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巨来,号塙斋,别署安持,书斋名为安持精舍,浙江平湖人,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印坛金石大师,被称为“刻印醇厚,元朱文为近代”。陈巨来平生刻印约三万方,全国各大博物馆、图书馆都请他刻制元朱文考藏印和收藏印,张大千、吴湖帆、溥心畬、叶恭绰、江寒汀等大师及当时社会名流的印章,亦均喜出自其手。本书收录陈巨来印作近六百方,分“安持精舍印作”、“陈巨来自用印”、“七十以后印作”、“盍斋藏印选”四部分编排,是目前为止收陈巨来印作多的印谱,其中不少作品为首次公开出版,弥足珍贵。书中同时附有《安持精舍印话》原稿、陈巨来艺术年表等,是研究陈巨来篆刻艺术的重要资料。
陈巨来,号塙斋,别署安持,书斋名为安持精舍,浙江平湖人,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印坛金石大师,被誉为“刻印醇厚,元朱文为近代第一”。
孙君辉,近代篆刻大师陈巨来先生的外孙,十三岁执刀,得陈巨来亲授真传,工篆刻,宗安持。著有《孙君辉印稿》。
出版说明 1
题签、题辞、题画集录
叶恭绰题签 1
吴湖帆题画 2
吴湖帆题辞 2
高野侯题画 3
高野侯题签 3
陈巨来自题 4
吴湖帆题辞 4
郑幕康画陈巨来像 1
作者简介 1
赵叔孺题签 2
前言 1
一 陈巨来早中年时期印作 1
二 陈巨来自用印 145
三 七十岁以后印作 211
四 盍斋藏印选 267
附录一 安持精舍印话 291
附录二 陈举啦艺术年表 307
编后记 313
翻阅这本画册,最先冲击我的是那种扑面而来的、极其克制的文人气息。这不是那种炫技式的、色彩斑斓的视觉盛宴,而是更接近于一种内敛的、需要静下心来才能体会其深意的呈现。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几组对比强烈的作品,可以看到作者在处理“金石气”与“文人画意趣”之间的平衡时所下的功夫。有些印文的边角处理得极其老辣,古朴厚重,仿佛真的从古老的青铜器上拓下来的一般;而另一些,则又透露出一种书卷气的灵动和潇洒,线条的提按顿挫极富韵味。这种在“硬朗”与“柔和”之间的游走,体现出创作者对不同碑帖和风格的融会贯通。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也值得称赞,纸张的选择很好地承托了墨色的层次感,使得即便是通过印刷品,也能感受到原印拓的质感。对于想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印章美学,尤其是关注如何在当代语境下保持“古意”而不落俗套的艺术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极佳的参考资料,它提供的不是答案,而是更深入的问题。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我以为这会是一本比较枯燥的印谱汇编,但翻开后发现我完全错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其强烈的“语境感”。它似乎在暗示,这些印章不仅仅是钤盖在书画上的装饰,它们本身就是独立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微观艺术品。尤其是在某些大型印作旁边,作者插入了一些极简的处理,像是几笔写意的写意线条或者一段古朴的引文,这种对“画印相辅”的探讨,极大地拓宽了我对印章艺术边界的认知。我尤其留意到,那些细节到连朱泥的颗粒感都能通过印刷完美呈现的作品,简直令人赞叹。它让我意识到,好的印章设计,其对笔意的处理和对文字结构的重构,其难度和深度,绝不亚于一幅精心布局的书法作品。这本书无疑是为那些对篆刻艺术有较高鉴赏力的读者准备的,它挑战了我们对“实用”与“纯艺术”之间界限的传统认知。
评分每次合上这本书,都会有一种被深度洗涤的感觉,它传递出一种极其安宁、沉静的力量。这种感觉可能来源于作者对“道”的理解,即艺术的本质在于回归本源,去除一切多余的雕饰。我特别喜欢其中几组布局极其疏朗的印章,它们通过极少的笔画和极大的留白,构建出一种“大象无形”的意境。这种对简约美的极致追求,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不像某些流派那样追求繁复的“巧思”,而是更注重“气韵生动”,让观者在看到印文的同时,能感受到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生命力和历史的重量。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印章的,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审美定力”的教材。对于任何一位试图在浮躁世界中寻找艺术定锚点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次难得的、能够沉静心神、提升眼界的宝贵体验。
评分这部作品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它捕捉到了那种在传统艺术脉络中,如何用现代视角去重新审视和激活历史印章美学的精髓。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排版上展现出的那种近乎于冥想般的耐心。每一页的布局都仿佛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简单地将印稿堆砌,而是通过留白、对齐乃至与纸张纹理的互动,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空间感。这绝非仅仅是技术的展示,更像是一种心性的流露。观看这些印章的排列,我仿佛能感受到创作者在刀刻时的呼吸与停顿,那些墨色的晕染和纸张的肌理,都在无声地讲述着时光的故事。特别是那些看似随性却极具张力的组合,让人不禁思考,一件艺术品在被复制成印章后,其“原件”的生命力是如何被重新定义的。对于那些长期浸润在书法、篆刻领域的朋友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视觉享受,更是一种思考如何处理“形”与“意”之间关系的深刻启示。它成功地搭建起了一座连接过去大师智慧与当代审美实践的桥梁,非常值得细细品味和揣摩。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给我一种非常清晰的脉络感,它并非按照时间顺序或者题材来划分,而是似乎在遵循着一种更形而上的逻辑进行编排。我个人很欣赏作者在章节过渡时所采用的那些“留白页”的处理,它们像一个个短暂的休止符,让观者的眼睛和思绪得到喘息,从而以更饱满的状态去迎接下一组印品的冲击。这让整个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体验,而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细看那些印文本身的笔画,能够清晰地察觉到一种对“错位”和“不完美”的追求。许多印面边缘的残损、文字布局上的轻微倾斜,都被巧妙地保留了下来,这正是传统印学中“天趣”的体现。它提醒我们,艺术的最高境界往往存在于那些看似无心、实则用心的细节之中。对于那些追求刀法精妙且富有哲学意味的篆刻学习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参照系非常独特,它教导的不仅是雕刻技巧,更是如何用“心”去构思印面。
评分虽然是一版三印,半价还是很划算的,质量一级棒,这个系列的印谱性价比超高。
评分这个印刷质量很好
评分此书不错. 张继,就职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军事博物馆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东方印社社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等。书法篆刻作品曾入选全国一系列大型书法展、篆刻展。相继担任全国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书法篆刻展、中国书法兰亭奖及其它全国书法篆刻展览评委。在央视书画频道录制五十余集张继隶书系列讲座,多次应邀到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篆刻院等院校讲学。出版书法专著多种。时有美术作品及诗联作品发表。分别在中国美术馆及河南、广东、新疆、河北等地举办个人书法篆刻作品展。作品被中南海、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及多家博物馆、陈列馆等收藏。 不知为何,书法变成了我生命中的至爱。少年时代,当我还不懂得何为书法之时,就已受乡间艺人影响,对写写画画情有独钟。据母亲讲,凡我所到之处大都留有笔迹,是否似当今一些景点“到此一游”之类,已不能记得。不过印象颇深的是读小学时内心总害怕某一天拼音字母会取代汉字,到那时书法恐怕就没有了地位,真乃杞人忧天也。十三岁那年,我在村头举办了平生第一次个人书画展,此举可谓轰动乡里。之后对书画的钟爱便一发不可收,以至于常常影响学校的功课。但对于书法,其实当时尚未入门道。不过那种自发、执著、那种纯粹至今仍不断地感动着自己。 张继待真正潜心于书学的系统研习时我才发现,书法艺术是那么奇异与深奥。不同点画、不同构成、不同体势、不同墨彩,其变化无穷,内涵无尽。奇与正、方与圆、收与放、疏与密、刚与柔、实与虚,其意境无限,美妙无比。她使人倾心,使人痴迷,使人陶醉,甚至使人为之癫狂。但我深知,必须有深厚的传统功力作基础,必须有新异的创作理念作主导,必须有纯熟的表现技法作手段,必须有坚实的文化底蕴作保障,还必须有综合的艺术修养作滋补,精品才可能与你结缘。当然这首先需要你毅然摒弃陈腐观念,坚决摆脱功利色彩,还要甘愿与寂寞为伍,甘愿与勤奋为伴,甘愿与谦虚为朋,甘愿与顽强为友。 因为书法,我常常通宵达旦。在夜阑人静之时,市井之喧嚣、工作之重负,杂务之繁多、尘世之凡俗,均可得以暂时解脱。值此真正属于我的有限时段内,一卷古本,令我尽情地研读,一管柔毫,令我尽情地挥洒,继而深沉地自我欣赏,无情地自我剖析,因为书法,我常常囊中羞涩。就学期间,多次因拥有了好几本好书而经济拮据,亦曾因远行求艺而生活窘迫。还有一件趣事令我哭笑不得。多年前我于闹市盛邀邂逅的几位乡友到餐馆一聚,酒足饭饱之后方想起此前已倾囊购买了精美的书帖。那等尴尬,自不待言。好在友善,不疑我诚,反倒请我;因为书法,我不得不重新理解何为“忠孝不能两全”。记不清有多少次,对父母的探视计划因忙于书事而屡屡拖延,探视机会因惜于时间而忍痛放弃。孝敬老人力不从心,照顾妻儿无可奈何,料理家事纸上谈兵,然幸得亲人理解;因为书法,对理应频繁交往之朋友同道无奈或无意间多有失礼或得罪,虽此实非出自本意,然失礼终归失礼;因为书法,我也办过拙事,出过洋相。平日于书房埋头用功之时对家人所言它事所问非所答已非偶然。更令我不能忘却的是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深夜,正值创作高潮,恍惚中竟将画毡与砚台随宣纸一同拉出桌面。熟睡在桌边床上的小儿顿时成了一个墨人,被褥衣物尽黑,妻儿惊醒后不知所然。我方如梦初醒,灵感顿失,情致全无,苦不堪言;因为书法,我常常对忧愁、对辛劳、对烦恼、对痛苦反应迟钝。在郁闷之时,于辛酸之际,一旦移情于书,一切懊恼与不悦、浮躁与诱惑、疲惫与倦怠全不见了踪迹。可以如此讲,为了书法,我愿历经风霜,遍尝苦辣,无怨无悔! 书法,我的至爱!您是那么神秘,那么高古,那么丰厚,那么伟大!是您给了我知识,给了我力量,给了我情操,给了我胸怀,也给了我许多荣誉。我欲追求成功,追求完美,然退而言之,惟有其过程,我亦足矣!我常常为自己的人生有这一真挚情结而感到幸运,为自己能成为书法的忠实信徒而感到自豪,更为四十岁后尚能被特招入伍并专业从事书法艺术创作而倍感欣慰! 我幸福,因为我拥有至爱! 我坚韧,为了我永远的至爱!
评分漂亮,搞活动买的也就一,,百多点。
评分好 很好 非常好 价廉物美!
评分斗罗大陆2 绝世唐门漫画单行本1
评分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春潮初涌,朵云轩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书写了中国艺术市场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1992年,朵云轩注册成立中国大陆第一家艺术品拍卖公司,1993年,朵云轩敲响中国大陆艺术品拍卖第一槌,开启了中国艺术品市场20年高歌猛进的历史进程。此后直至新世纪头十年,朵云轩又率先进军多个艺术品新兴业务,形成涵盖拍卖、门店销售、古玩、艺术经纪、电子商务、艺术教育、艺术会展及木版水印制作经营的艺术品产业链,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领跑者。
评分《山水与古典》、《中古文学论丛》;散文《京都一年》、《读中文系的人》、《遥林文月,生于1932年上海日租界,日本战败后于1946年迁归 陌生的故乡 台湾,
评分获硕士学位,1983年在职获博士学位,1981年12月留校工作,1985年任副教授,1991年任教授,1993年任博士生导师,1996年—2007年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1999年—2007年兼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2007年3月至今任图书馆馆长。现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历史地理专业)、校务委员、学术规范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图工委副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政府参事,全国政协常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