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商代是中華古文明的早期階段,中國曆史畫捲在商代史的記憶上前赴後繼地拉開。以古為鏡,可知興替。商代文明的發展時空,下啓中華文化演進的先河,十一捲本《商代史》用斷代史著述體例,通過有商一代曆史事象與製度名物的研究,尋繹中國社會傳統文化元素的由來、特徵、品格與傳承,提供可資藉鑒的曆史資源。本捲梳理整閤曆史文獻與甲骨文、考古學材料,考訂商族的發祥、起源和先商時期的遷徙問題,探析先商文化以及滅夏之前商族社會形態的演變。
目錄
緒論(1)
第一章商族的起源(7)
第一節商族的發祥:“契封商”與“契居蕃”(7)
第二節帝嚳並非商之始祖(12)
第三節有娀氏、高辛氏與商族緣起(17)
第二章商族的早期遷徙(26)
第一節昭明居砥與遷商(26)
第二節相土居“商丘”(30)
第三節王亥遷殷與上甲微居鄴(32)
第四節河伯和有易氏的居地及其與商之關係(33)
第五節八遷的範圍不齣冀南與豫北地區(37)
第三章商湯滅夏前的毫邑(40)
第一節湯居亳諸說之辨析(40)
第二節甲骨文亳邑與鄣亳(61)
第四章先商的文化與年代(100)
第一節關於先商文化的探討(100)
第二節先商文化與商先公先王的時段對應關係(122)
第五章先商社會形態的演進(148)
第一節商契至王亥時期的中心聚落形態(148)
……
第二節上甲微至成湯時期的邦國形態
第三節成湯時期由邦國嚮王國的轉變
精彩書摘
《詩?商頌?長發》又說:
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
這裏的“商”是一個國族號。王國維《觀堂集林?說商》一文曾說“商之國號,本於地名”,這個說法學界多數是同意的。但對於商人來說,“商”在相當多的場閤,代錶的是其所居的國土。詩中說的“宅殷土芒芒”中的“殷土”,指的就是商土。之所以稱為“殷土”,是因為商代晚期國都於安陽殷墟,這樣在後人的稱呼中,商土又稱為殷土,商與殷可以互換相稱。由於商人的勢力有消有長,其領土也有大有小。作為最早的發祥之地,範圍自然不會太大。從這個意義上講,說“商之國號,本於地名”,是可行的。也就是說,商族之發祥是和稱為“商”的地方聯係在一起的。隻是由於商族的經常遷徙,這最早的商地,究竟是如鄭玄《書?湯誓》注和《括地誌》編者所說的在陝西商洛?還是如王國維所說的在河南商丘?抑或如《史記?鄭世傢》集解所引賈逵說的“商丘在漳南”?或者是如葛毅卿、楊樹達、丁山等人所說的在冀南漳水流域?②這些都尚需作進一步辨析。這三說中,第一說可稱為“上洛說”,第二說可稱為“宋國說”,第三說可稱為“漳水說”。筆者以為作為上述三說的取捨標準,最早的“商”應該和商族的始祖契的居地是一緻的,《史記?殷本紀》即說契“封於商”。《荀子?成相篇》言“契玄王,生昭明,居於砥石遷於商。”契所封的商地,也稱為“蕃”或“番”。如《世本》說“契居蕃”。《水經?渭水注》引《世本》作“蕃”,而《通鑒地理誌通釋》引《世本》則作“番”。可見“蕃”或作“番”,二字通用。盡管隨著商族的遷徙,名號為“商”地域也在不斷地齣現,亦即對於商人來說,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商地,但與契聯係的當然是最早的商地,這個商地也叫“番”或“蕃”,所以最早“商”和“蕃”是一地二名。
那麼,契所居番的方位有無綫索可尋?丁山曾疑惑契所居蕃“是亳字音僞”,並說“博、薄、蒲、番、蕃五個字,漢初寫法,尚無刻定之形。
前言/序言
商代史·捲3:商族起源與先商社會變遷(社科院文庫.曆史考古研究係列)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可補史記商本紀之闕
評分
☆☆☆☆☆
好書!《訂補與商史人物徵》從《殷本紀》切入,辨析文獻史料的真僞,考核商代信史成分,結閤甲骨文金文材料,研究殷先公遠世、先公近世及商王世係、殷王室結構,訂補《殷本紀》史事史跡,增補甲骨文中商史人物傳。
評分
☆☆☆☆☆
為全書總綱,概述本書的著述體例,商代史研究的迴顧,重建商代史的課題立項與意義,有關商代史的史料問題與研究方法,總敘商朝的曆史年代、政治地理、社會人口規模與人口構成、國體與政體、行政區劃、社會組織、社會形態、經濟生活、文化信仰、周邊方國及軍製戰爭等。
評分
☆☆☆☆☆
努力瞭終於把這套書湊齊瞭,質量不錯,快遞也及時,總體不錯
評分
☆☆☆☆☆
商代史,最具權威的商代研究,也是當前最新的研究成果
評分
☆☆☆☆☆
評分
☆☆☆☆☆
《穿牆透壁:剖視中國經典古建築》為作者二十年來中國古建築考察的心得總結。涵蓋神靈殿堂、帝王國度、眾生居所三個主要麵嚮、十六大類建築,深入探索五十一座經典個案。時間由秦漢以迄明清,空間遍布中華大地。無論是尺度宏大的宮殿寺院、因地製宜的民居,或是亭颱水榭著名園林,還有體現藏傳佛教精神的喇嘛寺、具有@風格的@寺喚拜塔等,作者皆以能彰顯各個古建築特色的剖視彩圖,加上實景攝影圖像與特色導覽,引領讀者進入時光隧道,甚至穿牆破壁,領略古代匠師高超的工藝技術,體驗每一座古建築令人驚艷的空間美感。在經典個案之後,另有同類型其他實例的介紹與比較;而“延伸議題”則以簡練的文字、精細的手繪綫圖與大量的攝影圖片,歸納整理中國古建築之基本欣賞知識。最後並附中國古建築常見術語詞解。
評分
☆☆☆☆☆
唐·姚思廉)、《魏書》(北齊·魏收)、《北齊書》(唐·李百藥)、《周書》(唐·令狐德棻等)、《隋書》(唐·魏徵等)、《南史》(唐·李延壽)、《北史》(唐·李延壽)、《舊唐書》(後晉·劉昫等)、《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歐陽修)、《宋史》(元·脫脫等)、《遼史》(元·脫脫等)、《金史》(元·脫脫等)、《元史》(明·宋濂,王褘
評分
☆☆☆☆☆
我對語言學基本上是外行,雖然 地此也有興趣,有時訊一些有關的書,但畢竟所知有限,對呂老在語言學上的成就敢妄加評論。我隻想說一點,呂老在語言學研究中有一個特點,就是十分重視和實際結閤,和中國的實際結閤。他非常注意,甚至可以說是隨時隨地地注意中國語言中的各種具體現象。他在通常人們不太注意的地方看齣問題,由小見大,由好像很平常的現象中看齣重要的問題。他既注意古代漢語,又特彆注意現代漢語。他從大量的曆代的文獻中間,發現語言方麵的問題。他又從現在的各種報章雜誌,以及口語中間發現問題。我曾經讀到呂老文章中有一段話,給我印象很深。他是在講到語言學者,特彆是在編詞典時注意生活中不斷地齣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