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中篇小说集,首次完整出版;
迟子建亲自编选,按编年顺序,集结30年小说经典;
从1986年《北极村童话》,到1996年的《日落碗窑》,从2005年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到2012年的《别雅山谷的父子》,40部小说名篇,诉尽这个世界的刺骨寒流和辽阔温暖!
品牌店:
《迟子建中篇小说编年:鸭如花》包括《九朵蝴蝶花》(1997)、《观彗记》(1998)、《青草如歌的正午》(1999)、《五丈寺庙会》(2000)、《鸭如花》(2001)5部小说。
迟子建中篇小说编年集结了著名作家迟子建近三十年创作的中篇小说40部,按照时间顺序结集为八卷,分别为《北极村童话》、《秧歌》、《向着白夜旅行》、《日落碗窑》、《鸭如花》、《酒鬼的鱼鹰》、《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
从1986年在《人民文学》发表第一部中篇《北极村童话》开始,到2012年《收获》刊登《别雅山谷的父子》,近三十年间,我发表了五十部中篇小说。此次以编年形式出版其中的四十部中篇,使我有机会回望和打量自己走过的文学之路。我发现这条路不管多么曲折,都有一个清晰的指向,那就是我的故乡,那就是我的心灵。
那一条条生命之河,就是盈满我笔管的墨水。它流出哀愁,也流出欢欣;它流出长夜,也流出黎明!一个被冷风吹打了近半个世纪的人,一个在写作中孤独前行了三十年的人,深知这世界的寒流有多刺骨,也深知这世界的温暖有多辽阔!
——迟子建
迟子建,女,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漠河。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1983年开始写作,已发表以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六百余万字,出版有八十余部单行本。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额尔古纳河右岸》《白雪乌鸦》,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清水洗尘》《雾月牛栏》《踏着月光的行板》《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出版有《迟子建长篇小说系列》六卷、《迟子建文集》四卷、《迟子建中篇小说集》五卷、《迟子建短篇小说集》四卷以及三卷本的《迟子建作品精华》。曾获得第一、第二、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文学奖。作品有英、法、日、意、韩等海外译本。
九朵蝴蝶花
观彗记
青草如歌的正午
五丈寺庙会
鸭如花
泼淘米水的时候,徐五婆发现了逃犯。
以往从河畔被赶回的鸭子一进了门,就自动地排成两列,扭秧歌似的晃着屁股回鸭圈了。它们在户外戏耍了一天,凫了水,又吃了草丛里的肥美虫子,早已是心满意足了。所以从来不用徐五婆吆喝,它们纷纷归圈歇息,一门心思地养神,想给主人多生几个蛋下来。
然而今天这些鸭子却团团簇簇聚在鸭圈外,交头接耳着,窃窃私语着什么。仿佛鸭圈的干草变成了冰块,它们无法栖息了。徐五婆觉得蹊跷,就端着米盆去了鸭圈,看看是来了黄鼠狼还是野猫?不料撞见的却是个庞然大物:逃犯!
鸭圈很大,开着两个窗口,天色虽然朦胧,但徐五婆还是看清了躺在干草上的人。听到脚步声,他刷地坐了起来,目光
直直地盯着徐五婆。徐五婆见他国字形脸,浓眉大眼却胡子拉碴,便想起了电视中通告的被通缉的五个逃犯,明白他是其中之一了。
徐五婆与逃犯对峙了足足有五分钟,直到外面的鸭子见徐五婆还不出来,一迭声焦虑地叫了起来。徐五婆首先打破了沉默,她问:“你们几个逃散伙了?”逃犯没有回答。徐五婆又问:“你最后想逃到哪儿去?”逃犯仍然没有回答,他踉踉跄跄地从干草上站起来,声音嘶哑地说:“我饿了。”徐五婆见站起来的逃犯身材魁伟,头几乎顶着了鸭圈的棚顶。徐五婆说:“我刚淘好米,还没下锅呢。”逃犯问:“什么米?”徐五婆说:
“大米。”“你要怎么吃?”逃犯又问。“煮粥。”徐五婆淡淡地说。“我要吃干的!”逃犯喊叫起来。
徐五婆嘟囔着:“想吃干的你就好好说,你吵吵什么,吓着我的那些鸭子。”接着,她唤逃犯从鸭圈出来,说是鸭子在外面耍了一天,乏了,该进来歇着了。逃犯又声嘶力竭地叫了一声:“给我宰只鸭子炖了!”
徐五婆焖上了米饭,又宰了一只鸭子。这只鸭子年纪大了,精神大不如从前,走路时总是落在最后,进食也愈来愈少了。到了河边,别的鸭子都扑棱棱地到河里玩去了,它却孤零零地趴在河岸上,无精打采地看着苍茫的河水,似乎它这老筋老骨的再也承受不了河水的清凉了。徐五婆见它活得艰难,早有让它及早解脱之意,只是没有一个能使她下得了刀的响当当的理由。
落霞散了,鸭子归圈了,天色徐徐地暗了,隐约可见天边出现了几颗星星。随着天空的星星越聚越多,这夜也会越来越深了。徐五婆虽只穿件背心,却仍是汗流浃背的。这只老鸭实在是太浪费柴火了。米饭早已熟了,而灶上的鸭肉却仍死死地裹着骨头,咬起来纹丝不动。逃犯等不及,他先吃了两碗米饭,然后喝了一碗鸭汤。他骂徐五婆是个吝啬鬼,给他宰了只老鸭,害得他一等再等。徐五婆一边应付逃犯一边想,自己怎
么才能把逃犯交代出去?她巴望着有人上门,希望这小城里死个人,这样就有人来请她这个冥婆帮着去发丧。然而儿孙们平素从不登门,她与邻里也疏于往来,与她终日陪伴在一起的,只有那几十只鸭子。可惜鸭子并不是训练有素的,无法替她出去报信。
鸭肉的浓香味袅袅从锅缝欠出。徐五婆又出去抱了些柴火。她抱柴的时候,逃犯跟在她屁股后面,威胁说:“你要敢去报案,我连你和你的鸭子全都宰了!”徐五婆低声说:“你宰我便也算了,鸭子又没惹你,你把它们都宰了做什么。宰了它们,那河就是闲出来了,你也不能像它们一样天天去河里戏水。”
逃犯听了发出几声怪笑。徐五婆想也许他是许久不笑,一旦笑起来就有些走板。
徐五婆垂头看着灶坑里燃烧的柴火,对逃犯说:“这一顿鸭子,赶上我三天用的柴火了。”
逃犯问:“你家就你一人吧?”
徐五婆点了点头。
“你没儿子和闺女?”逃犯馋涎欲滴地掀了一下锅盖,掀得太急了,被喷薄而出的哈气着实给烫了一下,他“嗷——”地叫了一声,甩着那只被烫了的手,说:“你个该断子绝孙的孤老太婆!”
徐五婆沉着地反驳:“我可有儿有女呢!”
“你一定是平常让人烦得受不了,不然儿孙们怎么不跟你一块过!”逃犯凶恶地说。
“我是图清静!”徐五婆的声调也高了,“不然的话,我家里儿孙满堂,你还想指望现在坐在这里等鸭子吃?”
逃犯又一次怪笑起来,他脱下了身上那件沾满了灰土和草屑的衣裳,露出光光的脊梁来。他胸肌健壮,皮肤泛着油光,结实得让人觉得石头砸在他身上也会被弹回来。逃犯将脱下的衣裳用根柴棒挑了,扔进火里,对徐五婆说:“给我找件干净衣裳!”
徐五婆撇了撇嘴,说:“你是又要吃又要穿的,真难伺候啊。”说着,起身去了黑黢黢的小后屋,翻出一件过世已久的丈夫的一件灰布中山装,把它扔给逃犯。逃犯穿了,扣不上扣子,这衣裳瘦,而他比熊还健硕。逃犯说:“这是谁的衣裳呀?”徐五婆说:“是我那死鬼男人的。”逃犯啐了口痰,说:
“穿这么瘦的衣裳,人肯定是个病秧子,不早死才怪呢!”
星星像倾巢而出的蜜蜂一样飞舞在天空,空气骤然凉爽
了。徐五婆家住在堤坝旁,离河近,能听得见水边青蛙的鼓噪声。鸭肉终于烂了,徐五婆盛了碗米饭,就着咸菜吃了起来。
逃犯一边撕扯鸭肉往嘴里填,一边问徐五婆:“你怎么不吃鸭
子?”
徐五婆说:“我跟它有感情,舍不得吃。”
逃犯说:“我只听说人和狗能处出感情,没听说和鸭子还有感情的。”
“你没听说的事多了。”徐五婆抢白了他一句。
……
自序
当我对中篇小说一无所知的时候,我写作了《北极村童话》,那是一九八四年春天,大兴安岭正在解冻,路上满是泥 泞,又满是春光。二十岁的我没有多少知识的底蕴和生活的积淀,有的是满脑子的幻想和一身的朝气。写它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篇幅的长短,只是信马由缰地追忆难以忘怀的童年生活,只觉得很多的人和事都往笔端冒,于是写了外婆就想起了湿漉漉的夏日晚霞,写了马蜂窝又想起了苏联老奶奶,写了舅
舅又想起了大黄狗,写了大雪又想起了江水,不知不觉地,这篇小说有了长度。
为什么能够把一部小说写成了中篇?按我的理解,首先是这素材有了相当的容量,就像一个人身量大,穿的衣服自然就不会小。小说的长短度,就是这么出来的吧。该是短篇的你把它生硬地抻长,它就显得单薄,没有精气神;该是中篇的你遏制其发展,它的激情得不到释放,乌云满腔,会让人觉得沉闷压抑;而该是长篇的素材,你就得让它一泻千里地流淌下去,才能给读者带来淋漓尽致的艺术享受。
除了相应的长度,中篇小说还应该有足够的气韵。如果说短篇是溪流,长篇是海洋,中篇就是江河了。而气韵,就是水面的薄雾。江河湖海日日流,薄雾却不是天天有。气韵的生成,与一个作家的眼界和审美,休戚相关。气韵贯穿在字里行间,是作品真正的魂。那些缺乏气韵的作品,纵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也让人觉得乏味。
一般来说,溪流多藏于深山峡谷,大海则远在天边,而纵横的江河却始终萦绕着我们。从这个意义上说,中篇的文体更容易贴近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在江河上看见房屋和炊烟的倒影,听见桨声,也听见歌声。
当然,以上我关于小说长短度的比喻,讲的是通常的气象。在某些时刻,也有“异象”生成,比如电闪雷鸣会使溪流在某一刻发出咆哮之声,大有江河之势;而海洋风平浪静时,会像一滴至纯至美的水。这些气质独特的“异象”之作,在文学史上也不乏其例,它们大多出自天才笔下。
海纳百川,方可磅礴。同样,江河汇集了众多的溪流,才能源远流长。就是那些“异象”的生成,也无不依赖水本身的气质。世界上没有哪一条江河是生就的洒脱和丰盈,它们总要吸纳涓涓细流,才能激情澎湃。
由于江河流域不同,它们的气息也是不同的,每个作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江河。对我而言,黑龙江、呼玛河、额尔古纳河是我的生命之河,感染它们的气息也就浓厚些。这些北方的河流每年有半年的冰封期,所以河流在我眼中也是有四季的。春天时,它们“轰隆轰隆”地跑冰排了,冰排就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莲,熠熠报春!夏季时,灿烂的江河上不仅走着船只,也走着青山和白云的倒影。秋天,江河消瘦了,水也凉了,落叶和鸟儿南飞时脱落的羽毛漂荡在水面上,江河就仿佛生了一道道皱纹,说不尽的沧桑。冬天,雪花和寒流使江河结了厚厚的冰,站在白茫茫的江面上,想着冰层下仍然有不死的水在涌流,仍然有鱼儿春心荡漾地摆尾,真想放声歌唱——世界是如此苍凉,又如此美好。
我的中篇之水,汇集的正是那片冻土上的生活之流。从一九八六年在《人民文学》发表第一部中篇《北极村童话》开始,到二〇一二年《收获》刊登《别雅山谷的父子》,近三十年间,我发表了五十部中篇小说。此次以编年形式出版其中的四十部中篇,使我有机会回望和打量自己走过的文学之路。我发现这条路不管多么曲折,都有一个清晰的指向,那就是我的故乡,那就是我的心灵。
那一条条生命之河,就是盈满我笔管的墨水。它流出哀愁,也流出欢欣;它流出长夜,也流出黎明!一个被冷风吹打了半个世纪的人,一个在写作中孤独前行了三十年的人,深知这世界的寒流有多刺骨,也深知这世界的温暖有多辽阔。
所有的故事都不会结束,又怎能结束呢!
迟子建
2013 年元月
哈尔滨
这本书的氛围简直是抓人魂魄,那种东北的冷峻和深沉,透过文字就能让人感受到刺骨的寒意,但同时又有一种炉火旁的温暖在里面摇曳。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更是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深度。你会看到那些生活在特定环境下的个体,如何在命运的洪流中挣扎、抗争,以及最终与自我和解的过程。叙事节奏的处理非常老道,时而如静水深流般缓慢,让你沉浸在细枝末节的描摹中,时而又猛地加速,掀起情感的巨浪,让你喘不过气来。我特别喜欢那种夹杂在现实描摹中的一丝丝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它不是突兀的,而是像东北旷野上偶尔出现的极光,神秘而又合乎情理地存在着,为原本就厚重的现实增添了一层哲思的维度。读完之后,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那些鲜活的面孔和他们身上承载的时代印记,仿佛自己也跟着他们走过了一段漫长而又充满重量的旅程,让人不禁停下来,久久地思考人与土地、时间之间的关系。
评分这套小说的选篇和编排,看得出编辑是下了大功夫的,它像是一部微缩的史诗,完整地勾勒出了特定年代和地域下,人性的复杂光谱。我尤其欣赏它叙事上的克制,文字看似平实,但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像是经过千锤百炼,没有一句废话,每一个场景的铺陈都服务于最终的情感爆发点。读这本书,就像是进行一场缓慢而又彻底的内心洗涤,你会感受到那种原生的生命力,它不光彩、不完美,但却真实得让人心疼。特别是对女性角色的刻画,那种坚韧和隐忍,不是被美化或符号化的,而是浸透在柴米油盐和风霜雨雪之中的真实力量。合上书本时,我感到一种近乎仪式性的震撼,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肌理,那是一种比单纯的故事情节更深层次的,关于生存哲学的对话,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对“幸福”和“苦难”的定义。
评分说实话,刚开始翻阅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文字的艰涩程度,毕竟这种带有强烈地域色彩和时代烙印的作品,有时会显得门槛过高。但很快我就被那种直击人心的力量所吸引住了。它的语言有一种返璞归真的美感,像是在陈年的老木头上刻下的痕迹,带着时间的包浆,厚重而有质感。作者对环境的描写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不是简单的堆砌景物,而是将自然环境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参与到人物的命运之中,雪、风、土地,都成了有生命的、会说话的角色。这种处理方式让故事的张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物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抉择,都仿佛能听到大自然的回响。对于长期浸淫在都市快节奏叙事中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难得的慢下来、沉下去的阅读体验,非常值得静心品味。
评分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一种非常奇特的“抽离感”与“代入感”的交织。一方面,故事中的许多生活场景和人物逻辑,对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带着一种遥远而神秘的异域风情;但另一方面,人物面对情感困境、家庭责任以及自我身份认同时所展现出的那种普世的挣扎与渴望,却又让人感到无比熟悉,仿佛那就是自己身边的故事。作者的叙事视角变化非常灵活,时而从宏大的社会背景切入,时而又聚焦于某一个微小物件的特写,这种跳跃非但没有打乱节奏,反而增强了作品的立体感和丰富性。我特别留意了文字中对“声音”的捕捉,那种寂静中才能听见的细微声响,比如远处的汽笛、屋檐下的滴水声,都被捕捉得极其精准,成功营造出一种密不透风的沉浸式环境,读起来简直像是在看一出黑白默片,却有着最饱满的内心独白。
评分这部作品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没有落入刻板印象的窠臼,它拒绝了对生活进行简单粗暴的“赞美”或“控诉”。它提供的是一种近乎残酷的诚实,去展示生活在特定境遇下的人们,他们如何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泥泞中开出花朵。我非常欣赏作者那种冷静的旁观者姿态,她不轻易评判,只是将人物置于情境之中,任由读者的道德天平去衡量和感受。这种留白,给了读者极大的解读空间,让每个读者都能在其中投射自己的理解和经历。从文学技巧上讲,它对传统叙事结构的解构与重塑,非常大胆且成功,它让情节的推进不再是线性的,而是螺旋上升的,每一次的循环都带着更深的理解和更沉重的重量。这是一部需要反复阅读才能体会其精妙之处的作品,初读是故事,再读是人生。
评分正版书 质量没问题 推荐购买
评分内容丰富,文笔流畅,含义深远,值的拥有。
评分宝贝今天早上收到了,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满意
评分看到微博上的推荐过来买的,这本书很好读,基本上两个小时就能读完。封面很可爱,虽然和内文不太搭,但是还是可以看出编者的用心。
评分每次在京东买的书都是正版的,新书,老公喜欢看书。
评分六一搞活动,又买了一堆书,这是囤书上瘾的节奏吗?京东送货真快,赞一个。
评分朋友推荐的书,风格有点像余华的活着,但是没那么凄惨,总体来说还可以!
评分朋友推荐的书,风格有点像余华的活着,但是没那么凄惨,总体来说还可以!
评分正版书 质量没问题 推荐购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