過棠夏村時,隊形不整的英國人又遭到瞭中國鄉勇的襲擊,但他們邊打邊撤,成功地迴到瞭高地。下午4點,他們終於又同臥烏古將軍匯閤到一起。不一會兒,第26喀麥隆團狼狽地迴來瞭。他們也遇到瞭幾乎同樣的情況,並丟掉瞭隊列中的最後一個人。直到這時,人們纔發現,哈菲爾特中尉的連隊並沒有同第26團聯係上;他們仍在外麵,在7500名中國鄉勇中間,在雨中彷徨。
下起暴雨後,哈菲爾特看不到第26團,就命令他的士兵掉頭嚮城市進發。中國鄉勇料到他的行動方嚮,派瞭一支由一個名叫嚴浩長的人率領的隊伍,在牛欄崗附近的一個河邊小村阻擊他們。當哈菲爾特的連隊成縱隊沿著穿過村莊的狹長小路前進時,嚴浩長的隊伍嚮他們發起瞭攻擊。在混亂中,一個印度兵被長矛刺中。一個名叫巴剋來的年輕旗手離開隊伍去救他,嚴浩長領著人圍住巴剋來,用刀和劍嚮他發起攻擊。另一名鄉勇撿起旗手掉落的槍,盡管下著滂沱大雨,他還是用火繩點燃瞭槍,並打中瞭巴剋來的胳膊。但後來,這名旗手還是被救瞭齣去。英軍在河對岸的小山上重新集閤起來。這時,所有人的槍都已無法使用。雖然他們的刺刀很難抵禦中國人的長矛,但鄉勇們並沒有逼近。突然,雨停瞭。英國人跑到附近小片矮樹叢旁,組成一個四方的防守隊形,使那些印度兵有時間取齣帽子襯裏來擦拭淋濕的槍筒,並裝進新的彈藥。當中國人開始逼近時,印度兵零零落落地發射瞭三四發子彈。這時,雨就像剛纔突然停止那樣又突然下起來,而且跟之前下得一樣大。天已經漸漸黑下來。英國人擺齣防守方陣,唯一的武器就是刺刀。鄉勇們用火把封鎖瞭整個區域,防止英國人從包圍圈中逃跑。鄰近的村子則送來瞭更多的援兵。
在這段時間裏,英軍主力派齣瞭兩連海軍陸戰隊。他們裝備瞭新式的布魯斯維剋(Brunswick)槍,它的碰炸帽不太怕潮濕。火把的亮光指引瞭他們。他們衝破包圍,打散鄉勇,救齣瞭哈菲爾特和他的部下,並於晚9點鍾迴到營地。這一天,英軍有1人被殺,1名軍官和14名士兵受傷。
大批的鄉勇是在獲得瞭最初的勝利之後聚集到三元裏周圍的。5月31日早晨,當勝利的消息傳開之後,又有1.2萬名誌願者加入原先的7500人的隊伍,並再次集閤到高地旁邊。與此同時,臥烏古將軍對前一天的交戰極其憤怒,他捎信給知府餘保純,威脅說如果敵對行動繼續下去,他就將攻打廣州城。
“終於,知府來瞭。他對將軍保證說,這些農民的活動,當局並不知道,更沒有批準他們這麼做。他將立即派一名軍官去命令他們解散迴傢。”然後,餘同南海知縣梁星源、番禺知縣張熙宇及一名英軍上尉摩爾一起,越過山梁嚮鄉勇的集閤地走去。當他們走近時,中國人拒絕摩爾上尉通過他們的隊列,於是隻有三名中國官員繼續嚮前。據梁星源有名的敘述,官員們對領導鄉勇的士紳們說:“已經簽訂和約瞭。這樣,外國人就不會再進攻我們。所以,你們必須讓他們離開。”他們警告士紳們說,他們必須為所發生的任何事件負全部責任。當農民發齣抱怨和威脅時,士紳們卻悄悄溜齣瞭人群,迴傢瞭。失去瞭領導、沒有組織的鄉勇也隻能慢慢地、不滿地散去。
1841年6月1日下午,英軍登上瞭軍艦。廣州城解圍。這就是三元裏事件。對於英國人,這不過是一場小衝突,在義律和臥烏古的正式報告中甚至都沒有提起。但對中國人說來,這卻是一場偉大的民眾的勝利。充滿著桃園盟誓色彩的英雄行為的傳說,在事件剛剛結束之後就開始廣泛傳播瞭。按照當地的說法,三元裏的鑼聲,在戰鬥之前把2.5 萬人集閤到一起。鄉勇的一個領袖(也是一個詩人),後來描述瞭這一動人的場麵:
懷清結忠義,
團練皆英翹,
分曹鬥白戰,
領隊題紅綃,
龍韜經指畫,
虎旅整有條。
方誌中所記載的官方統計是打死瞭10個英國人,這可能有些誇張。但還有比這更不真實的消息說有100個英國人被打死。兩廣總督祁塤本人還聽說英國人付齣瞭1 萬銀元以贖去在三元裏死去的許多士兵的屍體。但是,報告、事實都是不重要的。問題是,這一代的廣東人確信,農民軍粉碎瞭英國軍隊的進攻。
三元裏前聲如雷,
韆眾萬眾同時來。
因義生憤憤生勇,
鄉民閤力強徒摧。
傢傢田廬須護衛,
不待鼓聲齊作氣。
婦女齊心亦健兒,
犁鋤在手皆兵器。
鄉分遠近旗斑斕,
什隊百隊沿溪山,
眾夷相視忽變色。
由於所有這些,官方或半官方的報告都變成不準確的瞭。像當時的夏燮、梁廷枏甚至魏源等,也都誇大瞭這次事件的重要性:
……洋兵亦日肆淫掠,與粵民結怨。及講和次日,洋兵韆餘自四方炮颱迴至泥城淫掠。於是三元裏民憤起,倡義報復,四麵設伏,截其歸路。洋兵終日突圍不齣,死者二百,殪其渠帥日伯麥、霞畢,首大如鬥,奪獲其調兵令符、黃金寶敕及雙頭手炮。……義律馳赴三元裏救應,復被重圍,鄉民愈聚愈眾,至數萬。義律告急於知府餘保純。……倘令圍殲洋兵,生獲洋人,挾以為質,令其退齣虎門,然後徐與講款,可一切惟我所欲。
中國共産黨的史學傢們贊譽三元裏事件是不奇怪的。他們能夠從鴉片戰爭屈辱的軍事失敗中,找齣一次偉大的民眾的勝利,隻是由於清朝官方的怯懦纔使它沾上汙點。現在,在中國大陸,每一本兒童曆史讀物都有關於這次戰鬥的記述。每一塊額匾,每一件三元裏死者的遺物,都被廣東省的地方文物局珍藏。此外,馬剋思主義者還進行瞭追根溯源的研究,認為這是第一次反對外國帝國主義的民眾運動——由於是民眾的運動,所以它是民族主義的;由於是民眾的運動,所以它是農民領導的;由於是民眾的運動,所以它是自發的。
對所有這些說法都應當進行再考察。這並不是因為我們需要推倒如“原始民族主義”或“反對帝國主義”之類的說法,而是因為三元裏事件對於之後20年間發生的一係列震動華南的問題——如團練運動、太平天國叛亂、秘密社團、宗族爭鬥和反洋人運動等——來說,隻是一個關係重大的序幕。我們隻有搞清楚三元裏事件的意義,纔能理解後麵發生的事。
《大門口的陌生人》是美國曆史協會會長、著名漢學傢魏斐德的成名之作。作為社會史學傢的魏斐德,通過對1839-1861年間的廣州地區社會動亂的描述,揭示瞭晚清中國的中央地方關係、社會組織模式以及其在外來壓力下統治秩序解體的過程。盡管這樣一本充滿瞭頭緒與暗示的著作,幾乎涉及到瞭晚清中國社會的方方麵麵,但所有的元素實際上都在服務於一個主題,那就是一個政府是如何在一場軍事危機當中失去權威。
評分好好好好,這本書很好,很好好好好,以上湊字得積分,哈哈哈哈哈
評分字體清晰,紙張質量好,正品,快遞很快,滿意的一次購物。
評分很有意思的一本書,外國人看待中國社會的視角,值得一讀
評分塑封,未拆封,全新,應該是正版。
評分京東自營品質保證。美國漢學大傢看看無妨。
評分顧名思義,《大門口的陌生人》是與外國人闖入廣州(中國大門)的曆史有關,是關於@戰爭外國入侵中國的。
評分很厚實的一本書,書名總容易使人想到一位學者的名字,但這位作者卻是一位外國學者。關於曆史研究,本土學者在研究方麵自然有諸多方麵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卻也容易被大環境的一些因素所乾擾或影響,國外學者在這些方麵恰恰可以避免或彌補,與本土學者的研究形成良性互補,因此,本書作者的研究是值得重視的。
評分趕上618活動大促,哈哈很便宜,物流也超級快,希望這樣的活動再多一些
大門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間華南的社會動亂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