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历史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分为历史不忍细看、重返历史现场、还原历史真相、往事新知、人物新考、韵事追踪、海外纵横、密档档案等8个部分,帮助读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挖掘历史真相,对历史真相的追寻,对历史人物的重新臧否,并用轻松活泼的文字来反映点滴历史。
内容简介
历史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智慧。谁掌握了历史,谁就能够创造历史。历史教人用深邃的眼光看待过去,品读现在,观照未来。历史更是一门学问,是“察古知今、鉴往思来”的学问,如果能积极参与学习探究,就会发现,历史同人类的现在和未来紧密相连。然而,历史有时也会欺骗我们,让我们不能不信,又不能全信。历史是对细节与真相的探究,真相的获得,需要史学家一点一滴地去伪存真,以事实为依据,按迹循踪,见微知著,挖掘史料中的深层内涵。《历史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摒弃人云亦云、默守陈规的惯性思维,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从新角度去看待旧问题,从而把僵硬的历史还原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血有肉。
目录
第一篇 历史不忍细看
腰斩酷刑:从产生到消失
受虐的“道德快感”
古来难保是晚节
汉武帝和司马迁:究竟谁阉割了谁
醉里挑灯看剑
状元的命运
“高贵”的无知
文人不要乱撒娇
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
道德丰碑下的殉葬品
宋徽宗与明崇祯帝
皇帝是不能要挟的
荒谬的帝王
中国皇帝的寿命
从“诛十族”到“瓜蔓抄”
被骂亡的明朝
明代腐败的营建制度
历史不忍细看
跟包饮场乱哄哄
破落八旗
另一种背叛
曾赵之辩:清朝能撑多久
李鸿章 何以东山再起
中国近代史之细节
第二篇 重返历史现场
由一个玩笑引发的政变
刘邦之所以得天下,在于比项羽更会花钱
晋王朝的奢华
宋代私家菜
席卷欧亚大陆的狂飙——蒙古西征
朱元璋的反贪运动
靖难:六百年前的一声叹息
大明朝的“金粉世家”
崇祯死前大开杀戒
1644年,中国的三个皇帝
清代官场图
1834年的世界首富
慈禧如何应对政治斗争
丁宝桢诛杀慈禧宠宦安德海
光绪三年,不堪回首的一页
火焚圆明园的罪魁祸首
清代监狱千奇百怪的敲诈勒索花样
一边借款,一边抓人——1910年清政府拯救股市始末
李鸿章 日本议和秘闻录
甲午年湘军决战日本的檄文
盛宣怀打垮胡雪岩
时常会想念那些抗日名将
第三篇 还原历史真相
长平之战“坑杀”之谜
破解秦始皇生父之谜
彻底揭开秦阿房宫的神秘面纱
虞姬到底是怎么死的
皇帝为什么要杀功臣
历史谜团:赤壁之战的四大悬疑
千里走单骑是个谜
三国鼎立形成的历史原因
诸葛亮是如何“借”来东风的
驰名三国的道德偶像为何羞愧而死
曹操缘何笼络文人又兴起“文字狱”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
李白与杨贵妃到底是啥关系
“烛影斧声”赵光义登基疑案
范仲淹的改革是怎样失败的
岳飞为什么必须死
《满江红》遭质疑:是岳飞的杰作吗
风云国师刘伯温之死
朱元璋何须除去“小明王”
曹雪芹祖父竟然是康熙的密探
吴三桂缘何令儿媳痛苦一生
雍正为何诏令驱逐传教士
乾隆惩贪缘何愈惩愈贪
洪秀全为何仇视知识分子
曾国藩与“刺马案”的瓜葛
谁埋葬了北洋水师
当皇帝,还是当终身总统
从梁启超家书看王国维之死
第四篇 往事新知
为秦始皇平反:秦始皇焚书时留有完整备份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项羽失败的新发现
光武帝刘秀蒙受“不白之冤”
诸葛亮自荐失败,自编自演“三顾茅庐”
三国毁于关羽
天才诗人白居易的生活秘闻
千年名画竟然是“特工”的情报
流传千古的谎言:“半部《论语》治天下”
豆腐渣战舰坏事——忽必烈两次出征日本失败
时势造“汉奸”
郑成功被人毒死
大清朝的仁政报告
鸦片战争武器真相
逼慈禧向全世界宣战的一份假情报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背后
光绪之死与袁世凯告密真相
第五篇 人物新考
夏姬与四大美女
商鞅:为强秦奠基,为自己掘墓
“风险投资家”吕不韦
换个角度看吕后
副手中的高手
东方朔:汉朝的撒娇派教主
孔融之死乃性格悲剧
诸葛亮五次北伐中的军事失误
曹、刘、孙三家都是悲剧人物
一代明主——魏明帝曹叡
大乔和小乔
知遇之恩害了姜维
天下谁人识君
魏徵:哪有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狄仁杰:唐室功臣外衣下的“官油子”
为宋仁宗画像
文字捕快沈括
秦桧:“我的秘密武器是反贪”
杨门女将:一段美丽的“假历史”
岳飞与狄青
朱熹的沉浮人生
童贯:阉割过的王爷不孤独
王阳明为何被人遗忘
海瑞奏折:让皇帝不忍杀之
李贽:明朝第一思想犯
李自成:寇性难改的“山大王”
钱谦益:“水太凉了”
崇祯:一个破产的帝王
和肾是一头圈养的兽
光绪的坏脾气与国事
李鸿章:夹缝中的悲情英雄
心不在焉的革命者
第六篇 韵事追踪
十大美女的最后归宿
古代四大美男之死
古时男人们在青楼里都在干些什么
帝王对糟糠之妻的情分
丑女不愁嫁
西施与范蠡
夏姬秘史:一个倾倒众生的人间尤物
刘备婚姻探秘
武则天三招俘获高宗心
大唐才女上官婉儿:石榴裙下的极致风流
太平公主的丧夫之痛
杨玉环与梅妃
陆游终生牵挂的女人
萧太后:铁血爱情与辽的兴盛
第七篇 海外纵横
历史上真实的埃及艳后
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们:风雪中那美丽的坚守
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的诞生
敦刻尔克“败而不败”奇迹之谜
丘吉尔一度想除掉戴高乐
一场电影攻陷一个国家
历史的经验不值得注意
夭折的日军“性病战术”
第八篇 秘密档案
毛遂其实还有自惭
战国外交史上的杰作:秦赵渑池会的真相
一代名将蒙恬究竟死于谁手
夜郎:被世人误解两千年的古国
卫青的另一面
历史上的太上皇现象
唐朝望族不愿娶公主
杨贵妃下落之谜
杨国忠仅仅是靠杨贵妃才当上宰相吗
古人的“守宫砂”
“矫诏”为什么如此容易
大清皇帝为何接连无后
精彩书摘
《历史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中国文化史上最黑暗、最丑恶的一幕发生了:司马迁被汉武帝下令施以宫刑。其实,历代皇帝在收拾文人的时候大都不会手软,什么残忍毒辣的法子都使用过。但把一个整天埋头于简牍中,忙于阅读、整理历史文献的文人的生殖器连根端掉者,汉武帝刘彻却是独一个。这种世所罕见的无耻行径,实在让人觉得恶毒、阴损和卑鄙下流。那么,汉武帝为何会突发奇想、挖空心思地这样对待司马迁呢?难道仅仅只是因为司马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为被迫投降匈奴的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还是另有他因?不能否认,汉武帝下这个命令的时候,心情确实很糟糕。李广利的兵败,李陵的投敌,使得大汉颜面扫地。最重要的是,由于历年穷兵黩武,造成民不聊生、国库空虚,大汉表面上看起来风光依旧、轰轰烈烈,但“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而齐、楚、燕、赵和南阳等地相继爆发的来势凶猛的农民起义,更让汉武帝心情郁闷、心理扭曲。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脸上无光的汉武帝最需要的是同情、支持和顺从,不需要别人指责他的武略方针,更不愿意别人怀疑他的雄才大略。这个时候,不懂军事的文人司马迁跳出来口无遮拦地针砭时弊,只能说是找抽了。
而真正促使汉武帝把司马迁推上“断根手术台”的,还是那句“文人相轻”的千古至理名言。汉武帝虽是马上皇帝,但他吟得了诗、作得了赋,在很大程度上,他是以文人自居的.自诩文采不凡。试想,一个杰出的文人是不屑于同一个水平比自己低的文人较劲儿的,但问题就出在了“略输文采”上。各个阶层的文人之间大都会较真儿,会叫板,会妒忌,会诋毁,上流社会更是如此。对于司马迁这样一位足以淹没皇帝“文采”的西汉文坛领袖,手握生杀予夺大权的汉武帝如果发起狠来,那绝对是不择手段的。
……
前言/序言
历史是什么?一位著名的史学家这样说:“历史不是秦皇汉武,不是唐宗宋祖,更不是强权暴力和阴谋诡计。历史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大智慧。谁掌握了这种文化和智慧,谁就掌握了历史,谁就能够创造历史。”历史教人用深邃的眼光看待过去,品读现在,观照未来。
然而,这一切的必要前提是,历史必须是真实的历史,否则就会背道而驰,贻误后人。
可是,不容忽视的是,历史也有可能欺骗我们。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历史往往是不可靠的,同时代人所写的历史尤其不可靠。这是因为历史大多成书于君主专制的封建王朝,修撰史书的都是御用史官。这种史书重视帝王将相,忽视民族群体;重视军事、政治,忽视经济、文化;重视汉族以及人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忽视其他少数民族;重视权力、权术,忽视知识、技术;只记国内史事,忽视海外华人。有了这样显著的五种偏颇,就不可能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历史真面目。
或许有人会说,相对而言,正史还是较为可靠的。然而正史就句句属实,篇篇可信吗?以大圣人孔子为例,他一面为《春秋》立褒贬大法,为真实史学树立楷模,一面却又宣扬“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即隐恶扬善,不言人之过。仅这一观念就使使官们故意隐去了许多本来不应该避而不提的事实。考察正史之所以会失实的根源,无非出在执笔者和删改者的身上,有的因为害怕秉公直书会得罪权贵,会招致文字狱之类的灾祸,故意隐瞒;有的为了某种私利或者偏见,对事实进行黑白颠倒式的记述和描绘;有的对正面的和反面的东西都肆无忌惮地加以放大,添油加醋;还有的或轻信权威,或道听途说,不做调查研究,不加考证,把演义、衍义和稗官野史、街谈巷议都当作正史,人云亦云地记录;甚至有的公然编造历史,虚构故事情节,或故意张冠李戴,或干脆无中生有。由此可见,历史的确是让人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
说到底,历史就是对细节与真相的探究。然而,说出真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真相的获得,需要史学家把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背离了真实的历史,一点一滴地去伪存真,恢复其本来面目;而且史学家还要对历史不断地做出新的解释,这就要求他们摒弃人云亦云、墨守成规的惯性思维,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善于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发挥创造性的想象力,同时具有脚踏实地的科学精神。
值得庆幸的是,近些年来,一些史学家和历史事件的知情者、亲历者,孜孜以求,以史实为依据,按迹寻踪,见微知著,挖掘史料中的深层内涵,探寻历史的本相、本质和发展规律,实事求是地评价人物的是非功过和历史作用。于是,我们把近年来发表的有新意且有价值的文章,略作分类,精心编就《历史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一书,以飨读者。
本书分为历史不忍细看、重返历史现场、还原历史真相、往事新知、人物新考、韵事追踪、海外纵横、秘密档案等8个部分,帮助读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挖掘历史真相。对历史真相的追寻,对历史人物的重新臧否,我们不追求所谓“宏大的叙事”,也不追求学术探微和前沿研究,而是用轻松活泼的文字来反映点滴历史。有些是历史事件知情者、亲历者的回忆,把僵硬的历史还原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变得有血有肉;有些是把被有意回避或语焉不详的历史,经过作者的调查和探索,使其重见天日并予以适当的评价;有些是根据逐渐解密的档案或史料,把尘封多年而被长期误读的历史赋予崭新的生命和意义;有些是对历史上某些事件、人物的说法、评价甚至是“定论”,根据作者的研究和发现,建构起迥异以往的命题和意蕴;有些则是将被歪曲、篡改甚至颠倒的历史,还原其本来面目或重新颠倒过来。此外,我们还注重对比历史。前人所述的历史,后人所述的历史,以及今人所述与前人、后人在路数、观点、境遇等方面各自不同却又有着勾连纠缠的历史,在这种勾连对比之下,所得出的往往就是真实的历史,是我们所要追寻的。
本书所收录的文章思想开放,无论是观点还是材料,都有很多新鲜感。阅读本书犹如走进一个陌生的国度,新颖的景观层出不穷,身心会陶醉在一种受到新知刺激才会产生的精神愉悦中。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所收文章大都是“一家之言”,并不代表编者和出版者的观点,希望本书能给喜爱历史的朋友一些启迪、一些裨益,使其在研习历史的路上走得更远、更顺畅。
历史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用辩证的观点 审视的态度 自然的平常心 阅读历史 开启思路 浅受益
评分
☆☆☆☆☆
好
评分
☆☆☆☆☆
用辩证的观点 审视的态度 自然的平常心 阅读历史 开启思路 浅受益
评分
☆☆☆☆☆
用辩证的观点 审视的态度 自然的平常心 阅读历史 开启思路 浅受益
评分
☆☆☆☆☆
好
评分
☆☆☆☆☆
好
评分
☆☆☆☆☆
用辩证的观点 审视的态度 自然的平常心 阅读历史 开启思路 浅受益
评分
☆☆☆☆☆
很好很强大很好很强大
评分
☆☆☆☆☆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