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文库·哲学社会科学类:中国古代经济史稿(套装全3册)》介绍了我国先秦至明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着重论述了不同历史时期政治与经济的相互作用、赋税和徭役的轻重比例问题,同时还重点考察了各时期的工商业动态。《中国文库·哲学社会科学类:中国古代经济史稿(套装全3册)》是一部经典的经济史著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文献价值。《中国文库·哲学社会科学类:中国古代经济史稿(套装全3册)》由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最新出版。
作者简介
李剑农(1880~1963),又名剑龙,号德生。湖南隆回入,著名历史学家。曾任武汉大学教授。著有《戊戌以后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政治学概论》等。
内页插图
目录
《中国古代经济史稿(先秦两汉部分)》
第一编 殷周之际及周代前期
第一章 甲骨文时代之经济史影
一、产业情态
二、生产工具与耕作方法
三、社会经济关系
第二章 周民族之来源及其初期生活情态
一、周民族之来源问题
二、周民族初期之生活情态
第三章 周代之“封建”
一、“封建”与宗法之意义
二、周初进入“封建”组织之史迹及其原因
第四章 宗周时期“封建”制度之进展
一、鼎彝铭文中所记土地与奴隶之分割
二、《诗》中所见“封建”制之扩张
三、领主与农民之生活关系
第二编 周代后期
第五章 产业之进化
一、由青铜器进入铁器时代
二、职工之分业独立与冶铁业之成立
三、农业技术之进步
第六章 金属货币制度之演进
一、货币之意义
二、中国金属货币演进的器物与形制
三、各种货币使用之时代
第七章 商业之发展
一、春秋时期之商业情况
二、战国时期之商业情况
三、关税制度之萌芽
四、人口增加与大都会之兴起
第八章 土地之兼并
一、诸侯兼并
二、世卿贵族的兼并
三、战国时代私家豪富之兼并
四、田赋制度之演进
第九章 孟子的井田设计
……
《中国古代经济史稿(宋元明部分)》
《中国古代经济史稿(魏晋南北朝隋唐部分)》
精彩书摘
第一,当时虽已有国家组织,但氏族社会之残余尚甚浓厚。大抵合诸氏族为一部落团体,合若干部落团体为一联盟,殷之国家组织实为部落联盟之进一步发展耳。殷以外之诸部落,多为殷所慑服;然与之相敌抗者亦正不少。见于卜辞中之“土方”、“吕方”、“羌方”、“井方”、“洗方”、“苴方”等,皆恒与殷人发生激烈之部落战争。其中吕方、土方,与殷人斗争之关系似尤密切(据罗氏考释,卜征伐者三十有五,对于吕方多至十余条),且二者似皆与殷境土相毗连,恒因侵占田邑,发生斗争。如“土方牧我田十人”,“吕方出牧我示棘田七人五”,又如日“土方征于我东鄙口二邑,吕方亦牧我西鄙田”皆是(见《考释》第97-98页)。每一部落团体内之诸氏族,大抵亦以一最强之族为统治族,余族皆听命焉。
第二,有阶级而有国家,有财产而有继承。殷氏族联盟进入国家组织,阶级之概念已十分明显,但财产之私有尚未特受重视,故其王位继承,尚未建立确定之宗法制度。宗法制度以纵断的家族组织为其系统,王位及家长的地位,由嫡长子以次承袭(此由周代所确定,当于后节述之)。殷商王室之家族传统则为一横断的世代层划分之形式,王位及家长地位之承袭,以兄终弟及为主,无弟然后传子。王国维据卜辞研究之结果,谓“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自汤至于帝辛,二十九帝中,以弟继兄者十四,其传子者亦多为弟之子而罕传兄之子;盖周时嫡庶长幼分贵贱之制,商无有也”。此种纵断与横断形式之区别,非但于王位继承见之,即于祭礼亦可见:周人祀祖,以庙数别贵贱亲疏,王立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皆由考上溯至于其应祭之世而止;庶子则以别宗之故不祭其祖(参看《礼记·祭法》及《大传》等)。
殷人则自大父以上皆称日祖,父则为父与诸父之通称;向一人特祭,称祖某或父某,向诸祖或诸父致祭,或称“多后”、“多父”,或列举诸祖及诸父之名,称祖某父某;如日:“癸丑卜口贞王宾口自上甲至于多后衣亡口”,曰:“戊子卜于多父旬”,此不举名而称“多”者也。如日:“祖辛一牛,祖甲一牛,祖丁一牛”,日:“甲辰卜贞王宾祖乙祖丁祖甲康祖丁武乙衣亡丈”(见《书契前编》第26页及第20页),此列举诸祖之名者也。又如日:“贞之于父庚,贞之于父辛”(见《戬寿堂》第7页),日:“父甲一牡,父庚一牡,父辛一牡”,此列举诸父之名者也。由此可见殷人对于父祖祭礼上亦但有横断的平列形式,不若周人有贵贱嫡庶之区别。然则在殷人世族组织之下,纵断的宗法观念尚未确立,凡列于一世代层之兄弟,虽有年龄长幼之殊,其权利地位皆相等。王位继承之兄终弟及,亦仅依年龄之先后耳。
殷人有无个人财产所有权,卜辞中尚无直接明确之证据,足以解答此问题。
……
中国文库·哲学社会科学类:中国古代经济史稿(套装全3册)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这是任何想要了解国共关系史,特别是想要了解当年执政的国民党何以会短短几年间就败给了“革命”的共产党的读者,非读不可的重要著作之一。作者的视野相当开阔,尤其是对1940年代后半期国共两党在社会政治层面的较量,做了很深入的考察与研究,给人深刻的印象。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值得珍藏的史学资料。
评分
☆☆☆☆☆
中国经济史的经典著作,功力深厚。
评分
☆☆☆☆☆
京东图书还是不错的,种类齐全,方便快捷。
评分
☆☆☆☆☆
评分
☆☆☆☆☆
编辑本段求学李剑农童年时代读私塾,稍长在宝庆濂溪书院就读。少年时代就受到维新救国风潮的影响,热忱支持变法维新。光绪三十年(1904年)春,进入湖南中路师范学堂史地科学习,专攻历史,并在学校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光绪三十四年(1908)毕业后,留校任教。任教时期,积极向学生传播革命思想。宣统二年(1910年),李剑农抱着求知与救国的意愿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
评分
☆☆☆☆☆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