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美國陸軍單兵裝備(精裝)

二戰美國陸軍單兵裝備(精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赫英斌 著
圖書標籤:
  • 二戰
  • 美國陸軍
  • 單兵裝備
  • 軍事曆史
  • 武器裝備
  • 精裝本
  • 曆史
  • 戰爭
  • 士兵
  • 裝備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藝術與科學電子齣版社
ISBN:9787894292346
版次:1
商品編碼:12154558
包裝:精裝
叢書名: 單兵裝備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3-01
用紙:銅版紙
頁數:356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二戰單兵裝備”係列叢書開篇之作!厚積薄發帶來詳盡的二戰美國陸軍單兵裝備攻略!
  矢量曆史圖片資料,真實的軍需指南。
  不一樣的軍事研究角度:資源與戰爭!

內容簡介

  相對於二戰其他參戰國而言,美國可以說是全球作戰,為此,他們必須配備適應不同環境狀況,用於不同軍事需求的多種多樣的裝備。本書通過豐富的彩色照片,從二戰美軍編製體製、部隊兵種、製服鋼盔、徽章標誌、武器彈藥、製式裝備等方麵展開介紹。內容涵蓋瞭一名士兵從入伍到退役所能接觸和使用的製式裝備和物品。
  書中的上半部分不但介紹瞭二戰時期美軍的基本情況、徵兵體製、運作程序以及新兵訓練等時代背景;還側重講述瞭美軍的單位徽章標誌、製服、單兵裝備、武器和駐軍生活。二戰美軍正是依靠有力的武器裝備和物資配給纔能在各個戰場,一步步誇過硝煙,走嚮勝利。本書的下半部分記述瞭二戰美國陸軍兵種:裝甲兵、空降兵、山地兵、化學兵、憲兵、醫務兵並詳細的闡述瞭它們的單位徽章、戰鬥製服、配備武器以及專業裝備。

作者簡介

  赫英斌,1974年生人,從小對軍事有特殊的愛好,閱讀國內及港颱軍事書刊三十餘載,喜好從武器到戰史,近年尤其對製服、勛章及單兵裝備深感興趣。發錶過軍事題材文章,主要作品有《二戰德國陸軍單兵裝備》《二戰美國陸軍單兵裝備》《二戰蘇聯陸軍單兵裝備》《二戰日本陸軍單兵裝備》《二戰美國海軍陸戰隊單兵裝備》。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導言
第二章 戰時徵兵
第三章 訓練營
第四章 徽章和標誌
第五章 製服
第六章 單兵裝備
第七章 武器及班組武器
第八章 駐軍生活
第九章 裝甲兵
第十章 空降兵
第十一章 山地兵
第十二章 工兵
第十三章 通信兵
第十四章 化學兵
第十五章 憲兵
第十六章 醫務兵
第十七章 陸軍口糧
第十八章 身份牌
第十九章 迴國與退役

精彩書摘

  奬章與勛章
  軍事奬勵的目的是通過對軍事的勇氣、功績、服役、特殊技能或資格,以及非戰鬥英雄行為的鼓勵,從而促進任務的完成。美國武裝力量接受個人奬勵和勛章這一觀念是非常慢的。在18世紀、19世紀,甚至20世紀初期的主要歐洲國傢陸軍中,個人的勛章常常是由君主賜予的。許多勛章在頒授時附有其他的褒奬之辭和頭銜,某些勛章甚至還伴有在被占領土上受賜領地的承諾,所有這些都是與美國文化背道而馳的,也就製約瞭奬勵製度在美國的發展。
  美國第一種勛章是紫心勛章,於1782年8月由華盛頓將軍設立,但已知這種勛章隻授予瞭3人。在墨西哥戰爭(1846-1848)期間,陸軍於1847年設立瞭功績證書,受奬者每月可得到2美元的奬金,1905年纔轉變為勛章形式。批準授予美國士兵的第一種勛章是1862年7月根據國會法案設立的榮譽勛章,後來成為瞭美國國傢最高勛章,頒發給戰爭中英勇頑強、不怕犧牲、臨危不懼的英雄人物。自1904年開始,美國設立的戰役勛章,追授給美國內戰以來曆次戰爭中的參戰老兵,包括1905年的南北戰爭戰役奬章,以及西班牙戰役奬章等。在美國介入一戰期間,榮譽勛章、功績證書,還有品德優良奬章,涵蓋瞭美國軍人所有的奬章類型。到1918年,官方又設立瞭兩種新勛章,陸軍服役優異十字勛章和服役優異勛章,同年批準美國軍人也可以接受外國的勛奬章。一戰結束後勝利奬章的發行開始采用掛條,並引入瞭包括銅星、銀星以及橡樹葉等配飾。在一戰結束後,聯邦和各州生産瞭大量紀念章來錶彰自己的士兵。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尤其美國參加二戰以後,軍功奬章和戰役奬章明顯增加。
  奬章與勛章用於奬勵美國現役人員兩種行為:
  勛章用於奬勵異常勇敢與傑齣的服役人員。
  服役奬章用於奬勵光榮服役或參加戰役,通常頒發給參加特定戰役或完成一定服役期的人員。
  ……

前言/序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早已消散,有61個國傢和超過80%以上的人口捲入瞭這場人類曆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軍事行動遍及歐、亞、非三大陸的人口稠密地帶和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海洋的廣闊水域,成為破壞性最大、流血最多的一次戰爭。盡管這場戰爭已過去近70個年頭,但至今仍強烈吸引著人們從曆史、政治、軍事、文學等不同的立場和視角,不斷去挖掘和探索戰爭迷霧背後的真相。可以說,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研究,是世界軍事曆史研究中一個“永恒”的主題。
  隨著一係列二戰美軍影視劇作品的熱播,像《珍珠港》、《拯救大兵瑞恩》、《風語者》、《兄弟連》、《血戰太平洋》等,在國內軍事迷中掀起瞭一股二戰美軍的熱潮。美國大兵身上的製服、徽章和裝備,激起人們想要不斷去探究的衝動。憑藉著被稱為“民主兵工廠”的強大綜閤國力支持,戰時的繁榮使得美國士兵吃得飽穿得暖,仰仗空中、海洋與陸地的強大實力,享受著二戰中最好的後勤支援,把二戰美軍打造成為裝備最為充足,也最為精良的一支軍隊,得以縱橫馳騁在世界的戰場上。相對於二戰其他參戰國傢來說,為瞭適應全球作戰的需要,美軍裝備瞭適應不同地理和環境變化,用於不同目的的各式各樣的裝備,喜歡裝備的軍迷朋友絕對能從其中發現大量讓人頗感興趣的東西。
  作為指文“二戰單兵裝備”係列叢書的第一冊,《二戰美國陸軍單兵裝備》力求通過寬闊的視角,色彩豐富的圖片,來詳細介紹二戰美軍編製體製、部隊兵種、製服鋼盔、標誌飾品、武器彈藥、製式裝備等各個方麵,其內容豐富令人眼花繚亂,涵蓋瞭一名士兵從入伍到退役所能接觸和使用的眾多製式裝備和個人用品。
  希望藉助本書,使軍事迷們能對二戰美國陸軍的單兵及製式裝備的各個方麵有所認識和瞭解。由於水平和能力所限,書中難免會齣現錯誤或爭議之處,懇請讀者海涵並不吝賜教批評指正。


《鋼鐵洪流中的身影:二戰美國陸軍單兵裝備探秘》 序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場席捲全球的空前浩劫,將人類文明推嚮瞭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場波瀾壯闊的史詩中,無數士兵以血肉之軀鑄就瞭曆史的豐碑。而支撐他們浴血奮戰、穿越硝煙的,正是那些看似平凡卻至關重要的單兵裝備。它們是士兵的第二層皮膚,是他們賴以生存、執行任務的物質基礎。本書記載的,並非宏大的戰略戰役,而是聚焦於那些在戰場最前沿,與士兵寸步不離的鋼鐵與布料——二戰時期美國陸軍單兵裝備的方方麵麵。 從太平洋島嶼的濕熱叢林到歐洲大陸的冰天雪地,從北非的漫天黃沙到德國的堅固防綫,美國陸軍的足跡遍布世界。而每一名士兵,無論其職位高低、兵種所屬,都裝備著一係列精心設計、不斷改進的武器、服裝、個人用品和通信設備。這些裝備,不僅體現瞭美國工業生産能力的強大,更摺射齣軍事科技在戰爭中的飛速發展,以及對士兵作戰效能、生存能力和戰場心理的深刻考量。 本書旨在通過詳盡的考證和生動的描述,帶領讀者深入瞭解這些裝備的細節,理解它們的設計理念、材料選擇、製造工藝,以及在實戰中的錶現。我們將穿越時空的迷霧,走進二戰美軍士兵的行囊,感受他們每一次扣動扳機前的信心,每一次夜行軍中的堅韌,每一次戰地維修時的專注。這不是一本冰冷的裝備圖錄,而是一段關於科技、人性與戰爭的凝練敘事。 第一章:鋼鐵的咆哮——步槍、卡賓槍與支援武器 火器是士兵最直接的戰鬥夥伴。本章將聚焦於二戰美軍陸軍最核心的單兵輕武器。 M1加蘭德步槍(M1 Garand): 作為美軍的標誌性主戰步槍,M1加蘭德的半自動設計在當時無疑是劃時代的。我們將深入剖析其8發橋夾供彈係統,講解其射速、精度和可靠性。從其研發背景、生産廠傢,到士兵們對其“砰!”彈夾耗盡時的特有聲音的復雜情感,都將一一呈現。它如何改變瞭步兵班的火力密度,對德日雙方的步槍戰術産生瞭怎樣的影響,也將是本章的重要內容。 M1卡賓槍(M1 Carbine): 專為非一綫戰鬥人員、軍官、通訊兵、炮兵等設計的M1卡賓槍,以其輕巧便攜、後坐力小而受到廣泛歡迎。本章將探討其.30卡賓彈的威力與射程,分析其在各種戰術場景下的適用性。瞭解其不同型號的演變,以及它為何成為瞭許多美軍士兵的“私人財産”。 湯姆遜衝鋒槍(Thompson Submachine Gun): 盡管其在二戰中的産量相對有限,但“湯米槍”以其獨特的造型和強大的近距離火力,依然是二戰美軍裝備中不可忽視的存在。我們將迴顧其早期設計,分析其不同型號(M1928A1、M1、M1A1)的改進,並探討其在特種部隊、憲兵以及城市巷戰中的作用。 M3/M3A1“黃油槍”(M3/M3A1 "Grease Gun"): 作為湯姆遜衝鋒槍的廉價替代品,M3“黃油槍”以其簡單的結構、低廉的成本和優秀的可靠性,成為後期美軍大量裝備的衝鋒槍。本章將詳細介紹其獨特的拉杆式槍機、衝壓金屬製造工藝,以及其在戰場上的實際錶現。 勃朗寜自動步槍(Browning Automatic Rifle - BAR): BAR作為班用輕機槍的先驅,為步兵班提供瞭寶貴的持續火力支援。本章將分析BAR的.30-06彈藥威力,探討其作為自動步槍和輕機槍的雙重角色,以及它如何提升步兵班的攻擊和防禦能力。 其他支援武器: 除瞭上述核心武器,本章還將簡要介紹M1918(Mk 1)手榴彈發射器、M1903斯普林菲爾德步槍(作為狙擊步槍或後備用途)、以及各種手槍(M1911A1、.38 Special左輪等)的配置與使用情況,勾勒齣美軍單兵火力支援體係的初步輪廓。 第二章:禦寒保暖與戰場僞裝——美軍陸軍的服裝體係 戰爭無情,但良好的服裝能夠極大提升士兵的生存幾率和作戰舒適度。本章將深入解析美軍陸軍的服裝係統,從內到外,從四季到地域。 標準作戰服(Standard Combat Uniform): 從最初的M1941野戰夾剋(Field Jacket)到後期的M1943野戰夾剋,以及與之配套的軍褲、襯衫、內衣,我們將細緻分析這些服裝的材質(棉、羊毛等)、設計特點(多個口袋、可拆卸襯裏、防風防雨性能)以及在不同氣候下的適用性。 頭盔與防護: M1鋼盔是美軍士兵最具辨識度的標誌之一。本章將詳細介紹M1鋼盔的結構(外殼、襯裏、懸掛係統),探討其在抵擋彈片和低速子彈方麵的效能。此外,還會涉及貝雷帽、巡邏帽、毛綫帽等不同場閤使用的頭飾。 鞋靴: 從最初的M1937丁字鞋(Brogans)到後期的M1943戰鬥靴(Combat Boots),鞋靴的選擇直接關係到士兵的行動能力和腳部健康。我們將分析不同鞋靴的設計理念,以及它們在泥濘、崎嶇地形中的錶現。 雨具與防寒裝備: 在多變的戰場環境中,雨衣、雨披、防寒夾剋(如N-3B防寒服,盡管更多用於空軍,但其設計理念亦有藉鑒)、羊毛襯褲等裝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章將介紹這些裝備的功能性,以及它們如何幫助士兵應對惡劣天氣。 僞裝與身份標識: 陸軍迷彩服的早期發展,包括不同時期的圖案和顔色選擇,以及士兵如何利用自然環境進行僞裝。士兵佩戴的兵種徽章、臂章、級彆標識等,也構成瞭戰場上重要的信息傳遞載體。 第三章:生存的基石——背包、攜行裝備與個人用品 士兵不僅僅是武器的操縱者,更是其裝備的管理者。本章將重點關注士兵攜帶的各種攜行具和個人必需品,它們是保障士兵在戰場上持續作戰的物質基礎。 M1928帆布背包(M1928 Haversack): 作為美軍的標準背包,M1928背包的設計巧妙,承載能力強。我們將拆解其結構,分析其主倉、副倉、外掛係統,以及如何與M1910水壺套、餐具包等組閤使用。 裝備背帶與腰帶(Webbing and Belts): 各式各樣的背帶和腰帶,如M1936裝備背帶(M1936 Musette Bag Strap)、M1911腰帶(M1911 Pistol Belt),它們不僅是承載裝備的骨架,更是構成士兵整體戰鬥負荷的重要組成部分。 彈藥攜行: 除瞭背包和腰帶上的彈藥袋,士兵還可能攜帶額外的彈藥盒。本章將介紹不同武器彈藥的攜行方式和數量配置。 水壺與野戰餐具(Canteens and Mess Kits): 保持水分和進食是士兵生存的基本需求。我們將詳細介紹M1910、M1942等型號的水壺及其保溫套,以及摺疊式野戰餐具的設計和使用。 醫療急救包(First Aid Kit): 士兵個人的醫療包(IFAK,Individual First Aid Kit)在戰場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章將列舉其中的主要物品,如綳帶、止痛藥、消毒液等,以及士兵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識。 工具與雜項: 軍刀、摺疊鏟、火柴、指南針、求生哨、縫紉工具、手電筒等看似不起眼的小物品,都可能在關鍵時刻發揮巨大作用。本章將一一介紹這些“生存利器”。 第四章:信息的橋梁——通信與偵察裝備 在現代戰爭中,通信和偵察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本章將聚焦於美軍陸軍士兵在戰場上使用的通信與偵察裝備。 無綫電颱: 從便攜式的SCR-536“手搖電話”式無綫電,到需要多人操作的SCR-300“背包式”無綫電,本章將介紹這些通信設備的性能、使用範圍和局限性。探討它們在戰場通信中的作用,以及通信兵所承擔的風險。 信號旗與信號鏡: 在無綫電通信受阻或需要隱蔽時,信號旗和信號鏡依然是重要的輔助通信手段。本章將介紹其基本使用方法和識彆信號。 望遠鏡與測距儀: 觀察戰場態勢、評估目標距離是偵察兵和軍官的重要職責。本章將介紹不同類型的望遠鏡和測距儀,以及它們在戰場偵察中的應用。 地籍圖與導航工具: 準確的地圖和指南針是士兵野外行動的基礎。本章將介紹當時美軍使用的標準地圖繪製技術和導航工具。 第五章:特種兵器與戰術配件 除瞭製式裝備,一些特種兵器和戰術配件的齣現,也極大地豐富瞭美軍單兵的作戰能力。 手榴彈與煙幕彈: 從M2、M6、M26等型號的手榴彈,到各種顔色的煙幕彈,本章將介紹它們的設計、投擲方式、爆炸效果和戰術用途。 地雷與反坦剋武器: 盡管更多是班組級裝備,但某些反坦剋火箭筒(如M1A1“巴祖卡”)的單兵操作性,以及士兵攜帶的簡易爆炸裝置,也屬於單兵裝備的範疇。 瞄準鏡與附件: 為步槍和卡賓槍加裝瞄準鏡,以及各種戰術手電、握把等附件,都反映瞭當時對提高單兵精確射擊能力的追求。 戰地修理工具: 槍油、擦拭布、槍托扳手等基本的槍械維護工具,是確保武器可靠性的關鍵。 結語 二戰美國陸軍單兵裝備,是一部跨越工業、科技、戰術與人性的史詩。它們不僅僅是冰冷的金屬與布匹,更是無數年輕生命在血與火中不屈的象徵。通過本書對這些裝備的深入剖析,我們不僅能瞭解到軍事技術的演進,更能感知到戰爭的殘酷,以及士兵在其中所付齣的努力與犧牲。希望本書能讓讀者對那段曆史有更立體、更真實的認識,從而更深刻地理解戰爭的代價,以及和平的來之不易。這些裝備的故事,與那些穿著它們、使用它們、依靠它們生存下來的士兵的故事一樣,值得被銘記。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名曆史愛好者,我總覺得那些宏大的戰役背後,是無數個普通士兵的付齣和犧牲。這本書從一個獨特的視角,展現瞭這些士兵的“左膀右臂”——他們的裝備。書中對不同兵種、不同戰區的士兵所配備的裝備差異有著深入的探討。比如,陸軍航空兵的飛行服和裝備,與地麵步兵的製服就有很大的不同,書中對此進行瞭詳細的對比展示,讓我們瞭解到不同崗位士兵在裝備上的特殊需求。 我還特彆欣賞書中對於裝備的“生命周期”的描繪。從新兵入伍時領取的嶄新裝備,到在戰場上磨損、維修、替換,再到戰爭結束後這些裝備的去嚮,書中都有所提及。例如,書中展示瞭一些士兵在裝備上進行的個性化塗裝和標記,這些細節生動地展現瞭士兵們在艱苦環境下的生活狀態和心理需求。這本書讓我更加理解,每一件裝備背後,都承載著一段曆史,一段屬於士兵們的故事。

評分

這本《二戰美國陸軍單兵裝備(精裝)》絕對是軍事迷們不可錯過的瑰寶。當我第一次翻開它,就被其厚重精美的裝幀所吸引,絕對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書的內容更是讓人拍案叫絕,從頭到腳,從裏到外,全方位地展現瞭二戰時期美國大兵們身上攜帶的一切。比如,詳細介紹瞭M1鋼盔的演變,從早期的M1917到經典的M1,再到後期的一些改良,每一款的材質、重量、內部襯墊都有詳盡的圖文解析,甚至連頭盔上的各種標記和塗裝也有專門的篇幅。 再往裏看,那些熟悉的綠色棉質製服,從襯衫、褲子到夾剋,其麵料、縫紉工藝、口袋設計,甚至紐扣的材質和生産批次,都被一一羅列。當然,鞋子也是重頭戲。經典的M1941和M1943軍靴,皮革的鞣製工藝、鞋底的紋路、鞋帶的材質,以及在不同戰場環境下士兵們如何保養和修補,都如同身臨其境般呈現在眼前。就連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比如戰鬥刀、水壺、飯盒、工兵鏟,甚至香煙盒和口糧包裝,書中都給予瞭足夠的關注,配以高清照片和詳細說明。

評分

我一直對二戰的細節充滿好奇,總覺得那些曆史書上寥寥幾筆帶過的裝備,背後一定有著更豐富的故事。這本書簡直就像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舉個例子,書中對美國陸軍的各種醫療裝備進行瞭詳盡的描述,從急救包裏的綳帶、消毒劑,到擔架、止血帶,甚至是簡易的外科手術器械,都進行瞭細緻的展示。這讓我深刻體會到,在殘酷的戰場上,醫療支援同樣是至關重要的環節。 此外,我還注意到書中對士兵個人衛生用品的描寫。肥皂、牙刷、颳鬍刀,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物品,在長期的野外作戰中,對於維持士兵的士氣和健康起到瞭不可估量的作用。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裝備在實戰中的應用案例,比如,在諾曼底登陸時,士兵們如何使用工兵鏟來加固工事;在太平洋戰場上,士兵們如何利用各種僞裝裝備來躲避日軍的偵察。這些生動的事例,讓裝備不再是死闆的圖錶,而是鮮活的戰鬥夥伴。

評分

作為一名對二戰曆史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我一直很想深入瞭解那些在戰場上叱吒風雲的美國士兵們,到底依靠哪些裝備來完成他們的使命。這本書恰恰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認知空白。它不僅僅是冰冷的裝備列錶,更像是一部關於裝備的“故事集”。例如,書中對M1加蘭德步槍的介紹,不僅僅是其射擊原理和彈藥規格,更包含瞭一些士兵在使用過程中的經驗之談,比如如何快速裝填、如何保持槍支的清潔,以及在極限環境下如何應對故障。 我還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通訊設備的部分。那種笨重的SCR-300電颱,雖然在今天看來是古董,但在那個年代卻是改變戰局的關鍵。書中詳細介紹瞭它的構造、工作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士兵們如何在惡劣的野外環境下進行架設和通訊。還有那些形形色色的手榴彈,從最初的MK.2“菠蘿”手榴彈到後來的各種反坦剋手雷,書裏都有圖文並茂的介紹,甚至還涉及到瞭不同手榴彈的投擲技巧和使用場景。

評分

我是一名業餘的軍事模型愛好者,對二戰時期的軍事裝備有著極高的還原度要求。這本書簡直就是我的“聖經”!首先,書中提供的裝備照片非常清晰,很多細節都捕捉得非常到位,這對於我製作模型時的細節考證非常有幫助。例如,關於M1943野戰服的製作,書中對於不同批次、不同生産商的麵料顔色、紐扣的樣式、縫綫的粗細都有非常細緻的對比和說明,這讓我能夠更準確地還原齣模型上的每一個細節。 其次,書中對各種武器配件的介紹也讓我受益匪淺。比如,關於M1911A1手槍的彈匣、握把、擊錘等部件,以及各種附屬品,如槍帶、清潔工具等,都有詳盡的圖解和文字說明。我還驚喜地發現,書中對士兵使用的工具包,裏麵包含的扳手、鉗子、螺絲刀等工具的尺寸、材質甚至生産商的標誌都有所提及,這對於我在模型中製作精密的工具包起到瞭巨大的參考作用。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