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古代雲南交通閉塞,經濟落後,文化教育遠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自元代設置行省以來,雲南競無一人考中狀元。直到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朝廷為推行新政,破格求纔,開考“經濟特科”,石屏學子袁嘉榖方一舉奪魁,列一等一名,成為“經濟特元”,被譽稱為“國朝第三人”,民間稱為“袁狀元”。雲南曆史因~大魁天下~的袁嘉榖從此多瞭一份輝煌。爾後,袁嘉榖先後擔任學部編譯圖書局局長、浙江學政使與民政使,為國傢的教育事業和浙江的文教事業、民政事業做齣瞭不可低估的貢獻。1923年起,袁嘉榖辛勤執教於東陸大學一雲南大學前身一,為桑梓培養瞭眾多優秀人纔,狀元教授名聲遠播三迤......
作者簡介
張維,雲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外傳記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作傢協會會員,雲南省作傢協會首批簽約作傢,昆明市文史研究館館員從教30餘年間,同時緻力於名人研究與雲南地方曆史文化研究,已齣版名人傳記專著400餘萬字,發錶學術論文及紀實文學作品百萬餘字,另有《中國現代文學史新編》等參著作品多部。多次榮獲全國及省、市、校級奬勵,包括“雲南省人民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全國優秀教育圖書奬”‘滇版優秀社科圖書奬”“雲南省文化精品工程奬”“雲南省文學藝術創作奬”及“教育部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奬”“雲南大學伍達觀教育基金優秀教師奬”“雲南大學教學名師奬”等。
目錄
異龍湖畔的少年
文獻名邦的濡染
書香門第的熏陶
聰慧好學少年壯誌
遊學九龍湖
經正書院 十年磨劍
憂國憂民 抱負遠大
大魁天下
會試落第“名浮誌愈堅”
“國士無雙”為滇人爭光
考察日本學政
海天三島領群英
以東鄰為鏡
偕師考察
主持學部編譯圖書局
篳路藍縷主編國定教科書
關注滇民疾苦保護敦煌文物
赴任浙江提學使
有膽有識的“小學颱”
廉潔勤政事功卓著
“狀元教授”
重歸故裏執教東陸大學
誨人不倦精心育纔樹人
參考書目
精彩書摘
《特科“狀元”:袁嘉榖》:
就這樣一路溫課,一路詠詩,一路懷古,袁嘉榖與弟弟嘉璧冒著北方的嚴寒,曆盡辛苦,走完瞭八韆裏行程。
光緒戊戌年(1898)二月初,他們終於到瞭北京城。第一次見到高大巍峨的城樓,第一次來到天子所在的京城,袁嘉榖兄弟二人心裏很激動,感慨萬分。
二月的北京,還是大雪飄飛,寒冰未釋。朔風夾著雪花撲麵而來,吹得行人紛紛遮袖掩麵。住進珠巢街雲南會館的袁嘉榖卻忘掉瞭嚴寒風霜,覺得眼前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喜悅的心情難以抑製。
這雲南會館是曆年雲南舉人赴京考試的留宿之地,館裏懸有雲南士子中題名金榜的著名人物所立的匾聯——也隻有這些題名金榜者纔有資格在此立下匾聯。
此時,雲南會館中立有兩科,這兩科金榜題名者都是石屏人——張漢和硃淳。
此外,雲南會館中還有石屏書傢、乾隆丁未(1787)科進士、任吏部員外郎中的任澍南題書的匾聯:“金碧長春(匾)溯先輩鳳舉金碧之鄉高山仰止;觀人文化成西南之地卿雲爛兮。(聯)”
置身於幾位石屏先賢題書的匾聯之下,袁嘉榖油然生有一種“客中作主故鄉廬”的自豪之情。緬懷鄉人先賢的功名成就,袁嘉榖也深感作為石屏後輩學人,任重而道遠。
在會館草草安頓下來之後,袁嘉榖便抓緊時間讀書溫課,做好參加會試的準備。
考期一天天臨近瞭。
會試考三場,從三月初九開始。
門禁森嚴,監考嚴格,舉子們在緊張的氛圍中,考完瞭三場,如濛大赦,鬆下一口氣,各自迴到住處,等待一個月後發榜。
發榜日期定在四月十五日。此時,京城的杏花已姍然開放,故又有人把會試發的榜稱為“杏榜”,就如把桂花盛開時的鄉試之榜稱為“桂榜”一樣。而杏榜比桂榜更有分量,更能吸引求取功名的文人士子們。
終於等到放榜瞭,可是,榜上卻怎麼也找不到袁嘉榖的名字。袁嘉榖落第瞭。
袁嘉榖此時的心情,如同打翻瞭五味瓶……
要說沒有考場失意的痛苦是不可能的。十年寒窗苦,不就是為今朝能金榜題名而被朝廷起用去報效國傢嗎?而今,多少年含辛茹苦、嘔心瀝血的結果,卻是名落孫山,叫他怎能不悵然若失?
中國的科舉史上,種豆不得豆、種瓜不得瓜的現象是屢見不鮮的。
從隋文帝楊堅下詔開考到清朝末年,中國的科舉考試經曆瞭1300多年,為曆代選拔人纔起到瞭關鍵的作用。
唐宋兩代科舉製度較為完善,選齣的人纔大都名副其實,而且推動瞭唐宋文化走嚮輝煌。
明清兩代科舉考試的內容日趨僵化,加上八股文的形式,更束縛瞭文人學子的思想。這種學非所用、脫離實際的八股取士的後果已越來越難盡如人意。金榜題名者中確有真纔實學的英纔,但也不乏碌碌無為的人。名落孫山者確有很多人學養不夠,學力不足,思想欠深刻,尚需繼續錘煉,然而卻也有相當一些賢纔英傑因種種原因被埋沒:或小有失誤,或言辭稍有不當,或筆端鋒芒較露,或閱捲官心存偏見,或主考官心有難言苦衷而違心判捲……甚至還有其他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於是,某考生便與仕途失之交臂,甚或永世與仕途無緣瞭。
君不見曾在縣、府、院三試中連考第一,又在童生試中秀纔的蒲鬆齡,直到76歲也未能通過鄉試;吳承恩直到60多歲仍未能中舉,更與“春闈”無緣;羅貫中畢生未能金榜題名;曹雪芹更是因抄傢株連,終生禁考……
君不見道光六年(1826),江南纔子、浙江鄉試解元龔自珍與順天鄉試第二名、今文經學大傢魏源在會試中均告落第。無怪乎龔自珍要愴然疾呼:“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纔!”而纔華橫溢、思想深遂的梁啓超因文筆狂放、縱論宏議也在光緒乙未(1895)科的會試中落榜……
袁嘉榖心中對這些先例當然都很清楚,本來也完全可以以此作些自我安慰,但他心底的那份懷纔不遇的惆悵卻是一時難以排解掉的。
……
特科“狀元”:袁嘉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