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重待春风

珍重待春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白先勇,林清玄,余光中 著,隐地 编
图书标签:
  • 诗歌
  • 情感
  • 爱情
  • 青春
  • 成长
  • 文学
  • 治愈
  • 伤感
  • 回忆
  • 人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5458377
版次:1
商品编码:11455957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想念却不能见的人,渴慕却未及的梦,珍视所有的经历,固守的流年终会予你倾城春 色……

  《珍重待春风》全书取材多元,既有严肃的议论,亦有轻松的小品,同时囊括类小说的游记、运动型散文、回忆纪实、教养与教育等多种主题,并透过文字向文坛先驱致敬。

  《珍重待春风》收录如余光中、白先勇、林清玄、刘克襄、亮轩、马家辉等人作品,亦有备受瞩目的青年作家的篇章,还可看见前辈作家如木心、胡适、罗兰、林海音等人的身影,彰显文学传承之意义。

  文章搜罗方向涵盖报纸各版面、期刊杂志、出版著作,是最充实也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特辑。

  春风十里,勿忘严冬。随书附赠双钩描红“九九消寒图”,自冬至起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笔,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从春到冬,温暖或孤寒,愿本书一路与你相伴。

内容简介

  愿春风描摹你的轮廓,将心事尽化尘缘 ,风干泪眼后请留下颓唐倦意,素履伫立尘世,你若不来,春风就要来了……

  《珍重待春风》以文字怀古,以文字畅想,透过文字向文坛先驱致敬。白先勇、林清玄、余光中等名家,洋洋洒洒谱写出姹紫嫣红、繁花争艳的文学盛世。在过往岁月的延续中,得到或者离失,都在某一刻趋向圆满。

  不管你愿意或者不愿意,每个人都需要找到一个定位。不论这个位置能给予你怎样的生活 ,是财富或者是安定。但愿所有的人,都不是因为无路可走才选择现下的生活。但愿所有的人,都不是因为无路可退才选择现下的人生。

  只有品尝过苦味,才会有纯粹的欢愉。看到那些你曾臆想过的场景之时,总会懂得所有的一切都不是信手掂来。你所经过的每一寸时光,都是为了迎接它,拥抱它。原来最好的时光,都不曾虚妄。

作者简介

  白先勇,北伐抗战名将白崇禧之子。一九六五年获硕士学位后旅居美国,任教于加州大学。近年投入爱滋防治的公益活动和昆曲艺术的复兴事业。着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蓦然回首》、《明星咖啡馆》等。

  林清玄,著名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作品有“菩提十书系列”、《玫瑰海岸》、《白雪少年》、《好雪片片》、《鸳鸯香炉》等百余种。他的作品多次被编入大陆、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的中文课本。

  余光中,著名诗人,一生从事诗歌、散文创作,曾在台湾、香港各大学担任外文系或中文系教授暨文学院院长, 著有诗集《藕神》、《白玉苦瓜》等;

目录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时间的速度是难以想象的,

流年暗中偷换,

你换了你的,

我换了我的,

有时在镜中看不清的自己,

在别人的脸上却看见了。

002  焚稿断痴情

009  人物两题

013  眼前的轮回

018  夜踯躅

024  诗史再掀一页

027  散步在传奇里


你怎样理解生活

不管你愿意或者不愿意,

每个人都需要找到一个定位。

不论这个位置能给予你怎样的生活,

是财富或者是安定。

但愿所有的人,

都不是因为无路可走才选择现下的生活。

但愿所有的人,

都不是因为无路可退才选择现下的人生。

032  一根扁担

034  四个音符

038  八十自述

045  变成男人

055  闲居河堤边

057  生活练习

068  我的小物业

走过的才是人生

我们歌哭无端,

我们喜怒无常,

我们日夜无明,

无非无非,

是想在生命的幽微之际找到一丝明觉,

他乡客旅是对自由灵魂的追求及向往。

072  沧海,蓝田

076  色不迷人人自迷

079  百花深处

082  暮光秋色

085  四季桂

090  从后火车站出发的人生

093  旅行,是一首诗

099  超马行

想念却不能见的人

想在深夜跟你叙述,

叙述我走过的万水千山,

那些温暖或明亮,

疯狂或无奈,

当我辗转失眠需要勇气,

却不曾奢求,你再次的盘桓……

110  父亲与民国

119  木心三帖

124  罗兰的笑谈

128  台湾早就遗忘了我的朋友胡适之

131  马华文学无风带

141  朱介凡先生二三事

144  含泪读诗怀钟老

148  文学传播的掌舵者

不曾拥有的时间会给你

只有品尝过苦味,

才会有纯粹的欢愉。

看到那臆想的场景之时,

总会懂得所有的一切都不是信手拈来。

你所经过的每一寸时光,

都是为了迎接它,拥抱它。

原来最好的时光,都不曾虚妄。

156  蓝天·大海·结婚曲

161  大同小异的苦闷

163  恐惧游戏

171  物质的美好

174  并不会怎样

177  故 事

182  做一位内外兼顾的知识人

189  简 讯

193  小子!何莫学夫诗?

199  诺贝尔文学奖之轻与重

风回旋处 堪寄情思

斩断不必要的杂想,

以及蜷缩在过去不肯继续往前走的那个自己。

在这个纷繁的世间,

人与人的区别,

不过是有人为自己活着,而有人不能。

204  于心有愧

214  无名浴伴

218  今昔惊梦

227  浴女图

231  黑暗里,一盏一盏的灯

236  时间的绿藻·光的游戏

240  一棵种在梦境边缘的水树

244  散文Pi的奇幻漂流

255  战地断鸿

261  河 流

活在哪里最幸福

人和人的记忆系统因目标感的不同,

而存在千差万别。

温柔婉转微风吹过的麦田,

波澜壮阔寒气逼人海岸边,

不论是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

还是甜蜜缱绻的朝思暮念,

总有一处隐匿你最初或者最终的幸福。

270  恶梦里的日本

273  缪思的子民

276  世界贸易中心看人

283  全球化中说相声

287  我 看

291  台湾人懒得提的十件事

294  一只爱吃辣的狗

306  斗室里的“大观园”

精彩书摘

  眼前的轮回

  林清玄 / 文

  到银行办事,等着叫号码的空隙,走到书报架想找一份报纸或杂志来看。

  所有的书报都被拿光了,只剩下一份我从来不看的小报挂在架子上。

  为了打发时间,我只好看那份小报。

  有一个熟悉的名字吸引了我的注意,是一则航运新闻,特写的记者是三十多年前和我一起跑新闻的朋友。

  三十几年前,他就是跑航运新闻!三十年过去了,他还在跑航运新闻!航运是新闻中的冷门路线,除非有空难或船难,航运记者几乎是报社中的隐遁者,写着一些无关紧要的新闻,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

  无关紧要了三分之一世纪,一成不变的三十几年,人生不蹉跎也难矣!

  想起三十几年前我刚当记者的时候,充满了往前冲的理想与热情,如果我不转换路线、改变生涯,过了那么长的时间,或许也会那样,成为无关紧要、一成不变了。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也许,没有也许,我们的生命彷如陀螺,在小圈子里转着转着,愈转愈慢,愈转愈慢……

  三十年,准备倒下了!


  春风依稀十里柔情

  突然叫到我的号码。

  我走到柜台,遇到一个熟悉的面孔。

  柜台的银行员是二十几年前帮我开户的小姐,她的微笑、姿势、身材几乎没变。

  但她的脸上已满是皱纹,她的头发已经半白了。

  我想起当年的那个大学刚毕业的银行员,多么的青春秀丽,春风依稀十里柔情,夜月已是一帘幽梦,翠消香减,就像是一个不动的电影镜头,镜中的人速速快转,花瓣正准备一瓣一瓣地辞枝。

  在银行里,我也忍不住低喟叹息!

  时间的速度是难以想象的,流年暗中偷换,你换了你的,我换了我的,有时在镜中看不清的自己,在别人的脸上却看见了。


  生命只是一再还魂

  出了银行,走过繁忙的东区街道,一大面的电视墙,正在重播昨夜的《新还珠格格》。

  想到十多年前,《还珠格格》播出的时候,小儿子每到播出的时间,就会跑前跑后、跑上跑下地大喊:“格格来了!格格来了!”

  现在,小儿子已经比我高出半个头,是帅气的少年。《还珠格格》又从头来一次,人物已全改换,剧情却是还魂!

  生命或许如此无常,只是一再地还魂。

  我们看到繁华街头不断往前走的人,他们的人生并没有往前走,只是每天不断地回到原点,只是不停止地轮转,有的人每天跑航运新闻,一跑三十年!有的人每天按时打卡,坐在同一张银行的椅子上!大部分人的生活就是这样,每天的出门,只是绕了一圈,回到原点!

  这样一想,汗毛都会竖立,人生是多么可惜呀!


  一艘为名一艘为利

  乾隆皇帝和法磬禅师坐在金山顶上,看着往来如织的江上船帆,乾隆问道:“这江上每天有多少船来往呀?”

  法磬说:“只有两艘船!”

  “怎么会只有两艘呢?”

  “一条为名,一条为利!”


  没有任何可以拥有

  为大名大利奔赴前程还是好的!

  可叹的是,大部分人只为了谋生的小利,既未奔赴远方,反而在小小的地方打转!

  轮回不是前世,也不是来生,轮回只在眼前。

  如果人生不是浩荡前行,就是绕了一轮又回到原点。

  蒙昧无知是活在轮回。

  沉沦欲望是活在轮回。

  一再悲伤是活在轮回。

  失去觉知是活在轮回。

  直到有那么一刻,如蝉爬出了焦土,似蝶突破了蛹壳,像蜉蝣冲过了激流,彷佛枯枝抽出了新芽,浓云中飙出了闪电……终于六牙香象截断了众流,金黄狮子吼绝了迷惑,大海嘲音唤醒了幻梦,眼前的轮回才露出了曙光。

  菩提本无树,你的生活并没有原点,你不必一天一天回到那个局限。

  明镜亦非台,这样可以活下去,那样也可以活下去,你不必非要抱着忧悲苦恼生活下去。

  本来无一物,在你的左边是无常,在你的右边是无住,没有任何事物你可以带着,也没有任何,可以拥有。

  何处惹尘埃?

  绕着圈子是在走向空无,向前奔行也是走向空无,你的心,又何必执著?你的爱,又何必悬念?


  一切都平息了

  我们歌哭无端,我们喜怒无常,我们日夜无明,无非无非,是想在生命的幽微之际找到一丝明觉。

  观照到轮回的起念、追寻与终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如箭亦如梭,如风,亦如弓!

  如是观,一切都平息了,轮也不转,回也无悔!


  跨成一道彩虹

  云散长空雨过,雪消寒谷春生。

  但觉身如水洗,不知心似冰清。

  我喜欢憨山大师的短诗,在云散雪清的那一刻,一切都是明明白白了。

  你三十年来都跑同一条新闻也罢,你二十年来都坐在同一个银行椅子也罢,你的日子一直在转圈圈也罢,只要在某一个特别的早晨,有了察觉,你的轮回在那一刻,就跨成一道彩虹!

  木心三帖

  马家辉 / 文

  (一) 各种悲喜交集处

  出门前,从书架上抽出《琼美卡随想录》,带着木心去南京。闻说周日在乌镇将有一场追悼会,可惜我于周六便要赶回香港陪大女孩过圣诞,停留不了。而且想象中的木心应该不会渴望更不会稀罕谁去追悼他,但也不会坚决反对,他应是淡然恬然的,年轻时如斯,活到八十四岁了,更必如斯。

  他在书里不是感叹过吗?“蒙田,最后还是请神父到床前来,我无法劝阻,相去四百年之遥的憾事。”可见他对生命风格的一致性看得颇重,尤其对生命尽头的操守,更重,所以在淡然恬然的木心的追悼会上如果大家又哭又号又叹又哀,他肯定摇头,不知道应该对朋友们说些什么。

  有好长的时间误以为木心是“台湾作家”,因为一直在台湾报纸副刊上读他的文章,那时候,他在中国内地早就坐完牢了,远走美国,不归,不愿归,不愿归,但仍继续写作和画画和思考,文章刊登出来,八十年代,我是台大学生,每回读后都惆怅半天,连面对女朋友都说不出话来。

  怎么说呢?木心在报上发表的大多是语录式的短散文,任何一句、两句、三句,是中年的他的个人感悟,却成为年轻的我的思考启发,似懂不懂,若虚还实,足够放在心头咀嚼半天。

  是的,咀嚼,木心说过,“快乐是吞咽的,悲哀是咀嚼的;如果咀嚼快乐,会咀嚼出悲哀来”,那时候的我只觉这位英俊的作家很有玩弄字词的本领,唯有当活到某个年纪,才真明白他在说些什么,但到了那个年纪,欲辩已忘言。

  是的,英俊,木心之于年轻的我的另一个吸引自是他的俊朗,脸部五官像雕刻出来的石像,笔挺,坚毅,另一个有着如斯脸容的中国作家是民国的邵洵美,美得令人舍不得不看却又不敢注视太久,怕会沉溺。邵洵美也像木心一样写诗,也画画,但前者有妻有情人,后者呢,据说是耽美界的同志,美得只爱属于他的性别的物种。之或所以当木心谈及拜伦之死,意见是死得其所也死得其时,万一他鸡皮鹤发地活到老年,简直破坏西方文学史的美感。依此逻辑,木心其实活得已经够久够长,毕竟八十四岁了,老来又能回到故乡看山看水,老去,逝去,告别中国文学史,依然能够为中国文学史留下美感,已经是很大很大的功绩与奇迹。

别了,木心,他写过,“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那就让我们去该地寻他,一定寻找得到,因为,谁都有悲喜交集,谁都逃不脱这生命的宿命。

  (二) 不知道如何是好

  在南京的演讲活动结束后,好些本来飞回北京的朋友都改变了计划,改往乌镇,出席木心先生的追悼会。他们问我去不去,我说香港有事,没法去,其实是在心里坚持那个想法,木心应该不会高兴朋友为他追悼些什么的,别打扰他了,虽然他已离开人间。

  但又或者木心先生也不会反对朋友为他追悼,他是淡然得无所谓,自己的离世,朋友的哀伤,反正人间无秩序,自己喜欢怎样就怎样。

  木心不是在《很好》文内写过吗?“昨天我和她坐在街头的喷泉边,五月的天气已很热了,刚买来的一袋樱桃也不好吃,我们抽着烟,‘应该少抽烟才对’。满街的人来来往往,她信口叹问:‘生命是什么呵’,我脱口答道:‘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道如何是好’。”

  既然不知道如何是好,那便做什么都好也或都不好。你想就去做吧,做什么都可以,只要自在如意。

  木心眼中的“如意”是这样的:“集中于一个目的,做种种快乐的变化。或说,许多种变化着的快乐都集中在一个目的上了。”

  木心如此定义快乐:“迎面一阵大风,灰沙吹进了西泽的眼皮和乞丐的眼皮。如果乞丐的眼皮里的灰沙先溶化,或先由泪水带出,他便清爽地看那西泽苦恼地揉眼皮,拭泪水。之前,之后,且不算,单算此一刻,乞丐比西泽如意。世上多的是比西泽不足比乞丐有余的人,在眼皮里没有灰沙的时日中,零零碎碎的如意总是有的,然而难以构成快乐。”

  读木心文章,感受到强烈的“境界”二字。他彷佛站在一个位子,察看我们,而这个“我们”,理所当然地包括他自己;偶开天眼,红尘里,他亦是可怜的眼中人。

  所以木心也曾说:“不幸中之幸中之不幸中之幸中之……谁能置身于这个规律之外。理既得,心随安,请坐,看戏(看自己的戏)。”

  一位看戏的人走了,他从别人的戏里看出自己的戏,也从自己的戏里映照别人的戏,用文字记录下来,幕闭了,幸好仍有文字,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说说唱唱的痕。木心写过一篇《不绝》,开首道“一个半世纪采声不绝,是为了一位法国智者说出一句很通俗的话:人格即风格。十八、十九世纪还是这样的真诚良善。”由是他抒发了一些关乎现代的感慨。

  是的,除了境界,就是格。有格,木心告别中国,中国告别木心的格。

  (三) 哪有你,这样你

  南京气温是零下三度,对我这南人来说,已是致命之寒,出门必须穿上男装丝裤;嗯,对了,南京之于北京,亦是“江南”,但彼“南”终究属于我们的“北”,至少在咱们香港,没有“零下”这个可怕的概念。

  于是穿上丝裤的我这南人便很容易摆乌龙。好几次了,换装准备离开酒店房间,穿上大衣,伸手开门,无意间低头一看,始发现原来忘记穿外裤。假如没有这个“无意间”,往搭电梯,电梯门打开,站在里面的人恐必笑得弯腰流泪。

  尴尬之事常有,有时候并非发生在自己身上,但做为旁观者,我也尴尬得不知道如何是好。像有一回,在男厕遇见其他部门的同事,站着聊了两分钟,离开时忽然看见他的裤裆湿了一大片,极明显,很可能是尿尿时不小心,或是洗手时被水龙头喷到而不自知,总之,难看,回到办公室时肯定惹笑。

  于是我便非常挣扎,不知道是否应该提醒他。想说,但说不出口,不希望看他在我眼前显现窘态;不提醒,又好像眼睁睁看着他稍后出丑,等于看见别人快堕进陷阱而不阻拦。

  结果我是保持沉默。自我安慰,说不定他直接回到房间,不会遇见任何人,何苦要我把糗事揭穿。我向来是个短视的人,只顾眼前一刻的快乐如意,日后的愁,管他的,日后再说了。

  所以我很容易感动于一些好心地的人,自己做不到,唯有羡慕的份儿。

  像在办公室看见男同事的西装肩上满布头皮,我通常懒得提醒,但当看见有其他同事提醒他,我便忍不住在心里暗道,呀,这是一个好人,我们的办公室毕竟有好人。

  然而说到底,我对好人的欣赏感动依然远低于我对诗人的崇拜仰慕,如这两天说了又说的木心先生,他的诗,他的情诗,令人根本忘记了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在文字面前,好坏让路,最重要的是时间能够凝固于美丽的瞬间。像他说,

  “十五年前/阴凉的晨/恍恍惚惚/清晰的诀别/每夜,梦中的你/梦中是你/与枕俱醒/觉得不是你/另一些人/扮演你入我梦中/哪有你,你这样好/哪有你这样你”

  因为木心去世的缘故,因为圣诞新年交替的缘故,我重读了《我纷纷的情欲》书里的一些诗,在旅途中,读得恍恍惚惚,在飞机上,缓缓睡去。醒来时香港已在脚下,你在家里,我或许也在你的梦里。

于心有愧

黄文巨 / 文

分手后的恋人,如何追忆曾经逝水的年华?

威尼斯的下一站就是米兰。我们当年从罗马入境,先南下再一路绕回北部,最终站在米兰出境。预计从米兰直飞巴塞罗那。人算不如天算,我们终究没有抵达朝思暮想的西班牙边境。

你为了工作必须临时折返台湾。我们只好不得不取消内陆航班的机票、西班牙所有行程的旅店、阿布拉罕宫的门票……我事先苦心规划的旅途,付诸东流,真真是起手无回。我满心残念,你却不改乐观地说,“没关系,下次有机会再一起来吧”。


前言/序言



《浮生一梦》 内容梗概 《浮生一梦》是一部以中国古代江南水乡为背景,描绘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悲剧。故事围绕着出身官宦世家、温文尔雅的青年才俊沈怀瑾,与一位身世坎坷、却才情出众的民间女子林婉儿展开。 沈怀瑾,字子渊,乃当朝礼部尚书之子。他自幼聪颖,博览群书,尤其钟情于诗词歌赋,闲暇时便寄情于山水之间,弹琴作画,是京城中无数大家闺秀倾慕的对象。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他一次南巡的机会中,悄然转向。 在姑苏城的一处雅致茶馆,沈怀瑾偶然间听到了林婉儿的琴音。那琴声凄婉动人,仿佛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拨动了他心中最柔软的弦。循声而去,他看到了一个衣着朴素,却眉目如秀,气质清雅的女子。她便是林婉儿,一位寄居在苏州古刹旁的孤女。 林婉儿自幼父母双亡,靠着一手精湛的琴艺和绣技勉强维生。尽管生活清贫,她却从未放弃对美的追求,内心深处涌动着对自由和真挚情感的渴望。沈怀瑾被婉儿的才情和不屈的品性深深吸引,两人一见如故,很快便坠入了爱河。 然而,他们的爱情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沈怀瑾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儿子的婚事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划,早已为他定下了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他们无法接受一个出身低微、毫无背景的孤女成为沈家的媳妇。同时,朝堂之上,政治斗争暗流涌动,沈怀瑾的父亲因政见不合,卷入了一场权力漩涡,处境岌岌可危。 为了维护家族的声誉和父亲的仕途,沈怀瑾被迫接受了家中的安排,答应了与另一位大家闺秀的婚事。这个决定如同晴天霹雳,将林婉儿推入了绝望的深渊。她选择了默默离开,将所有的爱与痛楚深埋心底,独自一人踏上了漂泊之路。 沈怀瑾在婚后,虽然锦衣玉食,却终日郁郁寡欢。他对婉儿的思念如同陈年的老酒,愈发醇厚。他试图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以期能获得足够的权势,去保护他心爱的女人,去改变他们的命运。然而,政治的黑暗和人心的险恶,远超他的想象。他很快发现,自己早已身不由己,成为了这场权力游戏的牺牲品。 在一次意外的事件中,沈怀瑾被卷入了政治阴谋,身败名裂,被贬谪到偏远之地。而此时的林婉儿,也历经世事的磨难,虽然饱经风霜,却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善良与坚韧。她在最困难的时候,曾得到一位隐士的帮助,学会了更深层次的医术,并以此救助了许多贫苦之人。 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两位曾经相爱的人,在机缘巧合下,在茫茫人海中重逢。然而,此时的他们,都已不再是当初的模样。沈怀瑾已是身心俱疲,而林婉儿也已心如止水。他们之间的爱情,如同水中月,镜中花,看得见,却无法触及。 故事的结局,并未如世俗所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沈怀瑾在一次边关战乱中,为了保护无辜的百姓而英勇牺牲。林婉儿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绝,却也明白,这是他一生追求的荣耀。她选择将他的精神传承下去,继续用自己的医术,在乱世中救死扶伤。 《浮生一梦》以其细腻的人物刻画,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对爱情、命运、人生选择的深刻探讨,试图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它讲述的不仅仅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更是那个时代背景下,个体命运的无力挣扎,以及在绝境中依然闪耀的人性光辉。 章节亮点 初遇姑苏: 描写了沈怀瑾在江南烟雨中,被林婉儿的琴声所吸引,两人初次相见的唯美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初见的悸动与心动。 情深意长: 细致刻画了沈怀瑾与林婉儿之间,从相知到相爱的过程,他们在月下赏花,灯下对诗,情意绵绵,将两人的情感升华。 家族阻力: 详细描绘了沈家父母,尤其是沈母,对林婉儿的轻视与阻挠,以及沈怀瑾在家族利益与个人情感之间的痛苦挣扎。 仕途险恶: 揭示了当时朝堂政治的复杂与黑暗,沈怀瑾的父亲如何被卷入政治斗争,以及沈怀瑾如何一步步被推向政治的风口浪尖。 别离与漂泊: 描写了两人被迫分离时的悲伤与无奈,林婉儿独自一人踏上漂泊之路的艰辛,以及沈怀瑾在婚后的落寞与思念。 隐士传艺: 展现了林婉儿在困境中,如何遇到一位善良的隐士,并从中习得医术,为她后来的救人之路打下基础。 重逢与叹息: 描写了两人在多年后重逢的场景,物是人非,曾经的爱恋被岁月与经历染上了厚重的色彩,充满了遗憾与无奈。 家国情怀: 刻画了沈怀瑾在最后时刻,为了国家和百姓,毅然决然地牺牲自己的壮举,将个人爱情升华为一种更宏大的情怀。 大爱无疆: 展现了林婉儿在沈怀瑾牺牲后,将他的精神传承下去,继续用医术造福世人的决心,完成了对爱情的另一种升华。 主题探讨 《浮生一梦》深入探讨了几个核心主题: 1. 爱情与现实的冲突: 故事深刻展现了真挚的爱情,在残酷的社会现实、家族压力和政治斗争面前,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无奈。沈怀瑾与林婉儿的爱情,是那个时代无数有情人无法逾越的鸿沟的缩影。 2. 命运的无常与个人的抗争: 故事中的人物,无论出身如何,都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他们或是被家族、政治裹挟,或是被时代洪流冲刷。然而,小说也歌颂了他们在逆境中不屈的抗争精神,以及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勇气。 3. 牺牲与奉献: 沈怀瑾的牺牲,以及林婉儿后来的奉献,都体现了一种超越个人情感的家国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小说借此表达了对那些在时代洪流中,为了更宏大的目标而付出一切的人们的敬意。 4. 美德的坚守: 尽管身处污浊的世道,林婉儿始终坚守内心的纯净与善良,她的医术救赎了无数生命,她的品格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抹亮色。小说肯定了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美德依然能够闪耀光芒。 5. 浮生若梦的感怀: 小说的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对人生如梦的感悟。故事中的人物,经历了繁华、苦难、爱情、别离,最终都归于尘土。这是一种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体悟,也是一种对生命价值的追问。 《浮生一梦》是一部值得读者反复品味的文学作品,它以史诗般的笔触,书写了一个关于爱情、命运与人生的动人篇章。

用户评价

评分

初读《珍重待春风》,我仿佛走进了一个被时间遗忘的角落,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怀旧的气息。这本书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然而,正是这种平淡如水、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却拥有着一种奇妙的力量,能够悄无声息地渗透进读者的内心深处。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幅宛如水墨画般的生活场景,那些寻常巷陌,那些琐碎日常,在文字的打磨下,都散发出了别样的光彩。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那种若有若无的愁绪,那种不动声色的坚韧,都刻画得入木三分。仿佛我就是书中的某一个人物,在静静地感受着人生的潮起潮落。它不像那些喧嚣的书籍,急切地想要抓住你的注意力,而是像一位老友,不紧不慢地与你分享她的故事,让你在不经意间,便已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这种淡淡的忧伤,又带着一丝希望的底色,让人在阅读的同时,也不禁审视起自己的内心,去回味那些被遗忘的情感,去思考那些被忽略的瞬间。

评分

《珍重待春风》的文字,就像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我曾尝试着速读,却发现自己根本停不下来,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像被精雕细琢过一般,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和质感。作者的叙事角度变化多端,时而如清风拂面,时而又似细雨润物,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被卷入一个又一个情绪的漩涡。书中描绘的那些人物,都不是轰轰烈烈的英雄,也不是跌入谷底的罪人,他们只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却因为作者的文字,变得如此立体,如此鲜活。我看着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看着他们面对困境时的挣扎与坚持,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共鸣。这种共鸣,不是因为我经历过和他们完全一样的故事,而是因为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共通之处,看到了在平凡生活中,依然闪耀着的不屈的光芒。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生命中最动人的故事,往往就发生在最不经意的地方。

评分

读罢《珍重待春风》,我的心中涌起的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慰藉。它不像某些作品那样,试图用激昂的文字来点燃读者的斗志,或者用尖锐的批判来刺痛现实。相反,它以一种极其温和、极其包容的姿态,讲述着关于成长、关于失去、关于等待的故事。那些细腻的情感描写,那些对人生哲理的浅尝辄止,都像一把温柔的钥匙,慢慢地开启了我内心深处尘封已久的记忆。我仿佛看到了年少时懵懂的憧憬,看到了成年后跌跌撞撞的成长,看到了那些曾经以为会永远存在的,最终却化为泡影的希冀。然而,即便是在描绘失去和遗憾时,作者的笔调也始终带着一种淡淡的暖意,仿佛在说,无论经历过什么,都不要放弃对未来的期盼,都要珍重地等待属于自己的春天。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未来的乐观,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智者,在用最轻柔的声音,给予我们最坚定的力量。

评分

《珍重待春风》带来的阅读体验,就像置身于一场精心策划的梦境。我被作者的文字引向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场景,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诗意和哲思。它不是那种让你一眼就能看穿的直白,也不是那种让你绞尽脑汁去解读的晦涩。它的魅力在于那种似是而非,那种欲言又止,那种在字里行间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一句,某一段,去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义。书中的人物,他们的命运或许并不完美,他们的选择或许也带着遗憾,但正是这种不完美,才让他们的形象更加真实,更加打动人心。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人生的无奈,也看到了人生的希望。这种复杂的感受,交织在一起,让我对生命的理解,又多了一层新的维度。这本书,与其说是在讲故事,不如说是在引导读者去感受,去思考,去体悟生命本身的重量和意义。

评分

这本《珍重待春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以一种近乎冥想的方式,邀请读者进入一个由文字构筑的内心世界。我惊叹于作者对于情感的精准捕捉,那种细微到几乎难以察觉的情绪波动,都能被她用最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等待”的描绘,那种在焦灼中带着希望,在沉寂中孕育力量的独特意境,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它不是那种盲目的等待,也不是那种消极的忍耐,而是一种积极的准备,一种对未来美好的坚定信念。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影子,那些曾经在自己身上发生过的,或者在身边人身上发生过的故事,都在作者的笔下得到了重现,却又带着一种独特的升华。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意识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经历,或许都将成为生命中宝贵的财富,等待着被春风唤醒。这本书,就像一个温柔的导师,在指引我如何更好地与自己相处,如何更从容地面对人生的起伏。

评分

京东周年庆活动购买,非常划算,买得太多,还没时间看

评分

愿春风描摹你的轮廓,将心事尽化尘缘 ,风干泪眼后请留下颓唐倦意,素履伫立尘世,你若不来,春风就要来了……

评分

包装精美,物流给力,不错

评分

杂文集,很一般……

评分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自得,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评分

fghhhhhjjjj

评分

很不错的一本书,买回来慢慢看

评分

愿春风描摹你的轮廓,将心事尽化尘缘 ,风干泪眼后请留下颓唐倦意,素履伫立尘世,你若不来,春风就要来了……

评分

林清玄,著名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作品有“菩提十书系列”、《玫瑰海岸》、《白雪少年》、《好雪片片》、《鸳鸯香炉》等百余种。他的作品多次被编入大陆、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的中文课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