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中国近现代外交史资料选辑》后,心中感慨万千,仿佛穿越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本书不仅仅是一堆冰冷的史料堆砌,更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那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如何在列强的夹缝中挣扎求存,又如何孕育出走向独立自主的强大力量。 我尤其对其中关于甲午战争前夕,中国与日本之间一系列外交斡旋的资料印象深刻。那些来自总理衙门、驻日公使馆的奏折、电报,字里行间都透着当时的复杂局势。一方面是日本侵略野心的日益膨胀,另一方面则是清廷内部的犹豫不决、派系林立。看着那些详尽的外交谈判记录,我能感受到双方代表的心态博弈,感受到中国外交官在极端不利条件下的努力与无奈。书中收录的许多奏折,不仅仅是简单的事件汇报,更是对当时国家战略、民族命运的深刻反思,读来令人心惊,也引人深思。
评分《中国近现代外交史资料选辑》带给我的,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历史的全新理解。它让我看到,外交并非是高高在上的政治游戏,而是与国家命运、民族存亡息息相关的生动实践。 我常常会花很长时间去琢磨那些关于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与各国签订的各种条约、协定。尤其是一些关于“不平等条约”的废除或修改的谈判资料,充分展现了那个时代中国外交的艰辛与曲折。看着文件里反复出现的“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等字眼,我能深刻体会到中国人民在争取国家主权和独立方面付出的巨大代价。书中对这些谈判过程的详细记录,包括双方的诉求、妥协、甚至是一些暗地里的博弈,都让历史变得异常立体和真实。这不仅仅是研究,更是对民族屈辱与抗争的深刻记忆。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受,便是历史的厚重感和现实的启示性。翻阅这些泛黄的史料,我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响,看到了前辈们的奋斗轨迹。 其中有一部分资料,详细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世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过程,以及在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等重大外交事件中的努力。这些资料让我看到,新中国是如何在经历长期的封闭之后,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是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一步步争取到应有的国际地位。我看到了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外交家的高瞻远瞩和高超智慧,他们以坚定的原则和灵活的外交手腕,为新中国赢得了尊重和友谊。这些资料不仅仅是历史记录,更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
评分这次阅读体验,可以说是对中国近代外交史的一次深度“沉浸式”体验。这本书就像一个精心搭建的舞台,而那些尘封已久的史料,则是舞台上的演员,它们用最真实、最朴素的语言,向我诉说着一个个鲜活的故事。 我最喜欢的是那些涉及中国早期参与国际组织,以及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权益的资料。例如,关于中国在万国邮政联盟、国际电报联盟等早期国际机构中的参与情况,以及为了争取平等地位所进行的努力。这些资料的珍贵之处在于,它们展现了中国并非完全被动地接受国际秩序,而是在努力寻找自身的位置,并在有限的条件下发出自己的声音。那些充满智慧和勇气的谈判片段,那些为了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而据理力争的瞬间,都让我对那个时代的中国外交官们肃然起敬。它们不仅仅是文字,更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评分每次翻开《中国近现代外交史资料选辑》,我都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亲历着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跌宕起伏。 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与其他同盟国之间外交合作的资料。那些记录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政府在争取外部援助、统一抗日战线等问题上的复杂互动,以及与美、苏等国在外交上的磋商与协调,都为我们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视角。我看到,即使在战争最艰苦的岁月,中国依然在国际舞台上积极争取支持,努力争取民族解放。那些来自不同阵营的电报、会议纪要,展现了当时复杂的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斗争,也让我看到了中国人民在争取国际认同和支持方面的智慧与韧性。
评分《众合教育核心课程教材系列:商法与经济法》体例编排好,较好的实现了学科基本理论、我国现行法解释与生活实例的完美结合;内容选择精当,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语言简明扼要,清晰易懂;楷体字段落部分起到了延伸阅读与及时的答疑解惑的作用。
评分第二节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城乡规划法
评分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对我们的写作也很有帮助。读了几本优秀作文大全,写起作文以来也轻松了许多,作文水平也提高了。读好书还能让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遇到困难不退缩,要有毅力去战胜困难,这是我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受到的启发书给给了我智慧和知识,也给了我力量和勇气。我从小就十分喜爱书籍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把书当做不可缺少的营养品,看见书就像饥饿的人看到面包一样爱不释手。在我的房间里,放着一个大书柜,上面放的都是我喜爱的书。每逢我取的成绩时,父母亲问我要什么礼物,我都会脱口而出,“书,送我喜欢的书。”读书的时候我会沉浸其中。
评分第三节 劳动基准法
评分第一部分 商法编
评分这是一本很实用的参考书,本书为国家精品课程教材,也是北京大学精品课程教材。这是一本简明而实用的国际关系史教科书,它记载了自17世纪中期以来的整个国际关系史,涉及了国际关系史上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编写者匠心独具,巧妙地把对历史的陈述与对历史的评价结合起来,同时又把学习国际关系史的方法融入进去,突出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和问题。全书读来线索清晰、陈述分明、重点突出、措辞简练,堪为学习国际关系史的优秀教材。《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21世纪政治学规划教材国际政治系列:国际关系史》适合作为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国际法专业大学本科教材,也适合高校文科学生选作通识课教材和读物,《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21世纪政治学规划教材国际政治系列:国际关系史》自2005年月修订再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2006年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对于考研的同学,可以看看文科考研网推荐的同步练习资料! 作者简介 袁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兼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曾多次应邀参力加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美日欧三边委员会”等会议。1983-1985年在美国伯克利大学进修访问,1989年至1990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英国牛津大学,1993年赴美国佐治亚州卡特中心担任高级研究员。1995年后曾担任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1998年至2004年任美囡纽约亚洲协会理事。2004年当选为美国纽约外交关系委员会第一位中国顾问。2007年当选为联合国基金会中国董事。 朱明权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评分第七节 有限责任公司
评分第十章 竞争法
评分第六章 票据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