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禮》等,實際是中華民族自上古傳下來的經典,不是儒傢一傢的,但孔子頭一個認識到它們是中華文化的根源和血脈,所以對它們進行瞭開創性的研究,並以它們為教材傳授給弟子。
目錄
前言
大學說解
引子
硃子序
一、經一章
二、傳首章
三、傳第二章
四、傳第三章
五、傳第四章
六、傳第五章
七、傳第六章
八、傳第七章
九、傳第八章
十、傳第九章
十一、傳第十章
中庸說解
引子
硃子序
一、天命之謂性
二、君子中庸
三、中庸其至矣乎
四、道之不行也
五、道其不行矣夫
六、舜其大知也與
七、人皆日予知
八、迴之為人也
九、天下國傢可均也
十、子路問強
十一、素隱行怪
十二、君子之道費而隱
十三、道不遠人
十四、君子素其位而行
十五、君子之道闢如行遠必自邇
十六、鬼神之為德
十七、舜其大孝也與
十八、無憂者其惟文王乎
十九、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
二十、哀公問政
二十一、自誠明謂之性
二十二、至誠盡性
二十三、其次緻麯
二十四、至誠之道可以前知
二十五、誠者自成也
二十六、至誠無息
二十七、大哉聖人之道
二十八、愚而好自用
二十九、王天下有三重焉
三十、仲尼祖述堯舜
三十一、唯天下至聖
三十二、唯天下至誠
三十三、衣錦尚綱
精彩書摘
夏、商、周三代,教育發達,學製逐漸完備,從王宮、國都到民間裏巷,都設有學校。小孩到瞭八歲,上自王公下到百姓的子弟,都要人小學,小學所教的是灑掃應對進退的規矩和禮樂射禦書數等文化知識。等他們到瞭十五歲,上自天子的嫡長子和其他皇子,下至公卿、大夫、士人的嫡子和普通百姓中纔華卓越的孩子,都要人大學。大學所教的是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理。這就是由於教育內容的不同,把學校區分為大學和小學的情況。
學校的設立是如此廣泛;教育的辦法,無論是順序、內容又如此詳備,而教育的根本之點是基於人君在生活實踐中的心得體會,不是從民生日用常道之外求得的。因此,世上的人都可以學習;學習之後,都會瞭解自己本性中固有的仁義禮智的善性,瞭解自己怎樣做纔對,於是低著頭努力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這就是古代盛世所以在上者能夠治理好國傢,百姓的風俗純美,後世無法趕上的原因。
前言/序言
《大學》與《中庸》均齣自《禮記》一書,所以我們在學習之前,有必要對《禮記》有所瞭解。
《禮記》在儒傢經典中比較晚齣。它的齣現,眾說紛紜,始終沒有定論,主要有下麵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秦始皇焚書坑儒,儒傢受到幾近毀滅性的打擊,其經典幾乎蕩然無存。這裏需要說明的是,所謂儒傢經典《詩》、《書》、《禮》等,實際是中華民族自上古傳下來的經典,不是儒傢一傢的,但孔子第一個認識到它們是中華文化的根源和血脈,所以對它們進行瞭開創性的研究,並以它們為教材傳授給弟子。這樣,中華文化纔有瞭中心,形成傳統,得以代代傳下來。但是,孔子的努力,在當時並沒有受到世人的重視,直到西漢建立之後,這些經典纔開始重新被搜集、整理、恢復起來。據《史記·儒林列傳》和《漢書·藝文誌》的記載,漢初有個叫高堂生的人,傳授《禮經》;到漢孝帝、漢宣帝時,有個叫後倉的儒者,對高堂生的學問學得最好,也開始收徒講學。後倉有兩個學生最有名:一個叫戴德,一個叫戴勝,兩人的關係是堂叔侄,人們稱叔叔為大戴,侄子為小戴。戴德傳《禮記》85篇,稱為《大戴禮記》;戴勝傳《禮記》49篇,稱為《小戴禮記》,而《小戴禮記》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禮記》。
另一種說法是:“武帝末,魯恭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官,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文也。”(《漢書·藝文誌》)據此說,《禮記》是魯恭王壞孔子宅所得,不是戴勝所傳。這一說法得到瞭東漢大儒王充、許慎的認同。
大學中庸說解 孝經譯注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不錯,京東信的過 不錯,京東信的過
評分
☆☆☆☆☆
印刷質量也很不錯,good,等有時間再仔細看咯~~~
評分
☆☆☆☆☆
不錯,京東信的過 不錯,京東信的過
評分
☆☆☆☆☆
正版書籍,注解很詳細,紙質很好
評分
☆☆☆☆☆
《禮》等,實際是中華民族自上古傳下來的經典,不是儒傢一傢的,但孔子第一個認識到它們是中華文化的根源和血脈,所以對它們進行瞭開創性的研究,並以它們為教材傳授給弟子。
評分
☆☆☆☆☆
字體清晰,內容充實。要想瞭解大學/中庸的思想,買這本書是不錯的選擇。。。。
評分
☆☆☆☆☆
正版書籍,注解很詳細,紙質很好
評分
☆☆☆☆☆
書質量不錯,到貨速度快
評分
☆☆☆☆☆
挺好的,印刷,紙張都沒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