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主要内容包括:普罗泰戈拉、高尔吉亚、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方法、善的原则、苏格拉底的命运、苏格拉底派、麦加拉学派、欧几里得、欧布里德、斯底尔波、居勒尼学派、阿里斯底波、德奥多罗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部 希腊哲学(续)
第一篇
第二章 第一期第二阶段:从智者派到苏格拉底派
甲、智者派
一 普罗泰戈拉
二 高尔吉亚
乙、苏格拉底
一 苏格拉底方法
二 善的原则
三 苏格拉底的命运
丙、苏格拉底派
一 麦加拉学派
1.欧几里得
2.欧布里德
3.斯底尔波
二 居勒尼学派
1.阿里斯底波
2.德奥多罗
3.赫格西亚
4.安尼克里
三 犬儒学派
1.安底斯泰纳
2.第欧根尼
3.晚期犬儒派
第三章 第一期第三阶段: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甲、柏拉图
一辩证法
二 自然哲学
三 精神哲学
乙、亚里士多德
一 形而上学
二 自然哲学
三 精神哲学
1.心理学
2.实践哲学
(1)伦理学
(2)政治学
四 逻辑学
译者后记
专有名词中外文对照表
精彩书摘
从这里,他转到更详细的规定上面,转到那些在此处可能遇见的困难上面。如果理性只是被理解为能力,而不是被理解为活动性,则延续不停的思维将会是充满疲劳的,而对象就会比理性更优越;思维活动和思想也存在于那思维着最恶劣的东西的人那里,——这种人也可能会有些思想,会有思维的活动等等。但是这却是不正确的;因为理性只思维它自身,因为它就是那最优越的东西。它乃是思想的思想,乃是对思想加以思维的活动;这中间就表达出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而这就是那最优越的。绝对的最终目的,思维着自身的理性,——这就是至善;至善是只在自己本身、只为自己而存在的。
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顶点,就是在他那里所能找到的最富于思辨的东西。从外表看来,好像思维只是与别的东西并列起来加以讨论的;这种逐一讨论的方式,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当然是不免要出现的。但是他关于思维所说的话,却显然是绝对富于思辨的,并且不是和别的东西例如感觉平列的,因为感觉对于思维只是可能性。这一点还包含在下面这层意思里:理性乃是一切,它潜在地是一个总体,是真理一般,——按其潜在性而言,乃是思想,而当其为真实时,则又是自在自为的思维,这个既是自在的存在又是自为的存在的活动性,乃是思维的思维,它虽是抽象地被规定,但本身却构成绝对精神的本性。
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关于他的思辨的理念所必须注意的主要之点,但关于它们,我们不可能再详细讨论了。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正版!发货快就选京东!噢耶!
评分
☆☆☆☆☆
这套书我都应经收集齐啦
评分
☆☆☆☆☆
本书包括第一部 希腊哲学,第一篇(续),第二章 第一期第二阶段:从智者派到苏拉底派, 甲、智者派,普罗泰戈拉,高尔吉亚,乙、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方法,善的原则,苏格拉底的命运,丙、苏格拉底派,麦加拉学派,欧凡里德,欧凡里德,斯底尔波, 居勒尼学派,阿里斯底波,德奥多罗等内容.
评分
☆☆☆☆☆
绝对好书,经典著作值得保留!
评分
☆☆☆☆☆
黑格尔的经典,买了许多
评分
☆☆☆☆☆
黑格尔之前无哲学史,作为古典哲学最后的人物,之后哲学发生了转向。
评分
☆☆☆☆☆
1807年出版他的第一部著作《精神现象学》。
评分
☆☆☆☆☆
黑格尔青年时代恰逢法国大革命,J.卢梭的思想对他产生了极大影响,他被法国革命崇尚的自由精神深深打动。他反对封建专制和民族分裂,渴望德国在政治上实现统一,把德意志民族的复兴与资产阶级革命联系起来,并把立宪政治制度视之为理想的国家制度。1815年拿破仑战争的失败、欧洲封建势力的复辟,使他的政治态度发生变化,放弃了激进的政治主张,开始赞颂现存的普鲁士王国,主张以此为基础而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黑格尔晚年对普鲁士王国表现出忠顺态度,但对法国革命始终持有好评,对德国保守派──历史法学派持反对态度。
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