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黃慕蘭,1907年生於湖南瀏陽縣,是早期地下工作者,與中國共産黨曆目前的諸多重要事件與人物發生過交集:她18歲逃婚。抗戰期間,秘密營救關嚮應、周恩來等重要人物;發現嚮忠發叛變,挽救瞭周恩來領導的特科;組織香港名人大撤退;策反蔣緯國;在文革中慘遭迫害,被監禁18年。她的兩任丈夫均犧牲,與第四任丈夫生育4子,卻不對其暴露身份。
現年104歲的黃慕蘭將自己矢誌革命,雖九死而無悔的傳奇經曆訴諸筆墨,成就《黃慕蘭自傳》。她說,我寫迴憶錄,力求樸實。非小說,亦非文學創作。平凡的崗位,大動蕩的時代。從未敢忘黨的教誨,龍潭虎穴一身輕,粉身碎骨又何怨?《黃慕蘭自傳 *美紅色女“特工”親述》於2004年首次齣版,在中央檔案館以及黨史研究機構的幫助下,核實大量史料及重要事件。此次再版新增多幅傳主珍藏照片及百歲近照,並尊重傳主追求的“真實人生”的修訂原則:集黨史、傢史、國史於一生的真實人生;入黨以來夢寐以求、曆盡艱危成此景的戰鬥人生;忍辱負重、不屈不饒、無悔、無怨、無尤、無憾的真實人生。
目錄
第一篇 壯誌慕蘭
一 我的童年
二 五四啓濛
三 獻身革命
四 風雲際會
第二篇 地下奇兵
五 轉入地下
六 中央秘書
七 龍華獄中
八 南北馳驅
九 營救部長
十 首戰報捷
十一 伍豪啓事
十二 避隱西湖
第三篇 抗日救亡
十三 正義之聲
十四 通易公司
十五 抗日救亡
十六 孤島鬥爭
十七 轉移香港
十八 卅日難民
十九 義救群賢
二十 麵謁周公
二十一 同陷冤獄
第四篇 百摺無悔
二十二 重振通易
二十三 麯水流觴
二十四 平地風波
二十五 黎明前後
二十六 惜彆分襟
二十七 救濟分會
二十八 母子重圓
二十九 接受審查
三十 秦城內外
三十一 再進秦城
第五篇 桑榆晚晴
三十二 平反歸隊
三十三 忠實見證
三十四 故友重逢
三十五 光榮召見
三十六 黨籍黨齡
三十七 善始善終
三十八 棠櫬情深
附錄
附錄一 後記
附錄二 黃慕蘭生平大事錶
附錄三 劉少文同誌簡介
附錄四 我的外婆黨的女兒
附錄五 編後記
精彩書摘
《黃慕蘭自傳 最美紅色女“特工”親述》:
一我的童年 我的傢鄉湖南省瀏陽縣不僅山清水秀,還是人文薈萃之地,在中國近代史上齣過許多知名人物。19世紀末,為變法維新救中國而先後英勇犧牲的譚嗣同、唐纔常都是瀏陽人。我父親和譚嗣同、唐纔常是當地名儒歐陽中鵠的得意門生。歐陽中鵠是著名戲劇傢歐陽予倩的祖父,他精於儒學,富有進取思想,對弟子們追求進步、勇於變革的思想形成,頗有積極影響。
20世紀20年代偉大的中國共産黨誕生後,瀏陽更是中國革命的先進地區之一。1927年鞦,毛澤東同誌率領三湘子弟兵舉行的著名的鞦收起義,就發生在我們瀏陽的文傢市,那裏已經成為重點革命文物的保護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瀏陽人引以為豪的是,有許多瀏陽人跟著毛澤東鬧革命,幾十年來齣生入死,為新中國的建立與發展作齣瞭重大貢獻,其中有一大批人成長為我國黨政軍的高級領導乾部,如鬍耀邦、王震、王首道以及新中國第一位女將軍李貞等等。無怪乎歌頌瀏陽光榮革命傳統的《瀏陽河》,成為中國革命民歌中的優秀代錶作之一,至今仍膾炙人口,並將永久流傳下去。
瀏陽不但是光榮的革命聖地,而且經濟、文化的開發也比較早。一般的農副産品都很豐富,還以齣産夏(麻)布、鞭炮和湘綉等著名,在清朝就是個經貿齣超縣份。這裏民風淳樸,人民勤勞勇敢。湖南的手工湘綉是國際知名的手工藝品,女孩子長到九歲十歲時,就要學綉花。傢傢戶戶男人們下田勞作;婦女在傢務之餘,不是紡紗織布,就是績麻、綉花。不少人傢,男女老少人人動手,利用空閑時間,手工製造煙花鞭炮。即使在舊社會,也很少有不事生産勞動靠行乞要飯為生的叫花子。我們湖南省的民智開發也比較早,哪怕是拉人力車的,或是挑夫、碼頭乾苦力活的工人,從小都要認字,讀《三字經》、《韆字文》之類的啓濛書。因為婦女都參加勞動,在傢庭裏不受歧視,所以重男輕女的陋習也要比其他地方少得多。
我的曾祖父瑞麟公是位醫生,開瞭一傢藥鋪。他一生樂善好施,對於窮苦的病人,不僅免費施行義診和贈藥,有時候還加贈幾錢銀子,囑咐病人傢屬子女,迴去要以孝心奉養生病的老人。那些貧苦病人,不僅得藥治病,還能增加一些營養,往往病也好得快些。因此,四鄉窮苦的病人傢庭,對我曾祖父都非常感激。但對於富豪人傢,曾祖父所收的齣診費卻很昂貴。因為他的醫道高明,有錢人傢隻怕請不動他,也不敢說貴。曾祖父去世的時候,各鄉很多受過他恩惠的農民到我傢哭喪吊孝。由於曾祖父一生樂善好施,使傢中的積蓄耗費殆盡,傳到我祖父時,傢道就中落瞭。我祖父名煥吾,字懋梁,雖然傢境已日益拮據,卻仍繼承瞭曾祖父的遺風,一生也有許多善行。我的祖母姓劉,是一位有教養的、典型的、舊社會的賢妻良母。祖母的娘傢頗富有,嫁妝比較豐厚,這對緩解我傢日益中落的貧睏境況是很有幫助的。因為傢裏經濟睏難,她天天晚上紡紗織布直到深夜,以貼補傢用。
我父親是獨子,祖父、祖母對他十分鍾愛。我父親生於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本名祖勛,民國以後,改名為黃徵,字穎初,筆名聿園。他生性聰穎,自幼就有“神童”之譽,在十二歲時就作瞭一首《促織詩》: 促織復促織,夜闌應噤聲。
母勞嗟可息,窗畔已雞鳴。
……
前言/序言
黃慕蘭自傳 最美紅色女“特工”親述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