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董建华 编
图书标签:
  • 中医
  • 医案
  • 中医学
  • 传统医学
  • 临床经验
  • 名医
  • 中国医学
  • 疾病案例
  • 养生
  • 健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125475
版次:1
商品编码:10556557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69
字数:112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具有高深的中医理论、独到的学术思想、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名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整理、继承、发扬他们的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是振兴中医的重要内容之一。董建华教授率北京中医学院的几位门人,致力于振兴中医事业,将23个省、市、自治区的和人民解放军系统的共146位著名中医专家的医案精华汇集在一起,编辑成《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一书,这对继承我国传统医药学的丰富遗产,整理和发扬现代名中医的诊治经验,无疑是一种有益的贡献。
   本书为该丛书第二集,收录四川、湖南等13个地区数十位名医的医案精华。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特点:①所选名中医在全国有广泛影响。②各集内对名中医均按行政区划和军队分类编排。③每一医案均由名老中医自己亲自选定,真实、可靠。其中一部分名老中医现已作古,因此所收医案尤为珍贵。④每一医案后均有按语,或为名医自己所撰,或由后人、门徒所加。⑤每位名中医的医案后都有编者评注。该评注均系本丛书主编、副主编所撰,因他们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评注以简洁的语言,高屋建瓴地概括了该名中医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特点,结合所选医案予以剖析,每能抓住名中医的学术精髓,突出要点,对读者有所启迪。⑥每集正文后附有该集的病名病证索引,第6集书末附有丛书总病名病证索引,以便读者查阅。
   本丛书对提高中医各科各级临床医生诊疗水平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如能细心品读,反复钻研,掌握精髓,那他距离名医的目标也就不远了。应该肯定,这套丛书的出版,对名老中医诊疗特色的继承和诊疗经验的抢救有特殊意义。
   本丛书共6集,第1、2集主要收录第一批国家名老中医146位的1850例医案,第3、4集主要收录第二批国家名老中医142位的1884例医案,第5、6集主要收录第三批国家名老中医和部分前两批国家名老中医及中医博士生导师共146位的1438例医案。6集共收录434位名中医的5172例医案。

目录

四川名医医案
熊寥笙医案
一、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产后发热三十日不解一例
二、大承气汤治疗燥实咳嗽一例
三、小柴胡汤治疗呕吐不止一例
四、桂枝汤治愈产后误服银翘汗出不止一例
五、麻杏甘石汤治疗寒邪包热壅肺咳嗽一例
六、更衣丸治疗老年精血不足便秘一例
七、六味地黄汤合四物汤加味治疗头风痛重证一例
八、从脾肾着手治疗小便失禁二例
九、杏苓汤加味治疗湿痰咳嗽一例
十、五味异功散加味治疗肺金失养脾虚久咳一例
十一、逍遥散合半夏厚朴汤治疗肝郁气滞咳嗽一例
十二、越鞠丸治疗肝胃气痛证一例
十三、大补阴丸加味治疗牙痛证一例
卜四、滋肾丸治疗小便不通一例
卜五、栀豉汤加味治疗失眠重证一例
十六、香薷饮加味治疗暑月发热不解一例
十七、小柴胡汤治疗神经性呕吐一例
龚志贤医案
一、异病同治六例
二、扶正为主治愈臌胀一例
三、疏肝清热、健脾益肾法治愈臌胀呕m一例
四、先标后本法治愈血淋一例
五、鹿角霜治愈遗尿一例
六、甘麦大枣汤加味治愈遗尿一例
七、辨证施治治愈眩晕三例
宦世安医案
一、补肺健脾、清解肌热法治愈痨瘵一例
二、祛寒除湿、补益气血法治愈痹证一例
三、涤暑和中、益气养阴法治愈伤暑一例
四、清热利湿解毒法治愈湿毒一例
五、消积和胃健脾法治愈婴儿腹泻一例
六、祛风除湿、清热和胃法治愈发热一例
七、补心固肾法治愈遗精一例
八、清热利湿、止血升陷法治愈血淋一例
几、补气养血法治愈癥积一例
十、疏肝养血、和胃醒脾、通络止痛法治愈胁痛一例
倪宣化医案
一、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加味治愈夜半抽搐一例
二、清热解毒、活血疏风法治愈外阴肿痒一例
三、涤痰汤合止痉散加减治愈羊羔风一例
四、生铁落饮加减治愈痴呆一例
五、辨证治愈牙宣两例
六、暖肝煎加减治愈肾囊硬痛及腹痛各一例
七、五淋散合导赤散治愈产后尿潴留一例
八、羚角钩藤汤加减治愈湿温致痉一例
九、导赤散加味治愈紫斑一例
十、阳和汤加味治愈脱疽一例
十一、通腑泄热、育阴活血法治愈暑瘵(吐血)一例
十二、归脾汤加味治愈孕妇流乳一例
谢任甫医案
一、辨证治愈百日咳两例
二、涤痰活血、调补肝肾法治愈中风一例
三、平补镇心丹治愈噩梦一例
四、平补潜镇法治愈阴虚梦交一例
五、化痰通腑法治愈瘀血发热一例
六、加味消毒汤治愈气瘤一例
七、辨证治愈肠痈两例
八、宣肺化痰、温补脾肾、内外合治治愈哮喘一例
熊梦周医案
一、通经活络散结法治愈乳大一例
二、益气养血、滋补脾肾法治愈斑秃一例
三、健脾燥湿法治愈频吐大量唾液一例
四、健脾渗湿、固涩止带法治愈带下症一例
五、清热祛暑、淡渗利湿法治愈暑温一例
六、镇肝熄风、安神定志法治愈肝风内动一例
七、龙胆柴胡汤治愈新生儿胆道闭锁两例
张锡君医案
一、清热化湿、平肝熄风法治愈春温夹湿一例
二、清心开窍、平肝熄风法治愈伏暑一例
三、清热利湿、行气化水法治愈癃闭一例
四、祛痰化瘀、散结利水法治愈噎膈悬饮一例
五、气血双补、疏肝通络法治愈心悸兼瘕块一例
六、扶正培本、行气化瘀软坚法治愈胃脘痛伴癓块一例
七、滋肾养肝化瘀法治愈云雾移睛一例
八、导痰汤加味治愈癫狂一例
九、疏肝化瘀导滞法治愈婴儿臌胀一例
十、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法治愈无脉症两例
郑惠伯医案
一、茵陈蒿汤加味治愈急黄一例
二、通腑降浊、凉血清肝法治愈中风一例
三、清热通腑、凉血泄火法治疗肝阳上亢头痛一例
四、气营两清法治愈风温人营一例
五、达原饮合麻黄汤治愈湿温一例
六、清暑通腑法治愈暑温动风一例
七、达原饮治愈寒湿困脾一例
八、青蒿鳖甲汤加味治愈伏暑入营一例
九、脾肾双补、疏肝活血法治愈瘕瘕出血一例
十、温阳利水、宣肺补肾法治愈阴水一例
十一、温补脾肾、化气行水法治愈虚劳一例
十二、阳和汤合当归补血汤加虎挣散治愈截瘫一例
王希知医案
一、清心导赤法治愈高热神昏一例
二、白虎汤治愈头痛高热昏迷一例
三、滋阴潜阳止血法治愈咯血一例
四、二至丸合化肝煎治愈呕血一例
五、越婢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愈喘咳、水肿一例
六、琼玉膏合百合固金汤治愈痨嗽喉痦一例
七、益阴养胃法治愈呃逆一例
八、叶氏养胃汤治疗噎膈呕吐一例
九、吴茱萸汤治愈顽固性呕吐一例
十、茵陈蒿汤合胃苓汤治愈黄疸、水臌一例
十一、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愈臌胀一例
十二、桂枝茯苓丸加味治愈痃瘕一例
王建孚医案
一、柔肝解郁、宁心安神法治愈头风一例
二、滋阴固摄法治愈膏淋一例
三、附子理中汤加味治愈肠澼一例
四、龙胆泻肝汤治愈不射精一例
五、黄龙汤治愈肠结一例
六、益气透邪法治愈麻疹内陷一例
七、柔肝熄风和络法治愈破伤风一例
八、身痛逐瘀汤加味治愈痹痛一例
九、益气养血、调肝通络法治愈瘰疬一例
十、祛风活血法治愈疣子一例
十一、疏肝解郁、利湿健脾法治愈臌胀一例
十二、平肝熄风、化秽利窍法治愈温热痉厥一例
傅灿冰医案
一、养血柔肝、化痰开窍法治愈巾风一例
二、疏肝解郁法治愈顽固性便秘一例
三、化痰软坚法治愈瘿瘤一例
四、封髓丹合地黄丸重加芡实治愈消渴一例
五、平肝健脾法治愈不寐一例
六、清心泻火、养阴凉血法治愈舌疔一例
七、滋阴养血法治愈脱发一例
八、祛风活血、清热解毒法治愈白疙一例
几、温阳补肾法治愈牙痛一例
十、养阴清热、活血祛瘀法治愈肌痹一例
徐有玲医案
一、圣愈汤加味治愈久病无脉一例
二、代赭石为主治愈呕吐顽症一例
三、化斑汤治愈烂喉痧一例
四、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味治愈痈肿重症一例
湖北名医医案
朱师墨医案
一、扶阳解表、温脾利水法治愈水肿一例
二、三方合璧治疗血崩一例
三、黄连阿胶汤治疗狂躁一例
四、左归饮合一贯煎治疗消渴兼掉眩一例
五、祛风化湿、散寒通络为主治疗痹证一例
六、三方合璧治疗肝风内动一例
七、疏肝健脾为主治愈胁痛两例
八、抵当汤合桃仁承气汤加减治愈闭经发狂一例
刘云鹏医案
一、辨证治愈痛经两例
二、平胃散合二陈汤治愈闭经一例
三、自拟活血化瘀方治愈崩漏一例
四、生化汤加味治愈恶露不净一例
湖南名医医案
河南名医医案
陕西名医医案
北京名医医案
黑龙江名医医案
吉林名医医案
辽宁名医医案
云南名医医案
广西名医医案
甘肃名医医案
人民解放军系统名医医案
病名病证索引

精彩书摘

因湿热为此病的主要病因,故只有湿热分消,才有利于胆汁排泄。肝气郁结,瘀血阻络,是本病的重要环节,故疏肝可使郁结的气机畅通,活血可使瘀滞的脉络无阻。抓住本病的主要矛盾之后,再随证变化,结合泻下通腑、补虚扶正、温化寒湿等法,因人制宜。
基于上述认识,熊老自拟龙胆柴胡汤为治疗本病的基础方。
组成:龙胆草6g 茵陈蒿10g 竹柴胡6g 生栀子6g 宣泽泻6g 川郁金10g 姜黄片6g 金钱草10g 田基黄10g 花斑竹10g 满天星10g
水煎服,1日1剂。2小时1次,1日6次。
方中以胆草清泻肝胆实火,茵陈除湿利胆为主药。生栀助胆草清热,田基黄、花斑竹助茵陈利湿退黄。泽泻、金钱草淡渗利湿,给湿邪以出路,并使湿热分消。用柴胡疏肝胆气机之郁滞,郁金、姜黄活血使已阻的脉络畅通。本方中一药多能。如郁金主为活血化瘀,又行气解郁,除湿退黄;生栀子长于泻肝胆火热,又除湿利胆。值得强调的是龙胆草、田基黄、满天星。小儿稚阳之体,而胆草大苦大寒,儿科一般畏用。而此病邪盛症重,如不立扑炽火、分解胶固之湿热,待邪进正衰、不胜药力时,治疗更为棘手。故反常法而行之,取胆草苦寒直折,其力专一强大,趁正气尚旺之时挫其邪势,以收速效。但必须掌握中病即止的原则,否则稚阳易伤而生他变。另外,田基黄、满天星经临床验证,是退黄利胆的良药。
新生儿胆道闭锁兼症极多。故运用本方还当随症加减。若发热口渴、大便秘结者,加黄芩、酒军、风化硝,泻肺而通腑,便秘而喘者,加生瓜壳宣肺通便;黄疸不甚鲜明,热象不明显,大便稀溏者,加木通、金钱草;若患病日久,或禀赋尚弱,或失治误治而见黄色晦暗、四肢不温、神疲乏力之阴黄变证者,原方去胆草、生栀,加桂枝、炮姜温阳化气、温振脾阳,加白蔻,砂仁燥湿运脾;气虚汗多者加太子参;气虚兼有外邪者加泡参;肝脾肿大、腹壁青筋暴露者加蒲公英、丹参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在治疗过程中,还当顾护脾胃,随证选用鸡内金、鸡矢藤、苦芥头、隔山橇、怀山药、扁豆等。
新生儿胆道闭锁,凡属阳黄者,又经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较好。见其变证,属阴黄者,一般预后极差,用药尤当谨慎,不可因祛邪而伐正。病情较重的患儿,应嘱家长细心护理,复感外邪往往使病情迅速恶化。
【编者评注】新生儿胆道闭锁症,是目前中西医界公认的儿科疑难重症之一。近10年来,熊老先生运用中医理论,探索新生儿胆道闭锁的病因、病理及治疗措施,进行了许多艰苦的工作,先后治疗了30多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总结的新生儿胆道闭锁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的基本方,为后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显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前言/序言

  历代名老中医医案,是中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重要瑰宝之一。其所以重要,就在于这些医案是历代名老中医灵活运用中医传统的理、法、方、药治病活人的真实记录,是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生动范例,是人们学习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最好借鉴;尤其重要的是,中医理、法、方、药各方面许多的新发展、新发现和新创造,往往是一点一滴地渗透在一些医案之中,成为继承、发扬和发展中医药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医案的整理和编纂工作。
  我国的中医医案,最早的是见于汉代司马迁《史记》的“仓公诊籍”,它记载了淳于意的治病验案。此后,中医医案的整理和编纂工作,随着历电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日益丰富,既有名医个人的医案,又有名医群体中小型医案和名医群体大型医案专著。名医个人医案流传较广的有:元代(1281年)罗天益的《罗谦甫治验案》,元代(1358年)朱震亨的《怪疴单》,明代(1519年)汪机的《石山医案》,明代(1529年)薛己的《薛氏医案》,明代(1644年)王肯堂的《王肯堂先生医案》,明代(1644年)肖京的《伤寒门医案》和《杂病门医案》,明代(1662年)李中梓的《李中梓医案》,清代(1729年)尤怡的《静香楼医案》,清代(1746年)叶桂的《临证指南医案》,清代(1759年)徐大椿的《洄溪医案》,清代(1764年)薛雪的《薛生白医案》,清代吴瑭的《吴鞠通先生医案》,清代(1813年)王九峰的《王九峰临证医案》,清代(1843年)王士雄的《王孟英医案》,清代(1897年)张聿青的《张聿青医案》,近代的有1921年董韵笙辑的《陈莲舫医案秘抄》,1925年金子久的《金子久医案》,1927年丁甘仁的《丁甘仁医案》,1940年祝谌予编的《祝选施今墨医案》,1941年汪逢春的《泊庐医案》,等等。
医道传承,薪火相传:品读历代名医智慧,启迪生命康健之道 品鉴经典,洞察医理,感悟仁心——《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 在浩瀚的中华医学宝库中,无数名医以其精湛的医术、深厚的学养和高尚的医德,书写了医学史上的辉煌篇章。他们不仅是疾病的征服者,更是生命健康的守护者,他们的智慧与经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时至今日,传统医学依然闪耀着不朽的光芒,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启示。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正是这样一本集结了当代名中医临床实践精华的鸿篇巨制。本书以严谨的态度、精选的医案,真实地再现了各位名老中医在辨证论治、遣方用药、养生调护等方面的独特心得与高明见解。它不仅仅是一本医学典籍,更是一扇通往医道精深、生命奥秘的窗户,能够带领读者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医学世界,感受中医的独特魅力与卓越功效。 一、精选名家,杏林大家风范尽显 本书的编纂团队,汇聚了国内众多在医学界享有盛誉、德高望重的老中医。他们不仅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更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和治疗体系。本书收录的医案,均来自这些杏林大家,他们的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权威和信任。 每一位入选名中医,都拥有着非凡的临床造诣。他们或精通内科杂病,辨证施治,药到病除;或擅长妇科疑难,调经送子,妙手回春;或专攻儿科诸疾,辨证灵敏,安然康复;或精研外科疮疡,消肿排脓,疮愈无痕;或独步针灸推拿,疏通经络,舒筋活络;或深谙养生保健,辨体施方,延年益寿。本书的价值,在于将这些分散在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名家智慧,集中呈现,为读者提供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中医的平台。 二、医案为核,真实临床情景再现 本书的核心内容,在于其精心遴选的医案。这些医案并非空泛的理论阐述,而是源于真实的临床实践,详细记录了患者的病情、辨证过程、治疗方案、用药剂量、疗效反馈等关键信息。每一则医案都仿佛一幅生动的医学画卷,将我们带入紧张而又充满智慧的诊疗现场。 读者可以从中学习到: 精准的辨证思维: 名老中医如何通过望闻问切,捕捉病机要点,准确辨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从而确立治疗大法。他们对病情的分析,往往鞭辟入里,直指病根,令人拍案叫绝。 精妙的遣方用药: 医案中列出的方剂,体现了名老中医丰富的用药经验。他们如何根据病情变化,灵活调整君臣佐使,如何运用经典名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化裁,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每一味药的剂量、配伍,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值得细细品味。 独特的治疗思路: 除了药物治疗,本书也收录了名老中医在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非药物疗法方面的宝贵经验。这些疗法的运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展现了中医治疗手段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动态的病情观察与调整: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动态的,治疗方案也需要随之调整。本书的医案,会详细记录名老中医如何根据患者的反馈,及时调整用药,改变治疗策略,最终取得康复。这体现了中医“随证治之”的灵活原则。 深厚的人文关怀: 医案中不仅仅是医学知识的传递,更蕴含着名老中医对患者深厚的仁爱之心。他们如何与患者沟通,如何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如何在治疗过程中体察患者的感受,这些细节无不展现了中医“医者仁心”的崇高品德。 三、学术精髓,启迪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不仅仅是临床工作者的案头宝典,更是对中医学术理论的生动诠释与丰富发展。本书的价值体现在: 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每一则医案都紧密联系着相关的中医理论,例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的原理。读者在学习医案的同时,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经典理论,做到“学以致用”。 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往往凝结了他们自己独特的学术见解和学术思想。通过对这些医案的学习,读者不仅能学习到具体的治病方法,更能领略到大家们的学术造诣,从中汲取灵感,开阔思路,促进自身的学术发展。 为疑难杂症的诊治提供借鉴: 许多医案都聚焦于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这些成功案例,为当前临床上遇到的类似病情提供了宝贵的治疗思路和方法,能够极大地帮助临床医生解决实际问题。 推动中医学术创新: 在继承传统医学精华的基础上,名老中医们也在不断探索与创新。本书收录的医案,其中不乏一些突破传统、富有新意的治疗方法,为中医学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四、启迪人生,感悟生命健康真谛 除了医学价值,《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健康智慧。 认识生命规律: 通过阅读医案,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体作为一个复杂而精妙的生命系统的运作规律,认识到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整体失衡息息相关。 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许多医案在强调治疗的同时,也注重病人的生活起居、饮食调养的指导。这再次强调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健康理念,引导读者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 培养理性平和的心态: 面对疾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至关重要。本书中的医案,往往展现了中医治疗的稳定性和有效性,能够给予患者信心和希望。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调适情绪,保持内心的平和。 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中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伦理观念和人文精神。阅读本书,也是一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本书适合哪些读者? 中医药从业者: 无论是中医医生、针灸师、推拿师,还是中药师,本书都是案头必备的学习资料,能够极大地提升临床诊疗水平。 中医药爱好者: 对中医养生、保健、疾病防治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可以通过本书了解中医的魅力,学习实用的养生保健知识。 医学研究者: 本书中的医案,是宝贵的临床资料,为中医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对中华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群: 本书不仅是医学著作,更是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结语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是一部集学术性、实用性、传承性于一体的医学瑰宝。它如同一个宝藏,等待着有缘人的探索与发掘。品读本书,不仅能领略到历代名医的智慧与风采,更能从中汲取养生保健的真谛,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让我们一同翻开这部巨著,踏上探索中医奥秘、感悟生命健康的奇妙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当初购买《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的时候,内心是带着一些忐忑的。毕竟,中医的博大精深,我一直觉得很难窥其全貌,而“名中医”更是代表着学术的巅峰。拿到书后,我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它不仅仅是罗列了一些病症和方药,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医者在面对具体患者时的思考过程。我非常喜欢那些在医案旁边的“医者感悟”或者“经验之谈”,这能让我更直观地感受到医者是如何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灵活运用于临床的。我一直在想,那些名老中医在临床上,是如何做到“举一反三”的,又是如何在看似相似的病情中,发现细微的差异,并做出精准的判断。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范本,让我看到了中医的严谨性、系统性,以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厚人文关怀。我希望能通过阅读这本书,提升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评分

拿到这本《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的时候,我正面临着一些临床上的困惑,总觉得自己在处理一些复杂的病情时,思路不够开阔,手法不够灵活。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及时雨。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把所有医案都仔细拜读,但仅仅是翻阅,就让我对中医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体会。我尤其关注那些在病因病机分析上独到见解的医案,以及他们是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方药的。很多时候,我们学到的中医理论虽然扎实,但在实际应用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变数”。而这套书,恰恰是那些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们,在无数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我相信通过对这些医案的学习,我的临床思维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我还在琢磨,那些大家在治疗过程中,除了药物的使用,是不是还有一些其他的辅助手段,比如针灸、推拿、情志调理等等,这些都是我非常想了解的内容。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中医的精髓在于“用”,而《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这本书,正是将这份“用”展现得淋漓尽致。拿到书后,我首先会被那些详实的医案所吸引,每一则医案都像一个生动的故事,讲述着一位患者的康复历程,以及背后医者的智慧与仁心。我特别留意那些大家在病情辨识和病机分析上的论述,有时候我们会觉得一个病症似乎很相似,但不同的医者会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得出不同的治疗方向。这本书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宝贵的对比和学习机会。我还在探索,除了经典的方剂运用,那些名老中医是否还有一些自己独创的验方或者特殊的治疗技巧,这些都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中医的生命力,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古老学说,而是随着时代发展,在实践中不断传承与创新的活态医学。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中医的了解,很大程度上停留在书本知识层面,觉得它很玄妙,但又有些“高高在上”,不太容易触及。直到我偶然间看到了《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才真正感受到中医的“温度”。这本书的医案,很多都来源于真实的临床实践,里面不仅有严谨的病案记录,还有医者精辟的论述和用药心得。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些详细的病程记录,能够清晰地看到病情的发展变化,以及医者是如何一步步地调整治疗方案的。这让我觉得,中医的治疗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充满了智慧和灵活性。我特别想从书中学习到,那些名老中医是如何在复杂的病情中抓住关键,如何处理一些“不起眼”的症状,以及他们是如何体察病人的情志变化,并将其融入到治疗中的。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在耐心地向我们传授他的毕生绝学,让我对中医的认识,从“看热闹”上升到了“看门道”。

评分

这套《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当初选择这本书,纯粹是出于对中医的浓厚兴趣,希望能够从实操层面,特别是从那些名家大师的经验中汲取养分。拿到书的那一刻,就被它厚重的分量和精美的装帧所吸引,这本身就预示着里面蕴含着宝贵的内容。翻开第一页,就被扉页上那些如雷贯耳的医家名字所震撼,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实践,一直是我心目中中医的灯塔。尽管我尚未深入研读每一则医案,但仅仅是浏览目录,就已经能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学术气息和严谨的临床思维。我特别期待能从中看到一些针对疑难杂症的治疗思路,以及那些大家是如何通过辨证论治,巧妙运用方药,最终取得满意疗效的。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医案集,更像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医教科书,它将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我们这些中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平台。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其中,去领略那些名医的智慧,学习他们治病救人的绝技,希望我的中医之路,能因为这本书而更加光明。

评分

关注这套书好久了。历代名老中医医案,是中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重要瑰宝之一。其所以重要,就在于这些医案是历代名老中医灵活运用中医传统的理、法、方、药治病活人的真实记录,是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生动范例,是人们学习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最好借鉴;尤其重要的是,中医理、法、方、药各方面许多的新发展、新发现和新创造,往往是一点一滴地渗透在一些医案之中,成为继承、发扬和发展中医药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医案的整理和编纂工作。

评分

专业度很高,收藏用!

评分

东西很不错,专业,值得学习和收藏

评分

【编者评注】新生儿胆道闭锁症,是目前中西医界公认的儿科疑难重症之一。近10年来,熊老先生运用中医理论,探索新生儿胆道闭锁的病因、病理及治疗措施,进行了许多艰苦的工作,先后治疗了30多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总结的新生儿胆道闭锁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的基本方,为后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显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评分

很多中医名家,我支持,也支持京东!

评分

搜集一套 内容很有借鉴

评分

包装精美,开卷有益,需要揣摩

评分

本次购物总体满意,书很不错

评分

相当不错,权威书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