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古华化祆教考述》根据各种文献,对唐宋时代祆祠的分布一一考订,并就祆祠的分布变迁与入华胡人聚落的关系进行考察。对唐宋时代祆祠管理体制的演变作了较为明晰的勾勒,分析其演变的原因。
较为系统地考察了波斯本土与中亚地区祆神崇拜的渊源及其流变,并对唐代祆神崇拜特点作了初步分析,指出当时入华祆教徒祭祀祆神画像,明显有悖波斯琐罗亚斯德教反偶像崇拜的传统,是为该教在中亚地区变异的结果。到了宋代祆教“有祆无教”,只留下祆神融入中国的万神殿。
进一步考察了波斯本土与中亚地区祆教火崇拜的演变,并通过对祆教礼仪中的“派提达那”与胡裔墓葬所见祭司戴“口罩”图像的考察,对入华祆教徒的火崇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文献所见“屏息”与“派提达那”的关系进行了辨析。
作者简介
张小贵,男,祖籍山东威海。1996~200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0~2006年在中山大学历史系学习,相继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2006年至今,在暨南大学历史系任教。研究领域为古代外来宗教文化史。曾在《欧亚学刊》、《中华文史论丛》、《华学》、《西域研究》、《敦煌吐鲁番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数篇。合译《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村落》、《广州城内》等学术著作。
目录
绪论:祆教释名
一 祆教:变异的琐罗亚斯德教
二 中国袄教之有“祆”无“教”
三 祆教与祆神、祆祠、祆庙
第一章 唐宋祆祠分布及变迁
第一节 唐宋袄祠分布辑录
一 唐前期粟特聚落中的祆祠
二 安史之乱后新立的祆祠
三 晚唐至北宋祆祠的走向
第二节 唐宋祆祠庙祝的汉化——以史世爽家族为中心
一 史氏世袭祆祝
二 由萨宝开府到史氏受牒
三 宋代祆祠纳入中原祭礼
第二章 祆神崇拜与唐宋祆神变异
第一节 中古粟特祆神崇拜及其源流考辨
一 波斯琐罗亚斯德教反圣像崇拜的形成
二 偶像与画像:粟特祆神崇拜的多元化
三 粟特祆教的圣火崇拜
第二节 唐伊吾祆庙“素书”非塑像辨
一 “素书”为画像
二 祆画来自中亚
三 敦煌地区流行祆画
第三节 摩醯首罗与唐宋祆神
一 摩醯首罗与祆神weshparkar混同原因试析
二 摩醯首罗并非祆神
三 宋代祆神之偶像化
第三章 “派提达那”与入华祆教的火崇拜
第一节 琐罗亚斯德教祀火及所用“派提达那”考
第二节 粟特祆教火崇拜辨析
第三节 考古所见的“派提达那”与人华祆教的火崇拜
一 北朝隋胡裔墓葬图像中的“派提达那”
二“派提达那”非“屏息”辨
附:虞弘墓祭火图像宗教属性辨析
一 仰莲形火坛
二 人首鹰身的祭司
第四章 琐罗亚斯德教内婚及其在唐宋社会的遗痕
第一节 汉籍所记的琐罗亚斯德教内婚
第二节 琐罗亚斯德教内婚与汉族的“同姓不婚”
第三节 “火烧祆庙”的历史分析
第五章 祆教葬俗及其在北朝隋唐的遗迹
第一节 “弃尸于山”的波斯葬俗
第二节 古波斯“不净人”考
一 “不净人”的身份和职业性质
二 “不净人”非“贱民”辨
第三节 康国别院“令狗食人肉”辨
第四节 胡裔墓葬与人华祆教葬俗
一 “弃尸于山”与“入土为安”
二 北朝隋胡裔墓葬的石棺与石床
三 唐代祆教葬俗蠡测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入华祆教大事记
附录二 祆祠分布表
附录三 粟特移民迁徙路线及祆祠分布简图
后记
图版
精彩书摘
波斯本土的琐罗亚斯德教并无偶像崇拜,传人中亚以后由于受到多方面影响,祆神崇拜呈现出多元化的模式。中古时代传人中土的袄教流行圣像崇拜,更多地保存了粟特本土的风俗习惯。随着入华日久,受中土多神崇拜的历史环境影响,一般民众按照自身需要塑造出袄神偶像加以祭祀。
同源于波斯的摩尼教传人中国后也出现了偶像崇拜,但与祆教却颇有不同。波斯摩尼教亦无神像崇拜,其传人中亚地区后所出现的用于宣传的壁画、解喻教义的插图,不过是继承本教形象宣传的传统,并没有产生神像或偶像的崇拜。到了10世纪末,摩尼佛像已正式出现在宋代的政治中心京城开封。12世纪初叶,在中国的东南沿海一带,即两浙和福建地区,摩尼教的教主及诸神画像广为民众所接受。到了元代,摩尼教在缺乏统一教会组织的情况下,更向民间宗教靠拢,像其他民问宗教那样,以偶像崇拜作为宗教仪式的中心,以保存本教的命脉。迄今保存在泉州草庵的摩尼光佛雕像正是华化摩尼教实行偶像崇拜的历史见证。
祆教与摩尼教则不同。祆教虽然也出现有偶像,但这种偶像并非正统琐罗亚斯德教的属神,乃民众按自身想象而创造出来的。其原因似乎可归结于两者不同的传播方式。摩尼教从创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向外传播,现今发现的各种古民族文字的摩尼教经文残片便是其致力在全世界传教的最好证明。
前言/序言
祆教是源于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但其不等于琐罗亚斯德教。其由波斯进入中亚粟特地区后,历有年所,经与当地传统信仰以及来自希腊、罗马、美索不达米亚、印度等地区的文明汇聚以后,发生了重大的变异。以粟特人为主要载体的祆教进入中国后,又受到中国传统文明的洗礼,逐步华化。本书即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礼俗的角度,考察祆教在中古中国的华化形态。
第一章根据各种文献,对唐宋时代祆祠的分布一一考订,并就祆祠的分布变迁与入华胡人聚落的关系进行考察。对唐宋时代祆祠管理体制的演变作了较为明晰的勾勒,分析其演变的原因。
第二章较为系统地考察了波斯本土与中亚地区祆神崇拜的渊源及其流变,并对唐代祆神崇拜特点作了初步分析,指出当时入华祆教徒祭祀祆神画像,明显有悖波斯琐罗亚斯德教反偶像崇拜的传统,是为该教在中亚地区变异的结果。到了宋代祆教“有祆无教”,只留下祆神融入中国的万神殿。
第三章进一步考察了波斯本土与中亚地区祆教火崇拜的演变,并通过对祆教礼仪中的“派提达那”与胡裔墓葬所见祭司戴“口罩”图像的考察,对入华祆教徒的火崇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文献所见“屏息”与“派提达那”的关系进行了辨析。
中古华化祆教考述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十年之前,我从兰州前往黄河上游的炳灵寺石窟,沿着盘山路,自行车骑到永靖县的刘家峡码头。在这里,我要搭乘快艇横渡著名的刘家峡水库,才能溯黄河而上,来到炳灵寺石窟。第一次见到刘家峡水库的我,被这万顷碧波感动,盛夏时节,身在西北高原,却有环湖碧绿满山。快艇激起的水花,带来沁心凉意,催走了适才傲人的暑气。在这湖地洞天中破浪二十多分钟,尚未涤尽千尺湖水,亲水岸边的炳灵寺码头已在眼前,码头背后就是石窟庄严。
评分
☆☆☆☆☆
中古华化祆教考述。。。
评分
☆☆☆☆☆
关于祆教研究的博士论文,除了比较薄都挺好的
评分
☆☆☆☆☆
后来者看到的只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奇迹,而一切过往,以及万顷碧波之下的记忆,或许只有黄河岸边伫立了15个世纪多的大佛才一一记得。20年前,人类学家景军来到了刘家峡下游不远盐锅峡的大川村,从村里定居的孔家人那里,他发现了已在水面之下曾经的大川村,以及宽阔、舒缓河面边缘一片废墟中的孔庙。通过孔家人对1960年代以来各种往事的回忆,重建了水下村落与重建大川之间的脉络,一座消失的孔庙渐渐从水边慢慢浮现。在英文版、网络流传中译版相继流行十多年后,这段往事终于以中文版———《神堂记忆:一个中国乡村的历史、权力与道德》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评分
☆☆☆☆☆
适合初学者和研究人员阅读
评分
☆☆☆☆☆
希望不是这个系列书中写得最差的。
评分
☆☆☆☆☆
帮朋友买的朋友很满意很喜欢
评分
☆☆☆☆☆
还没看,活动买的划算
评分
☆☆☆☆☆
论述详尽,考证精细,论据翔实,视野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