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傅莱,原名理查德一石泰因(Richardstein),中国籍奥地利人,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同白求恩、柯棣华一样,来自遥远的异国他乡,为了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战争残酷的时候来到战斗的前沿,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以毕生的精力和智慧,勤勤恳恳地为中国人民默默耕耘了65个春秋。他的骨灰与白求恩、柯棣华安葬在一起,与他热爱的并曾经战斗过的中国大地永远相伴。
目录
序言1 无悔的选择伟大的人生
序言2
第一编 傅莱经历
引言
第一章 奥地利岁月
第一节 童年
第二节 革命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 献身中国的抗战大业
第一节 初到中国
第二节 历经千辛,找寻晋察冀革命根据地
第三节 在白求恩学校的日子
第四节 完善和平医院第一个临床实验室
第五节 参加神仙山反“扫荡”
第六节 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七节 在阜平参加伤员救治工作
第八节 采用人工气胸疗法治疗肺结核
第九节 抵达革命圣地延安,成功研制粗制盘尼西林
第十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傅莱
第三章 继续致力于新中国医药卫生事业
第一节 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毅然加入中国国籍
第二节 任重庆市卫生局顾问,深入西南地区进行钩虫病的防治
第三节 重庆医科大学任教,教授并撰写《人民保健组织学》
第四节 归国探亲,重返中国,一片赤子之情
第五节 投身中国信息医学事业,率先建立起中国医学信息网络
第六节 推动医学信息现代化,建立我国医学检索体系
第四章 我和傅莱
第一节 我和傅莱
第二节 与初恋女友汉娜的久别重逢
第三节 傅莱的战友、朋友和同事
第四节 傅莱的生活趣闻
第五章 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不息
第一节 工作得到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
第二节 热心公益事业,捐资助学
第三节 发扬光大白求恩精神
第四节 当选政协委员,挂念老区民众
第六章 最后的岁月
第一节 抗争病魔,乐观豁达
第二节 生前的留言
第三节 沉痛的哀悼深深的怀念
第二编 傅菜留下的文字
第一章 傅莱的文章 和讲话
第一节 发表过的文章
第二节 傅莱的讲话
第三编 永远的怀念
第一章 傅莱事迹在中国广为流传
第二章 在维也纳杜普林根中学的傅莱纪念碑
第三章 傅莱墓地在河北唐县落成
第四章 回忆傅莱的文章
白求恩医科大学副校长康克:关于傅莱
郑生寿、高向远:从多瑙河畔到延河之滨——记傅莱
林超然:回忆傅莱大夫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任鸣:纪念国际主义战士傅莱大夫
陈识路:回忆傅莱往事
原白求恩医科大学教研室主任霍侯:怀念傅莱
金有志:永远的怀念——理查德·傅莱同志
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顾问耿毓桂:缅怀国际友人傅莱同志
江国珍:最后的吻别
第五章 媒体报道
光明日报:无悔的选择—忆抗战时期的傅莱
人民日报海外版:他与中国的一世情缘
—追忆奥地利老专家傅莱
青年时讯:一个奥地利革命家在中国的63年
湖南日报:燃烧半世纪的中国情
——怀念白求恩式的“洋大夫”傅莱
广州日报:活着的“白求恩”——记“洋八路”傅莱
北京晚报:和中国人民共命运—访中国医学科学院顾问傅莱
“洋委员”直言不讳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住这位“洋委员”
宁夏政协报:傅莱的午餐只要一碗面条
第六章 画笔记录下的感人瞬间
漫画1:傅莱给八路军战士看病
漫画2:傅莱奔赴前线抢救伤员
漫画3:傅莱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八路军伤员和群众
漫画4:傅莱帮八路军培养自己的医务人员
漫画5:傅莱研制出粗制青霉素解决了当时药品极端匮乏的外伤用药问题
漫画6:在傅莱的努力下1987年我国建成第一个大型文献计算机检索系统(MEDLARS)
附录
附录1 傅莱年谱
历任教员与职务
主要工作经历与贡献
获得的主要奖项
附录2 人民保健组织学
编后记
精彩书摘
《我的丈夫傅莱:一个奥地利人在中国的65年》:
我的丈夫傅莱的最后岁月,是在北京协和医院的高干病房中度过的。由于他性格开朗,本身又是医生,一生医好过无数的病人,所以,懂得如何积极配合治疗。在院方医护人员的专心医治与我们的精心护理下,傅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在病床上,他常常是面带笑容,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正因为这种良好的心态,在战胜病魔的整个过程中,他的生命似乎延续了几年,连医护人员都感到惊奇。因为喉咙切开插管,他不能用语言进行交流,但他耳聪目明,视力与听力尚可,所以,给他治疗的大夫与护士,时常伸出大拇指夸奖道:“傅老真棒!”意思是说在他们接触的所有病人中,像傅老这样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乐观面对疾病的人是很少见到的,是我们医院的numberone(“第一”的意思)。
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在他弥留之际,因为病情不断恶化,多次被推进ICu病房(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ICU),但他都能够化险为夷。当他2004年11月14日最后一次进入ICu病房时,同以往一样,领导、同事、朋友依次进去看望他,我排在最后一个。在病房外,我静静地耐心等待着,也期待着他与以往一样,能够逢凶化吉,平安地回到病房中来。我心里在琢磨,一会儿见面跟他说些什么,想着怎么给他加油、打气,我知道这时候我最能够带给他力量,毕竟我与他相濡以沫、共同生活了四十多年,做了近半个世纪的恩爱夫妻啊!我对他非常了解,一个眼神,一个肢体动作,我都能心领神会。我要全身心地呵护他,使他幸福而安详地走完自己最后的人生历程。
时间在一点点流逝,探视他的人进去一个又出来一个,我们彼此打着招呼。这时,我的大脑却是一片空白,不可名状的担忧充斥内心。送走了最后一个探视的人,我走进ICu病房,他看到我进来,冲我微笑了一下,但笑容并不轻松。他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如既往地平静,我慢慢走到他身边,俯下身去,问他感觉如何?他微闭了一下眼睛又缓缓地睁开,这一张一合的动作似乎告诉我他还好。
我握住他的手,想给他以安慰和力量,就在那一刻,我惊住了。他的胳膊已经没有了血色,还微微发凉,这是从来没有的。在我的潜意识里,这是一种不祥的信号,我尽量掩饰住自己的惊讶,不让他看出我内心的波动。我笑着对他说:“没事的,很快就会好转的,明天你就可以回到你自己熟悉的病房了。快点好起来,等回去了我给你做你最喜欢吃的火锅,还给你买冰激凌,好不好?”他没有像以前那样眼睛里闪烁出调皮的光芒,而是饱含了深情,如同我们初次相恋时的目光,暖暖的。他温情地看了我好一阵子,突然,他的嘴唇使劲地“吧嗒”了几声,在静静的病房里,是那么的响亮,这不禁让我震惊,因为他这是在告诉我,要我亲吻他,或者他要亲吻我。
作为一个西方人,傅莱骨子里是浪漫的,每次短暂的离别或是情到浓处,他总是喜欢亲吻,对于这一点我也慢慢适应了。可是,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有在IcU病房里主动要求吻我。
……
前言/序言
我的丈夫傅莱:一个奥地利人在中国的65年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