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2
高情商沟通:提升个人竞争力的超实用心理策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从心理学角度解读人际互动里隐藏的秘密;从细节开始,让你在沟通与互动中散发魅力;帮助你有效改善工作与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这是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所做连锁信实验得出的结论,也叫六度分隔理论。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实验不仅印证了我们某些时候有关“世界真小”的感慨,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人际关系的作用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为重要。
人际互动离不开沟通,而有效的沟通离不开心理策略。本书分为七章内容,从心理
学角度对高情商沟通与人际互动进行详细解析。掌握了高情商沟通的奥秘,势必会让你的个人竞争力得到相应的提升。
第一章 从“我”开始的人际关系/ 1
第一节 做一个让别人喜欢的人/ 2
第二节 外圆内方的处事原则/ 7
第三节 情商和社交商真的存在吗/ 11
第四节 价值观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6
第五节 让自尊和自信成为人际关系的两大基石/ 20
第六节 低调做人与好心态/ 25
第二章 人际关系中常见的心理学策略/ 29
第一节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很重要/ 30
第二节 相似效应——“一见如故”是交往的良好开端/ 35
第三节 互补效应——互补和相似一样产生吸引力/ 40
第四节 互惠效应——人情也讲究“收支平衡”/ 45
第五节 两情相悦效应——你喜欢他,他就容易喜欢你/ 51
第六节 自我暴露效应——人之相交,贵在交心/ 55
第七节 角色效应——人生就是一场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很重要/ 59
第三章 人际关系中不可触碰的心理禁区/ 65
第一节 以诚待人,才能赢得尊重/ 66
第二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领地”/ 70
第三节 拒绝做不良情绪的传播者/ 75
第四节 不能伤的“面子”/ 80
第五节 尊重彼此,不做“包打听”/ 84
第六节 惹人生厌的“过度表现”/ 88
第四章 “我”—“他”:人际关系中的双向互动/ 95
第一节 交往,从“识人”开始/ 96
第二节 决定成败的细节/ 100
第三节 不让“身份”影响彼此的交往/ 105
第四节 “枪打出头鸟”的启示/ 108
第五节 “舌灿如莲”到“祸从口出”的反转/ 112
第六节 “话”要听,更要“看”/ 116
第五章 语言在人际关系中的运用/ 121
第一节 赞美是最好的开场白/ 122
第二节 虚实有度,避免话语伤人/ 126
第三节 委婉——中国式话语的妙处/ 129
第四节 说话,要给自己留有余地/ 133
第五节 分清环境,说对话/ 138
第六节 巧妙拒绝,给彼此留面子/ 143
第六章 实战篇: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149
第一节 你是一个好丈夫或好妻子吗/ 150
第二节 孩子眼中的你 / 158
第三节 做上司身边的“大红人”/ 163
第四节 办公室里左右逢源的人/ 168
第五节 下属喜欢的领导是这样的/ 173
第六节 危难时刻,你的朋友在哪里/ 178
第七章 克服心理障碍,培养良好人际关系/ 183
第一节 首先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 184
第二节 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理念/ 190
第三节 腼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194
第四节 克服怯场心理——并不是只有你会这样/ 199
第五节 不要让嫉妒和偏见影响你/ 204
第六节 远离社交障碍/ 209
第三节做上司身边的“大红人”
汪中求先生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把老板当作第一顾客。的确,对于现代人来说,职场是一个人除了家庭以外最经常出入的地方,而上司作为职场中的重要人物,不管是职权还是地位都高高在上,他直接决定着我们在职场中发展的前途和生存处境。一个人如果能处理好和自己上司的关系,不仅有助于自己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会深刻地影响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幸福指数。
曾经有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叫作《我的兄弟叫顺溜》,其中有这么一段话:“当兵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兵。可以像狼、像虎,拼尽最后一颗子弹,拼尽最后一滴血,疯狂地去战斗。但在最需要他冷静面对困境的时候,他却可以恪守一个军人的职责和纪律,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内心。”这是团长对顺溜的评价,通过这段话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实顺溜就是许多职场人士学习的榜样——上司身边的“大红人”。
顺溜为什么可以让上司如此喜欢自己呢?回顾剧情我们可以发现,顺溜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有真才实学。看过电视剧的人应该都知道剧中的顺溜是一个弹无虚发的神枪手。对于这样的人才,换作我们是上司是不是也会喜欢呢?对于这样的人才,即使有些小毛病,领导也会喜欢。在任何企业里,领导身边的“红人”除了极个别的靠溜须拍马哄上司开心外,大部分都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因为只有人才才是领导辉煌成就背后的重要支撑。任何时候,具备超强能力的人都会被领导看重。
第二,有责任感,关键时刻能够牢记自己作为军人的职责。这一点也非常重要,不管是老板还是上司,没有一个人会喜欢偷奸耍滑、不负责任的人。在现代社会中,有些人非常害怕承担责任,拈轻怕重,生怕自己吃亏,遇到事情喜欢逃避。这样的人或许可以左右逢源,一时得逞,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一长,上司自然就知道其为人了;另一方面,上司之所以能够成为上司,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有责任感、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因为只有自己奋勇当先,为他人树立榜样,手下的员工才会被这种精神感染。这样的上司自然也喜欢被自己“感染”的人。
第三,对事业忠诚、投入。军人的事业就是上阵打仗,上了战场的顺溜可以像狼、像虎一样拼尽最后一颗子弹、最后一滴血。在职场上也是一样,只有忠诚于事业的人才会安于自己的岗位,勇于承担上司交给自己的重任,这样的人理所当然会受到上司重视。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随着业务的展开,都会产生一些新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而这些任务都需要有人去承担,去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人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堪当大任者。如果没有这样的人,上司是不可能推行自己的计划的。因此,那些没事时“瞎嚷嚷”,遇到事情就逃避,不爱岗敬业的人不仅不受上司喜欢,也终究会在大浪淘沙中被淘汰。
除了和顺溜一样具备以上三个特点外,上司还喜欢关键时刻能够牺牲个人利益,有大局观念的人。在一个企业里,什么叫“顾全大局”呢?2008年金融危机时,某企业老总只拿1元酬劳,却承诺不裁员、不给员工减薪;有一个销售人员,按照年初制订的销售提成方案,他的收入会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业绩相当的人,但是为了不影响其他销售人员的积极性,他欣然接受了公司为他重新制订的薪酬方案;公司需要在贫困艰苦地区开展业务,谁都不愿意去,这个时候有人挺身而出说“我去”;等等。正是有了这样一群“舍小家、为大家”,顾全大局的好员工,企业的发展战略才能推进,这样不计个人得失,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员工,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尊重,也会赢得上司的尊重。作为一名职场人士,如果没有大局观念和牺牲精神,团队意识就无从谈起,走到哪里也不会受到欢迎。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做上司心目中听话的下属。在上司的心目中,员工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几类: 一种是能力很强又听话,这是领导最看好的一类;一种是你能力不强也不弱,马马虎虎还说得过去,但是也很听话,这样的人上司也比较喜欢,会认为还不错;还有一种是能力虽然很差,但是比较听话,这也没太大问题,领导会对其勉强用之;最后一种就是能力很强,但不听话,尽管这些“不听话”有时是为工作着想,但这也没用,因为这会让上司产生一种不好的感觉:“你是不觉得自己比我强?你是上司还是我是上司?”对于此类员工,上司会毫不犹豫地忍痛割爱——至于那种既不听话又没有能力的人,放心,他们是根本入不了上司的法眼的。
了解了上司喜欢的员工的特质,我们再照着去做,就会容易很多——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叫作“投其所好”,也就是说,我们想要和某人处理好关系,就要做他喜欢的人。比如,如上所述,上司喜欢有真才实学的人,那么我们首先就必须做到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或者是见解独特、资源丰富,也就是拥有自己的“独门绝技”。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专业特长,同时找到自己的“关键岗位”也很重要。在“人才”理论里,有一个“二八定律”,即在一个群体中,只有20%的“人才”是真正不可或缺的。而一个人只有结合自己的专业和企业的性质,找到适合自己的关键岗位,才能够做出成绩,展现自己的优势,变得“不可或缺”。如果说一件事谁都能干,那么我们的价值又从何体现呢?只有当一件事只有我们能干,或者暂时只有我们能干时,我们的价值才更加突出。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对于个人而言,我们首先要有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够承担重任的能力,这种自信来源于自己扎实的功底,而不是自负;我们必须时刻明白,上司将一件重要的事情交给自己办,就是对自己的信任。如果没有困难,那肯定是不重要的事情,不重要的事情即使做了,也体现不出自己的能力。因此,无论遇到任何问题,我们都必须具备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开拓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
不过,要做上司身边的“红人”,仅了解或者是做到这些还是不够的,在和上司相处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第一,把握与上司建立密切关系的最好时机。如新上级初到伊始,并不是所有上司都是从单位基层一点点做起来的,也有一些特殊的“空降兵”,他们往往因为新到一个环境里,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了解,这正是显示下属能力的最好机会。我们可以积极地展示自己的工作能力,既满足了上级的需求,同时也推销了自己——这时要切记不要在新上级面前随便评价他的前任,这种“人走茶凉”的行为会让新上级产生疑虑;还有,当上级需要帮助时。一般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方面,作为上司也是如此。而上司往往由于拉不下面子,很难主动向下属坦白这种情况,这时就需要我们善于发现领导的这种难处,然后自告奋勇地帮助领导解决难题,如接下比较棘手的工作等。
第二,尊重上司,满足他们的安全感需求。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上司都是通过观察下属的言行来判断自己的威信以及行为的。而许多下属偏偏不明就里,或是把他们看作做官的,与自己毫不相干,除了公事以外,彼此不闻不问,敬而远之;抑或觉得他们学历比自己还低,对他们不屑一顾,这些做法或者说想法都非常不利于和上司相处。由于上司不可能整天监视下属的言行,但是又担心下属对自己不利,这样很容易导致猜疑。作为下属,这时明智的做法应该是经常向领导报告,宁可一个报告接一个报告,也不能疏于报告——报告需注意内容,不可琐碎,有些事情要重视结果而非过程;在遇到特别原因需要越级报告时,也要先请示直接上司,获得他的同意和支持;在公开的场合和重要会议上,一定要记得让上司“唱主角”。在他没作决定之前,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尽管提出;一旦他已拿定主意,你就不要再提出异议。记住,你看见的只是其一,他定的却是全盘大计。你做的事,他必须负责到底。
第三,对上司要以诚相待。如果在业务上有两位以上的上司,你必须认清谁是自己的主管,应将有关业务问题向他请示,获得他的信任与支持。另一上司交给的事情,在不相互冲突的情况下,也应尽力办理;如果与直接上司的指示相冲突,你应委婉地陈述困难,求得谅解,不可在两位上司之间投机取巧,否则,你会左右不讨好。
如果你能够做到上述各点,就一定能够成为上司眼中的“人才”,上司也会主动结交你,你将会成为上司最信赖的人。
……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说法:每个人与总统只有六个人的距离。你相信吗?
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将160封信分别交给不同的志愿者,要求他们将这封信送到波士顿的一名股票经纪人手中,前提是他们只能寄信给自己认识的人,并且寄信之前要在信封上署上自己的名字,每次传递都需要遵循这个原则。结果,这些信件中有一部分真的到达了目的地,并且信封上的名字都不超过六个。研究人员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了后世广为流传的“六度分隔”理论,也被称为“小世界”理论。
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实验,不仅印证了我们某些时候“世界真小”的感慨,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人际关系的作用比我们所想象的更为强大。
同样,来自美国斯坦福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也证实了这个观点: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在本书中,我们将从人际关系的角度诠释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改善我们的生活。
我们周围的人,包括自己有时候都会产生一种抱怨:为什么我明明才华横溢,却一直不得志?为什么那些看起来不如我的人,却能平步青云、春风得意?也许,我们可以将之归结为机遇。机遇是许多成功人士都非常看重的一个因素。一项调查显示,“机遇”曾经被中国百富榜上60%的企业家认为是十大财富品质之一,并且在其中名列前茅。但是,这些成功人士不会告诉我们的是,机遇的潜台词其实是人际关系。生活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中,我们谁都不会否认信息的重要性。的确,时代的发展使得信息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等渠道来获取有效信息,但是这些都没有来自你的人际关系的信息更为直接和可靠。你认识的人越多,获得信息就越广泛和准确,拥有的信息越丰富,获得的发展机遇也就越多。
当然,人际关系带给我们的好处并不只是简单的信息传播,很多时候它也是一个人优秀品质的代言。在商务往来中,人们都不愿意接受陌生人的拜访,因为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合作会经历很烦琐的过程,从熟悉到了解,再到考察和信任,这是一个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作出判断,而判断就面临着风险,它所产生的责任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承担的,因此人们本能地抗拒陌生的合作对象。但是,假如这个陌生人是一个你所熟悉的朋友介绍的,这时候情况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不是碍于朋友的面子,而是出于对朋友眼光的肯定。因为,一个能够和你结交同样朋友的人,他的身上也一定会有你所欣赏的品质。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很有可能是一个可靠的、值得信任的人。
以上种种,都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带给我们的好处,也是人际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的作用。那么,仅因为如此我们才会重视它吗?
不,这些并不是根本的原因。我们之所以会重视人际关系,除了它可以带给我们成功外,更重要的是它还是来自心灵深处的需要。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行为动机归结为需要,并且提出了著名的金字塔需求层次理论。这个金字塔从底端到顶端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种需求从低到高激励着人们的行为,我们在满足了低一级的需求之后自然会进入上一层级的需求,这是人类成长的过程,每一个人都会经历。而这些需求中除了最底层的生理需求依赖的是空气、食物、水之类的物质外,其他无不关乎心理,它们的满足也只有通过人际交往才可以实现。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也不管我们是否已经察觉到,人是从一来到世间就开始与他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几乎是从成为生命体的那一刻开始,人们就尝试着和他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尽管这第一个他人就是他的母亲。我们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幼儿在进入三岁之后,群体意识就开始变得明显,他们有了一些固定的玩伴,会因为彼此之间的关系或开心,或苦恼,这些表现和我们成年人对人际关系的态度其实是一样的,都是由人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人生来就身处社会之中,而社会是由许多不同的个人组成,一个人在社会中和他人的关系也决定了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在远古社会,人们为了生存,维护自身的安全而选择了群居生活,从那一刻起人就开始了对群体的认识和依赖。群体不仅满足人们的安全需要,同时还满足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人们在彼此的交往中获得理解、关爱、尊重和被尊重的情感满足,不仅使自己的情感得以宣泄,同时还体会到来自同伴的爱,从而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这是激励人类行为的深层动机。
从个体方面来看,每个人从一出生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随着个体的成长,我们会逐渐认识到个体的孤立性,这种客观的存在很容易转化为一种内心的孤独感。正像我们上文所说的那样,人不可能独立存在,我们的生活时时刻刻都需要和他人打交道,和社会打交道,我们在这种交往中获得自己的满足,同时也感受到归属和被爱的感觉,这些都会产生一种安全感。因此,当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缺乏或者是不和谐时,他就会感觉到孤单和不安全,这种孤单和不安全会加深个体对孤独的恐惧,从而对生活和工作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为了摆脱这种因为孤独而带来的不安,人们选择增加与他人的交往,选择重视人际关系。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人生还不够完满,如果你想为自己追求的幸福再努力一次,那么请从现在开始重视你的人际关系,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幸福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没有之一。
高情商沟通:提升个人竞争力的超实用心理策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