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质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研究丛书: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质记录及机制 [Geological Records and Mechanism of the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内容简介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和隆升机制是当今国际地学界关注和努力探索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青藏高原地质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研究丛书: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质记录及机制》以原地质矿产部重点科技项目“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质记录及机制”各课题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近年来高原地质研究所取得的新资料,在简要介绍高原区域地层要点、构造格架和岩石圈结构特征基础上,着重论述了西昆仑造山带和喜马拉雅造山带东段构造特点及山体隆升地质记录、冈底斯带白垩纪以来构造岩浆活动和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作用及深部作用、沉积盆地形成演化与高原隆升的耦合关系以及地壳形变监测及大陆动力学等重大地质科学问题。《青藏高原地质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研究丛书: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质记录及机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提出一些新观点和新认识,可供地质调查、科研、教学部门及科技工作者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标和任务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三节 取得的主要科学成果
第二章 青藏高原区域地层要点
第一节 地层类型及地层分区
第二节 各地层分区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青藏高原构造格架和岩石圈结构
第一节 构造分区及构造演化
第二节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第三节 岩石圈结构构造
第四章 西昆仑造山带构造特点与山体隆升
第一节 研究简史
第二节 西昆仑的构造格架
第三节 西昆仑及邻区陆一陆碰撞造山带岩石圈结构及其演化
第四节 新生代西昆仑隆升的地层学和沉积学记录
第五节 中巴公路沿线变质岩和变质作用
第六节 西昆仑地区抬升历史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
第五章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作用与高原隆升
第一节 火山岩系列及其时空分布
第二节 岩浆起源的地球化学制约
第三节 岩浆成因机制讨论
第四节 岩石圈结构与地表高程关系对岩石圈深部过程的启示
第六章 青藏高原隆升与重要盆地沉积响应
第一节 可可西里盆地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的沉积响应
第二节 塔里木盆地西南拗陷带沉积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第三节 滇西高原隆升与莺歌海盆地的沉积响应
第四节 青藏高原北部夷平面研究
第五节 几点认识
第七章 青藏高原冈底斯造山带晚白垩世以来构造岩浆作用与深部过程
第一节 冈底斯带中一新生代岩浆岩的时空格局
第二节 冈底斯带中段碰撞后岩浆作用及其意义——以南木林县乌郁盆地为例
第三节 冈底斯带岩石圈的形成与演化
第八章 喜马拉雅山东部地壳形变、深部过程与高原隆升
第一节 大拐弯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及主要构造特征
第二节 大拐弯地区地壳变形及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形成
第三节 大拐弯地区深部作用过程与隆升的关系
第九章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壳形变的JGPS监测及地球动力学
第一节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
第二节 GPS测量的实施
第三节 数据分析处理及结果
第四节 地球动力学分析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精彩书摘
(四)北羌塘一昌都块体(及南延的思茅块体)
处于金沙江缝合带(JSZ)与澜沧江缝合带(LCZ)之间的广大地区,从金沙江缝合带西侧发现的前寒武纪变质岩层和其上被白云质灰岩不整合覆盖(灯影期超覆)来看,具扬子地台的某些特点。然而这里零星出露的奥陶系一志留系具复理石沉积特征,它们与不整合覆于其上的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沉积盖层都可与华南构造带相比,它又具华南型的特征。金沙江缝合带所代表的洋盆的发生和封闭与澜沧江带相似,沿缝合带(西侧)出现碰撞(及俯冲)花岗岩带、滞后的陆缘火山岩带及狭长的二叠纪褶皱造山带。那里早中生代的左旋韧性平移剪切带及新生代的右旋走滑断层也十分显著。
上述南羌塘一保山块体和北羌塘一昌都块体两个单元,在二叠纪至三叠纪时期,沉积类型比较复杂,表现在缝合带附近为活动型沉积,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强烈,远离缝合带部位仍为稳定型浅海及海陆交互相沉积。进入侏罗纪,西部广泛出露的是浅海沉积,如雁石坪群,由厚达5000m左右碎屑岩和泥质碳酸盐岩组成,碎屑岩中主要为硬砂岩、复矿砂岩,成熟度较低,具复理石的某些特点。由于这里的构造形态比较简单,有时可把它作为地台盖层沉积看待,这次我们编制大地构造图时暂划为中中生代活动型沉积,此种类型沉积延人东部,特别进入昌都、思茅地区则变为红色陆相碎屑沉积,中生代晚期至古近纪,全区则为陆相红色盆地建造。
(五)巴颜喀拉和松潘一甘孜构造带
此构造带位于金沙江缝合带(JSZ)以北,昆仑南缘断裂带(KST)以南及龙门山一锦屏山断裂(LMT)以西的广大三角地区。该区西部为巴颜喀拉构造带;东部为松潘一甘孜构造带,是三角区的主体;两者没有明显的分界,实为一体。它们几乎全为巨厚的三叠纪复理石沉积所充填和覆盖。在三叠纪以前,该区有一个较长的陆块性质的稳定时期。从该区不断发现扬子地台型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基底岩系及古生代盖层以及后龙门山存在华南型早古生代地层的情况来看,这里三叠系复理石沉积之下,可能存在扬子地台西缘的变质基底和古生代盖层。松潘一甘孜构造带的西南侧,沿甘孜一理塘一线出现自晚二叠世开始至三叠纪的小洋盆,晚三叠世诺利克期洋盆向西俯冲产生“沟一弧一盆”结构,三叠纪末形成甘孜一理塘缝合带(GLZ),随后出现陆内变形的左旋韧性平移剪切带。在松潘一甘孜构造带的北侧沿阿尼玛卿一线出现晚二叠世至中三叠世的小洋盆,晚三叠世洋盆向北缘俯冲形成缝合带,洋壳消减后除形成韧性平移剪切带外还出现明显的推覆构造。松潘一甘孜构造带三叠纪复理石沉积向东可深入到西秦岭南部,往北顺瓦洪山断裂经青海南山可能达到南祁连山。
昆仑南缘断裂带(KST),在西昆仑南缘称康西瓦断裂,在东昆仑南缘称西大滩断裂,仅西大滩断裂的东段沿阿尼玛卿一线出现蛇绿岩及与之配套的岩类组合,称之为阿尼玛卿缝合带。
该构造单元东界的龙门山一锦屏山断裂是一条形成时代较早(元古宙),新生代强烈活动的断裂带,沿断裂带出现由西往东挤压的一系列推覆构造。这些推覆构造与该区内发育的一系列北西西至北西向的左旋走滑断裂,如昆仑南缘断裂、邓柯一甘孜断裂、甘孜一康定(鲜水河)断裂、义敦一理塘断裂等,都形成于新生代晚期,是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推挤所产生的效应。
(六)昆仑构造带
昆仑构造带北邻塔里木地台及柴达木块体,南以昆仑南缘断裂与巴颜喀拉构造带为界。阿尔金断裂(ALT)将昆仑构造带切割分成东、西两部分,其西为西昆仑构造带,东为东昆仑构造带。
……
前言/序言
青藏高原地质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研究丛书: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质记录及机制 [Geological Records and Mechanism of the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青藏高原地质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研究丛书: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质记录及机制 [Geological Records and Mechanism of the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