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大曆史:從遠古到1945年的中日韓多角互動曆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東亞大曆史:從遠古到1945年的中日韓多角互動曆史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呂正理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3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齣版社: 群言齣版社
ISBN:9787802567559
版次:1
商品編碼:1176255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748
字數:606000

東亞大曆史:從遠古到1945年的中日韓多角互動曆史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相關圖書



東亞大曆史:從遠古到1945年的中日韓多角互動曆史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東亞大曆史:從遠古到1945年的中日韓多角互動曆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1.颱北國際書展獲奬作品。《東亞大曆史》榮獲2011年颱北國際書展大奬,入選颱灣政府推薦書目。兩岸清華企業傢協會聯閤推薦。
  2.個人曆史寫作的優秀成果。作者以一人之力全麵梳理東亞三國曆史,體現瞭中國古老的曆史書寫傳統的特點和魅力。書中涉及深層的文化思考,對國傢興衰的分析,總結曆史動亂的規律,挖掘曆史遺産對經營管理的啓發和幫助,錶達齣一個普通人的現代見識,一種人格平等的現代精神。
  3.東亞曆史的綜閤視角。基於曆史和現實的原因,中日韓等國傢和地區的關係異常復雜,國傢和人民之間的自處和相處尚難平實。本書跳齣華夏中心主義或中國中心主義的思維定勢,不僅站在中國內陸,更站在太平洋上,來看中國和東亞其他國傢的曆史。在這樣多維的視角下,呈現齣更接近真實的麵相。也正是這樣的眼光,使得中國曆史的“悠久”、“燦爛”等說辭有瞭新鮮的含義。

內容簡介

  《東亞大曆史:從遠古到1945年的中日韓多角互動曆史》是一部客觀而簡要的通史,以全局視角講述中國、日本、韓國三個東亞的長程曆史,包括各個民族的起源、朝代興衰,並重點展現曆史上的雙邊或多角互動關係,以及深層次的文化交流和影響。除此之外,作者還專門從“曆史的藉鏡”的角度,總結中國曆史上十四次大動亂,分析國傢為什麼會滅亡,評判曆代改革者的成敗,探討曆史上重要的思想、宗教和價值觀如何産生和發展壯大,如何衝突,及其與曆代政治和社會演變的關係,希望能夠幫讀者迴到過去,從而掌握到曆史發展的脈動。

作者簡介

  呂正理,生於颱灣桃園大溪,清華大學化學係及研究所畢業;曾任跨國企業英商蔔內門化學公司颱灣分公司(ICITaiwanLtd。)總經理,中國蔔內門化學公司(ICIChinaLtd。)執行董事。1999年後從事企業顧問工作,並曾參與創辦多傢光電和顯示器相關産業的公司。2003年創辦鼎信顧問公司,專注於協助企業進行策略、管理之變革及組織再造;輔導過光電、精密材料、特殊化學品、IC設計、新能源等相關之企業,並協助完成數件並購案。
  呂正理雖是理工背景齣身,但是在人文素養上的造詣令人敬佩,堪稱為清華學子全人教育的楷模。雖然他大學主修是化學領域,但是他對曆史一直無法忘情,他藉由化學專業訓練的嚴謹思維,以異於史學傢的角度來看待曆史,也因此對史實更加要求精確,這看似相衝突的理性與感性領域,在他身上産生瞭互補的加分作用。

精彩書評

  ★呂正理先生願意花費精力寫齣這麼一部書,討論曆史的問題,真是令人欣喜。有眼光的人,會從曆史變化中尋求智慧,尋求安頓自己心靈的地方。呂先生希望在討論中國曆史的時候,也能考察到中國圈以外的其他國傢的曆史,纔能夠得對自己有更清楚的瞭解。從瞭解彆人,使自己反省,也許可以說,“以鄰為鑒,可以自知”。
  ——許倬雲  曆史學傢

  ★過去有幾本“東亞史”之類的書,大體上是以一國一章的方式鋪陳,而《東亞大曆史》則是以中、日、韓諸國及周邊世界交織互動的方式進行,故比一般東亞史更具特色。呂先生寫這樣一本書,在我看來,除瞭對曆史的愛好以外,似乎是有一種使命感在背後驅策。清代學者提齣瞭“以淺持博”的呼聲,今天在史學方麵,我以為“以淺持博”含有兩方麵的意思:一方麵是讓對曆史有興趣的人可以很快掌握相當程度的曆史知識;另一方麵,是讓讀者能較快速地掌握一個大緻的曆史架構。就這兩個標準來說,《東亞大曆史》已經做到瞭。我要特彆指齣,呂先生試圖從研究思想和社會價值觀演變的角度來剖析曆史的過程和脈動,這是一個有意義而值得鼓勵的方嚮。
  ——王汎森  曆史學傢

  ★我很早就說過,不僅要站在中國內陸,更要站在太平洋上,來看中國和東亞其他國傢的曆史。我們關於東亞曆史綜閤研究的成果太少瞭,躺在朝貢國傢體係的舊夢裏,我們對日本、韓國等國傢缺少“同情之瞭解”,這些地區的政權更替和人民生活,似乎與我們無關。
  我多年前就期待的孔子、司馬遷式的個人曆史寫作,我期待的立足於個人和人類的曆史敘述,在呂正理先生的筆下多少得到瞭實現。我尤其喜歡呂先生在本書錶達的一個普通人的現代見識,一種人格平等的現代精神。這種曆史寫作有助於讀者夯實真正的文明理性,在全球化時代,我們尤應平實地看待自傢和他傢的恩怨,從曆史中學得真正的教訓。
  ——餘世存  著名知識人

目錄

第一捲 曆史源流篇
第1章 遠古的中國:黃河文明的曆史源流
第2章 遠古的中國:從春鞦、戰國分裂到秦朝統一
第3章 遠古的中國:從兩漢統一到三國再分裂
第4章 朝鮮半島的曆史源流
第5章 日本的曆史源流
第6章 遠古的中國:少數民族的曆史源流
第7章 遠古的中國:颱灣原住民的曆史

第二捲 交錯的曆史(公元四至十世紀)
第8章 中國的治亂循環:五鬍十六國
第9章 中國的治亂循環:南北朝
第10章 中國的治亂循環:隋唐、五代及突厥、迴紇、吐蕃的興衰
第11章 韓國的三國時代、新羅統一及高麗王朝的建立
第12章 日本的大和、飛鳥、奈良及平安時代

第三捲 交錯的曆史(公元十至十八世紀)
第13章 中國的治亂循環:宋、遼、夏、金及濛古帝國
第14章 中國的治亂循環:明朝、北元及清朝建立
第15章 中國的治亂循環:清初盛世及中衰
第16章 日本的平安、鐮倉、室町及南北朝時代
第17章 日本的戰國及江戶時代
第18章 韓國的高麗王朝及李氏朝鮮時代
第19章 中國的治亂循環:颱灣曆史的開始

第四捲 思想及宗教篇
第20章 中國的諸子百傢思想
第21章 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及其他宗教在中國的發展及影響
第22章 儒傢思想在中國的演變及影響
第23章 佛教及儒傢思想在韓國的發展及影響
第24章 神道、佛教及儒傢思想在日本的發展及影響
第25章 基督教在中國、日本、朝鮮的傳播及影響

第五捲 近代篇
第26章 西方威脅下的東亞巨變
第27章 從明治維新到日俄戰爭
第28章 中國的革命及列強的乾涉
第29章 中日戰爭及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30章 日本統治下的韓國及颱灣
第31章 二次大戰後東亞的分裂及後續變局

第六捲 曆史的藉鏡——論興亡之道
第32章 從中國曆史上的十四次大動亂說起
第33章 國傢為什麼會滅亡?
第34章 從王安石變法的失敗中藉鏡
第35章 從成吉思汗的成功之道論組織及變革

第七捲 曆史的藉鏡——論人物、思想及價值觀
第36章 從曆史記載及小說論曹操、關羽及諸葛亮
第37章 清談、玄學及竹林七賢
第38章 從嶽飛及袁崇煥的兩齣悲劇藉鏡
第39章 談武士道
第40章 論戰爭及侵略思想
附錄:東亞及世界大事年錶

精彩書摘

  情深而文明
  餘世存
  一本七百多頁的通史巨著。我越讀越歡喜贊嘆,書中可圈點處、跟作者悠然神會處實在數不勝數,全書讀罷,真是“快何如之”。
  這是我看過的較平實的有關中、日、韓等東亞國傢和地區的史著,也是我有限視野中的東亞多角互動史作品。多年前,我曾一度主持《戰略與管理》雜誌,當時我和編輯部同事都意識到東亞區域一體化的重要性,隻是遺憾我們關於東亞曆史綜閤研究的成果太少瞭;而且基於曆史和現實的原因,中日韓等國傢和地區的關係異常復雜,國傢和人民之間的自處和相處尚難平實。由於我們中國大陸舉足輕重的影響,我們難以跳齣華夏中心主義或中國中心主義的思維定勢,且對中國在曆史上的協從羅緻能力懷有感情,並期望它獲得新的生機、在未來發揮作用。躺在朝貢國傢體係的舊夢裏,我們對日本、韓國等國傢缺少“同情之瞭解”,這些地區的政權更替和人民生活,似乎與我們無關。
  但隻要對現代文明有所感悟,我們就能明白,“人類情感認知的急迫性”從未如當代這樣挑戰文明,我們的生存意義和認同不在一國一城,不在一傢一姓,而在於文明本身。這種挑戰顯然不僅發生在全球化、本土化的曆史階段,也發生區域之內。我們中國人的人類情感和關懷,當然跟中、日、韓等國傢相關。因此,我很早就說過,不僅要站在中國內陸,更要站在太平洋上,來看中國和東亞其他國傢的曆史。
  呂正理先生的《東亞大曆史》就是這樣的區域化成果。我們津津樂道的朝貢國傢體係,我們得意的漢字文化圈,在這樣多維的視角下,呈現齣更接近真實的麵相。正是這樣的眼光,使得曆史的“悠久”、“燦爛”等說辭有瞭新鮮的含義。如作者說,一個地區的曆史性輝煌對於另一地區的人民和國傢來說可能是一場災難。甚至細究之下,文治武功般的輝煌隻具有書麵意義,真實的是大眾的劫難。比如作者引用波斯著名曆史學傢誌費尼對成吉思汗徵服世界的描述:“他們到來,他們破壞,他們焚燒,他們殺戮,他們搶劫,然後他們離去。”這樣的敘述比比皆是,讓我們能夠明白國傢主義者的某種虛妄和罪錯。
  這種曆史寫作有助於讀者夯實真正的文明理性,在全球化時代,我們尤應平實地看待自傢和他傢的恩怨,從曆史中學得真正的教訓。比如作者寫漢武帝的使者涉何私心自用,個人亡身不說,也牽連到衛氏朝鮮滅亡;而漢武帝晚年覺悟,下《輪颱罪己詔》:“朕自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以後,事有傷害百姓、靡費天下者,一概停止。”這樣的罪己行為同樣值得今天的政治傢、精英階層深思、藉鑒。
  通讀本書,我個人感興趣者實在多多。比如作者對王安石司馬光的論述,對中國曆史十四次大動亂的總結,對個人、公司和國傢興敗異質同構的思考……都引起瞭我的共鳴。在我看來,作者的態度是個人的,又是人類的,因此他能夠超越各種偏見,而獲得一種平實健康的生命關懷和人類關懷。作者寫道:“吉田鬆陰和福澤諭吉當年意氣風發地鼓吹擴張的思想,必定不會想到有一天,他們的言論所産生的後果,不隻禍及鄰國,也導緻日本幾乎亡國,並且有幾百萬日本子民因而付齣沉重的代價。”這讓我想到美國大史學傢史華慈對我們中國知識人的感嘆:“我們很難對中國知識分子如此關切國力的問題下什麼判語。中國確實一直深受羞辱,而且當今世界,沒有國力就無法生存。不過,事實卻是,一旦價值是按照作為獲取力量的手段來評估,這些價值就非常可能變得脆弱難保,扭麯變形。”
  我之願意推薦此書,尚不止以上理由。我們中國最近一百多年的轉型,維度多多,如農耕文化嚮工商文化、都市文化轉型,如王權嚮民權轉型,如孔孟之道嚮現代文明精神轉型……其中,很重要的是,精英和大眾之間學會自處、相處和空前的互動。但是,直到今天,我們的大眾文化雖然繁榮卻不免淺陋,很大原因在於我們仍未能擺脫精英意識,而平實地為大眾提供服務。
  因此,學院知識難以走入社會,大學教授跟媒體話語隔膜,精英跟民眾分立進而分離……我們有公共知識分子,卻少有公共知識産品或大眾文化作品;我們有成體係的研究成果,卻難有麵嚮大眾的文化成果。藉用齣版傢嚴搏非的話說,精英的知識生産體係已經完成,這架“沒有靈魂的機器”(按韋伯的說法)開始具有自主的內驅動力和完備的內部評價體係,它與大眾文化的分裂和緊張,也隨之逐年加劇和形成。這種對立情況在曆史領域尤其明顯,我們每年齣版的曆史論著多在專業圈子或精英內部自我循環,大眾文化中的有水準的曆史作品是極為匱乏的;以至於民國時期張蔭麟先生為中學生撰寫的《中國史綱》,在今天成為普及曆史知識的文化經典。而像房龍、貢布裏希等影響幾代人的曆史著述,在我們社會裏尚不曾有過。
  在這樣的情況下,能看到呂正理先生的大著,實在是讓人驚喜的事情。我多年前就期待的孔子、司馬遷式的個人曆史寫作,我期待的立足於個人和人類的曆史敘述,在呂正理先生的筆下多少得到瞭實現。我尤其喜歡呂先生在本書錶達的一個普通人的現代見識,一種人格平等的現代精神。他在這本東亞史的著作中也涉筆成理,為我們講述瞭數年前非洲達爾富爾屠殺的故事,在平實的寫史中為文明奠基。
  呂正理先生在書中說:“現代民主國傢的每一個國民都有責任教育自己,進而影響周邊的人。”這樣的話大得我心。我相信讀者閱讀本書,也定有心領神會之處。
  第33章國傢為什麼會滅亡?
  凡人都有生有死,國傢也一樣。古今中外,有無數的國傢興起,也有無數的國傢滅亡。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些國傢滅亡呢?如果一個一個分析,相信讀者們必定可以找齣韆百種不同的原因;但歸納起來,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隻有四個。第一,政治腐敗;第二,內部分裂;第三,繼承人問題;最後一個是外患。國傢滅亡的原因可能不隻是上述根本原因中的一個,而是其中兩個,甚至三個、四個的聯結。這些根本原因中,又有部分是主要原因,部分是次要的原因。
  國傢滅亡的原因和國傢的大小、強弱之間有相當的關係,因而大國、強國與小國、弱國必須分開討論。
  政治腐敗是大國滅亡的主因
  讀者如果研究瞭上一章所敘述的中國曆史上十四次大動亂,必定會發現都和政治腐敗有關,無一例外。其中隻有三件與外患有關。但讀者如果更深一層地追究這三件外患,也必定會同意遼國及北宋若不是那樣的腐敗,不可能會被小小的女真人滅掉;金國及南宋若不是那樣的腐敗,也不可能被濛古人滅掉;明朝如果不是那樣的腐敗,清兵也不可能入關。因而,我的結論是政治腐敗纔是這些國傢滅亡的主要原因,外患不過是次要原因。
  本書所稱的“政治腐敗”,定義很廣,包括統治者的種種暴虐行為,以及政府的無秩序狀態。統治者窮兵黷武,勞役人民,使得許多百姓在無謂的戰爭中死去,又徵稅無度,是其中之最。
  但我要請讀者注意,十四次大動亂的主角都是中國曆史上所謂的“正統朝代”,在全盛時都是當時的超級強權。因而,我們隻能說政治腐敗是所有大國滅亡的主因。對於小國、弱國,這樣的說法並不一定適用。
  內部分裂加速大國滅亡
  大國在政治腐敗之外,往往發生內部分裂,使得國傢加速滅亡,在曆史上不勝枚舉。
  五鬍之亂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西晉朝多年奢侈腐化的結果,是京城裏的官員競相炫耀財富,引以為榮,地方官員則忙於壓榨百姓,巧取豪奪,使得鬍人無不痛恨切齒。偏偏這時又發生瞭八王之亂,十四年中皇室兄弟之間輪流陰謀政變,舉兵相嚮,血流成河,弄得國傢奄奄一息,鬍人趁機起來反叛。如果沒有八王之亂,五個鬍人部族很難那樣快就推翻晉朝。
  再舉一個例。遼國在十世紀到十二世紀是一個雄踞於亞洲北部的超級大國,人口雖然不能與北宋相比,土地卻有北宋的兩倍大。遼道宗(1055—1100年在位)在位時,不幸因為皇帝位的繼承問題而發生皇族嚴重分裂(詳見第十三章),無法彌平,從此國力轉衰。女真人初起,稱兵叛亂,遼道宗派齣四十萬大軍,預備一舉剿滅女真人。剛一齣兵,不料後方就發生兵變,女真人因而以僅僅一萬人大敗遼軍,從此不復可製,甚至吸收遼國叛軍,如滾雪球般壯大起來。遼國若是沒有內部分裂,女真人應該是沒有機會滅掉遼國。
  在中國所有“正統朝代”的滅亡過程中,估計大約有三分之一是伴隨著內部分裂。內部分裂往往使得一個原本已經政治腐敗但還不至於滅亡的國傢,確定瞭滅亡的命運,或是使得將要滅亡的國傢加速滅亡。
  在少數的情況下,即使國傢沒有政治腐敗的問題,內部分裂仍然可能直接導緻國傢滅亡。舉一個例。五鬍十六國的霸主前秦王苻堅時,政治不算腐敗,但所有被苻堅徵服的各個鬍人勢力都是錶麵臣服,實際上在暗中各自打算。苻堅率領這樣一群人組成的大軍去打一場不必要的仗,一旦戰敗,自然四分五裂,山頭再起,以至滅亡。
  繼承人問題
  在專製時代,統治者的位置一般都是傳給兒子,或是兄弟。繼承人的選擇、教育及接班過程,是數韆年來所有國傢無不麵臨的大問題。曆史上一些震古爍今的皇帝,如唐太宗、成吉思汗及康熙皇帝,全都為此頭痛,幸而他們的國傢並沒有因此而滅亡。然而,因為繼承人問題處理不當而亡國的事件,曆史上卻比比皆是。
  秦始皇沒有早日確立儲君,以至於當他死在巡遊的半路上時,趙高與李斯有機會陰謀矯詔,命令太子扶蘇自殺,扶鬍亥為二世皇帝。若非如此,而是由仁厚的扶蘇繼位,秦朝未必會這樣快就崩潰。晉武帝司馬炎明知自己的兒子愚蠢,卻仍然讓他繼位,國傢怎能不亂?八王之亂怎會不發生?北周武帝若不是兒子叛逆殘暴,隋文帝楊堅也不會那麼快就篡瞭位。後周世宗柴榮英武過人,不幸驟死,隻留下孤兒寡婦,纔給瞭宋太祖趙匡胤機會“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最荒唐的是明神宗,竟然不讓自己的兒子、孫子讀書就學。中國曆史上的皇帝莫不是怕繼承人的學問、道德不夠,所以聘請碩學鴻儒為太傅,以教導太子;隻有明神宗不希望兒、孫有什麼學識。明朝有這樣的皇帝,不滅亡纔是奇怪。
  日本也有許多繼承人問題的例子。豐臣秀吉死後,由於繼承人年幼,野心勃勃的德川傢康遂有機可乘。這個例子再一次印證瞭中國曆史的經驗:戰亂的時代也是篡位頻繁的時代。一個領導者無論建立怎樣的豐功偉業,留下的繼承人若是缺乏領導能力,在瞬息萬變的混亂時代中仍然無法凝聚人心,注定要遭到淘汰。
  選立繼承人如果沒有一套明確的製度,往往是國傢內部分裂的開始。日本南北朝六十年的動亂,主要的原因正是天皇的繼承問題發生兩統的爭議。韓國在新羅下代時,聖骨係統勢力強大,卻是復雜而分歧,沒有人能全麵掌控,因而王權並不安穩,發生六次政變奪權,是一種惡性循環,一直到國傢滅亡都無法超脫。
  小國亡於分裂
  那麼小國、弱國滅亡的原因與大國有什麼不同呢?
  小國、弱國最大的憂慮當然是野心勃勃的鄰近強國。小國為瞭要避免被並吞,國防和外交都必須注重。鄰國如果太強又太近,小國隻能小心伺候。如果是在兩個以上的強國中間,那麼就要考慮兩麵外交政策,在夾縫中求生存。但弱國麵對強國,最可怕的是發生內部分裂。這一點是如此重要,本章在此要用更多例子來加以說明。
  漢朝、唐朝及清朝,是中國在曆史上國力最強盛的三個朝代。當時有許多遊牧部族,或是獨立的小國傢都在中國的威脅之下。這些國傢其實有些也不算太小,在部分的時間裏甚至曾經對上述的朝代分彆造成巨大的威脅,但是後來卻漸漸衰落瞭。以下為讀者分析其衰落或亡國的原因。
  匈奴是西漢最大的敵人。漢武帝窮一生之力,耗盡國傢所有的資源,想要徵服匈奴,卻無法如願。匈奴後來之所以滅亡,是因為在公元前85年,狐姑鹿單於死,發生嚴重的繼承問題,一派擁立單於的幼兒,另一派聲稱狐姑鹿原本遺命是要傳給弟弟的,以至於匈奴一分為二,國傢逐漸衰弱。公元前58年,匈奴又一次更大的分裂,五單於並立,國中大亂,最後又分為南匈奴與北匈奴。南匈奴竟齣兵協助漢朝將北匈奴完全逐齣塞外,自己嚮漢朝投降,成為附庸國。
  唐朝時有三個外患:突厥、迴紇及吐蕃。反過來說,這三個國傢最大的敵人是唐朝。突厥在北方突然崛起,隋文帝無法取勝而倍感威脅,於是采用長孫晟的離間策略以分裂突厥。唐太宗是長孫晟的女婿,有樣學樣,又繼續離間政策。突厥人中計,遂分裂為東、西突厥,因而逐漸衰弱。東突厥又被離間而分裂,以至滅亡。西突厥則是自己發生內亂,國傢衰弱,也被唐朝滅掉。隋、唐兩朝對突厥不斷地使齣同樣的離間手法,不隻十次,而突厥人竟一直到滅亡瞭還不能醒悟,說來可悲。
  迴紇及吐蕃在唐朝中葉時都曾經幾乎和唐朝一樣強大。武則天因為打不過吐蕃,隻好離間吐蕃王與論欽陵國師,使得吐蕃王殺掉論欽陵全傢。吐蕃後來與迴紇之間戰爭不斷,以至於兩邊都國貧民睏。此後,迴紇內部發生嚴重分裂。政爭失敗的一方從外麵招引不同的敵人入侵,經過黠戛斯、沙陀部及唐朝大軍三次分彆受邀前往進行大屠殺,迴紇於是滅亡。吐蕃內部的貴族也因為宗教信仰及利益之爭而嚴重分裂,發生政變,墀祖德贊及朗達瑪兩位贊普先後被殺,爆發內戰。平民及奴隸趁機革命,國傢因而陷入數百年的黑暗時期。
  清朝曾經有四個大敵:北元韃靼、颱灣鄭氏王朝、準噶爾濛古及太平天國。北元韃靼最後一任林丹汗以高壓手段控製濛古各部族,又發生信奉黃教與紅教的分歧,內部産生裂痕。努爾哈赤與皇太極因而有機會以分化的手段降服濛古。颱灣鄭氏王朝的鄭成功忌刻好殺,許多部將叛逃;後代又兩次發生繼承問題,引緻流血鬥爭及分裂。鄭成功的部將施琅投降清朝,最終為康熙皇帝帶兵徵服瞭颱灣。準噶爾濛古的格爾丹與策旺叔侄不和,策旺不但扯噶爾丹後腿,又坐視噶爾丹與康熙皇帝決戰而敗亡。乾隆朝時,阿睦爾撒納為瞭謀求個人利益而引清兵入侵自己的部族,最後準噶爾因而被滅種,是曆史上最慘的一幕。太平天國初起時,氣勢如虹,卻因為自傢人自行分裂,自相砍殺,被曾國藩帶領湘軍、淮軍分彆滅掉。
  總之,弱國麵臨強國時,內部分裂是自行滅亡的快捷方式,比政治腐敗還要可怕。以上舉瞭八個例子,無一例外。不但在中國如此,在日本及韓國的曆史上也是一樣。
  日本最有名的例子,莫過於源義經的故事(詳第十六章)。源義經被兄長源賴朝迫害,無處可去,隻得投奔到陸奧。陸奧國守藤原秀衡不顧源賴朝的威脅,收留瞭源義經。秀衡死後,繼承的兒子泰衡卻因為源義經威名太盛而産生疑忌,又攝於源賴朝的威脅而逼死源義經。泰衡不明白源義經是國之乾城,一旦死去,源賴朝遂無所顧忌,派大軍長驅直入,滅瞭陸奧 東亞大曆史:從遠古到1945年的中日韓多角互動曆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東亞大曆史:從遠古到1945年的中日韓多角互動曆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包裝好,服務好,十分滿意!

評分

正品書籍,正在閱讀

評分

書很好,物流很快,很滿意~~~~~

評分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視角,重新認識曆史

評分

活動價格便宜,一直在京東買書,每年好幾韆。

評分

還沒開始用,應該很不錯。

評分

很好,很喜歡

評分

很不錯的一本介紹東亞的書

評分

  國傢滅亡的原因和國傢的大小、強弱之間有相當的關係,因而大國、強國與小國、弱國必須分開討論。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東亞大曆史:從遠古到1945年的中日韓多角互動曆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分享鏈接


去京東購買 去京東購買
去淘寶購買 去淘寶購買
去噹噹購買 去噹噹購買
去拼多多購買 去拼多多購買


東亞大曆史:從遠古到1945年的中日韓多角互動曆史 bar code 下載
扫码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