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竺可桢是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一代宗师,著名教育家,先后担任过中国科学社社长、中央研究院气象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他提倡求实精神,关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和经济社会的关系,在地理学、气象学、自然资源考察、科学史、科学普及、科研管理和大学教育等诸多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内容简介
本卷收录竺可桢1929年至1949年6月的文章、讲演词、工作报告、会议提案、咨询答问、书信、序跋、公告、启事等,凡287篇。
《竺可桢全集》第2卷,收录先生1929年至1949年上半年的文稿287篇,其时正当神州陆沉之际、民族危亡之秋。特别是,先生临国难而掌浙大,至抗战军兴,从暖风熏人的西子湖畔到地处边陲的夜郎之乡,一路颠沛流离,上有日寇飞机轰炸,下有土匪豪强骚扰,先生率领全校师生,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教书育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储备了宝贵的智力资源,浙大亦被国际友人誉为“东方的剑桥”;而先生在此非常时期的言论行迹,足以使他名享“中国的脊梁”之列。
1928年至1946年,竺可桢出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亲自主持在南京北极阁营建气象学研究基地,培养和凝聚了一支精干的研究队伍,办刊物,开年会,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着力推进国家气象事业建设。继地质学和生物学之后,气象学成为迅速实现本土化和体制化的代表性学科。竺可桢以其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出色的组织才能,赢得了学术界和社会的承认,他自1935年起担任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的评议员,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年生,浙江上虞人。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3年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1918年获哈佛大学研究院地学系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后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著有《中国气象概论》、《物候学》、《气象与农业相互关系》等。1974年2月7日逝世。
竺可桢留学回国后,在东南大学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地理系。1927年筹建了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并在全国布设了四十几个观测台站进行地面和高空观测,开始天气预报工作。
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他倡导“求是”校训,实行民主办学,提倡学术自由,使浙大在教育质量、学术研究和学校规模上都有长足的发展,崛起为中国著名大学之一,英国科学家赞誉为“东方剑桥”。
目录
前言
编例
第2卷说明
1929年
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筹备经过报告
地理教学法
中国气候区域论
中国科学社已有十六岁
航空与天气
学会年会不可偏废之三事
在中国气象学会第五届年会上提出“添聘名誉会员”案
全国设立气象测候所计划书
1930年
第四次太平洋科学会议概况
近年气象学进步概况
前言/序言
竺可桢全集(第2卷)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还好
评分
☆☆☆☆☆
世不二出的伟大科学家的作品,要精心阅读。
评分
☆☆☆☆☆
中国气象事业的先驱者,非常值得收藏的一套书!
评分
☆☆☆☆☆
图书包装很好,内容也好
评分
☆☆☆☆☆
6666666666666
评分
☆☆☆☆☆
自觉读着有点吃力,书是和不错的。推荐
评分
☆☆☆☆☆
竺先生不但人格高尚,而且做事执著,数十年的日记能一天不差地坚持下来,甚至在丧妻之痛时,仍不脱漏,这岂是一般没有毅力的人能够做到的?《竺可桢全集》有二十卷,现在不过只出了著作四卷而已。我们等待着在某种意义上比学术著作更重要的日记的出版,因为其中记录的不但是竺先生个人的生活,还透视了国家民族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各种变迁。我常常奇怪于竺先生他们那一辈人是如何生活的,他们既写下了数量庞大的学术著作,还要参加各种学术与非学术活动,还有许多不一定愿意参加的应酬(何炳棣曾问胡适说,您在醒着的时候是不是至少有三分之一是用来应酬的,胡适说是的),最后还给后人留下成百上千的信函与几百上千万字的日记。我们的没有时间我们的忙比起他们来怎么那么微不足道呢?
评分
☆☆☆☆☆
颇具史料价值的一套日记
评分
☆☆☆☆☆
除去头巾与胡子,再戴上眼镜,祖冲之就是竺可桢。这个发现是德国汉学家阿梅龙告诉我的。以竺可桢的形象来仿写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一点也不辱没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