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经济管理从业者 ★若要在未来社会取得成功,个人与组织必须做到“适当的自私”!
★全球拥有读者*多的管理学权*之一、影响世界进程的管理学大师之一、“管理哲学之父”查尔斯·汉迪经典之作!带您破解金钱挂帅的今日社会的谜题,准确把握未来世界的新价值和新机会。
★今日社会在继续剧变!如今,市场虽至关重要,但并非万能;竞争既催生能量,又破坏合作与创新;拥有效率,未必就拥有效力;市场哲学的本质,不再只是积蓄财富,更包括敏锐地辨别人类的深远需求,认清市场的实际作用及其局限。因此,追寻自我最好的方式,只能是通过与他人的纠缠,获得更为广阔的希望与追寻。
★超*小我,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自我!听大师讲述信任管理、负责任的个人主义等永续经营的新企业观!
内容简介
这既是一部经典的管理学著作,又是一部充满洞见的职场自助类书籍。在本书中,查尔斯?汉迪向所有个人与组织提出一个致命的问题:若要在未来社会持续成长,是应继续一味追求私利,还是必须兼顾对他者的责任,做到“适当的自私”?
汉迪指出,经济挂帅的今日社会正在继续剧变。市场哲学的本质,不再只是积蓄财富,更包括敏锐地辨别人类的深远需求,认清市场的实际作用及其局限。因此,个人与组织若不能*越纯粹私利,未来将难以展开更宽广的自我,也不可能发现具有**潜力的价值和机会。
为此,汉迪以“适当的自私”来引导个人转为“内在导向”、重构职业生涯,而且把这一哲理应用在企业管理上,提出了信任管理、负责任的个人主义等永续经营的企业观,为个人与组织的持续成长提供了有力的建议。
唯有*越小我的个人与组织,才能*大程度地满足自我!
作者简介
查尔斯·汉迪(Charles Handy),欧洲伟大的管理思想大师。1932年出生于爱尔兰,从牛津大学毕业后,进入东南亚和伦敦的壳牌公司工作,并担任高级管理人员。后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管理学院追随本尼斯、阿吉里斯等大师进行组织研究。1967年他创办了英国*家管理研究生院——伦敦商学院,并成为该学院的全职教授。
他是继彼得·德鲁克之后在世界上拥有读者*多的管理学权*,获得好评无数,其中包括“天才的思想者”“管理界的预言家”“新秩序的预言家”“社会哲学家”和“艺术家类型的管理大师”等诸多美誉。
查尔斯·汉迪管理思想的一大特色,就是他浓厚的人文情怀和哲学气质。英国《金融时报》称他是欧洲屈指可数的“管理哲学家”。如果说德鲁克是管理学之父,那么查尔斯·汉迪就是当之无愧的“管理哲学之父”。
精彩书评
如果说彼得·德鲁克使管理登上大雅之堂,汤姆·彼得斯将其推而广之,那么查尔斯·汉迪则赋予了管理所缺失的哲学的优雅和雄辩。
——领导力大师沃伦·本尼斯
汉迪总是如此优雅,他是管理领域真正的大家,在世界众多的管理思想家中堪称翘楚。
——《基业长青》作者吉姆·柯林斯
目录
中文版序
序言 爱与死,寂寞与责任
第一部分 人类社会的隐忧
第 1 章 市场并非万能
第 2 章 效率与效力
第 3 章 市场哲学的本质
第二部分追寻自己的人生
第 4 章 承诺与责任
第 5 章 适当的自私
第 6 章 自我发现之旅
第 7 章 照顾他人的需要
第三部分迈向可敬的社会
第 8 章 更好的社会
第 9 章 公民企业
第10章 教育革新
第11章 政府的新角色
结 语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适当的自私》:
市场的局限
企业的成败取决于市场,这是黄金定律。市场发出的信号自动指出哪里有短缺、哪里有不必要的过剩情形;它可以激励发明、促进改善,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奖励与处罚,许多企业的确在这个过程中倒闭。即使是大公司,也很少有能够生存40年,或是值得存活那么久的。不过,我们却不能允许学校、医院或福利组织因为没有效率而倒闭,因为附近很可能没有其他组织可以取代它们。学校与企业不同,前者无法毫无限度地扩张,要是学校无限扩张,再好的学校也会变得越来越糟。因此,若是为这样的机构创造市场,就会出现最优秀的人才得到较差的待遇,而较差的人才则得到更差待遇的现象,完全不符合当初的期望。
先不说机构了,想想个人吧。市场不欢迎成本大于收益的产品或服务。如果社会严格依照市场逻辑来运作,那么那些技术落后、无法借助工作来增加足够价值、进而支付生活花费的个人,将会惨遭抛弃。对于这些人来说,是应该把他们驱逐出境,还是判他们死刑?若以严格的市场逻辑来看,就不应该冒险接纳一些很可能患有不治之症的人。照此说来,是不是应该拒绝治疗艾滋病患者,或是让年迈者排在队伍的最后?若是没有硬性规定,公交车与火车不会经过偏远的地方,或者即使在那儿设有车站,也可能因为票价贵到没人能负担得起而“只好”撤站。我们若是考虑人道成本的话,市场就不再管用。
这倒不是要否定“市场”扮演的关键角色。城镇中心市场(town center marketplace)具体延伸出的主要经济概念,正是文明史上果实最丰硕的发展之一。不过,我们也不应该盲目信任市场。市场确有其局限和意想不到的后果,但它毕竟只是一个机制,而非一种哲学。显然市场规律无法放诸四海而皆准,特别是在其结果无法定出价格或是无法界定清楚时,更不管用,在其供给有限或是定量配给的时候也是如此。
比方说,我们就不太清楚应该如何衡量一所监狱的成效,部分原因是我们仍然无法确定,监狱的目的究竟是为了惩罚或隔离犯人,还是为了促使他们改过自新?除非确定我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否则根本无法衡量其结果。我们期望的结果若是没有清楚的定义,任何对监狱管理成效的衡量,都不得不集中于一种可以测量的东西:投入的成本。不过,成本的竞争并不一定能够保证最佳的成效。同样的论点也适用于大多数的公共服务机构。成效若是无法衡量,竞争就必须集中在投入的成本上,但请注意,最廉价的医院或学校,并不见得是最好的。
一种有限却让人垂涎的商品,可以创造出所有供应者殷殷期盼、消费者却深深恐惧的垄断情况。然而,有些垄断却是无法避免的,这通常是由于要重新建设该种设施(如输油管、电源线,或是另一家医院)将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花费十分巨大。获取额外资源的成本,将会超过因竞争而可能带来的任何利益。在这种情况之下,需要一个监管机构介入,为的是确保这个设施可以让所有希望享用它的人,都能随时以合理的价格加以利用。若是完全交由市场去运作,该监管机构将会失去效用。但监管者也并非全知全能,他们本身也是一大垄断力量,并不总是公平合理。
问题在于,难以决定什么地方可以容许市场运作,什么地方却会造成伤害而要避免市场运作。此时需要的是理智,而不是盲目信任市场。下面列出5项关于市场的困境:无效的人为市场
市场之美,即在于它把价格与成本相关联,但是它只有在消费者明了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同时有多种选择的时候才管用。我们如果把公共组织投进市场,必将创造出垄断企业,直到其他竞争者兴起为止。对消费者而言,政府的监管机构不论多么有决心或是多么明智,都还是有别于市场所提供的自由选择。
如果处于另一个极端,为消费者免费提供服务呢?英国虽有国家健康体系(National.Health Setvice),却鼓励医生与医院在人为的内部市场里竞争,以官僚体系代替消费者的选择。任何对内部机制的兴趣大于对消费者的兴趣的企业,终究都难免品质欠佳。市场是个伟大的机制,但它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提供给消费者不同价格与不同选择。除去其中任何一项要素,最后你所服务的都将是一批官僚,而非广大的消费者。
可能降低的市场水平
市场不断在迎合消费者,不过,有时候尽管价钱相同,消费者却并不总是能得到最好的商品。
英国的电视业竞争日趋激烈之后,频道数目从原来的5个剧增为230个,结果是水平降低,因为那只是有更多的同业者争食同样大的广告大饼。
英国的大学学位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各所大学问的默契是以相互检查的制度维持一个共同的水平。但是为了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学生,许多学校往往抗拒不了诱惑,于是沿用不太严格的标准,颁发更多的一级学位。
1967年,英国只有两种商业课程为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学生开设。30年之后,课程的种类变为120种。显然品质良莠不齐,但文凭却是一样的。这里有两种市场:直接市场(immediate market),也就是学生,希望课程越短越好,但学位必须是货真价实的;最终市场(ultimate market),也就是企业,并不总是像学生所希望的那么识货。学校于是受到了另一种诱惑,把课程压缩成更吸引潜在学生的形式。但愿这样做不会坏了企业的胃口。
……
P7-10
前言/序言
我的书即将在中国这个历史古国和未来之邦出版,这让我感到非常兴奋。回顾数十年的写作生涯,我认为,我的书记录了我所认识的西方经济体中发生的商业革命的历程。我感到,这场革命是中国正在经历着的,而革命的速度远超当时的西方。而我的书也从回答“是什么”,升级为“怎么做”,甚至最近的“为什么”,其中的答案对今天的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我的第一本书出版于1976年。我之所以将它命名为《组织的概念》(UnderstandingOrganizations),是因为从当时到今天,我一直认为,在组织中工作的大多数人,并不明白他们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或应该如何工作。因此他们总是不快乐,工作效率低下,遭遇失败。通过我自己在组织中工作的经历,我发现,组织有可能成为人类灵魂的监狱。
截至今日,我的第一本书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了100万册,它已经成为一本标准的教科书,在首次出版40年之后的今天,许多大学和企业所开设的多门课程仍然将它作为教材。由此可见,虽然国家发展有起有落,但无论人们身在何处,他们的希望、恐惧和动机基本上不会改变。世界可能会改变,但人不会,而我所写的就是关于人,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的内容。
另一方面,组织确实在变化,主要是因为技术的进步使得工作可以任意组合,只需一个按钮就可以使距离遥远的人们互相协作,完全不需要让与某项工作相关的所有人在同一个地方同时工作。这个显而易见的变化使管理者的所有工作都发生了变化。当管理者不能直接跟下属见面和交谈时,你必须更加努力地思考如何组织、控制和回报他们的工作。
我不禁深思,我们可能不得不重新思考组织的本质。首先购买员工的时间,然后将这些时间有效地填入工作——我们这样定义“雇用”正确吗?在技术的支持下,如果某项工作可以在远离公司总部的地方被分解为更小的单元来完成,那么,我们可不可以不再雇用员工来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而是让他们自己把控工作时间?这样,在远离公司总部的地方,就无须再安排人来对员工进行事无巨细的监督,从而也就无须再租用办公场所,支付养老金和其他福利,并付出管理时间了。总之,我们可以把相当数量的人和小组从员工转化为供应商,这对双方都有好处。
对当下而言,这样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但在20世纪80年代时情况远非如此。所以,我开始写作第二本书《非理性的时代》(TheAgeofUnreason),试图告诉那些在组织中工作的人们,他们为什么需要“颠覆性思考”,以及在思考如何对工作加以组织时应该具有“非理性”或革命性。在书中,我谈到了三叶草型组织(ShamrockOrganization)——一个由核心人员、外包人员和兼职人员等三种人组成的组织。我认为,外包人员和兼职人员应自我定位为“组合式工作者”,将自己为数不多的客户和项目进行汇总或组合,这样他们就可以不再完全依赖于一个收入来源了。
如同我所著的每一本书,这本书在欧洲和美国都具有前瞻性。事实上,人们还没有做好准备去独立工作,组织也不相信人们可以独立工作。但是,慢慢地,世界变了,让每一个人继续在组织里工作,组织就需要支付高昂的薪水。于是,我的观点和我发明的术语就变得时髦起来了。
但是现在,我开始为组织新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而担心,这些压力来自全球化竞争、更大更强的发展要求、全天整周的工作时长、对员工越来越多的要求。那么,组织中的员工们,尤其是那些努力工作的核心成员是怎样做的呢?他们没有成为“空雨衣”的风险吗?我的下一本书以《我们身在何方?》(EmptyRaincoat,英文名为“空雨衣”)作为书名,它借用了我在明尼阿波里斯市雕塑公园里看到的一个塑像的名字,那个塑像由一件雨衣构成,雨衣里并没有人。那天上午,我参观了一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总部。当我在办公桌旁边沿着办公室的长廊走下去时,我觉得坐在其中的人有可能牺牲了自己的个性来扮演某些角色,可能只是匿名的“角色扮演者”。
我觉得是时候将我的担忧公之于众了:组织对社会都做了些什么?在我看来,我们生活在一片黑暗的树林里,被一系列矛盾所迷惑。我们似乎越来越努力,越来越富有,但最后却越来越不快乐。生产效率是个好指标,但它通常意味着更少的人做更多的工作,于是,那些不再被需要的人和现在做两倍工作的人都无法高兴起来。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自由时间越来越充裕,但我们却不知道该如何好好度过人生,特别是在工作组织不再需要我们之后。世界已成为一个令人迷惑的地方。
在《适当的自私》(TheHungrySpirit)一书中,我尝试探索社会所面临的这样一种困境,那就是社会已经找到了有关经济增长的一些答案,但却不知该如何对待所取得的经济增长。在非洲,我认为人们谈论的是两种饥饿,一种是浅层次的饥饿,一种是深层次的饥饿。一个人不太饿,另一个人比较饿。浅层次的饥饿需要的是维持生命的东西,包括必要的商品和服务,以及支付给他们的钱,以上这些也是我们需要的。深层次的饥饿需要则追寻一个“为什么”层次的问题的答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个人与组织的希望与追寻”,其中我质疑的是,如果没有更多的道德约束,资本主义是否能够继续存在,以及市场是否有其局限性。在个人层面上,我深入思考了个人身份、宗教、社区和教育等问题。但我没有找到答案,只是一再地提问,有了一些零星的想法。我认为,随着一个国家变得越来越富裕,它需要深思自己的前进方向,还要思考一旦国民全部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这个方向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我最近出版的《你拿什么定义自己?》(MyselfandOtherMoreImportantMatters)一书,记录了我人生不同阶段的生活。在写作时我意识到,我一生中的大部分作品深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他曾是我读大学时的研究对象。另一方面,回顾我的生活,我还发现,我的学问大多来自于亲身经历,而不是学校里的课程。亚里士多德教我问“为什么”,但答案必须来自我的思考。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常常没有空间去思考。然而,要想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学到些什么,仅仅让它发生是不够的,你必须对它进行深刻反思。有意思的是,我发现自己从做错的事情中学到的东西,比从做对了的事情中要多。有时,把事情做对了,人反而会失去判断力。原本是因为好运,你却归功于你的智慧,然后你便再次如法炮制,却发现运气不再。我发现,你需要鼓起勇气承认错误。当然我很幸运,我早期的工作无人监督,只需自我管理。结果,当我犯了一个错误,我经常可以在没人发现它之前就将其改正。而新技术使管理者对下属的所作所为了如指掌,我对此表示担忧。因为,受到过度的控制,意味着你并不被信任。
在回顾人生时,我还意识到,人与人总是不同的。让周围的人成为你能信任的人,你的大部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是,要信任他人,你必须认同他们的价值观和当务之急。当我的工作出了状况,通常是因为我和我的老板对努力做的事情和如何衡量成功有不同的看法。确实,如何定义生活、工作和业务的成功,也许正是每一位领导者或管理者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当董事和经理们确信他们所谓的“股东价值”非常重要,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会因此致富,但更广泛的社会阶层以及在组织里工作的人却所得甚少时,我确信西方资本主义已迷失了它的方向。
因此,毫不奇怪的是,80%的人只是为了工资而工作,一点也不在乎企业做了什么。他们只做不至于被解雇的少量工作,而把精力和创造力都投入到其他事情中去了。对我而言,我知道钱不是万能的,当你有足够的钱时,你也会这么想。我是通过一个惨痛的教训明白这一点的,当我被一个无法拒绝的录用通知所诱惑时,我就与一个糟糕的合同产生了关联,即将成为一个失去老朋友和良好人际关系的人。父亲的去世让我明白了,在人生的终点,职场上的成功远比不上你为他人所做的好事。可悲的是,在我懂得这个道理并且告诉他,他教了我很多之前,他已经去世了。所以,我的另一个教训是,千万不要推延与对你来说至关重要的人的交谈。
我之所以写这本书,是因为我相信,只要故事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它告诉你的就不仅仅是好的理论。我发现向生活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我会鼓励更多的人写下他们一生所学的知识并分享出来。我们越是打开我们的生活,就会有越多的人有可能相信我们。我希望我的新读者会喜欢我的想法、故事和反思,并发现它们跟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我希望他们从西方世界的组织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为他们自己和他们的社会做更好的事情。
查尔斯·汉迪
2017年于英国伦敦
适当的自私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