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至善,叶圣陶长子,著名的少儿科普作家、优秀编辑、优秀出版工作者。1945年任开明书店编辑,编辑《开明少年》月刊和其他青少年读物。1952年编《中学生》月刊。1953年转入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成立,任首任社长兼总编辑。曾主持编辑《旅行家》和《我们爱科学》杂志。曾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名誉顾问等职务,获得中国福利会颁发的妇幼事业“樟树奖”,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颁发的老编辑“伯乐奖”。
序
叶小沫叶永和
《父亲长长的一生》是我们的爸爸叶至善为爷爷叶圣陶写的传记。
2001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准备再版二十五卷本的《叶圣陶集》,他们和爸爸商量,希望再版的时候能增加一本叶圣陶的传记作为第二十六卷。2002年下半年,爸爸向出版社交齐了修订好的二十五卷本的文稿,开始了爷爷传记的写作。这一年爸爸八十六岁,他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体力严重透支,但是他不能停歇。他在《父亲长长的一生》开篇中写道:“时不待我,传记等着发排,我只好再贾余勇,投入对我来说肯定是规模空前,而且必然绝后的一次大练笔了。”
于是爸爸伴着病痛,近乎不分昼夜的,以每天一千多字的速度开始了传记的写作。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他每写完几页文稿,就让我们用电脑把它打出来,一遍遍地念给他听,一遍遍地修改,直到句子听得通顺上口,意思写得清楚明白,才肯再往下写。那时候他的身体已经累垮了,在全神贯注写稿子的时候,他似乎忘了浑身的疼痛,连平日里急促的呼吸,都变得舒缓而平稳。可是一放下笔,他累得连脱鞋的劲都没有了,一头倒在床上,大口地喘着粗气,把速效救心丸放进嘴里。那时候他把什么都放在了脑后,连胡子也顾不得刮,浓浓的须髯天天在长,又白又厚,足足有半尺多长。他颇有些得意,笑称没想到自己竟成了美髯公……两年以后,爸爸终于写完了这本三十四万字的传记,他把文稿交给出版社就病倒了。
2004年末,爸爸在北京医院的病床上,看到了刚刚出版的《父亲长长的一生》。他把书送给曾为他们父子俩动过手术的老院长吴蔚然,他说:“我父亲对我的关心和教育使我受益终生,我应该写一本书来纪念他。”一年后爸爸过世。
爸爸是爷爷的长子,幼年时在爷爷的关注下学步识字,少年时在爷爷的辅导下学做人作文,青年时和爷爷一起编辑书刊,新中国成立后和爷爷一起活跃在文化界和出版界。爸爸跟爷爷生活了七十年,一起经历了所有的国事家事。他清楚爷爷的理想和追求,他知道爷爷的为人和处世,他懂得爷爷的喜怒哀乐,他了解爷爷的文字和作品,所有这些都使爸爸在写自己的父亲的时候心中有数,笔下有神。这本《父亲长长的一生》,写下了爷爷从出生到过世长长的九十四年,写下了儿子眼中的父亲——一个真实的、勇敢的、敢爱敢恨,一生都在追求光明,追求正义,以天下为己任的叶圣陶;一个工作上孜孜不倦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生活中孝敬父母,关爱妻儿,把家庭时时放在心上的叶圣陶。
《父亲长长的一生》初版时,责任编辑缪咏禾先生写文章说:“这本书是至善先生晚年创作的一个高峰。它叙写了上个世纪中一个中国文化人的心路历程和道德风貌,展示了传主叶圣陶和国家、社会、事业、家庭等众多人际间的丰富关联和互动,书中叙写的种种人和事,既是对历史的记述,又对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大的传承意义。”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父亲长长的一生》出版已经十年了。四川文艺出版社的同志对这本书欣赏有加,和我们商量,希望能再版这本书。他们说,抗战八年,叶圣陶全家都是在四川度过的,书中用大量的笔墨,记录了一家人在那段艰苦岁月中的工作和生活,可见父子两人对四川都有着别样的情感。在这本书出版十年的日子里,四川出版人愿意以再版这本书的方式,来纪念他们热爱的叶圣陶父子。这样的深情厚谊让人感动,我们欣然同意。新出版的书在装帧设计上更加精道,还增加了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用作书的插页,这些改进都令人赞赏,在这里我们表示真心的感谢。
2015年3月20日
《父亲长长的一生》,这个书名本身就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厚重感,像是某种古老的仪式,在诉说着一段尘封的往事。我还没有开始细读,但仅仅是这几个字,就在我的脑海里激起了一圈圈涟漪。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男人,他的一生,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汇聚了无数的波澜,最终流向了无垠的远方。这本书,我预感它不会是关于轰轰烈烈的传奇,而更像是在细微之处,捕捉那些平凡而又不凡的瞬间。它可能讲述的是一个父亲,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用自己的方式,为家人撑起一片天;如何用他的沉默,表达他的关爱;如何用他的坚韧,教会我们生活的真谛。我期待着,在这本书中,能看到父亲身影的变迁,从青涩少年到白发老人,他的人生轨迹,他的思想变化,他的情感起伏,都将成为我阅读的焦点。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传记,更可能是一段历史的侧写,一个时代的见证。它将带领我,去体验一段不同于我自身的生命历程,去感受另一种人生态度。
评分《父亲长长的一生》这个名字,就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眼神深邃,故事悠长。我还没有真正翻开它,但它的名字已经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等待着被文字的养分浇灌。我脑海里开始构思,这“长长的一生”究竟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是跌宕起伏的人生,还是波澜不惊的岁月?是伟岸的背影,还是佝偻的肩膀?我猜想,这本书所描绘的,绝非简单的叙事,而是一种情感的铺陈,一种灵魂的叩问。它可能触及到父辈们所经历的时代变迁,他们的理想与现实,他们的付出与牺牲,以及那些我们作为子女,可能永远无法完全理解的内心世界。我期待着,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一种共鸣,一种对父爱的深沉体悟,甚至是对人生本身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本书,或许能让我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审视“父亲”这个角色,去理解他们身上那些隐藏的责任感、担当,以及他们为了“长长的一生”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它应该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的著作,就像品一杯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
评分刚拿到《父亲长长的一生》这本书,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它的书名就极具吸引力,让我对其中蕴含的故事充满了好奇。我脑海中浮现出一种画面感:漫长而又厚重的人生画卷,一帧帧地缓缓展开,其中必定承载着无数的挣扎、欢笑、泪水和回忆。书名本身就暗示着一种时间的跨度,一种经历的深度,这让我预期这本书不会是轻松愉快的读物,而更像是一次对生命本身、对父辈情感、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探索。我猜测,作者在字里行间,定然倾注了对父亲这个角色的复杂情感,也许有敬佩,有理解,甚至可能带有一丝未解的遗憾。这种未解,往往是文学作品中最动人的部分,它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他们在书中找到自己情感的投射。我期待着,在未来的阅读中,能够感受到那些饱含沧桑的文字,触摸到父亲坚韧的脊梁,理解他那些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为了家庭和生活所付出的点点滴滴。这本书,或许能成为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自己与父辈的关系,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份深埋在血脉里的情感联系。
评分《父亲长长的一生》,光是听着这标题,就觉得有一种宏大的叙事感,仿佛一部史诗正在缓缓拉开序幕。我尚未展开阅读,但名字本身就足以引人遐想,勾勒出一位父亲,历经岁月洗礼,生命轨迹绵延不绝的画面。我期待着,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一个男人,如何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深深印记。他的一生,是否充满了挑战与奋斗?他是否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他又是如何在这个世界上,扮演好父亲的角色,用他独特的方式,去爱,去引导,去守护?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人的故事,更可能是在描绘一个时代的侧影,一段集体记忆的碎片。通过这位父亲的“长长的一生”,我或许能窥见他所处的那个年代,他所经历的社会变迁,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塑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希望,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一种来自生命深处的触动,一种对父辈们所付出一切的深深敬意,以及对生命本身复杂而又美好的理解。这会是一次沉浸式的体验,一次与历史对话,与人性共鸣的旅程。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父亲长长的一生》,光是听着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亲情的分量。我翻开书页的那一刻,仿佛置身于一个泛黄的老照片中,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男人,他的喜怒哀乐,他的奋斗与坚持,他的爱与失去。尽管我尚未读完,但书中那些零散的片段,那些若隐若现的过往,已经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了一个模糊却深刻的父亲形象。我能想象,这会是一本关于成长的书,关于理解的书,更关于如何与过去和解的书。也许,它会触动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让我想起我自己的父亲,或者那个我一直渴望去理解却又难以触及的男性长辈。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阅读体验,更像是一场需要耐心和沉浸的旅程,去慢慢品味,去细细体会,去感受生命中那些不易察觉却又至关重要的细节。我想,这本书会像一位老友,在寂静的夜晚,静静地陪我一同回味那些被岁月冲刷过的时光,唤醒我内心深处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敬畏。那种感觉,就像在一个宁静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书香,而我,正沉醉在这文字构建的世界里,与书中人物一同呼吸,一同感受。
评分买来屯着,还可以,近段时间常在这买书!
评分物流是非常的快,因为距离进。书上有被东西压的凹陷
评分物流是非常的快,因为距离进。书上有被东西压的凹陷
评分买来屯着,还可以,近段时间常在这买书!
评分物流是非常的快,因为距离进。书上有被东西压的凹陷
评分速度快,包装精美,很满意
评分物流是非常的快,因为距离进。书上有被东西压的凹陷
评分物流是非常的快,因为距离进。书上有被东西压的凹陷
评分给爸爸买的 他很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