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2
巴塞尔之塔 揭秘国际清算银行主导的世界 [Tower of Basel: The Shadowy History of the Secret]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针对国际清算银行(BIS)这家具神秘感的全球金融机构进行历史调查的开山之作!
《巴塞尔之塔:揭秘国际清算银行主导的世界》是针对国际清算银行(BIS)这家具神秘感的全球金融机构进行历史调查的开山之作。基于在瑞士、英国和美国的大量档案研究,以及对核心决策层人士(包括前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先生、前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爵士和BIS旧任高层官员)的深度访谈,讲述了国际清算银行这家“央行的央行”从未公开的历史。
BIS在时任英格兰银行行长和德意志帝国银行行长等的支持下于1930年成立。在国际条约的保护下,BIS及其资产在法律上不受任何国家和政府的干预,权利不受任何侵犯。尽管坐落在瑞士巴塞尔,但瑞士当局对这家银行及其办公场所没有任何管辖权。虽然仅有140个客户,但BIS在2011~2012年度实现利润11.7亿美元,且不必缴税。
自成立以来,BIS就居于很多国际事件旋涡的中心,但多数时候却鲜为人知。1940~1946年,美国人托马斯·麦基特里克担任行长,在整个二战期间,BIS都保持着运营状态,曾为纳粹保管过从他国劫掠来的黄金,代理德意志帝国银行从事外汇交易,并被同盟国和轴心国当作彼此之间的秘密联络点,维持着战争期间国际金融渠道的畅通。
1945年之后的数十年间,依旧躲在幕后的BIS在技术和管理上提供了很多必不可少的支持与援助,包括设计欧洲货币统一计划、在20世纪40年代首次试行汇率政策协调,并推动欧元于2002年正式流通。如今,在构建全球新的金融秩序和监管框架方面,BIS仍位居核心,并一再证明,在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它拥有着制定金融规则的强大力量。然而,无论是书写20世纪的金融和政治历史,还是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尽管BIS地位如此关键,但对很多人来说,迄今为止,它仍然是无名和陌生的。
亚当·拉伯(Adam Lebor),常驻布达佩斯,是一名作家、记者和文学评论家,为《经济学人》《泰晤士报》《单片眼镜》(Monocle),以及其他众多报刊杂志撰稿,并为《纽约时报》撰写书评文章。拉伯自1991年以来长期担任驻国外记者,报道过苏东剧变、南斯拉夫战争等,有在30多个国家工作的经历。他出版了7部非小说类著作并广受好评,包括被誉为该领域开山之作的《希特勒的神秘银行家》(Hitler’s Secret Bankers),并有2部小说问世。他的作品被翻译成12国文字发表。
★亚当·拉伯撰写的这部BIS的历史极其引人入胜。BIS也许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金融机构,在他的笔下,一些深度埋藏、不可告人的秘密被揭示出来,BIS历经变故但浴火重生的非凡能力也令人震惊。
——利雅卡特·艾哈迈德 (Liaquat Ahamed) 《金融之王:毁了世界的银行家》一书作者
★能激发强烈的阅读兴趣——这本书对BIS在纳粹控制下和二战期间所起作用的描述十分精湛。
——哈罗德·詹姆斯(Harold James) 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和国际关系教授,《构筑欧洲货币联盟》一书的作者
★《巴塞尔之塔》是一部必读之作。该书研究细腻,语言流畅,揭示了现代世界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这里有地下网络、秘密交易和那些不负责任、权倾一时但其决策却改变了我们生活的各色人物,情节生动,扣人心弦。
——爱德华·卢卡斯(Edward Lucas) 《兵不厌诈:不为人知的当代东西方间谍行动》一书作者
译者序
引言
第一部分
资本至上
第1章 银行家深谋远虑
第2章 惬意的巴塞尔俱乐部
第3章 可资利用的银行
第4章 诺曼与沙赫特之谊
第5章 经批准的劫掠
第6章 希特勒的美国银行家
第7章 让华尔街吃下定心丸
第8章 与敌人达成协定
第二部分
政治联盟
第9章 美国之于欧洲:联合还是相反
第10章 宽恕一切
第11章 德国涅槃
第12章 后起之秀:文官刽子手
第13章 巴塞尔之塔的崛起
第三部分
危机来临
第14章 又一座塔楼的崛起
第15章 视通万里
第16章 堡垒攻破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译者序
巴塞尔之塔,巴别通天塔。了解西方文化的读者看到本书书名,心中想必会如此联想。
以《圣经》中永远修不完的通天塔为意象,映衬人类世界一个特殊的金融组织,真为巧妙比喻。因为二者确实多有相似:神秘感、充满挑战、冲突与合作、永远都在修建之中……
84岁。从1930年创立至今,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BIS)作为一家最古老的国际金融合作组织和“央行的央行”,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这层面纱体现在它与战争的渊源,体现在它低调沉静外表下的巨大影响力,也体现在它历经危难,却终能逢凶化吉。这些特征交汇贯穿在时间的轴线中,与一次又一次的危机相伴,激发着世界金融人强烈的好奇心。
在翻译本书以及日常工作中,最令译者深思的一个问题是,BIS如何能始终保持顽强的生命力,一次次面对危机、度过挑战?答案需在时间的线索中寻觅。借用时下热门的电视连续剧语言,BIS迄今的80多年历程大体已经上演了五季。
—第一季,从20世纪20年代酝酿创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前。这一季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声望,保持独立性,其核心业务是管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后的德国赔款。
BIS诞生于一战废墟之上,是战争的产物。两位深谋远虑而又备受争议的中央银行家—时任英格兰银行行长蒙塔古?诺曼和德意志帝国银行行长亚尔马?沙赫特是它的主要设计者。他们深刻反思战争的惨痛教训,竭力于一个“伟大的发明”,并对它充满雄心勃勃的期待:它将是一个不受政治控制而又能让资本大规模流动的跨境金融体系、一部“永恒的货币机器”、一个“央行的央行”,以及一个中央银行家的“惬意俱乐部”……
当是时,欧洲旧有的秩序被撕扯得千疮百孔,多国银行家超越国家和民族利益,努力催生了这个“婴儿”,希望它能带来和平。它负责拨付德国的战败赔款,作为受托人管理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下的贷款,推动德国履行国际偿债义务。与以化解国际政治危机为宗旨的国际联盟不同,BIS的职责是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法国社会党政治家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在1930年写道,BIS从事的杨格计划业务,“将日益显示其影响力。”“透过未来的重重迷雾,一个履行神秘使命、寻求金融秩序的同盟……经由理智而谨慎的管理,将可能成为一支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的辅助力量。”
不出所料,这个新生的“婴儿”茁壮成长,但却不幸在二战中染上污点—与纳粹德国合作。这既使它在战争期间能够获得生存,同时也成为二战后难以洗涮的历史负累。
—第二季,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这一季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名誉,核心竞争力在于为中央银行服务。
二战催生了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设立,BIS一度处于存亡之际。1944年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会议期间,主导会议议程的美国财长亨利?摩根索和助理财长哈里?德克斯特“怀特还试图将BIS解散关闭。
好在,在英国代表团团长、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以退出布雷顿森林会议为威胁的坚持下,BIS得以保存。另一方面,BIS自身的反应聪明迅捷。它的管理者以娴熟的技巧迅速地把BIS建成了一家全新的国际金融机构。BIS既未寻求同二战后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开展竞争,向债务国提供贷款,也没有试图挑战世界银行的地位,为发展项目提供融资,而是坚持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为中央银行提供资金管理、金融协调和私密的会议场所,而这在二战后的欧洲恰恰是急需的。
—第三季,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末欧元诞生。这一季的主要任务是推动欧洲一体化,催生欧元问世,核心竞争力是在欧洲一体化中表现出来的专业的国际金融协调力以及应对跨境银行危机而推进的国际监管合作。
1971年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BIS迎来了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期。1977年,由咖啡色幕墙环绕的18层高的塔楼正式启用办公。当时,这座新总部大楼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认为与它一向沉静保守、行事神秘的风格不符。
到了80年代中期,对巴塞尔之塔的争论与非议渐渐平息。这座耸立在巴塞尔中央火车站广场、外观时髦现代的建筑,已然成为这个身处三国交界的瑞士城市都市天际线最亮丽的部分,象征着BIS不断延伸的业务领域和日益增长的凌云壮志。
而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BIS成为唯一有能力处理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颇为复杂的技术问题的机构。欧洲中央银行的前身欧洲货币局在搬迁到德国法兰克福之前,最初就设在BIS的塔楼里。如书中所言,“在通往欧洲统一的道路上,每一站都有BIS的身影。”
1974年,德国赫斯塔特银行倒闭引发的跨境风险促成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的诞生,成为全球第一家专注于银行监管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BIS,自此,母国–东道国跨境监管合作、清偿力风险、资本充足水平等逐步成为重要的国际议题。1988年,第1版巴塞尔资本协议成为全球首个国际监管标准,并成为16年后第2版、22年后第3版资本协议的基石。
—第四季,20世纪90年代至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这一季BIS的主要任务是抓住“全球化”的机遇,从制度上让美国深度参与,并开始向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伸出橄榄枝。
20世纪90年代,BIS再次经历了一场生存危机:由于欧元即将问世,欧洲中央银行成立,人们开始怀疑BIS存在的必要性。尽管当时盈利仍然十分可观,但如果BIS在国际上不再发挥作用,就很难找到继续存在的理由,助其获取利润的大量法律特权也将一并失去。当时BIS来了一位新的总经理,安德鲁?克罗克特。这位曾经在IMF工作过的英国经济学家以他所拥有的国际经验给这个狭小、安逸的地方带来了宝贵的视野。他明白,欧洲货币局的成立就意味着BIS时代的终结。BIS是一个非常着重于欧洲事务的机构,而一旦成立了欧洲货币局,关于欧元的一切事务就都转移到那里去研究解决了。
克罗克特为这家机构找到的生存法宝是—全球化。但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不能没有美国的参与。BIS成立至此60多年来,尽管与美国有着深厚的渊源,但美联储却一直与之保持着一定距离,甚至连最初派发给美国的股份都交由摩根等3家美国商业银行持有。美国一直跟踪着BIS塔楼里发生的事情和讨论的问题,但美联储的官员来巴塞尔从来都是以观察员的身份列席会议,而不是作为成员国央行的代表。克罗克特希望打破这一反常的局面。他认为,所有来BIS出席十国集团央行行长星期日晚间会议的国家都应该是BIS的成员国,并在董事会中拥有席位。美联储需要先加入BIS,再成为董事会成员。美国的正式加盟,使得BIS作为管理全球金融事务的一家特殊银行的合法性得以延续和强化。
—第五季,从2008年至今。这一季的主要任务是引领全球金融监管规则,核心竞争力是专业知识与强大数据。
以2008年华尔街大型投行雷曼兄弟倒闭为标志的最近一轮全球金融危机深刻改变了全球经济与金融格局。BIS瞅准了大危机后金融秩序重建的契机,通过巴塞尔委员会积极更新它早已牢握在手的银行业监管规则,将它升级为以巴塞尔协议Ⅲ为核心的一系列国际监管标准,成为危机后金融软实力的代名词。
危机期间,BIS竭尽全力捍卫欧元,维护金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它所擅长的国际协调力再次展现出特殊意义。有人说,与二战时期相比,在现代全球化经济条件下保持这种联络会显得更加重要。“当人们开始彼此射杀而不是相互对话的时候,经济和贸易还能维持下去。这比赢得战争本身更为重要。”为了维持金融利益,各国需要保持对话的畅通,而为了保持对话渠道的畅通,巴塞尔无疑将再次成为首选之地。
时至今日,在这个知识激增与共享的时代,更需要专业的指引,尤其是在国际金融领域。BIS又找到了新的核心竞争力—专业数据,并以此强化它的既有实力。在现在人们眼中,它是一家独特的机构,依据国际条约成立并受其保护,既是一家国际组织、一家盈利超强的银行,也是一个研究重镇。
在最近两个十年,BIS收集国际银行业务统计数据并用电脑存储处理的决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BIS很快就会成为全世界掌握信息最全面的金融机构,在银行跨境交易和国际资本流动方面的数据收集尤其出色。它像以往一样动作敏捷,已经把自己塑造成在商业银行相关领域的重要信息总汇。
在每隔两个月召开一次的央行行长会议上,与会国家和地区的GDP占到了全世界的4/5。在巴塞尔周末会议上讨论的内容成为理解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应对之策的重要依据。BIS内部设立的委员会在重建世界金融架构、协调监管政策方面至关重要。今年已满40岁的巴塞尔委员会一以贯之地推行国际银行监管标准。《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埃兹拉?克莱因写道,巴塞尔委员会的工作“将塑造全球金融乃至全球经济的未来”。在他看来,巴塞尔委员会应被授予“年度最晦涩难懂但却最为重要的监管机构”,他说,“该委员会的工作很少出现在报纸头版,但在巴塞尔所完成的工作却对形成更稳定的世界经济至关重要。”除了巴塞尔委员会,巴塞尔之塔里的全球金融体系委员会(CGFS)和支付结算委员会(CPSS)也在各自领域导引着货币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行为与方向。
综合以上“五季”,不难发现,BIS在每次历史的关键节点都能抓住要害,展现其核心竞争力。从德国战后赔款、央行间清算、外汇储备管理到如今的货币政策协调、监管标准制定和专业金融数据集成,BIS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把握住了适合自己的核心业务,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专”的比较优势,为自己创造出了不可替代性,赢得了宝贵的生存空间。
“人间大小事,有其潮汐;把握涨潮,则万事无阻;错过了,一生的航程,就困于浅滩与苦楚。”在今年的一次演讲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引用400多年前莎士比亚《恺撒大帝》中的这段文字,呼吁各国顺应大势,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
实际上,这段名言对于描述BIS的历史也颇为贴切。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从诺曼和沙赫特主导的早期岁月,经过了二战和欧元的诞生,直至如今执掌全球央行合作和监管标准,BIS以超凡的能力让自己成为各个时代都必不可少的机构,并一次又一次地甩掉历史包袱,对自身不断进行改革扬弃,激发内在的能量和智慧,确保总是居于全球金融体系的核心。
面向未来,BIS的前途又如何呢?在这个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时代,有人建议取消BIS不受侵犯的法律特权,认为它是一个怪诞的混合体—既是一家盈利超群的商业化银行机构,又是一家业务受到国际条约保护的国际组织。其创设时使用的章程肯定已经落伍于时代。该章程的存在,使这家银行在处理公共资金时受到了不必要的法律保护,而这导致BIS出现了扭曲的心态。
实际上,对于很多人感到不满的神秘和不透明特征,BIS正在努力做出自我改变。目前,BIS已将忽视了数十年的二战期间档案资料缩微制成电子文件对外开放,年度股东大会后召开记者会发布年报,网站资源专业且丰富,还有了微博账号。据BIS官员介绍,最近BIS还将邀请瑞士的电视台进入巴塞尔之塔进行录影采访并公开播映。这正体现了BIS一向的风格—灵活应变,顺应潮流。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经济体陆续成为BIS的成员国,更加广泛地参与央行多边合作和BIS事务,使BIS的全球代表性大幅提升。迄今,BIS已经拥有60个央行成员。自加入时起,中国在这个国际组织中的作用逐渐提升,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参与度更加深入。2009年中国正式成为巴塞尔委员会成员后,在国际金融监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中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014年3月的“两会”记者会上,中国关于“将继续推行实施巴塞尔协议Ⅲ规定的监管措施”,更好地表明了中国对待这个国际组织的态度以及在其中的作用。
在后危机时代的“新常态”中,全球化面临着新的挑战。中国,乃至世界各个国家都在艰难地寻找自身的新定位。如何在不断融合的新多极世界中,保持自身竞争力,同时寻求与国际的合作发展,是各个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的共同课题。
应运而生,顺势而为,历经坎坷,革故鼎新。物理上的巴塞尔之塔修建至今不过40余载,而存在于那些国际金融智者心中的巴塞尔之塔则始终在修建,从未止歇。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期望这个世界能够实现本书中提到的巴塞尔人士共同的善良愿望:“稳定、经济增长和让所有人感受到蒸蒸日上的繁荣。”
綦相刘丽娜
2014年7月
不错,下次还来。
评分巴塞尔一个神奇的地方,商科的同学都应该买一本看一看。
评分正在看,希望薄书的废话可以少一些。
评分清算银行了解不多 这本书买来了解一下
评分 评分正在看,希望薄书的废话可以少一些。
评分很不错,就是太贵了200多页,将近70块
评分朋友推荐的,据说很好
评分看着名字和简介,应该不会差吧,看了再说
巴塞尔之塔 揭秘国际清算银行主导的世界 [Tower of Basel: The Shadowy History of the Secret]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