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金融(原书第12版)(进阶篇)

公司金融(原书第12版)(进阶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理查德A.布雷利,斯图尔特 C. 迈尔斯 著,赵冬青 译
图书标签:
  • 公司金融
  • 金融学
  • 公司财务
  • 投资学
  • 财务管理
  • 企业融资
  • 资本市场
  • 财务分析
  • 风险管理
  • 公司治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70585
版次:1
商品编码:12123151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金融教材译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58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欧美学界、业界财务经理的必读圣经!已更新至12版,与欧美新版本同步!原《公司财务原理》的更新版!
本书主要阐述了公司金融的理论和实践,三位超级作者不但是名校的知名教授,更是前欧洲金融学会和美国金融学会的主席,理论严谨扎实,结构清晰简洁,案例丰富有趣,能够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充分理解金融理论如何变成实务,并终让读者切身感受到处在制定金融决策的位置上进行思考和实践。
全书分为基础篇和进阶篇,基础篇涵盖五个部分:价值、风险、资本预算的佳实践、融资决策和市场有效性、股利政策和资本结构;进阶篇涵盖六个部分:股利政策和资本结构、债务融资、风险管理、财务计划和营运资本管理、并购、公司控制和治理、关于金融我们的已知与未知。
读者对象
本书非常适合高校作为金融相关专业、财务相关专业本科生、MBA和研究生学习公司金融的课程教材,同时也适合那些金融从业人员、企业财务经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作为备用的参考和指南用书。

内容简介

本书在美国被誉为财务金融经理的必读圣经,也是欧美学界共同推崇的难得一见的著作!三位超级作者不但是名校的知名教授,更是前欧洲金融学会和美国金融学会的主席。全书理论阐述严谨,结构简洁清晰,案例丰富有趣,非常适合高校金融、财务会计等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供金融从业人员、企业财务经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参考备用。

作者简介

理查德A.布雷利(Richard A.BreaIey),伦敦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曾担任欧洲金融协会主席、美国金融协会理事,现为英国科学院院士,长期担任英格兰银行总裁特别顾问和多家金融机构董事。曾出版《普通股的风险与收益导论》(Introductionto Risk and Return from Common Stocks)等书。

斯图尔特 C. 迈尔斯,Stewart C. Myers,MIT斯隆管理学院金融学罗伯特默顿讲座教授,曾任美国金融协会主席,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融资决策,估值方法,资本成本以及政府监管中的财务问题。
弗兰克林·艾伦Franklin Allen,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 教授,曾任美国金融协会,美国西部金融协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创新,资产价格泡沫,比较金融体系以及金融危机。

目录

简明目录
关于作者
译者序
前  言
常用符号
一些有用的公式
基 础 篇
第一部分 价值
第1章 公司金融概览2
第2章 如何计算现值18
第3章 评估债券价值40
第4章 普通股的价值65
第5章 净现值和其他投资准则90
第6章 用NPV法则进行投资决策111
第二部分 风险
第7章 风险和收益导论138
第8章 资产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63
第9章 风险和资本成本186
第三部分 资本预算的最佳实践
第10章 项目分析210
第11章 投资、战略和经济租金234
第12章 代理问题、薪酬和业绩评估253
第四部分 融资决策和市场有效性
第13章 有效市场和行为金融276
第14章 公司融资综述300
第15章 公司如何发行证券321
第五部分 股利政策和资本结构
第16章 股利政策348
第17章 负债策略重要吗371
第18章 公司应该负债多少390
第19章 融资与估值418
附录 部分基础题的答案446
进 阶 篇
第六部分 期权
第20章 理解期权2
第21章 期权估值20
第22章 实物期权42
第七部分 债务融资
第23章 信用风险和公司负债的价值66
第24章 多种不同类型的负债83
第25章 租赁113
第八部分 风险管理
第26章 管理风险132
第27章 国际风险管理162
第九部分 财务计划和营运资本管理
第28章 财务分析184
第29章 财务计划206
第30章 营运资本管理229
第十部分 并购、公司控制和治理
第31章 并购252
第32章 公司重组281
第33章 世界范围的公司治理和控制304
第十一部分 结论
第34章 结论:关于金融我们的已知与未知322
附录 部分基础题的答案331
术语表338





关于作者
译者序
前  言
常用符号
一些有用的公式
第六部分 期权
第20章 理解期权2
 20.1 认购期权、认沽期权和股票3
 20.2 期权的金融炼金术6
 20.3 期权价值由什么决定11
 本章总结15
 扩展阅读16
 练习题16
 网络中的金融19
第21章 期权估值20
 21.1 简单的期权估值模型20
 21.2 期权估值的二项式方法24
 21.3 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28
 21.4 应用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31
 21.5 期权价值一瞥35
 21.6 期权大观园36
 本章总结36
 扩展阅读37
 练习题37
 网络中的金融40
 微型案例 布鲁斯·汉尼拔的发明41
第22章 实物期权42
 22.1 后续投资机会的价值42
 22.2 时间选择期权46
 22.3 放弃期权48
 22.4 弹性生产和采购50
 22.5 药品研发的投资54
 22.6 实物期权估值56
 本章总结58
 扩展阅读59
 练习题60
第七部分 债务融资
第23章 信用风险和公司负债的价值66
 23.1 公司负债的收益率66
 23.2 违约期权70
 23.3 债券评级和违约概率75
 23.4 违约概率的预测76
 23.5 风险价值79
 本章总结80
 扩展阅读81
 练习题81
 网络中的金融82
第24章 多种不同类型的负债83
 24.1 长期债券84
 24.2 可转换证券和某些特别债券94
 24.3 银行贷款99
 24.4 商业票据和中期票据103
 本章总结104
 扩展阅读105
 练习题106
 微型案例 桑代克先生之死109
 附录 项目融资110
第25章 租赁113
 25.1 什么是租赁113
 25.2 为什么租赁114
 25.3 经营性租赁118
 25.4 融资租赁的估值120
 25.5 融资租赁何时支付124
 25.6 杠杆租赁125
 本章总结126
 扩展阅读127
 练习题127
第八部分 风险管理
第26章 管理风险132
 26.1 为什么管理风险132
 26.2 保险135
 26.3 用期权减少风险136
 26.4 远期和期货合约137
 26.5 互换145
 26.6 如何进行套期保值149
 26.7 “衍生工具”是个粗俗字眼吗152
 本章总结154
 扩展阅读155
 练习题156
 网络中的金融160
 微型案例 伦斯勒咨询公司160
第27章 国际风险管理162
 27.1 外汇市场162
 27.2 一些基本关系164
 27.3 对冲货币风险171
 27.4 汇率风险和国际投资决策172
 27.5 政治风险175
 本章总结177
 扩展阅读178
 练习题178
 网络中的金融181
 微型案例 Exacta有限责任公司181
第九部分 财务计划和营运资本管理
第28章 财务分析184
 28.1 财务比率184
 28.2 财务报表185
 28.3 家得宝的财务报表186
 28.4 度量家得宝的业绩188
 28.5 度量效率192
 28.6 分析资产收益率:杜邦分析193
 28.7 度量杠杆194
 28.8 度量流动性196
 28.9 解释财务比率198
 本章总结201
 扩展阅读202
 练习题202
 网络中的金融205
第29章 财务计划206
 29.1 短期和长期融资决策之间的联系206
 29.2 跟踪现金的变化208
 29.3 现金预算212
 29.4 短期财务计划214
 29.5 长期财务计划217
 29.6 增长和外部融资221
 本章总结222
 扩展阅读223
 练习题223
 网络中的金融228
第30章 营运资本管理229
 30.1 存货230
 30.2 信用管理231
 30.3 现金236
 30.4 可交易证券2
本章总结244
 扩展阅读245
 练习题245
 网络中的金融249
第十部分 并购、公司控制和治理
第31章 并购252
 31.1 并购的合理动机253
 31.2 并购的一些可疑原因259
 31.3 估计并购的收益和成本261
 31.4 并购机制266
 31.5 代理权争夺、接管和公司控制权市场269
 31.6 并购和经济274
 本章总结276
 扩展阅读276
 练习题277
 附录 企业集团并购和价值可加性279
第32章 公司重组281
 32.1 杠杆收购281
 32.2 公司金融中的聚变和裂变285
 32.3 私募股权290
 32.4 破产295
 本章总结300
 扩展阅读301
 练习题302
第33章 世界范围的公司治理和控制304
 33.1 金融市场和机构304
 33.2 所有权、控制和治理307
 33.3 这些差异重要吗314
 本章总结318
 扩展阅读319
 练习题320
第十一部分 结论
第34章 结论:关于金融我们的已知与未知322
 34.1 我们知道的:金融的七个最重要的思想322
 34.2 我们不知道的:金融的10个未解决问题324
 34.3 结语330
附录 部分基础题的答案331
术语表338

前言/序言

本书描述公司金融的理论和实践。我们几乎无须解释财务经理为什么要掌握他们工作需要的实务知识,但我们必须讲清楚为什么现实的管理者需要掌握理论。
管理者从经验中学习如何应对日常问题,而最优秀的管理者也能够对变化做出反应。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懂比古老的经验法则更多的东西,必须理解公司和金融市场为什么是这样运行的。也就是说,你需要金融理论。
这听起来很吓人吗?不会。好的理论帮助你理解周围的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当时代变化和需要分析新问题时,帮助你问对问题。好的理论还告诉你哪些事情你不必担心。通过这本书,我们说明管理者如何利用金融理论解释实际问题。
当然,本书中出现的理论不完美,也不完全,没有理论是这样的。存在一些著名的争论,金融经济学家无法达成一致。我们没有掩盖这些争论。我们陈述每一方的观点,并告诉你我们的观点是什么。
本书的很多内容涉及理解财务经理做什么和为什么这么做。我们还阐述了为了增加公司价值,财务经理应该做什么。在需要理论提醒财务经理正在犯错误的地方,我们提出来,同时承认他们这么做可能存在隐藏的理由。简单来说,我们尽力做到公允而不手下留情。
本书可能是你第一次看到现代金融理论世界里的风光,如果是这样,你将第一次读到新思想,理解金融理论如何变成实务。我们希望,你可以时不时地感到愉悦。最终你将处在制定金融决策的位置上,而不只是学习。那时你可以将本书变成参考和指南。
第12版的变动我们为以前版本的成功感到骄傲,尽力使第12版变得更好。
本书以前版本的使用者将会发现,本书在材料或主题的顺序上没有很大的变化,但我们尽力对全书进行了更新,并使之更易读。很多情况下,变动包括这儿更新一些数据,那儿增加一个新例子。这些增加的内容经常反映了金融市场或公司实践的一些最新进展。例如,你会发现对P2P借贷(第14章)、众筹(第15章)和税收反转(第31章)的简单介绍。
在其他情况下,我们去掉了连续版本更新所累积的混乱。例如,我们删掉了第13章中关于市场有效性的讨论,为了更简单一些,也为了反映最新的内容。行为经济学家经常强调投资者情绪对决定股票价格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拓展了对行为金融的讨论,包含了情绪的作用,我们用投资者不同水平乐观和悲观的图来说明。第29章和第30章中的短期财务计划和营运资本的讨论是另一个例子,我们重写了其中一些内容,删除了重复的部分。
有些重要的话题比以前版本强调得更多。例如,近期发生的事件强调需要有道德的行为。因此,我们对第1章中道德问题的讨论进行了扩展。有一个倾向是关注把公然的非法行为作为不道德行为的例子,而对大多数公司来说,困难而重要的决策发生在那些灰色区域——野蛮避税、资产剥离和卖空。我们还强调了一个重要问题:不道德的行为只是发生在少数几个公司,还是更有可能是宽容不良行为的商业文化导致的?另一个值得强调的问题是隐藏杠杆。我们在第14章引入这个主题,在第17章通过瑞比(Reeby)体育公司的设备购置和一个新的小案例,回到这个话题。第18章和第22章,又再次回到这个话题,讨论增长期权所创造的杠杆。
在上一版中,我们通过Beyond the Page或我们称之为App的,增加了数字扩展的内容。这些额外的材料可以使我们脱离纸质出版物的限制,为有需要的读者提供更多的解释,为喜欢挖掘得更深入的读者提供额外的资料。Beyond the Page包括额外的例子和电子表格程序,以及一些有趣的轶事。现在有超过150个App,这一版还增加了很多新的。在本书的电子版中点击一下,就可以无任何障碍地获得这些App,也可以通过URL快捷方式从传统的纸质教材获得。请浏览mhhe.com/brealey12e,获得更多信息。
这些App包括:
�r第2章 你需要学习如何使用金融计算器吗?Beyond the Page金融计算器App告诉你如何做。
�r第3章 你想计算债券的久期、了解久期如何预测小的利率变动对债券价格的影响、计算普通股的久期,或者学习如何度量凸性吗?做出图32的久期App使你可以做到这些。
�r第5章 想要更多年金估值的练习吗?一个App提供了例子和练习的机会。
�r第9章 如何度量美国股票的法玛—弗兰奇三因素模型的贝塔?Beyond the Page贝塔估计App可以实现。
�r第14章 曾经疑惑过谷歌为什么将股票分为A股和C股吗?一个App提供了答案。 �r第15章 本章篇幅有限,无法包括真实的IPO招股说明书,你可以通过Beyond the Page看到推特(Twitter)的招股说明书。
�r第19章 本书简单描述了公司估值的股权现金流方法,而这个方法应用起来有些麻烦。我们提供了一个App指导整个过程。
�r第20章 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Beyond the Page应用提供了一个期权计算器。还说明了如何估计期权对输入变量变动的敏感性,以及如何度量期权风险。
�r第28章 你想看到不同的美国公司最新的财务报表,计算它们的财务比率吗?有个App可以帮你做。
我们认为,有机会增加这些内容
译者序我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是1994~1997年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读硕士期间。当时,我们的“Corporate Finance”课程教材正是本书的英文第3版影印版。在此后的20余年里,我自己做了一名高校老师,并长期教授这门课程。自然地,为了教学需要,我也在不断地购买或受赠这本书的最新中英文版本,似乎从未失去与它的联系。直到2016年2月底,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编辑突然找到我,希望由我来主持翻译在美国刚刚出版的最新版第12版。惊讶之余,我居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并下定决心,要自己独立完成全书的翻译。
尽管翻译本书的难度似乎不大,但同时保证在专业上正确和在语言上流畅,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以,我希望能尽力做到,否则无论是我自己还是读者,会感觉难受。为此,我参考了一些翻译方面的书籍,向更专业的学者请教、学习。令人欣慰的是,从这项枯燥的工作中我获得了不少的乐趣,特别是某些语句经过再三斟酌之后,对应出符合英文原意的中文成语或者一句很满意的表达,都会令我感到莫名的得意和快乐。随着翻译的不断进展,工作量也大大超出预期,除了严格执行之前制订的计划,还要小步快跑挤出各种碎片时间,恰恰是这段与计划进度赛跑并不断实现的时期,让我既开心又充实。
8个月之后,初稿终于完成了!在短暂的喜悦之后,面对校样稿,则让我体会到满满的挫败感。因为再次读起译文,似乎感觉每一句话都可以找到更好的中文表达,每一段文字也可以更流畅一些,甚至还不停地担心哪里还藏着没纠正过来的错误……与此同时,书名的确定也经历了一番纠结。Corporate Finance的中文翻译,在国内曾有学者译为“公司理财”,还有译为“公司财务”,但随着20多年现代金融学在国内的不断发展,“公司金融”似乎更符合本书的译名。经过与编辑、不同专业教师的探讨,我们再三权衡,最后确定本书书名为《公司金融》。这一译法既符合本书的内容体系,也与国内主流商学院的课程名称一致,同时希望采用本书以往版本作为教材的商学院教师们,不要产生误解。
本书是国际顶尖商学院Corporate Finance课程的经典教材,从1981年第1版开始,迄今已经连续出版到第12版,其中第1版到第7版的作者一直是前两位——理查德 A.布雷利和斯图尔特 C.迈尔斯,从2006年的第8版开始增加了弗兰克林·艾伦。三位作者都是金融领域的大师级人物,研究成果丰富并对现实问题极富洞察力。随着国际上公司金融实践和金融市场的演变,以及学术研究的进展,本书及时吸收了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同时也保持了其经典的框架主体不变。
V作为学习金融学的入门书,本书涵盖了近乎所有的金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读者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对于这些金融基本概念(如现值、期权、资本成本、资本结构、代理成本等),作者通过结合公司金融决策的具体环境,反复深入地解释,使读者能更加容易并正确理解。同样,对于重要的金融基本理论和模型的阐述,如资本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市场假说、MM理论、期权定价理论,也绝不枯燥和乏味。例如,在第一部分给出了价值评估的贴现现金流分析框架之后,第二部分就很快讨论贴现率如何确定的问题,进而对资产选择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介绍,也就水到渠成。另一个例子是对期权理论的阐述,在没有脱离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的背景下,有机地将期权与增长机会、战略决策联系在一起。
本书的内容涉及了公司金融决策的方方面面,从资本预算到股利政策,从代理问题到高管薪酬,从创业融资到并购重组,从财务计划到风险管理……相信对公司金融的任何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在领略原汁原味的金融概念和理论的同时,都可以从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也常常叹服于作者涉猎问题之广泛、洞察之深刻,收获颇多。另外,书后每一章都有推荐拓展阅读的文章和书目,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继续深入探索。书中还有大量的脚注,对那些没有篇幅详述或者稍显脱离主线而不适合讨论的话题,也留下了进一步思考的线索。因此,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还是一本提供多维度探索的优秀参考书。无论是本科生、MBA学生还是博士生,相信这本书都是他们学习金融的必读书之一。
还要说明的是,通常我们对一本教科书阐述内容的印象更多是“板上钉钉”,不容置疑,但本书却不是这样的。对于有争议的话题或者当前理论无法解释的现实,作者都态度坦诚而开放,读者也会在很多地方感受到大师们闪烁的思想火花。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关于有效市场和行为金融的讨论,与其说你在读一章内容,不如说你更在读一篇精彩的文献综述。我想这样的教科书才是高质量的,因为它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读者更开阔地思考。
最后,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给我翻译此书的机会,很荣幸地从当初的读者变成现在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通过文字理解作者的思想,并用中文表达出来,在两种语言和思维方式中纠结的过程,让我学到了很多。感谢编辑王洪波,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之间的交流非常愉快,没有她的支持
《公司金融:深度解析与前沿应用》 本书并非《公司金融(原书第12版)(进阶篇)》,而是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独立且全面的公司金融学习框架。它聚焦于现代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如何做出更明智的财务决策,以实现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本书并非翻译某本特定教材,而是萃取了公司金融领域的核心理论,并结合了当下实践中最具代表性和前瞻性的案例,力求帮助读者构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核心内容聚焦: 本书的核心目标在于深入剖析公司财务运作的内在逻辑,涵盖从宏观到微观,从基础理论到高级策略的广泛内容。 价值评估与资本结构: 本书将从根本上探讨企业价值的驱动因素。我们将详细解析各种价值评估模型,包括现金流折现法、可比公司分析法、先例交易分析法等,并深入分析不同方法的优劣势及其适用场景。在资本结构方面,我们将不仅介绍理论上的优选资本结构,更关注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权衡债务与股权融资的利弊,如何通过优化资本结构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财务灵活性,并最终提升股东价值。这部分内容将重点分析不同行业、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融资策略差异。 投资决策与风险管理: 资本预算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石。本书将系统介绍资本预算的各种工具和方法,如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回收期法等,并强调如何将风险因素纳入投资决策。我们将深入探讨不同类型的财务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并介绍企业如何通过套期保值、保险、分散化投资等手段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从而规避潜在损失,保障企业稳健运营。 股利政策与并购重组: 如何合理分配利润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本书将分析不同的股利政策理论,探讨股利支付对股票价格、股东预期以及公司再投资能力的影响。同时,我们将详细讲解企业并购(M&A)的动机、流程、评估方法和整合策略。这部分内容将涵盖如何识别有吸引力的并购目标,如何进行审慎的尽职调查,以及如何在交易完成后实现有效的业务整合,以创造协同效应和提升企业竞争力。 新兴财务议题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公司金融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书将探讨数字化转型对公司财务管理的影响,包括大数据在财务预测、风险控制中的应用。此外,我们将重点关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因素在企业财务决策中的重要性,分析绿色金融、可持续投资等新兴领域如何影响企业的融资、投资和价值创造。 本书的特色与优势: 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本书在阐述经典财务理论的同时,大量引用了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真实世界案例。这些案例旨在帮助读者理解理论在实际经营中的应用,识别成功的财务策略以及可能遇到的陷阱。 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本书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章节安排,确保读者能够逐步掌握复杂的财务概念。每一章节都围绕核心主题展开,逻辑清晰,论证有力。 强调批判性思维: 本书鼓励读者不只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要积极思考,对各种财务决策和理论持批判性态度,学会独立判断和分析。 面向未来,具有前瞻性: 除了基础的公司金融知识,本书还将目光投向了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帮助读者为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抓住机遇做好准备。 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专业术语的过度堆砌: 尽管涉及复杂的财务概念,本书力求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进行解释,并对必要的技术术语进行详细说明,降低学习门槛,让更广泛的读者群体受益。 适用读者群体: 本书适合以下各类读者: 商科及经济学专业的学生: 为深入学习公司金融理论、掌握财务分析方法提供坚实基础。 在职的财务专业人士: 帮助更新知识体系,掌握前沿的财务管理理念和工具。 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 提升财务决策能力,更有效地为企业创造和提升价值。 对公司金融领域感兴趣的投资者和研究人员: 帮助构建全面的理解框架,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判断。 《公司金融:深度解析与前沿应用》旨在成为您在公司金融领域学习和实践的得力助手,帮助您在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中,做出卓越的财务决策,驱动企业实现长远发展。

用户评价

评分

《公司金融(原书第12版)(进阶篇)》在内容编排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逻辑清晰且循序渐进的结构,使得学习过程变得异常顺畅。本书从最基础的资本结构理论入手,逐步深入到更为复杂的公司估值、并购重组、风险管理以及公司治理等议题。令我惊喜的是,作者在每个章节的过渡都做得非常自然,前一章的知识点往往为后一章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突兀或迷失。例如,在讲解权益融资的各种方式时,书中首先回顾了公司的股权构成和发行机制,然后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的股权融资工具,如普通股、优先股,以及如何根据公司的发展阶段和融资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方案。这种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让我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也能不断巩固和深化对已有知识的理解。此外,书中还巧妙地融入了大量的图表和数据分析,用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复杂的财务数据和模型,极大地增强了信息的传达效率和易读性。例如,在分析并购交易的协同效应时,书中展示了详细的成本协同和收入协同的估算模型,并通过图表直观地展示了不同协同效应对目标公司和收购公司价值的影响。这种精心的编排,不仅让学习过程更加高效,也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愉悦感,让我能够持续保持高度的学习兴趣。

评分

《公司金融(原书第12版)(进阶篇)》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之一,是对公司战略与财务决策之间紧密联系的深刻理解。书中并没有将公司战略和财务决策割裂开来,而是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展示了财务决策如何服务于公司战略的实现,以及战略的制定又如何影响财务决策的制定。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书中在讨论公司进行大规模扩张时,详细分析了不同的融资方式(如股权融资、债务融资、混合融资)对公司战略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如快速占领市场、稳健发展、降低风险)来选择最合适的融资方案。例如,书中通过一个案例展示了,一家公司在选择债务融资时,虽然能够快速获得资金,但也增加了公司的财务杠杆和潜在的财务风险,这可能会限制其在未来进行更激进的战略扩张。另一方面,书中也探讨了战略调整如何影响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融资需求。例如,当一家公司决定从传统制造业转型为高科技服务业时,其对资金的需求、风险偏好以及所需的融资工具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将战略与财务紧密结合的视角,让我认识到,优秀的财务管理不仅仅是数字的游戏,更是支持公司实现其长期愿景和竞争优势的关键。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和叙事方式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它成功地在学术的严谨性和阅读的趣味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作者并没有采用枯燥乏味的学术说教,而是将复杂的金融概念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引人入胜的故事串联起来。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解释“自由现金流”的概念时,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数学公式,而是通过一个虚构的企业家在经营自己的小店时,如何计算每天的实际收入和支出,以及扣除必要的再投资后,真正可以自由支配的现金是多少来进行类比。这种生活化的解读方式,让我瞬间就抓住了核心要义,并且能够将其轻松地迁移到更复杂的公司层面。此外,书中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和经典案例的穿插,也为严肃的金融理论增添了不少色彩。例如,在探讨公司治理时,作者引用了安然公司的破产案例,生动地揭示了糟糕的公司治理如何导致巨大的财务舞弊和公司崩溃。这种将理论与历史事件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让知识点更加鲜活,也让我对这些理论背后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总而言之,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阅读起来毫不费力,即使是复杂的金融概念,在作者的笔下也变得易于理解和吸收,这使得我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能够高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评分

在阅读《公司金融(原书第12版)(进阶篇)》的过程中,我被其独特的案例研究方法深深吸引。不同于许多只注重理论讲解的书籍,这本书将大量的篇幅投入到了对真实世界公司案例的深入分析中。作者精心挑选了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公司,从它们的成功与失败中提炼出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一家科技初创公司如何通过巧妙的股权融资和债务结构设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案例。书中详细拆解了这家公司在不同融资轮次中的股权稀释情况、对赌协议的潜在风险以及如何通过估值谈判来争取有利条件。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在实际操作中,理论知识的应用远比想象中要复杂和微妙,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市场因素、法律法规以及谈判技巧。另一方面,书中也剖析了一些因决策失误而导致公司陷入困境的案例,例如某传统制造业企业在面临行业转型时,固守原有的保守融资策略,最终错失了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的良机。通过这些反面教材,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及时调整公司财务战略的重要性,以及规避潜在财务风险的必要性。这些案例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具有极强的启发性,它们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了可感知的商业实践,让我在阅读的同时,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商业决策现场,学习如何分析问题、评估风险并做出最优选择。

评分

这本书对财务分析和估值技术的阐述,可以说是我读过的所有同类书籍中最为精细和全面的。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基本财务报表解读的层面,而是将焦点放在了如何从报表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对公司价值的判断。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价值驱动因素”的分析,作者强调了不仅仅要看财务数据本身,更要理解驱动这些数据背后的业务逻辑和管理决策。例如,在分析一家公司的收入增长时,书中会引导读者去思考,这种增长是来自于市场份额的扩大、新产品的推出、还是价格的调整,以及这些增长的可持续性如何。这种深入的分析让我明白,财务报表只是一个结果的呈现,而真正的价值判断则需要追溯到其背后的经营活动和战略规划。此外,书中对不同估值方法的应用和局限性进行了详尽的对比。例如,在讲解市盈率估值法时,书中不仅说明了如何计算市盈率,还重点指出了其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发展阶段公司的适用性问题,以及如何通过行业平均市盈率和历史市盈率进行对比分析。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期权定价,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股权激励和风险投资的估值。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让我能够更加准确和有效地评估公司的价值,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和经营决策。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是其前瞻性和实践指导性。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的阐述,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当前和未来公司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在探讨新兴金融工具和技术时,书中对区块链、人工智能在公司融资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非常有见地的分析,让我对未来的金融市场格局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例如,在讨论公司估值时,书中不仅介绍了传统的DCF模型和可比公司分析法,还深入探讨了如何评估基于SaaS模式的科技公司的价值,以及如何利用期权定价模型来处理复杂的风险投资。这些内容都紧密结合了当下的市场热点和技术发展,为我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学习素材。更重要的是,书中提供的许多建议和分析框架,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它不仅仅是让我了解理论,更是教会我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商业决策。例如,在分析公司治理问题时,书中详细列举了不同类型的代理问题,并提出了包括股权激励、董事会结构优化等多种解决方案,并分析了这些解决方案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这让我能够从一个更高的维度去审视公司的运营和管理,思考如何通过优化财务结构和公司治理来提升公司的长期价值。这本书的这些特点,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读得懂”的书,更是一本“用得上”的书,极大地增强了我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信心。

评分

这本书在知识的更新和前沿性的把握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充分体现了“进阶篇”的价值。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经典理论的复述,而是积极地引入了公司金融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可持续金融和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在公司融资和投资决策中作用的探讨。书中详细分析了ESG因素如何影响公司的融资成本、估值以及声誉,并介绍了绿色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等新兴金融工具。这让我认识到,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一家公司的长期成功越来越依赖于其在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此外,书中还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公司金融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前瞻性的分析,例如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来预测公司的信用风险,以及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来优化投资组合。这些内容都让我对公司金融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我提供了学习和研究的新思路。这本书的这些特点,让我觉得它是一本真正与时俱进的著作,能够帮助我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并为我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我最近读完了一本名为《公司金融(原书第12版)(进阶篇)》的书,虽然书名听起来有些学术,但实际上它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让我对公司金融的理解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它并没有停留在基础概念的堆砌,而是循序渐进地深入到公司金融的核心领域,从资本结构理论的细枝末节,到并购重组的复杂策略,再到公司治理的微观机制,都进行了详尽的剖析。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各种模型和理论的阐述方式,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些理论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和影响。例如,在讲解股息政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时,书中不仅列举了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市场实践,还通过对不同行业上市公司股息发放策略的对比,揭示了其背后的经济逻辑和股东利益考量。这种深入的分析让我对“为什么”和“怎么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不仅仅是知道“是什么”。此外,书中对于前沿研究的引入也让我耳目一新,比如在探讨风险管理时,作者引入了行为金融学的一些观点,解释了市场非理性行为如何影响公司的融资决策和估值。这让整个学科的视角更加广阔,也更加贴近现实市场的复杂性。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引导我一步步解开公司金融领域的层层迷雾,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公司金融(原书第12版)(进阶篇)》在理论的深度挖掘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其对基础概念的溯源和对复杂模型的解析,都达到了令人称道的水平。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资本结构理论时,对于MM定理的深入探讨,不仅阐述了无税和有税情况下的不同结论,还详细解释了信息不对称、代理成本等现实因素如何打破MM定理的假设,并引入了权衡理论和啄序理论来解释实际的资本结构决策。这种对理论的“解剖式”研究,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其内在逻辑和局限性。此外,书中对期权定价模型,特别是布莱克-舒尔斯模型的使用场景和局限性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且引入了二叉树模型等其他方法,以应对更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定价问题。这让我认识到,金融理论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演进。书中对公司估值的讲解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除了经典的DCF方法,还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各种敏感性分析和情景分析来评估不同宏观经济和行业环境下公司的价值变动,以及如何处理非公开交易公司和初创企业的估值难题。这种对理论细节的严谨处理,以及对模型适用性的清晰界定,让我对公司金融理论有了更为系统和深入的理解,为我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公司金融(原书第12版)(进阶篇)》在对金融市场机制的解读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洞察力和深度。书中不仅仅是描述了各种金融工具和市场规则,更是深入剖析了这些机制背后是如何运作,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影响。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的分析,作者详细阐述了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股权和债权市场是如何定价的,以及信息披露制度和监管机制如何发挥作用。例如,在讨论债券融资时,书中不仅解释了不同信用评级的债券如何定价,还深入分析了债券契约的设计如何来约束公司的行为,以减少债权人的风险。这种对市场微观结构的细致描绘,让我对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稳定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此外,书中还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公司金融实践上的差异。例如,书中对比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在公司治理和股东权利保护上的不同,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了公司的融资决策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这让我认识到,公司金融并非一个孤立的学科,而是与宏观经济、法律制度以及文化背景紧密相连。这本书的这些分析,让我不仅能够理解“是什么”,更能理解“为什么”,并且能够站在全球化的视角去审视公司金融的实践。

评分

多买书 多读书 开卷有益 好像落灰了……

评分

很高大上的一本书

评分

滴滴滴明明哦路口人如玉呜呜呜呜

评分

多买书 多读书 开卷有益 好像落灰了……

评分

好书一本,还没细读

评分

很高大上的一本书

评分

公司金融,是懂行者真懂,不懂行者,乱懂。

评分

给单位买的书,书很好,不错的

评分

没问题,质量很好,是正版图书!看完会考虑进阶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