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从学情角度重新审视语文课堂教学,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为语文教育研究者观察分析课堂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语文课堂“学情视角"缘何需要重构
第一节 谁知道真正的学情
一、谁“知道”真正的学情?
二、“谁”知道真正的学情?
第二节 视角匮乏造成的学情难题
一、中外语文教师的课堂观察视角对比
二、学情视角匮乏与课堂困境的形成
三、学情观察:重构课堂现实图景
第三节 学情视角的内涵及相关概念界定
一、关键术语界定
二、学情视角的内涵
第二章 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语文课堂“学情分析”袭用框架批判
一、袭用框架潜藏的悖论
二、“学情”的不同所指之间语义差异过大
三、“学情分析”的内涵需要动态性拓展
第二节 作为替代的“学情视角”分析框架试建
一、学情视角:基于历史与逻辑的考察
二、“学情视角”分析框架的参照系审议
三、“学情视角”分析框架的基本维度
第三节 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的方法论
一、“学情视角”重构的方法论基础
二、中外语文课堂“学情视角”研究的方法比较
第三章 “学习起点”:语文教学设计层面的学情视角重构
第一节 “学习起点”概说
一、“学习起点”分析的学理基础
二、“学习起点”分析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学习起点"分析的现状调查(上)
一、十年间“学习起点”分析的基本走势
二、“学习起点”分析的具体状况
三、经验与问题
四、空泛的“学习起点”分析
第三节 “学习起点”分析的现状调查(下)
一、对115个教学设计个案统计分析结果的印证
二、无暇顾及的“学情”:教师备课的真实状况
三、面对“学”的困境:“起点分析”的无力与无能
第四节 “学习起点”分析的改进路向
一、“描述学习”与“改进学习”的区分
二、“知道怎样做”:“改进学习”视角中的“起点分析”内涵
三、“起点分析”的实践结构:“行动中识知”与“行动中反映”
四、“起点分析”的实践操作示例
第四章 “学习状态”:语文教学实施层面的学情视角重构
第一节 “学习状态”概说
一、“内驱力”满足问题的发现
二、“目标策略需要”的满足与学习状态问题
第二节 语文课堂中的两种“学习状态”比较
一、语文课堂离真实的“学习状态”有多远
二、以“促学”为理据的语文课堂
第三节 通过“学习需要”满足来改善“学习状态”
一、只教不懂的,不教已懂的
二、重新认识“兴趣”问题
第四节 依据“学生提问”来改善“学习状态”
一、学习状态的探查方式
二、解开“学生提问”的困扰
第五节 满足需要的“关键事件”剖析
一、通过“教学诊断”创造“学的关键事件”
二、遭遇猝不及防的“学情”
三、面对“学情估测”的差异
四、诊断并应对学生的“错误”
五、问题症状与问题本质:关于诗歌“颜色”的讨论
六、“教学诊断”如何在“学的关键事件”研究中起作用
第五章 “学习结果”:语文教学评估层面的学情视角重构
第一节 语文作业:日渐模糊的学习结果评估功能
一、师生问卷显示的语文作业现状
二、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严重问题
三、语文作业批改面临着功能性缺失
第二节 重建语文作业的评估立场:关注“结果”中的学情分析
一、语文作业的功能定位讨论:被忽视的“评估”向度
二、把“作业评估”纳入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第三节 作业批改与分析:评估“学情”的重要途径
一、作业批改在“学情分析”中的作用探讨
二、学生作业合作分析:“学情分析”的新途径
第四节 建立语文作业与课堂教学的有效关联
第六章 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的制约因素探讨
第一节 课堂教学行为的局限:教师专业能力问题
一、教师“学情分析”能力缺失:以“非指示性教学”为例
二、“非指示性教学”课例讨论
三、对诗歌的“非指示性”领悟:美国教师的经验
四、比较与借鉴:对“学情”的过程观察与分析
第二节 教材造成的难题:教材内容的教学化问题
一、“错位”的“同课异构”现象
二、“教材内容教学化”势在必行
第七章 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之合作研究
第一节 构建基于学情视角的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循环圈
一、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学习结果三个层面的互动与关联
二、基于学情视角的课堂教学研究循环圈描述
三、对一个课例研究循环圈的考察
第二节 基于学情视角的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循环圈运行(一)
一、《陶渊明诗二首》课堂教学研究
二、《十八岁出门远行》课堂教学研究
三、两个课例研究中发现的学习经验生成状况
第三节 基于学情视角的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循环圈运行(二)
一、《琵琶行》课堂学生学习成功水平观察记录情况及分析
二、访谈与后测提供的印证
第四节 基于学情视角的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循环圈运行(三)
一、“学”与“教”在环节转换中发生的冲突
二、在大环节之下的“学”基本体现为一种自发状态
三、“学”的经验生成方式体现较大的差异
四、互动结构中的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从学理上来看,第一个过程是第二个过程的理据。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措施而不采取那样的措施,为什么使用这个技巧而不使用另一个技巧,为什么要改变原先预设的教学措施,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应该到第一个过程中去寻找,即要通过寻找更多的“学”的证据来回答教师“教”的合宜性问题。
如果从教师身上去找,势必陷入循环推理的泥淖。正如我们以前的听课模式所做的。以前我们的推论模式是:教师根据这个目标,安排了这些内容,选择了这些教学方法。教师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教学方法呢?是因为他安排了这样的教学内容。为什么安排这样的教学内容呢?因为他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这就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循环推论。我们现在需要打破这个模式,确立合宜的推论模式:教师为什么确立这个教学目标,是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要;教师为什么安排这样的教学内容,是依据学生的学习经验发展需要;教师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教学方法,是依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态。
弄清楚了课堂观察的出发点之后,接下来从何处进行“学”的观察,也即“学”的观察视角或观察点应该如何确定才会使观察活动更有价值,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了。我认为应该从课堂的“裂缝”、“皱褶”处打开缺口(当然.我在这里使用的“裂缝”、“皱褶”只是一种隐喻)。我在研究中发现课堂的“裂缝”主要体现在“课堂”里学生“学”的不充分之处,或者是“学”被扭曲之处,或者是“学”所出现错误之处。作为一种课堂研究行为,我们需要通过细致的观察,放大这些“裂缝”。把这些“裂缝”撕开、扩大,就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也就是二个新的突破口。由此出发我们有可能重构课堂教学的现实图景。
因此,我们需要获取更多的学习行为样本,对之加以分析、归类,从中找到我们需要的证据。有时,我们观察到一个行为样本,但这个样本反映的并不是实际上的意义,即可能是一种假象。如果教师按这个样本作出反应、采取措施、作出决定,这个决定就意味着两种可能,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而接下来引发的学习也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合宜的,一种是不合宜的。合宜的就促进了学习,不合宜的就阻碍了学习。以往的做法,大多是凭经验或常识来判断。以往在课堂里经历过这样的学习行为样本,而事后发现自己作出的决定促进了学习,所以这次依例行动。但课堂的复杂性决定了,并不是每次出现的这样的行为都可以采取相同的对策,即经验并不是永远可靠。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课堂观察来确认行为样本的意义。
一般来说,行为样本意义的获得,可以有两种研究方法,一是量的研究法,二是质的研究法。量的研究法是对这个行为样本出现的频度(频数)进行登记,并对登记表所反映的数据进行分析。质的研究法是对这个行为样本的意义作深度描述。因为有时频数反映的可能也只是一种浅层事实,并不能揭示其潜在的实质意义。如果我们只记录其频数,就难以触及其本质意义,也就会直接影响我们对行为样本的判断。
……
前言/序言
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4月1日上午,全县及时组织召开了殡葬改革工作再动员会,所有在家的县处级领导出席了会议,各乡镇办乡党委书记、镇长(主任),分管民政工作的
评分
☆☆☆☆☆
全市殡葬改革商水现场会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工作,认真落实省委书记卢展工就殡葬改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殡葬改革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周口市殡改工作商水现场会议精神,把殡葬改革工作作为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今年全县的重点工作之一,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殡葬改革工作稳步推进。西华县地处豫东黄泛区腹地,辖18个乡镇3个办事处,425个村委会、25居委会,总人口为90多万人。西华是个农业大县,绝大部分人靠土地生存,按每年6‰的死亡率计算,全县每年死亡人数要超过5000人,如果不实行火葬,按土葬计算,平均每个坟头占地6平方米,全县每年占地达30000平方米以上,浪费了45亩土地,并且都是高标准良田。如果把历年的坟头算在一起,数目惊人。人多地少、“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现象十分突出,实施殡葬改革更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并且耕地内坟头林立,不利于机械化耕作,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实施殡葬改革,可以说是优化我县外部形象和投资环境的现实需要。
评分
☆☆☆☆☆
一直喜欢书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从学理上来看,第一个过程是第二个过程的理据。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措施而不采取那样的措施,为什么使用这个技巧而不使用另一个技巧,为什么要改变原先预设的教学措施,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应该到第一个过程中去寻找,即要通过寻找更多的学的证据来回答教师教的合宜性问题。如果从教师身上去找,势必陷入循环推理的泥淖。正
评分
☆☆☆☆☆
评分
☆☆☆☆☆
内容全面,值得购买!
评分
☆☆☆☆☆
终于买回来了。一直想看的一本书!
评分
☆☆☆☆☆
如果从教师身上去找,势必陷入循环推理的泥淖。正如我们以前的听课模式所做的。以前我们的推论模式是:教师根据这个目标,安排了这些内容,选择了这些教学方法。教师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教学方法呢?是因为他安排了这样的教学内容。为什么安排这样的教学内容呢?因为他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这就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循环推论。我们现在需要打破这个模式,确立合宜的推论模式:教师为什么确立这个教学目标,是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要;教师为什么安排这样的教学内容,是依据学生的学习经验发展需要;教师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教学方法,是依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态。
评分
☆☆☆☆☆
农村公益性公墓实现全覆盖,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农村公墓今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要求。西华县按照节约土地、保护生态、保障需求、方便群众的原则,和有标志牌、有明显的区域界线、有统一规划的墓穴、有绿化的树木花草和道路通畅“四有一通”的建设标准,于2012年7月
评分
☆☆☆☆☆
被同事买的,很超值,同事很喜欢。经典图书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