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黄慕兰,1907年生于湖南浏阳县,是早期地下工作者,与中国共产党历目前的诸多重要事件与人物发生过交集:她18岁逃婚。抗战期间,秘密营救关向应、周恩来等重要人物;发现向忠发叛变,挽救了周恩来领导的特科;组织香港名人大撤退;策反蒋纬国;在文革中惨遭迫害,被监禁18年。她的两任丈夫均牺牲,与第四任丈夫生育4子,却不对其暴露身份。
现年104岁的黄慕兰将自己矢志革命,虽九死而无悔的传奇经历诉诸笔墨,成就《黄慕兰自传》。她说,我写回忆录,力求朴实。非小说,亦非文学创作。平凡的岗位,大动荡的时代。从未敢忘党的教诲,龙潭虎穴一身轻,粉身碎骨又何怨?《黄慕兰自传 *美红色女“特工”亲述》于2004年首次出版,在中央档案馆以及党史研究机构的帮助下,核实大量史料及重要事件。此次再版新增多幅传主珍藏照片及百岁近照,并尊重传主追求的“真实人生”的修订原则:集党史、家史、国史于一生的真实人生;入党以来梦寐以求、历尽艰危成此景的战斗人生;忍辱负重、不屈不饶、无悔、无怨、无尤、无憾的真实人生。
目录
第一篇 壮志慕兰
一 我的童年
二 五四启蒙
三 献身革命
四 风云际会
第二篇 地下奇兵
五 转入地下
六 中央秘书
七 龙华狱中
八 南北驰驱
九 营救部长
十 首战报捷
十一 伍豪启事
十二 避隐西湖
第三篇 抗日救亡
十三 正义之声
十四 通易公司
十五 抗日救亡
十六 孤岛斗争
十七 转移香港
十八 卅日难民
十九 义救群贤
二十 面谒周公
二十一 同陷冤狱
第四篇 百折无悔
二十二 重振通易
二十三 曲水流觞
二十四 平地风波
二十五 黎明前后
二十六 惜别分襟
二十七 救济分会
二十八 母子重圆
二十九 接受审查
三十 秦城内外
三十一 再进秦城
第五篇 桑榆晚晴
三十二 平反归队
三十三 忠实见证
三十四 故友重逢
三十五 光荣召见
三十六 党籍党龄
三十七 善始善终
三十八 棠榇情深
附录
附录一 后记
附录二 黄慕兰生平大事表
附录三 刘少文同志简介
附录四 我的外婆党的女儿
附录五 编后记
精彩书摘
《黄慕兰自传 最美红色女“特工”亲述》:
一我的童年 我的家乡湖南省浏阳县不仅山清水秀,还是人文荟萃之地,在中国近代史上出过许多知名人物。19世纪末,为变法维新救中国而先后英勇牺牲的谭嗣同、唐才常都是浏阳人。我父亲和谭嗣同、唐才常是当地名儒欧阳中鹄的得意门生。欧阳中鹄是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的祖父,他精于儒学,富有进取思想,对弟子们追求进步、勇于变革的思想形成,颇有积极影响。
20世纪20年代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浏阳更是中国革命的先进地区之一。1927年秋,毛泽东同志率领三湘子弟兵举行的著名的秋收起义,就发生在我们浏阳的文家市,那里已经成为重点革命文物的保护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浏阳人引以为豪的是,有许多浏阳人跟着毛泽东闹革命,几十年来出生入死,为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有一大批人成长为我国党政军的高级领导干部,如胡耀邦、王震、王首道以及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等等。无怪乎歌颂浏阳光荣革命传统的《浏阳河》,成为中国革命民歌中的优秀代表作之一,至今仍脍炙人口,并将永久流传下去。
浏阳不但是光荣的革命圣地,而且经济、文化的开发也比较早。一般的农副产品都很丰富,还以出产夏(麻)布、鞭炮和湘绣等著名,在清朝就是个经贸出超县份。这里民风淳朴,人民勤劳勇敢。湖南的手工湘绣是国际知名的手工艺品,女孩子长到九岁十岁时,就要学绣花。家家户户男人们下田劳作;妇女在家务之余,不是纺纱织布,就是绩麻、绣花。不少人家,男女老少人人动手,利用空闲时间,手工制造烟花鞭炮。即使在旧社会,也很少有不事生产劳动靠行乞要饭为生的叫花子。我们湖南省的民智开发也比较早,哪怕是拉人力车的,或是挑夫、码头干苦力活的工人,从小都要认字,读《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启蒙书。因为妇女都参加劳动,在家庭里不受歧视,所以重男轻女的陋习也要比其他地方少得多。
我的曾祖父瑞麟公是位医生,开了一家药铺。他一生乐善好施,对于穷苦的病人,不仅免费施行义诊和赠药,有时候还加赠几钱银子,嘱咐病人家属子女,回去要以孝心奉养生病的老人。那些贫苦病人,不仅得药治病,还能增加一些营养,往往病也好得快些。因此,四乡穷苦的病人家庭,对我曾祖父都非常感激。但对于富豪人家,曾祖父所收的出诊费却很昂贵。因为他的医道高明,有钱人家只怕请不动他,也不敢说贵。曾祖父去世的时候,各乡很多受过他恩惠的农民到我家哭丧吊孝。由于曾祖父一生乐善好施,使家中的积蓄耗费殆尽,传到我祖父时,家道就中落了。我祖父名焕吾,字懋梁,虽然家境已日益拮据,却仍继承了曾祖父的遗风,一生也有许多善行。我的祖母姓刘,是一位有教养的、典型的、旧社会的贤妻良母。祖母的娘家颇富有,嫁妆比较丰厚,这对缓解我家日益中落的贫困境况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家里经济困难,她天天晚上纺纱织布直到深夜,以贴补家用。
我父亲是独子,祖父、祖母对他十分钟爱。我父亲生于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本名祖勋,民国以后,改名为黄徵,字颖初,笔名聿园。他生性聪颖,自幼就有“神童”之誉,在十二岁时就作了一首《促织诗》: 促织复促织,夜阑应噤声。
母劳嗟可息,窗畔已鸡鸣。
……
前言/序言
黄慕兰自传 最美红色女“特工”亲述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