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历代战争史》是蒋介石亲自下令台湾三军大学编撰的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1955年,台湾三军大学奉蒋介石手令,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开始着手编纂工作。16年间,一批实战经验和学养兼具的将校军官捉刀执笔,多位各学科造诣一流的教授亲预审校,《中国历代战争史》于1972年面市。后来,台湾各研究机构和多所大学,还包括美国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胡佛研究所等,纷纷致函索求。为满足广泛的社会需要,该书于1975年开始修订,析为18分册,于1979再版。整个修订工作,由钱穆、王云五、陶希圣、蒋复璁、黄季陆、方豪、屈万里、宋晞等学术名家担任指导委员,成就了这部中国战争史的扛鼎之作。
《中国历代战争史》全书结构依历史朝代顺序,分为上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楚汉战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太平天国十八个时代,上起黄帝败蚩尤之涿鹿之战,下终太平天国天京陷落,前后共四千六百多年,分立十八卷。
对每一朝代,先是综合论述,包括地理位置、政治情况、社会状况、国防措施、外交与谋略决策、战略与战术的运用、主要人物的影响等。然后,对每一朝代的重要战役或会战,各以专章论述。先论述战役或会战前的一般形式,战争起因、战场地理形势等,然后详述双方战略指导、作战经过、战略与战术的运用、战后情况等,最后是综合评论。
《中国历代战争史》叙述史实与战事评说相结合,态度严谨,文字典雅,是一部优秀的中国古代战争史的总结之作、一部前所未有的中国军事史鸿篇巨制。至今在汉语文化圈中,还没有出现能出其右的战史著作。
自本书问世以来,海内外评议纷然,大陆军方得悉后,即令军事译文出版社翻印成书,即大陆1983年版。印成后,只分发军中师级以上将领及军方研究机构。学人偶有得之,或传观,或口述,一时风糜。军事译文翻印之时,将前后附文及蒋介石题签,尽数去除,大陆读者至今未知此书前缘今世。本次引进出版,除将黎明版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外,其余尽复旧观,读者将无复疑惑。
本书为第9册,讲述唐朝中后期之战争,具体包括:唐玄宗征奚、契丹、突厥等之战,安史叛乱之战,唐代宗、德宗、宪宗讨藩镇各战役,以及唐末寇乱诸战役。
作者简介
台湾三军大学,身为广东黄埔军校,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迁往南京市黄埔路北端为陆军军官学校。1949年后迁往台湾,1952年改名“国防大学”,1959年改名“三军联合参谋大学”,1969年合并台湾各军种的“指挥参谋大学”改名“三军大学”。2000年再次改名“国防大学”。
1955年10月1日,败退台湾的蒋介石以“机密甲字第八十三号”手令,指示三军大学编纂中国历代战争史。1956年1月,台湾三军大学正式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撰委员会”并开始工作,1972年5月全书编印完毕,历时16年。更于1975年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修订委员会”,历时5年修订,力求内容臻于严谨周密。
目录
第九章 唐对外战争之四——玄宗征奚、契丹、突厥、吐蕃及突骑施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及作战方略
第三节 征奚、契丹之战
第四节 征突厥之战
第五节 征吐蕃之战
第六节 对西突厥之征抚
第七节 战后之政局及申论
附图9-307 唐玄宗征奚、契丹作战经过图
附图9-308 唐玄宗征突厥毗伽形势图
附图9-309 唐玄宗灭突厥作战形势图
附图9-310 唐玄宗征吐蕃形势图
附图9-311 高仙芝征小勃律作战经过图
附图9-312 唐玄宗征奚、契丹、突厥、吐蕃、西突厥形势图
第十章 安史叛乱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安史叛乱导因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
第三节 讨安禄山父子之战一——全般作战经过
第四节 讨安禄山父子之战二——河北、河南、山西及
收复两京诸战役
第五节 讨史思明父子之战
第六节 战后之政局
第七节 申 论
附图9-313 安禄山叛变双方战略形势图
附图9-314 李光弼、郭子仪克复河北及潼关作战形势图
附图9-315 颜真卿、杲卿克复河北形势图
附图9-316 史思明围攻太原形势图
附图9-317 唐克复东西两京及鄴城会战形势图
附图9-318 史思明寇陷东都及河阳作战形势图
附图9-319 唐克服东京及史朝义败亡经过图
第十一章 代宗讨藩镇之乱各战役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藩镇割据导因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及作战方略
第三节 仆固怀恩之乱
第四节 周智光之乱
第五节 河北、河南藩镇之乱
第六节 乱后之政局
第七节 申 论
附图9-320 僕固怀恩袭太原及引回纥、吐蕃入寇长安概况图
附图9-321 田承嗣举兵叛乱时河北一般形势图
附图9-322 唐代宗讨田承嗣一般形势图
附图9-323 唐代宗讨李灵曜及田承嗣汴州作战经过图
附图9-324 田承嗣战前及战后所辖地域比较图
第十二章 德宗讨藩镇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
第二节 作战起因及作战方略
第三节 作战经过
第四节 战后之政局
第五节 申 论
附图9-325 唐讨两河及山南藩镇作战形势图
附图9-326 杨朝晟破敌于七里沟作战经过图
附图9-327 马燧救临洺之战经过图
附图9-328 马燧破田悦洹水之战经过图
附图9-329 朱滔进攻恒州作战形势图
附图9-330 朱滔、王武俊反叛时大河南北及淮西一般状况图
附图9-331 李晟收复京师时官军与叛军一般态势图
第十三章 宪宗平定藩镇诸战役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
第二节 战场形势及作战方略
第三节 平定西川刘辟之战
第四节 平定镇海李锜之战
第五节 讨成德王承宗之战
第六节 李绛不战取魏博
第七节 平定淮西吴元济之战
第八节 再讨成德王承宗之战
第九节 平定淄青李师道之战
第十节 战后之政局
第十一节 申 论
附图9-332 高崇文平西川作战经过图
附图9-333 唐宪宗平浙西作战经过图
附图9-334 吐突承璀讨王承宗一般形势图
附图9-335 李愬雪夜袭蔡州一般形势图
附图9-336 唐宪宗再讨王承宗作战经过图
附图9-337 唐宪宗讨李师道一般形势图
第十四章 唐末寇乱诸战役
第一节 寇乱前一般形势
第二节 战地形势及作战方略
第三节 浙东裘甫之乱
第四节 庞勋之乱
第五节 王仙芝黄巢之乱
第六节 战后之政局
第七节 申 论
附图9-338 浙东袭甫之乱作战经过图
附图9-339 庞勋叛乱作战经过图
附图9-340 王仙芝之乱流窜经过图
附图9-341 黄巢之乱流窜经过图
附图9-342 黄巢围陈州及其灭亡经过图
前言
序言一
《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陆军二级上将徐培根
人类在数十万年持续不断之生存斗争中,其出现于斗争舞台或消逝而退隐,乃历史上所常见不鲜之事。尼罗河畔之古代埃及人,美索波达米亚草原之古代巴比伦人,在世界早期历史中,均曾有卓然不凡之成就与贡献。但历时既久,其适应力不足以抗御时代之巨轮者,多已悄然褪色,或退出人类斗争之舞台,阒然无闻于世。独我中国之文明,兴起之早,盖与古埃及与巴比伦文明相颉顽,迄今已历五千余年。在此长期之生存斗争中,我国国势虽有时而盛,有时而衰,但至今犹能卓然自立于世界者,此其中当有其长存久持之道。吾人综读此五千余年之历史,细加研求,得二理也。其一为英国近代史学家汤因比氏(A.J.Toynbee)所发见之定则,即艰难奋斗,乃能创造新的文化和文明。汤因比之言曰:
“人类所受严酷之考验,其第一个阶段是由阴入于阳(即由静入于动),其所经过是动的行为,这是人类受到敌人大挑拨(Temptation)而做出的。人类付出其智慧与努力之代价,历尽艰难困厄,最后终于克服敌人获得胜利,遂居于进步前驱之列。”
研究古代文化之亨廷顿在其所著《文明与气候》一书中亦有如下之记述:
“许久许久以前,一群无衣的、无居室的、无火的野蛮人,来自热带中温暖的故居,逐步向北方前进,由春季以迄夏末。他们没有想到他们所离开的是温暖之地,直至九月,才于夜间感到砭骨的风寒。一天一天的过去,情形又更坏了。他们不知道原因所在,到处乱窜以期避开。其跑到别处的通通死亡。他们有极少数的人,看到这样刺人的天气无法可避,乃运用人类最高之能力,以从事于有意的发明。有些掘地以蔽风雨,有些采取树枝树叶盖起茅屋,搭起暖床,又有些一取兽皮以裹身。不久,这些野蛮人便朝向文明大步迈进了。裸体的有了衣服;没有房子的有所遮盖;一无储备的则取肉类干制而收拾起来,在冬天并储有硬壳果了。他们调整自己以适应艰苦之环境,终于步步向前得到了生存。”
像这样人类与自然环境之斗争,在中国古代传说上亦有很多之记述,如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禹平水土,益焚山泽,皆为我国先民与自然环境艰难奋斗之事迹。其间软弱无能者多已归于淘汰灭亡,惟有坚强奋斗者始能继续生存。此可证明汤因比氏研究历史所发见之原则,确为不易之定论。与汤因比氏研究历史所得相同之结论,我国孟子亦有同样之言论。孟子之言曰: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综合孟子与汤因比氏之所论,即所谓“多难兴邦”与“逸豫丧邦”之意。其实世界各民族,每个民族都是经历过许多艰难与困厄,但其胜败存亡迥然异数者,盖非艰难困厄之难易,而在经历艰难困厄时能坚忍不屈,动心忍性与增益所不能之为难能可贵也。中华民族在其长期奋斗之历史中,经历内忧外患艰难之多,无异于世界古文明各民族,而卒能克服艰难卓然自立者,赖有此动心忍性坚忍不屈之民族性也。
其二惟何?则为中华民族之政治思想,竟为天下一家之世界思想也。《尚书·尧典》中首提“协和万邦”。当时所谓万邦,盖即各氏族之众多部落,而使和平辑睦以相处也。从史实上看,中华民族每当兴盛时代,文治武功赫奕,四周邻邦之依附者,完全为仰慕上国文化而贡纳其方物。故邻国之依附,乃为文化之交流,而非武力之征服。而治国者从不以征服异族为荣,反以所治之人民匹夫匹妇不得其所为耻。在统治中,必使各族平安相处,和协辑睦,文化混同,血缘交流,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为中国政治思想之极则。各民族在此恢弘容让之气氛中,如春风和雨之陶冶,自然涵容同化而不自觉,久之遂混化为一个民族,而其利害祸福无有畛畦之分矣。吾人就此五千余年之历史中,当时有所谓夏、夷、黎、苗、猃狁、獯鬻、肃慎、东胡、戎狄、荆楚、百濮、群蛮,乃至鲜卑、匈奴、氐、羌、羯、突厥、契丹、回纥、吐蕃、女真、蒙古、满洲等不胜枚举之各族,今日欲再追寻其痕迹而不可得,而各族之后裔,均浑然同处于中华民族之中而不自知,亦不以此而自外也。此岂世界其他民族之残忍相杀,或近代弱肉强食之理论所可比拟哉?原来世界人类,均属圆颅方趾,其是否同出于一源,固有待于研究与考证,但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莫不尊亲,则属心同理,行同伦也,此为中国大同思想之根源,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大而且久者,盖实赖此一哲理之存在。
再就中国之军事思想而言,所有我国古代兵学,对于用兵之战争均以仁爱为出发点。《司马法》曰:“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太公六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无取于民者,民利之,无取于国者,国利之;无取于天下者,天下利之。”《尉缭子》曰:“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又曰:“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故王者伐暴乱,本仁义也;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所以中国之军事思想以安民利民为目的,而用兵则在诛伐暴乱,拯救人民为事,此与西方兵学家以崇尚杀戮征服者大异其趣。
吾人细读中国五千余年之历史,自原始之众多异族并处,逐渐进于现今之民族混同,盖无一不由前此二理之交互为用,前者出于坚忍不屈,故能历久弥远而卓然自立;后者出于仁爱一体,故能涵容混同而相助相成,二者皆为中华民族所以永存之道也。今就以史例言之,中国开国之初,即有夏黎两族黄帝与蚩尤之战争。当时蚩尤声势之优越,黄帝固以艰难百折,始能获取胜利者,但黄帝既胜之后,夏黎两族相处若一家之人,故两族同化最早。嗣后汤武战胜桀纣,既胜之后,则用夏变夷,翕然同化。后至汉唐宋明各代,亦无不皆然。由以上之史例以观,诚可证明中华民族之永存,实由于上述坚忍与仁爱之两种民族性之交互为用,而又交互相成之功。
研究中国全部历史,若只求其兴衰之道,则不免偏于政治与军事之细节,而忽略其政治思想之弘大;若只求其文化之弘大,则不免驰骛哲理,形成高远之政论,二者皆未能阐明民族精神之所在。而我国历史文化载籍浩繁,欲研求此种事理,则整理过往之史料而使成为一种有系统之记载,殆为今日史家重要之责任。况当现代,世界已进至卫星飞弹氢弹钴弹时代,人类已濒临毁灭之边缘,则中华民族之卓然长存与涵容混同之史迹,殆可为世界人类和平永存之借镜。则斯编之辑,不仅可为中华民族后人在此剧烈竞争之时代中,知所以自处之道;抑且可告知世界人类,残忍相杀,终非永存之唯一途径,而翻然有所改变,斯则世界人类共同之福祉也。
余等奉命编纂《中国历代战争史》。战争本为当时政治之一部份,因之从事于各代政治作深一层之研究。历时数载,涉览载籍至数百十种,浸润既久,逐渐发见中华民族所以历久永存之理。深信此理不仅为中国历史之宝典,抑且可为世界人类和平永处之药石。故提其要点,垂涕而道,语重心长,不觉其言之深也。全书既将完成,乃以此意为之序,良可用以勗勉国人,使知所以自励;亦所以贡献于世界,借以增进共勉之道。
中国历史典籍浩繁,史料丰富,而编者限于智识与时间,其取舍之间,常以与当时政治军事有关者为范围,因之其谬误与遗漏在所难免,深望海内贤达,时加指正,则不仅本书之幸,编者同仁亦深得裨益焉。
精彩书摘
第十章 安史叛乱之战
一、安禄山之兴灭: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叛于范阳,十一月陷东京,明年正月禄山称燕帝,六月陷西京,玄宗奔蜀。至德二载(757年)正月,禄山为其子庆绪所弑。九月肃宗收复西京,十月收复东京。明年(乾元元年)八月,郭子仪等九节度围安庆绪于邺,乾元二年三月九节度兵溃。安庆绪亦为史思明所杀,安氏之燕遂灭。
二、常山及潼关之战:天宝十四载十二月,颜杲卿起兵常山,明年正月为史思明所破灭。二月李光弼克复常山,四月与郭子仪大破思明于九门,五月又大破之于嘉山。安禄山势蹙。六月哥舒翰为崔乾祐大败于灵宝,遂失潼关,西京相继陷没,李、郭自常山退保太原。
三、雍丘睢阳之战:天宝十四载二月,令狐潮围张巡于雍丘,十二月巡以后方援绝退守宁陵,遂与许远守睢阳。至至德二载十月,睢阳城始陷,张巡死之,竟屏障江淮之功。
四、南阳之战:至德元载四月,鲁炅自叶县退守南阳,为田承嗣武令珣等所围攻,明年五月退守襄阳,竟屏障江汉之功。
五、太原之战: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史思明围攻太原,李光弼拒之。至二月史思明以屡攻不下,解围走。光弼完成屏障灵武复兴基地之功。
六、史思明之兴灭:乾元二年(759年)十月,史思明复陷东京,自称燕帝。上元二年(761年)二月,史思明破李光弼于邙山,遂举军西向长安。三月,思明为其子朝义所弑。明年十月,代宗克复东京。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败死,史燕灭。安史之乱,共历九年。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安史叛乱导因
一、开元天宝间之政治
唐代自武韦之变以来,已将唐太宗所建开明严肃而强健之政治风纪,破坏无遗。从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到睿宗先天元年(712年)之九年间,君主无能,群小争权,韦后干政,宫廷间阴谋斗争无已,朝廷上下士无廉耻,吏治紊乱,虽然尚有前朝之军事外交雄厚实力,及国内安定之社会经济,得以维系其国运于一时,但险象环生之状况早已存在,故忧国之士,中心如焚。唐玄宗隆基把握此一际会,纠集志士,用非常手段,诛除诸韦,取得政权。即位之初,方当英年,在内政方面,任用贤能,励精图治,革除前朝积弊。在外交方面,任命贤将精兵,破降东西突厥,击败吐蕃,缘边疆地区,设置掌握重兵为镇守之十节度使。在学术方面,尊扬儒术,修订五礼,搜求遗书,编修典录,优礼儒臣。在经济方面,勤政务本,崇尚俭朴,禁止租赋以外聚敛及佛道营造,遂使全国物价低廉,民生富裕,牲畜孳繁。在司法方面,政先仁恕,不幸边功,法行自近,不罪逆鳞,不避忌讳,宦竖不准干预政事,戚属不得事于台省,囚必自录,斩必亲批,因致罪囚减少,史称之为开元之治。
《旧唐书?玄宗纪》论云:“开元之有天下也,纠之以刑典,明之以礼乐,爱之以慈俭,律之以轨仪。黜前朝徼幸之臣,杜其奸也;焚后庭珠翠之玩,戒其奢也;禁女乐而出宛嫔,明其教也;赐酺赏而放娃淫,惧其荒也;叙友于而敦骨肉,厚其俗也;蒐兵而责师,明军法也;朝集而计最,校吏能也。庙堂之上无非经济之才;表著之中皆得论思之士。而又旁求宏硕,讲道艺文,昌言嘉谟,日闻于献纳,长辔远驶,志在于升平,贞观之风,一朝复振。”此虽然不免于溢美,而其国内安定康乐,亦常见诸当时诗人词咏,则其近于事实,即可概见。
但至开元二十年(732年),情形为之一变。此时玄宗年届五十,少年锐发之气已衰,深自抑制之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9册):唐(下)(附地图册) 中信出版社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