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与组织架构》(第4版)是一部独具特色且广为好评的管理经济学创新教材。它一改传统管理经济学枯燥、呆板、过于理论化以及与现实中的管理实践脱节等弊端,在涵盖和凝炼标准管理经济学有关定价和生产决策等核心问题基础之上,重点将新一代经济学家在微观经济学应用领域丰富的研究成果整合起来,在诸如公司治理、决策权分配、绩效评估、薪酬奖励系统、外包以及转移定价等当代重大管理实践问题上,为目前活跃的经济人提供了一个严谨、系统、综合和实用的分析框架。
詹姆斯·布里克利,罗切斯特大学西蒙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教授,经济学、管理学和财务专业教授。
克利福德·史密斯,罗切斯特大学西蒙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教授,财务学、经济学专业教授。
杰罗尔德·齐默尔曼,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罗切斯特大学教授,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主编,曾获美国会计学会著作(Competitive Manuscript Award,197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奖,美国会计学会会计研究开创性贡献奖等多种会计学术界专业奖项。
我们非常感谢读者对于我们的《管理经济学与组织架构》前几版给予的肯定和接受。许多采用本书的教师告诉我们,本书帮助他们将自己的课程变成了在他们的学校内很受欢迎的课程之一。除管理经济学课程外,本书还被广泛用于公司治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组织经济学等课程,是MBA学生、EMBA学生以及管理类本科生的有效工具。
——詹姆斯·布里克利罗切斯特大学商学
任何经营性组织的首要目标都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生产出顾客想要的产品,发现顾客需求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挑战,对于整个经济系统和具体的每家企业而言都是相当复杂的,因为制定经济决策的重要信息通常由不同的个体持有!而且“这类信息的传递成本相当高#也就是说(这种信息是具体的而不是一般的信息)。例如,对于一个研究项目的潜在收益”技术专家也许比企业高层经理知道得更多!类似地,对于如何使用一台机器,该机器的操作工人也许比他的工头更清楚。在这两个例子中,在信息发挥作用前,将专业人员掌握的信息传递到公司总部并得到认可往往会遇到障碍“其结果是导致丧失许多机会。
即使决策制定者掌握了相关的信息,如果没有适当的外部激励因素,他也不会做出有效的决策,这也是该问题的复杂性所在。正像在第10章所讨论的,这里面存在一个激励问题!例如,虽然一位科学家知道某一研究项目不会给公司带来多大利益,但是,出于研究兴趣,他可能还是要完成这一项目。类似地,如果有效地使用机器意味着工作量会增加,机器的操作工人就不会想着去有效地使用机器。
总而言之,在设计企业(设计整个经济系统也一样)时所面临的基本挑战是,使决策者能最大限度地拥有有利于决策的相关信息,并有积极性去更加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
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法来组织经济活动以实现这两个目标。经济交易可以在市场上实现,也可以在企业内部实现。企业可以按照公司制、基金制、合伙制、与供应商合作、员工所有或个人独资等形式来组织。在每一种情况下,都有多种可行的组织架构可以采用。所有这些方法都有相应的成本与收益。正像我们在前几章所讨论的,个人有积极性去选择一种可获得最大化价值的组织形式。通过将(蛋糕)做大,交易各方就可以享有更多的利益。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详尽地理解市场架构和企业架构。
……
由于受安然、安达信、环球电讯、世通以及爱迪菲尔等公司的爆炸性丑闻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公司治理”已经成为公司董事会、资本市场和政府机构的常用语。经理人现在要面临更多的政府监管,如果披露误导大众的信息,他将受到更为严厉的惩罚,并且受到投资人更多的质疑。人们的共识是,过去的惨重失败是由品质不良的人造成的,而更多的政府监管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但我们不敢苟同。我们认为,这场企业界的灾难是由于设计不佳的组织架构造成的。这些公司毁灭的前景已经植根于公司组织的DNA之中。本书探讨了组织应该如何通过公司控制机制,使管理者有动力去创造而不是毁损公司的价值。对于任何已经或将要身居管理职位的人来说,我们所探讨的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无论他们的组织是营利性组织还是非营利性组织。
30年前,给商学院学生讲授的管理经济学实际上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许多学生拒绝学习标准的经济学工具,比如边际分析、生产理论以及市场结构等,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太过深奥,与他们将会遇到的实际商业问题不相关。许多学生希望他们在公司中负责定价决策。他们谋求大公司的职位,最终希望掌管公司的运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传统的经济学课程对上述职位提供的帮助很少。但是,新一代的经济学家却开始应用传统的微观经济学工具来解决有关公司治理、激励冲突、经理人薪酬以及公司并购等问题。这些经济学家着重考虑的是公司的内部结构,而不是公司的外部市场。本书大量借鉴了这些关于组织的研究,探讨如何应用这些成果改进组织的治理状况。
新的需求:教学中强调相关性但又不失严谨
今天的学生除了要理解市场是如何运行的以及供给和需求的原理,还要理解得更多。他们还必须理解组织内相互作用的自我利益团体,以及如何通过公司治理机制控制这类相互作用。随之,今天的管理经济学课程必须包含更为宽泛的议题,因为对于有抱负的经理人去面对后安然时代来说,这些议题变得更为重要。当然,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材料不能以牺牲学科的严谨性为代价。学生必须学会如何符合逻辑地思考市场和组织的问题。对于他们在其职业生涯中很可能遇到的各种商业问题的严谨分析而言,经济学的基本工具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分析技能。
全球竞争和快速的技术变革,除了使人们对公司治理的兴趣提高,也促使公司进行了重大的组织重组、行业进行了重新调整。公司现在广泛采用集中攻关的跨职能小组来解决有关的问题。许多公司从职能型组织结构(生产、营销以及分销)变为更为扁平的、以流程为导向的组织。而且,这种变化的步伐没有任何放慢的迹象。今天的学生已经认识到这些问题。他们想要掌握更多的技能,使得他们能够成为有效的管理者,能够管理组织的变化。
针对这些变化,商学院的教学计划也随之变化。在单一职能领域的狭窄的技术专长(无论是运营、会计、财务、信息系统还是市场营销)是不够的。在新的环境中,要成为有效的管理者必须掌握跨职能的技能。为应对这些挑战,商学院的课程设计变得更为综合。管理者所面临的问题不再仅仅是财务问题、运营问题或者市场营销问题。相反,绝大多数的商业问题涉及的因素牵扯到多个传统的职能领域。由于这一原因,学校的课程设置必须鼓励学生综合应用他们在各个学科所学到的各种概念和理论。
本书为管理经济学和组织经济学提供了多学科和跨职能的方法。我们认为这至关重要。作为作者,我们的兴趣范围涉及经济学、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以及金融机构。这使得我们可以从多个职能领域搜集实例,来说明基础经济框架对于分析管理者常面对的各种问题所起的作用。
我们非常感激读者对于《管理经济学与组织架构》前三版给予的肯定和接受。许多采用本书的教师告诉我们,本书的前几个版本帮助他们将自己的课程变成了所有课程中最受欢迎的课程。除组织经济学课程外,本书还在微观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战略管理课程中广泛使用。在前三版中,读者可以发现,在管理者进行组织设计去激励以个人利益为先的员工做出有利于公司价值增值的选择方面,经济学工具有着很强的分析力。本书的第四版继续强调市场和组织设计的基础重要性。我们通过安然公司(第1章)、安达信公司(第22章)以及爱迪菲尔公司(第10章)的失败作为学习案例,说明组织架构设计不佳会导致灾难性后果。其他的教科书很少提供本书所涉及的设计有效的组织架构方面的重要管理议题,包括业绩评估系统以及薪酬计划;在员工之间分配决策权力;管理和协调各部门间转移定价的争议。鉴于公司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缺少这方面的知识一直是个严重的问题。我们在写作本书时所确立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为目前有抱负的管理者提供解决组织问题的严密、系统、综合的框架。从这一目标出发,我们致力于用简单直观的术语介绍基本的理论概念,并通过各种实例(绝大多数实例都是来自于实际的公司实践)应用做进一步的说明。
概念框架
尽管主流媒体和组织研究文献充斥着相关专业术语——全面质量管理(TQM)、业务流程再造、外包、团队、风险、授权以及公司文化等等,但并没有为管理者提供一种系统的综合框架,帮助他们解决组织问题。本书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来建立这种框架,并运用这种框架来组织和综合重要的组织问题,因此,使各种讨论议题更具有可读性。
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工具,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工具解决重要的管理问题。在涵盖了标准管理经济学关于定价和生产的决策问题的同时,本书还特别论述了组织问题。具体而言,本书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
·企业的环境(在投入要素和产品市场方面的技术、管制和竞争)如何驱动其战略选择。
·企业的环境和战略如何影响组织设计的选择——我们称为组织架构。
·企业的组织架构如何像其DNA一样重要。企业最终的成败都可以追溯到其组织架构,因为组织架构将影响组织中的人如何行为,也就是将有利于还是不利于企业的价值增值。
·企业的各种政策,比如战略、融资、会计、营销、信息系统、运营、薪酬以及人力资源等政策之间如何相互联系,因此,这些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就非常重要。
·管理者如何通过组织架构的三大特征——决策权力分配、奖励系统、业绩评估系统——的设计来达到理想的结果。
组织架构的三个部件正如一个凳子的三条腿。对每家公司来说,凳子的任何一条腿都要与另外两条腿相协调,凳子才能起作用。而且,每家公司的架构都必须与其战略相匹配。一个平衡的凳子在不恰当的环境中照样难以发挥作用。矮凳子在库房中也许很好用,但酒吧的老板可能更愿意买高凳子。
采用本书的理由
本书着重论述了我们认为目前对管理者最为重要的议题。例如,它提供了对传统微观经济学(需求、供给、定价以及博弈论)和公司治理(决策权的分配、集权与分权、业绩评估与激励、外包以及转移定价)议题的深度讨论。我们认为,与经济学教科书典型的议题(比如公共政策方面的最低工资法、反托拉斯法以及收入再分配的讨论)相比,我们所选择的议题对于管理者是更有价值的。还有其他重要的特征使本书区别于现有的其他教科书,例如:
·本书提供了可以用于分析组织问题的综合的、跨职能的框架。我们在介绍有关知识时,描述和总结了多个职能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然后说明如何应用我们的框架来分析具体的组织问题。
·本书综合了有关战略和组织架构的议题。学生可以学习到经营环境的因素(技术、竞争以及管制)如何驱动公司的战略选择,以及公司的战略选择与组织架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师、学生以及一般读者会发现本书的前三版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本书采用了大量直观的描述和简单的例子。
·摘自商业类出版物的大量实例再加上我们的经验,可以更为直观地说明理论和概念。例如:在第4章中,我们描述了9·11恐怖袭击对于需求曲线的影响;在第14章中,我们讨论了一家位于世贸大厦的受到重创的公司如何做出反应。这些实例说明(许多是通过专栏单独编排)进一步强化了对基础原理的理解,并帮助读者更形象地应用抽象的概念。每一章都从一个具体的案例开始,并通过引例贯穿全章的始终,将有关的知识连成一体,从而帮助读者回忆和应用该章的主要内容。
·在这本书中,我们也讨论了一些非传统经济学的议题,包括战略、外包、领导力、组织形式、公司伦理以及管理创新的应用。商学院的课程设置经常受到批评,原因是课程的设置落后于目前最为热门的话题,比如公司治理等。本书的最后6章探讨了目前的管理趋势,并说明本书所提供的分析框架如何应用于理解和分析时下关注的问题。
作为一名资深的项目经理,我时常感受到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经济学的分析能力和对组织内部运作机制的理解,对项目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比如,在资源分配、成本控制、风险评估等方面,缺乏扎实的经济学理论支撑,很容易导致决策失误。而组织架构的合理性,则直接关系到团队的协作效率、沟通顺畅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发挥。我选择这本书,正是希望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梳理“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并深入理解“组织架构”的构建与优化。我期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分析,并结合丰富的实战案例,帮助我提升在复杂商业环境下的决策能力和领导力。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不同经济学模型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对当前各种新型组织模式的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为我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让我能够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进步,迎接更大的挑战。
评分拿到这本《管理经济学与组织架构(第4版)》,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严谨而又不失现代感的封面设计,书名清晰醒目,给人一种值得信赖的专业感。我是一名在企业中层管理岗位工作多年的新人,一直觉得自己在如何将经济学理论与日常的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个清晰的、系统的“管理经济学”框架,理解诸如供需关系、成本效益、市场结构等核心概念如何影响企业的战略决策。同时,对于“组织架构”部分,我同样充满期待。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剖析不同组织模式的优劣,以及如何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以及战略目标来设计和优化组织架构,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竞争力。我期待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更具操作性的管理工具和理论指导,让我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做出更具前瞻性和科学性的管理决策。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用心,书名“管理经济学与组织架构(第4版)”的字迹清晰,封面色彩搭配协调,给人一种专业、可靠的感觉。我是一名即将步入职场的毕业生,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我有着很多憧憬,但也带着些许迷茫。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为我的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特别关注“管理经济学”的部分,因为我深知,理解经济学原理是理解商业世界运转规律的关键。我希望书中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复杂的经济学概念,并结合实际的商业案例,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理论如何应用于企业管理。同时,“组织架构”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方面。我希望能学习到不同类型的组织架构,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这对于我未来在企业中如何定位和发挥作用至关重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通往更深层次管理知识的大门,让我能够以更自信、更专业的姿态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书名“管理经济学与组织架构(第4版)”的字体选择也显得专业且沉稳。拿到手里,它的分量恰到好处,纸张的质感很好,翻阅时没有刺鼻的油墨味,这点对于长期阅读者来说非常重要。我是一名在市场营销一线奋斗多年的新人,一直觉得自己在理解宏观经济形势对企业战略的影响上存在短板,也常常在部门内部协调和跨部门协作时感到力不从心。这次选择这本书,纯粹是出于对“管理经济学”这个概念的好奇,以及对“组织架构”这个热门话题的关注。我期望它能为我揭示那些隐藏在日常管理工作背后的经济学原理,让我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市场风向,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同时,我也希望书中关于组织架构的论述,能够帮助我理解不同类型的组织模式如何影响效率和创新,从而为我的团队优化协作方式提供一些实用的思路。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初步的触感和观感已经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指引我穿越商业世界的迷雾,看到更广阔的风景。
评分最近工作压力很大,每天都在和各种报表、数据打交道,感觉脑子都快要转不动了。我一直认为,很多管理上的困境,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对事物本质的理解不够深刻。比如,为什么有些项目明明前景看好,最后却失败了?为什么有些部门沟通起来总是困难重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一些“点石成金”的洞见。我尤其对“管理经济学”这个部分充满好奇,一直觉得经济学理论离我们很远,但又无处不在。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运用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比如成本效益分析、市场竞争策略等等。另外,“组织架构”部分也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们公司目前的组织架构似乎有些僵化,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了解不同的组织形式有哪些优劣,以及如何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来调整组织架构,使其更具灵活性和效率。虽然我已经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好几年,但总感觉自己在理论层面还很欠缺,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我的知识空白,让我能够站在更高的层面去审视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评分管理经济学国外的经典教材,只是翻译的水准有待提升。还可以,就是,这书卖的太黑心
评分到货很快
评分还行,价格有点贵
评分书质量很好!
评分学习中,印刷好,内容好,深入学习中
评分通俗易懂,有无基础都值得看看!
评分希望一个月以内能够学完,需要恶补知识啊,总是书到用时才来买
评分*以后京东购物直接差评!
评分送货速度快,价格很便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