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新闻》收录的50余篇文章,都是围绕记者成名之作的业务研讨、心得体会文章;其中多篇成名之作获得全国新闻奖项,4位记者获“范长江新闻奖”,10多位记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就作品而言,虽说是不同时期,不同年代,但有一共同点,那就是参与重要历史时期、重大事件、重大题材的深度报道,无不体现从选题到采访再到版面安排的系统运营过程。在整体运营过程中,记者深入一线,发掘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新亮点,力求抓新闻;报社领导精心谋划,在比较中做出决断,以优取胜,精品迭出;而每篇文章幕后的故事,不仅对研究中国新闻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是一部生动的新闻业务参考书。
作者简介
赵兴林,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河北省宁晋县人,1962年应征入伍,1967年1月由部队转业到人民日报工作。本人常以爱因斯坦的“只用你的眼睛看见东西,那是不会发现什么的,还要你的心能思考才行”自勉。当记者37个春秋,“爬格子”有甘苦而更多是收获。其中有作品获第七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多篇作品获人民日报好新闻、北京市好新闻一等奖。
著有《京华笔踪》作品集,主编《灿烂的星河-人民日报记者部新闻实践与思考》、《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新闻》等。
目录
第一辑 资深记者专论
党报传统与新闻改革
研究新闻学从何人手
少奇同志教我这样做记者
胡乔木颐园话新闻
有关报告文学的几个问题
发挥述评性新闻的威力--兼谈我在上海的采访实践
谈谈新闻专访
时代呼唤名记者
我怎样写经济报道
要别出心裁--“抓活鱼”浅谈
论头版头条和头条工程
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深度报道
第二辑 探索深度报道
探索得到了公认--深圳报道回顾
一个重大的课题--人民日报专栏《奋进中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回顾
“皇冠明珠”的昭示--新世纪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消息作品研读体会
纵观记者部4次有关国企改革系列报道
调整思路大张大合--三篇文章背后的故事
“灾难,是记者的节日”--2008抗冰采访手记
在思考中写作--采写深度报道的一些体会
在报道中升华情愫--方永刚典型系列报道的思索
点亮新闻报道自身的“风景线”
人家炒着的热点怎么抓--从((嘉禾高考舞弊案曝光之后》一稿的组、编谈起
雪域高原的一场舆论遭遇战--西藏拉萨“314”事件
报道回顾
注重头条工程选题的新闻性
汇聚“三响”成“一响”--采写“叫得响”的报道之我见
别有天地的对话--采访专家学者的几点体会
有准备的头脑才能创新--《擦鞋者说》采写回眸
采写重头新闻
第三辑 精品源于精心
我写一个人的中国故事
胡杨不相信眼泪--从《胡杨泪》到《胡杨泪尽》
道是无情却有情--谈批评报道的社会效果和甘苦
热线热点热忱--天津市老百姓欢迎这样的舆论监督
用“春秋笔法”写《手语市场》
集体“创作”倾力为之--《莫让民工流汗又流泪》采写体会
笔蘸泪水写秀明--采写通讯《用生命播洒阳光》的体会
记录历史--北京全面抗击“非典”采写记事
新闻不能含甲醇--“打假”报道要深入再深入
《“气”贯神州八千里》是怎样写活的
勿以稿小而不为--从两篇“中国新闻奖”
获奖稿说开去
从文学“典型”到新闻“典型”--“赵光腚'的后代,富了”采访和写作的回忆
出活,更要出彩--“双新”头条专栏编辑体会
替人民说话必受人民欢迎--我写《银川:出租车新规定
为何起风波》的体会
登山方知峰高远--走近永嘉县后九(土夅)村党支部书记郑九万
新闻资源价值的多重挖掘
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报道体会
泪飞最是感人处--《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采访札记
面对敏感的舆情保持大报的清醒--洛阳烈士陵园“被毁事件”采访始末
在追寻中逼近事实真相--《一栋大楼的变身之谜》的采写体会
在感动中前行
48小时的携手苦战--《在一起,人民有了主心骨》采写经过
坚持客观立场正确引导舆论--“重庆出租车停运事件”报道经过与体会
后记
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新闻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