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作為國內體育産業藍皮書,《體育藍皮書:中國體育産業發展報告(2013)》是繼一本《中國體育産業發展報告(2008-2010)》之後,又一本比較詳實、全麵地對我國體育産業進行整體分析的論著,是對我國體育産業的發展以及體育産業從業人員具有指導意義的報告,也是在十八大思想的指引下,本著務實的態度,朝著深化體製改革的方嚮又一次的邁進。《體育藍皮書:中國體育産業發展報告(2013)》通過專業視角和學者聲音,基於事實、數據和深度,解讀中國體育産業發展大勢,發錶前沿的體育産業深度調查報告和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阮偉博士,北大體育産業研究中心的創建人。中國第一本體育藍皮書《中國體育産業發展報告(2008~2010)》的牽頭人;國傢體育總局部級重點課題“體育與城市發展關係”的負責人、廣電總局部級重點課題“中國體育電視産業發展戰略”的負責人,多個高校的研究生導師。多年來,親曆體育、體育電視、體育電視經營、體育賽事經營及管理、體育賽事品牌營銷等領域,實現瞭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閤。參與報道瞭全運會、亞運會、奧運會、世界杯等多項國際、國內單項和綜閤性體育賽事,從記者、編輯到責任編輯、製片人,參與並見證瞭中央電視颱體育頻道的成立。七年間,製造瞭中視體育娛樂有限公司業績平均每年以幾乎100%的速度遞增發展的奇跡,同時也是“央視·IMG”閤資公司的創建人、央視《第五頻道》雜誌的創建人。
鍾秉樞教授、教育學博士,首都體育學院院長,北京體育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兼任國際教練教育委員會副主席、國際大體聯學術委員會委員、國際排聯規則委員會委員、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副主席、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空手道分會主席、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訓練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教育技術學會副會長、中國教育技術學會高校體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傳播學會體育傳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成人教育協會體育高等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教育部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文化教育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排球協會副主席、《中國學校體育》主編。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事部新世紀百韆萬人纔工程首批國傢級專傢。主要從事體育教育訓練學、體育人文社會學和高教管理方麵的研究。截至2012年齣版和發錶瞭《我國優秀運動員群體社會流動的研究》、《社會轉型期我國競技體育後備人纔培養及其可持續發展》、《奧林匹剋品牌》、《職業體育》、《我國綜閤型體育賽事改革的研究》、《執教成功之道》、《團隊管理與領導藝術》等方麵的著作和譯著20多部,論文300餘篇,獲得國傢級教學成果二等奬3項、省部級教學成果奬9項、省部級科研成果奬11項。
內頁插圖
目錄
Ⅰ 總報告
1 2011~2013年中國體育産業發展報告
一 體育競賽業格局與市場前景
二 體育健身業格局與市場前景
三 體育用品業格局與市場前景
四 體育場館業格局與分析
五 現代體育傳媒業發展分析
六 體育投融資分析
七 城市品牌與體育競賽發展關係
八 賽事管理公司人纔發展戰略
Ⅱ 分報告
2 體育競賽業格局與市場前景分析
3 體育健身業格局與市場前景分析
4 體育用品業格局與市場前景分析
5 體育場館業格局與分析
6 現代體育傳媒業發展分析
7 體育産業:人與資本的博弈
8 體育賽事與城市品牌傳播
9 賽事管理公司人纔發展戰略
Ⅲ 經典案例篇
10 廣州亞運會運營模式分析
11 第七屆全國城市運動會效益與運作模式研究
12 2012年中國人倫敦奧運關注行為與心態研究報告
13 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運營模式分析
14 馬拉鬆賽事運營模式分析
15 上海國際田徑大奬賽運營模式分析
16 WTA網球賽事運營模式分析
17 CBA聯賽運營模式分析
18 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運營模式分析
19 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運營模式分析
20 深圳觀瀾湖高爾夫球賽事運營模式分析
21 361°《倫敦行動》運營模式分析
精彩書摘
(三)産業的分布與聯動
1.體育用品業在地理範圍的分布特點
當今世界最著名的管理學傢邁剋爾·波特在他的名篇《集群與新競爭經濟學》一文中係統地提齣瞭新競爭經濟學的産業集群理論,並解釋瞭産業集群的含義。他認為:一個國傢或地區在國際上具有競爭優勢的産業,其企業在地理上通常會呈現高度聚集的趨勢,集群所具有的不同規模和形式要視其縱深性和復雜程度來確定。正如我們在前文中所詳細列舉的當今中國體育用品業的地域分布,不難發現,隨著體育産業的不斷壯大,體育用品業的集群化發展越發明顯,這也是體育用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這種趨勢在中國沿海等地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地理條件和人文背景,普遍以一種自下而上的方式萌芽,由少數具有開拓精神的企業傢引領,起到良好的榜樣示範效果後,帶動瞭同類或相關企業的前僕後繼,集聚成群後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相對均衡穩定的態勢。我國體育用品企業大多在閩、浙、粵地區,這三個地區的體育用品(運動器材、運動服、運動鞋)企業約占全國的2/3,産品産量、産值、齣口量都占全國的首位,全國齣現的70餘種體育用品品牌多在閩、浙、粵三省。
目前來看,這種態勢雖然符閤國際潮流,但是尚未形成良性的健康發展。確切地說.還僅處於體育用品製造業紮堆的“準集群”狀態,産業鏈還有許多需要關聯和加固的環節。首先,在全球經濟環境迴暖尚不明顯,內需外需均受到抑製的影響下,企業去庫存化、去杠杆化並存。人民網在11月發文稱,2012年上半年,6大品牌的總庫存達37.21億元,與上一年底36.99億元的總庫存相比,有所增長。6大品牌中,雖然361。動嚮的庫存都有下降,但匹剋的庫存量仍不斷上漲,與2011年底相比,上半年庫存已經漲至5.29億元,漲幅為25.65010。企業的發展不依靠科技創新,而過度依賴廉價勞動力成本,品牌發展無從談起,不具備核心競爭能力。其次,未能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集群競爭的優勢,反而因為同質化競爭嚴重,忽略瞭集群化的本質特性;另外,政府部門缺乏應對類似問題的行政經驗,作為有限。因此體育用品業的産業集群升級壓力巨大。
……
前言/序言
《中國體育産業發展報告(2013)》:透視中國體育産業的時代脈搏 2013年,中國體育産業正經曆著前所未有的變革與轉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在國傢政策的積極引導下,以及億萬人民日益增長的體育消費需求驅動下,中國體育産業迎來瞭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體育藍皮書:中國體育産業發展報告(2013)》便是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應運而生,它以嚴謹的學術態度、翔實的調研數據和深刻的洞察分析,全麵描繪瞭2013年度中國體育産業的整體發展圖景,並對未來趨勢進行瞭前瞻性探討。 本書絕非僅僅是一份簡單的年度統計報告,它更是一部深度解析中國體育産業生態係統的百科全書。報告的編纂團隊匯聚瞭國內外頂尖的體育經濟學、産業經濟學、社會學等領域的專傢學者,通過對海量一手及二手數據的搜集、整理、分析與解讀,力求呈現一個客觀、全麵、具有深度和廣度的中國體育産業發展現狀。從宏觀的政策環境、經濟影響,到微觀的細分産業、企業運營,再到更深層次的消費行為、社會效應,本書都進行瞭細緻入微的梳理與剖析。 報告的核心內容與結構亮點: 《中國體育産業發展報告(2013)》在結構上力求邏輯清晰、層次分明,確保讀者能夠係統地理解中國體育産業的復雜性。報告通常分為以下幾個主要章節,每一章節都承載著對特定領域深入的探索: 第一部分:宏觀環境與政策導嚮 中國體育産業的宏觀經濟環境分析: 這一部分將深入探討2013年中國整體經濟形勢對體育産業的影響。例如,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變化、城鎮化進程的推進,以及國傢對服務業的扶持政策等,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體育産業的發展空間和增長潛力。報告會通過數據對比和趨勢分析,揭示宏觀經濟因素如何塑造著體育産業的整體格局。 國傢體育政策的解讀與演進: 2013年,中國體育事業和體育産業的發展正處於國傢政策密集齣颱和調整的關鍵時期。本部分將係統梳理2013年度國傢在體育管理體製、體育投融資、體育場館運營、體育賽事管理、體育消費促進等方麵的重大政策文件,深入分析這些政策的齣發點、核心內容、實施效果以及對體育産業發展的具體推動作用。報告將特彆關注那些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政策,如關於進一步推動體育服務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並探討其對市場主體行為的引導和規範。 國際體育産業發展趨勢與中國體育産業的比較分析: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瞭解國際體育産業的先進經驗和發展趨勢至關重要。本章節將選取全球體育産業發展較為成熟的國傢和地區(如美國、歐洲、日韓等)作為參照,分析其在賽事運營、職業體育、體育營銷、體育科技等方麵的成功模式和創新舉措。在此基礎上,報告會清晰地指齣中國體育産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並為中國體育産業的未來發展提供藉鑒和啓示。 第二部分:中國體育産業的結構與運行 中國體育産業的整體規模與構成分析: 報告的核心任務之一就是對2013年中國體育産業的整體規模進行測算和評估。這包括對體育産業總産值、增加值、就業人數等關鍵指標的統計分析。同時,報告還會對體育産業的內部結構進行細緻的劃分,識彆齣體育用品製造、體育服務(包括體育培訓、體育健身、體育賽事、體育旅遊、體育場館服務、體育中介服務等)、體育傳媒等主要構成部分,並分析各細分領域的占比和發展特點。 重點細分産業的深度剖析: 體育用品製造: 這一部分將關注2013年中國體育用品製造行業的發展現狀,包括企業的生産狀況、産品創新、品牌建設、國內外市場銷售情況等。報告可能會涉及運動服裝、運動鞋、各類體育器材的生産和銷售數據,並探討中國製造在國際體育用品供應鏈中的地位與挑戰。 體育服務業: 作為體育産業的核心與增長引擎,體育服務業的分析將占據報告的重要篇幅。報告將重點關注以下幾個關鍵領域: 體育賽事: 2013年度中國舉辦和參與的各類大型體育賽事(如足球、籃球、田徑、遊泳、新興體育項目等)的規模、影響力、商業運作模式、觀賽消費等。報告會分析賽事如何帶動相關産業發展,以及賽事IP的價值挖掘。 體育培訓與健身: 隨著全民健身戰略的深入推進,體育培訓和健身行業的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本部分將梳理2013年各類體育培訓機構(如青少年體育培訓、職業技能培訓等)和健身俱樂部的運營情況,分析市場規模、服務模式、消費習慣以及行業麵臨的挑戰。 體育旅遊: 體育旅遊作為一種新興的消費模式,其發展潛力巨大。報告將探討2013年體育旅遊産品和綫路的發展情況,分析遊客的齣遊動機、消費偏好以及相關的旅遊産品開發和市場推廣。 體育場館運營: 體育場館作為體育活動的重要載體,其運營效率和多元化利用是産業發展的重要環節。本部分將評估2013年各類體育場館的建設、使用率、收費模式、商業開發以及麵臨的管理和效益問題。 體育中介服務: 包括體育經紀、體育谘詢、體育營銷、體育公關等專業服務機構在2013年的發展狀況,分析其在連接體育資源與市場需求方麵的作用。 體育傳媒與信息服務: 體育媒體在傳播體育文化、推廣體育項目、引導體育消費方麵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部分將分析2013年體育電視、體育報刊、體育網站、體育APP等各類媒體的發展情況,探討體育內容的傳播方式、商業模式以及新媒體環境下的挑戰與機遇。 區域體育産業發展差異與特色: 中國地域遼闊,各地經濟發展水平、資源稟賦、文化習俗存在差異,這導緻中國體育産業在區域分布上也呈現齣明顯的不平衡性。報告將通過對東部沿海、中部地區、西部地區以及重點城市群的體育産業發展現狀進行對比分析,揭示各區域的優勢、劣勢、發展特點和潛在機遇,為區域體育産業協同發展提供思路。 第三部分:體育消費與市場洞察 中國體育消費市場的規模與結構分析: 體育消費是驅動體育産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本部分將聚焦2013年中國體育消費市場的整體規模、增長趨勢,並對其消費結構進行細緻的劃分,例如,將體育消費區分為體育用品消費、體育服務消費(包括健身、觀賽、培訓、旅遊等)和體育相關産品消費等。報告將深入分析不同消費群體的消費特徵、消費習慣和消費能力。 居民體育消費行為研究: 這一部分將通過大量的調研數據,深入剖析中國居民在2013年度的體育消費行為。報告會關注居民參與體育活動(包括競技體育、健身、休閑體育等)的頻率、時長、偏好項目,以及他們在體育服務、體育用品上的支齣構成。同時,報告還會分析影響居民體育消費行為的因素,如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年齡、性彆、居住地、社會文化觀念等。 體育消費熱點與新興趨勢: 2013年,中國體育消費市場湧現齣許多新的熱點和趨勢。例如,大眾健身的興起、戶外運動的流行、冰雪運動的推廣、電子競技的初步發展等。報告將對這些熱點和趨勢進行深入解讀,分析其形成原因、市場規模、發展潛力以及對相關産業的拉動作用。 第四部分:體育産業的創新與未來展望 體育産業投融資現狀與趨勢: 資金是體育産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本章節將分析2013年中國體育産業的投融資環境,包括政府投資、社會資本、風險投資、私募股權等多種融資渠道的現狀和特點。報告會探討體育産業吸引外部投資的難點與機遇,以及未來投融資模式的創新方嚮。 體育科技與産業融閤: 科技創新是推動體育産業升級的關鍵動力。本部分將關注2013年體育科技在運動訓練、賽事轉播、運動裝備、健身康復等領域的應用情況,例如,智能穿戴設備、大數據分析、虛擬現實技術等在體育領域的應用前景。報告將探討科技如何賦能體育産業,提升産業的效率和用戶體驗。 體育産業麵臨的挑戰與風險: 任何産業的發展都不會一帆風順。《中國體育産業發展報告(2013)》也客觀地指齣瞭中國體育産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麵臨的挑戰和風險。這可能包括市場監管不完善、行業標準缺失、人纔短缺、商業模式不成熟、知識産權保護不足、市場準入壁壘等問題。報告將對此進行深入分析,並提齣相應的對策建議。 中國體育産業未來發展趨勢預測: 在對2013年度發展狀況進行全麵梳理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報告將對中國體育産業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科學預測。這可能包括對産業規模的增長預測、新興細分領域的崛起、消費升級帶來的新機遇、國際閤作的深化、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等方麵的展望。報告將為政策製定者、行業從業者、投資者以及廣大體育愛好者勾勒齣中國體育産業的未來發展藍圖。 本書的價值與意義: 《體育藍皮書:中國體育産業發展報告(2013)》的齣版,對於中國體育産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對於政府部門而言: 本報告提供瞭全麵、權威的行業數據和深刻的分析,有助於政府部門更準確地把握體育産業的發展規律,製定更科學、更有效的産業政策,優化資源配置,引導産業健康發展。 對於行業從業者而言: 本報告是瞭解市場動態、把握發展機遇、規避潛在風險的重要參考。無論是體育用品製造商、賽事組織者、體育培訓機構,還是體育場館運營商、體育服務提供商,都能從中獲得寶貴的市場洞察和經營啓示。 對於投資者而言: 本報告提供瞭關於中國體育産業投資價值、發展前景、風險點等方麵的權威信息,有助於投資者做齣更明智的投資決策,發掘具有潛力的投資項目。 對於學術研究而言: 本報告是研究中國體育産業發展的重要文獻資料,為學術界提供瞭豐富的原始數據和深入的理論分析,有助於推動體育經濟學、體育産業管理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 對於普通大眾而言: 本報告能夠幫助公眾更深入地瞭解中國體育産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增強對體育消費的認知,激發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從而更好地享受體育帶來的健康與快樂。 總而言之,《體育藍皮書:中國體育産業發展報告(2013)》是一部具有裏程碑意義的著作,它猶如一麵鏡子,清晰地映照齣2013年中國體育産業的發展全貌,又如一盞明燈,為中國體育産業的未來發展指明瞭方嚮。本書的內容豐富、論證嚴謹、視角獨特,是理解中國體育産業發展脈絡、把握時代機遇的必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