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全书(第十三版)

法律法规全书(第十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编
图书标签:
  • 法律
  • 法规
  • 法律法规
  • 法律全书
  • 法律参考书
  • 法律工具书
  • 法律资料
  • 法律法规汇编
  • 法律政策
  • 法律文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09361665
版次:13
商品编码:11678951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3-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208
字数:511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2010年年底,我国全面完成了对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目前,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较完备,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本书在此基础上,根据此前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大规模清理工作,收录了截至2015年3月我国所有现行有效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以及新公布或修订、修正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以满足读者及时了解国家立法动态的需要。

作者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是协助总理办理法制工作事项的办事机构,其前身是国务院法制局。
  1954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置国务院法制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1959年6月撤销。1980年5月和1981年7月,国务院先后设立了国务院办公厅法制局和国务院经济法规研究中心。1986年4月,为了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务院决定,将原国务院办公厅法制局和国务院经济法规研究中心合并,重新成立了国务院法制局,为国务院直属机构。1988年10月,国务院法制局被确定为国务院的办事机构。1994年3月又被确定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1998年3月,根据《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设置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作为国务院办事机构。

目录

一、宪法类
二、民法商法类
三、行政法类
四、经济法类
五、社会法类
六、刑法类
七、诉讼及非诉讼程序法类

前言/序言




《现代社会治理与法律秩序重塑》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剖析了全球化、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现代社会治理面临的复杂挑战,并探讨了法律秩序在应对这些挑战中的核心作用与未来走向。全书聚焦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转型、法律工具的创新应用以及跨国界、跨领域法律冲突的解决机制,旨在为政策制定者、法律实践者、学术研究人员以及关注社会发展的前沿人士提供一份兼具理论深度与实务指导价值的参考文本。 第一部分:全球化背景下的治理体系重构 第一章:主权边界的模糊与新型治理主体 本章首先考察了全球化对传统国家主权概念的冲击,详细分析了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NGOs)、技术平台等新兴治理主体如何实质性地参与到社会规范的制定与执行中。重点讨论了“软法”(Soft Law)在填补国家法律真空中的作用,以及这种多元化治理结构对传统法治原则提出的挑战。内容涵盖了国际经济组织(如WTO、IMF)的规制权力扩张及其合法性基础的辩论。 第二章:数字时代的法治困境与技术赋权 深入探讨了信息技术革命,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如何重塑社会交往模式和权力分配。本书批判性地审视了“算法治理”的潜力和风险,分析了算法偏见、数据主权和数字人权等核心法律议题。具体案例分析集中于数据跨境流动中的合规要求,以及各国在建立可信赖的数字基础设施方面所采取的立法尝试。本章还论述了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s)对传统公司法和契约法的颠覆性影响。 第三部分:社会公平与风险管理的法律前沿 第三章:气候变化治理与环境正义的法律化进程 本章将气候危机置于全球治理的核心议程中。通过对国际气候公约(如《巴黎协定》)的法律约束力分析,本书着重探讨了国内司法机构在强制企业和政府履行减排义务方面的司法能动性。重点研究了“气候诉讼”的最新发展,以及如何通过引入“代际公平”的法律概念来保障未来世代的权利。同时,详述了碳市场机制的法律框架构建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潜在摩擦点。 第四章:新型社会风险的保险与责任重构 面对生物技术、核能、太空探索等高风险领域带来的潜在灾难,本章系统梳理了传统侵权责任法在应对“不可归责的风险”时的局限性。探讨了“严格责任”向“绝对责任”演进的趋势,以及如何设计创新性的风险补偿机制,如设立专门的风险基金、引入强制性第三方保险制度等。对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引发的伦理与法律边界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 第三部分:跨文化法治理念的对话与融合 第五章:比较法视野下的法律移植与文化适应性 本章超越了简单的法律制度比较,着眼于法律理念深植于特定社会文化土壤的复杂过程。通过对不同法律传统(如普通法系、大陆法系、伊斯兰法系)在合同自由、程序公正等核心概念上的差异化理解,论证了纯粹的“普世化”法律规范在实践中遭遇的文化阻力。本章特别关注了新兴经济体在借鉴西方法律框架时,如何成功地实现本土化创新。 第六章:国际法治的有效性与多边主义的未来 聚焦于国际法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如恐怖主义、网络战)时的效力问题。本书批判性地考察了国际司法机构(如国际刑事法院、国际法院)的管辖权限制和政治掣肘。深入分析了当前单边主义思潮对多边合作体系的侵蚀,并探讨了在缺乏强有力中央权威的国际体系中,如何通过区域合作和“软性制裁”来强化国际法治的约束力。提出了构建更具韧性和包容性的全球法律治理框架的设想。 结语:迈向更具韧性的法治社会 总结全书观点,强调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法律必须从静态的规则体系转向动态的、适应性强的治理工具。未来的法治不仅要求维护既有的秩序,更要求具备前瞻性,积极引导社会向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本书倡导法律教育和实践领域应加强跨学科协作,培养能够驾驭复杂系统性问题的复合型人才。 本书特色: 1. 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结合了前沿的社会学、政治学理论,并辅以大量最新的国际案例与立法动态。 2. 前瞻性议题设置: 重点关注AI、气候变化、数据治理等未来十年内将主导法律变革的领域。 3. 批判性分析视角: 不仅介绍现有法律框架,更深入探究其内在的紧张关系与潜在的失效机制。 读者对象: 高等院校法学、社会学、国际关系专业师生;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及跨国企业的法律顾问和政策研究人员;所有致力于理解和塑造未来社会秩序的思考者。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我这种对法律抱有强烈好奇心,但又缺乏系统学习背景的人来说,《法律法规全书》就像是一座取之不尽的知识宝库。我并不需要去精通每一个条文,而是更倾向于把它当作一个可以随时查阅的“法律词典”。当我看到新闻报道中提到某个法律名词,或者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模糊不清的法律界定时,我就会翻开这本书,查找相关的解释。它的优点在于,它不会把问题搞得过于复杂,而是力求用最清晰、最直接的方式来呈现法律条文的内容。而且,它在解释一些原则性的法律概念时,也会辅以一些相对简单的案例,这使得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能够产生很好的衔接。我尤其喜欢它在某些章节后面提供的“相关法律链接”,这能够帮助我触类旁通,了解不同法律之间的关联性,从而获得更全面的认知。这本书就像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认识法律世界的大门。

评分

这本书确实是我的案头必备,尤其是在处理那些错综复杂的法律纠纷时。我一直都习惯性地在购买新版本的第一时间就更新我的收藏,毕竟法律条文的更新换代,尤其是在一些热门的领域,比如网络安全、环境保护、甚至是公司治理方面,其速度之快常常让人应接不暇。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清晰,章节划分得非常合理,无论是想查找某项具体法律条文,还是想了解某个法律领域的大致框架,都能迅速找到切入点。我特别欣赏它在引用案例时,不仅仅是列出判决结果,而是会深入分析案件的背景、争议焦点,以及法院是如何运用相关法律条文进行判决的。这对于我们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掌握法律思维方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它的索引做得非常到位,即便不记得具体条款,只要知道相关的关键词,也能很快定位到目标内容。当然,一本厚重的工具书,肯定需要反复研读才能真正吃透,但它提供的便利性和系统性,绝对是物超所值。

评分

老实说,一开始我被这本书的厚度给吓到了,感觉像是一本砖头。但当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需要快速查阅相关法律依据时,它就显现出了它的价值。我特别喜欢它提供的那种“一站式”解决方案。当你对某个法律问题感到模糊时,只需根据关键词检索,它就能为你呈现出相关的法律条文、解释以及一些关联性的规定。这种便捷性极大地节省了我宝贵的时间。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在处理一起关于消费者权益的案件时,我只需要翻阅这本书的几个章节,就能找到相关的法律依据,并且了解到了消费者在不同情况下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商家需要承担的责任。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很人性化,字体大小适中,行距舒适,阅读起来不费眼。虽然它是一本工具书,但它却能让你在忙碌的工作中感受到一丝条理清晰的秩序感。

评分

这套书的出现,简直是给了我这个法律小白一剂强心针。之前一直觉得法律条文冷冰冰的,晦涩难懂,看的时候总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但是翻开《法律法规全书》,我才发现原来法律也可以如此“亲切”。它在解释一些核心概念的时候,会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并且会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辅助说明,这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理解其中的含义。我尤其喜欢它在每一章的开头,都会对该章节涉及的法律领域做一个简要的概述,包括其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这种宏观的视角,能帮助我建立起一个初步的认知框架,然后再深入到具体的条文细节。而且,它还贴心地为一些常见的法律问题提供了解答,这对于我们这些经常会遇到“我该怎么办”这类困惑的普通人来说,简直就是福音。虽然这本书的篇幅很厚,但我感觉它更像是一位耐心细致的法律导师,一步一步地引导我走进法律的世界。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法律实务工作者,我对《法律法规全书》的依赖程度不言而喻。这本书的权威性和全面性是我选择它的根本原因。它囊括了国家层面现行的绝大多数重要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一些重要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这一点在处理一些跨部门、跨领域的复杂案件时尤为重要,可以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遗漏或误判。我尤其看重的是其内容的更新速度和准确性。在法律环境日新月异的今天,一本滞后的法律工具书可能比没有书还要危险。每一次版本的更新,都意味着它在努力跟进最新的立法动态和司法实践,确保提供给读者的是最前沿、最可靠的信息。它的装帧和纸质也很好,适合长期翻阅,不会轻易损坏。总而言之,这本《法律法规全书》是我们在法律实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战略伙伴”,其价值体现在每一次的精准查找和每一次的深入分析中。

评分

外面的封皮被折的很严重,里面还好,书还可以

评分

内容不错,包装有点小气啊

评分

发货速度挺快的

评分

纸质很好,是正版书,闲时学习一下知识充实一下自己

评分

还不错,没开始看

评分

天天看啊,感觉什么辅导书都不如直接看法条

评分

纸有点薄 字有点小 其他还好

评分

京东发货很快,服务也很好

评分

很棒的书很棒的书很棒的书很棒的书很棒的书很棒的书很棒的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