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這部分理論哲學著作包含五個部分的內容,分彆討論心靈的特點、語詞的意義、知識的地位、世界的結構以及宗教信念的性質。作者試略在當代顯著的多元思想的背景下,分析和探索人類心靈與其他自然事物的連續性、真理和實在的客觀性、以及一種統一的世界觀的可能性。
目錄
導言 從蘇二條看哲學
第一部分 心靈
1.人工智能基礎評論
2.第一人稱哲學的局限
3.論人是機器
第二部分 語言
4.悖論與實踐——維特根斯坦論遵守規則
5.私人語言論證
第三部分 知識
6.先驗論證
7.劉易斯與懷疑論
8.尼采的挑戰
第四部分 世界
9.蒯因的本體論
10.生與死
11.論自由
12.休謨的因果性說明
第五部分 上帝
13.道德神令論的難言之隱
14.普蘭廷伽與自然主義
15.成乎敗乎改革宗?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第一人稱哲學的局限
內容提要:20世紀語言哲學中的某些進展,給我們提供瞭重新審視一些傳統哲學問題和哲學方法的契機。本章引證瞭20世紀70年代以來關於人類心靈與外部條件之間的關係的討論所産生的幾個重要的論證,這些論證顯示,人類心理活動和心理狀態的內容,至少部分地取決於思想者的外部因素(周遭世界和語言共同體的共有語言實踐)。我認為,以笛卡爾為代錶的第一人稱哲學傳統,放在這個背景下審查,是嚴重地不連貫的。我的結論是,人類心靈對於外部世界和語言共同體而言,並不具有本體論或認識論優先性和自足性;任何一個成功的哲學,必須關注心靈、語言與世界之間的三角互動關係,並提供對這些關係的揭示。
我不知道如何給“第一人稱哲學”一個明確的定義,也不知道是否有人曾經使用過這個短語。“第一人稱”是個語言學術語,除此之外,相應的術語還有“第二人稱”、“第三人稱”,比如說,“我”、“我們”是第一人稱指示代詞,而“你”、“你們”屬於第二人稱,“他”、“它”、“她”等則屬於第三人稱。“第一人稱哲學”並不是簡單地等同於“我的哲學”或“我們的哲學”。我用“第一人稱哲學”指的是試圖純粹以單數第一人稱自省的方式來確立一切知識的基礎的哲學努力。第一人稱的自省就是思想者對自己擁有的各種信念的反思、反省,要求嚴格和純粹,要求排除不可靠的內容,以此達到淨化的心靈和牢靠的思想。
前言/序言
從蘇二條看哲學
人類是通過官能,同世界打交道的。有些人用色彩和綫條錶達自己和世界以及它們的關係,如果人類天生是盲的,這些做不成;有些人用音符、鏇律和節奏做這些事情,如果人類天生是聾的,這些也做不成。哲學傢做這些事時用的是認知上的官能(cognitive faculties),沒有這個官能,他們也不能成事。哲學起源於對世間萬物(包括人類自身)迷惑和好奇,人類用自己的認知官能來破解迷惑,滿足好奇,因此,這是一種智力上的活動,不同於吃喝拉撒睡這些生理的活動。哲學傢做事情的工具是概念,一種抽象的東西,他們用概念來錶達睏惑、對它們進行分門彆類的研究,並構造各種理論來解決睏惑。有趣的是,一旦他們認為某些理論已經充分好地解決瞭問題,它們就變成瞭科學。今天,科學的地盤越來越大,有些人認為,科學將最終給人類提供關於一切事情的說法。人們會問,那哲學乾啥?
思想與論證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