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繼《禮儀中的美術——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之後,巫鴻先生在三聯書店推齣的第二部學術論文集,側重考察中國美術中特有的“時空”觀念,以及它在不同媒材的圖像中的錶現和釋讀。全書分為三部分——上編:時空的形象;中編:觀念的再現;下編:圖像的釋讀,所收1992—2007文章15篇,考查對象包括建築、明器、拓片、畫屏、捲軸、冊頁、攝影等多種形式。與常見的中國美術史研究不同,這些論文沒有局限於孤立的門類和史實,而是竭力為這些現象找到自己的傳統和脈絡,並賦予其寬闊的視野,使闡釋更具啓發性。這些文章是對《文集》提齣“禮儀美術”概念的完善與補充,從而有助於讀者更深入地認識中國美術的獨特傳統。
三聯書店於2009年首次齣版該書,本次重版,將收入巫鴻作品五種,與《禮儀中的美術》、《黃泉下的美術》、《武梁祠》、《美術史十議》整閤,統一開本為170*240mm,精裝。
作者簡介
巫鴻,1963年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學習。1972-1978年任職於故宮博物院書畫組、金石組。1978年重返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攻讀碩士學位。1980-1987年就讀於哈佛大學,獲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隨即在哈佛大學美術史係任教,於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教學。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並任主任。其著作包括對中國古代、現代藝術以及美術史理論和方法的多項研究。主要著作有《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中國古代美術和建築中的紀念牌性》等。
目錄
上編 時空的形象
中國藝術和視覺文化中的“復古”模式(2008)
“復古”的源起
再造“古人之象”
復古的語境
對往昔的“曆史化”
“意圖”的模式
尾聲:復古和曆史敘事
廢墟的內化:傳統中國文化中對“往昔”的視覺感受和審美(2007)
丘與墟:消逝與緬懷
碑和枯樹:懷古的詩畫
跡:景中痕
說“拓片”:一種圖像再現方式的物質性和曆史性(2003)
兩種拓片——碑和帖
拓片的屬性
前言/序言
時空中的美術(新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第一本巫鴻的書,先看看。
評分
☆☆☆☆☆
精美小書,但是藝術類書籍真不適閤做32開本。
評分
☆☆☆☆☆
“未知大學”的概念來自科幻小說傢阿爾弗雷德·貝斯特的《被@的穆罕默德》。這本小說的主人公在“未知大學”裏任教,這裏有著狄更斯筆下的匹剋威剋式人物,這是一個荒誕風格的學習中心。“未知大學”裏的人有著典型的共性:他們是天纔,為瞭他們的天纔付齣瞭高昂的代價,他們的思想是超脫世俗的。天纔就是一個另闢蹊徑來抵達真實的人。波拉尼奧如飢似渴地閱讀,涉獵廣泛,他的閱讀既有深度,也有廣度,這解釋瞭為何看似不可能的詩歌英雄花名冊裏的名字會如鬍椒粉的氣味一樣散發在他的書裏。波拉尼奧充滿幻想的前輩博爾赫斯一句有名的想象:天堂是一座圖書館,而波拉尼奧反轉瞭這種想象:“親愛的,那不是天堂。”
評分
☆☆☆☆☆
書很好,快遞給力,購物滿意。
評分
☆☆☆☆☆
京東購物,速度快,體驗不錯。
評分
☆☆☆☆☆
實用藝術手冊,美學知識工具書
評分
☆☆☆☆☆
很好的書籍,要好好看看
評分
☆☆☆☆☆
半價買的啦啦啦啦啦啦
評分
☆☆☆☆☆
比較經典的書,印刷質量不錯,嗯,等讀完再追評,看起來還不錯,隻是雙11之前買的,摺扣比較小,雙11之後價格便宜,沒有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