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美国图书业50年的深度观察。出版老将必备,编辑新人必学,爱书人必读。
图书业、娱乐业、文化业扑朔述离,业态融合大势所趋?畅销书、常销书,长寿书、短命书各投所好,怎样找到适销对路的渠道?连锁书店、独立书店、网上书店四面楚歌,将来人们还会读书?精装书、平装书、电子书百花齐放,未来淮主风流?集团化还是小塑化,出版社应该走出怎样的道路?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理想与现实,出版社如何面对各种冲突?
作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描绘了一个充满激情与梦想、大胆与创新、失败与教训的图书业的历史长卷。在这个旧貌新颜的时代,传统的图书业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对图书业翔实、鲜为人知的记录。影响力最大的书评媒体《纽约书评》的激情创办。汇集美国文学史著名作家著作的《美国文库》的曲折出版。收录4万余种图书信息的《读者目录》的艰难时刻。
对图书业大胆、激进的预见。新技术改变了所有事物的轨迹,改变了图书流通的方式。无论明天谁将在数字市场上取胜,今天这些四面楚歌、步履艰难的集团公司都将面临绝迹的命运。破胁在于对电子书的滥用,而非电子书本身。电子书与喷射飞机一样将对文化、商业和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贾森·爱泼斯坦,兰登书屋前总编兼副总经理,奋斗在图书业有半个世纪,在图书行业德高望重,声名赫赫。他出版了《安克尔丛书》,开创了平装书的时代;创办了著名的《纽约书评》和最具学术性和文学价值的《美国文库》;出版了美国经典著作《读者目录》。他是在线图书销售的先驱者,是“美国国家图书奖”第一位获得者。
目录
第1章 流水不腐
第2章 乡下来的年轻人
第3章 失去的幻想
第4章 向一切告别
第5章 文化战争
第6章 学术森林
第7章 摩登时代
后记 阅读:数字化的未来
精彩书摘
图书出版业生来就属于家庭作坊式行业,分散、随意、个人色彩浓厚。在这个行业,干得最出色的往往是一小帮志趣相投的人,他们各尽所长,却又艳羡彼此的自主权,对于作者、读者需要什么、读者的兴趣点又在哪里他们都非常敏感。如果说赚钱是他们的首要目标,那么这些人大可去选择其他职业,比如说可以去做文学代理人。如今市场竞争激烈,对于其作品能够大卖的作者趋之若鹜,作者的预付金又节节攀升,许多文学代理人赚得个盆满钵满。但是据我所知,大多数出版商和编辑跟我一样,依然认同自己的角色,那就是献身于一种其回报是作品本身而不是其作品带来的资本价值的手工艺。
今天的图书业正处于一个剧烈转型期,这种巨变为创新带来了许多的机遇、无数的考验、若干的失误还有更多的进步。和我所了解的过去的50年一样,在下一个50年中,图书业将会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变化。20世纪20年代,一代才华横溢的美国年轻出版商们继承了被称之为现代主义的文化变革事业,并以品位、活力和激情使之得以发展。就像爱因斯坦那一代对现代物理学的开拓与发展所做的贡献,以及塞尚、毕加索及其同时代画家对画坛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样,20世纪初的作家们开创了现代文学全新的创作方式和思想内涵。尽管还有许多工作有待完成,但是基础的工作已经铺就,无需重复。我的出版生涯见证了那个漫长的、经由诗歌运动之后逐渐走向下坡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绝非贫瘠,没有收获。
20世纪20年代的文化风尚是一种解放——或者说,在当时这种风尚的倡导者看来——是对那个无法忍受道德、审美以及智力弱点的社会的解放。与之相比,今天等待作家及出版商的改革截然不同并且意义将会更为深远。今天的改革不是因文化绝望和审美逆反而发,而是因新技术而起。新技术对文化所产生的革命性影响绝不亚于活字印刷的发明。活字印刷曾一度引领文明社会,但在500年后的今天,这些新技术却在过去短短几十年中就轻而易举地取代了活字印刷的地位。正如古登堡(Gutenberg)的技术其深远意义在他那个时代无法预见一样,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技术所产生的影响同样不明显,但意义肯定重大。
20年前,当我的孩子和他们的同伴们到了找工作的年龄时,我奉劝他们不要从事出版业,因为在我当时看来,这个行业即使不是穷途末路也可以说是老朽不堪了。但是在今天,我会给喜欢读书的年轻人相反的建议。等待他们的变革正预示着文化的衍生,而且是需要毕生予以探索的创新过程。同霍勒斯·利夫莱特(Horace Liveright)、阿尔弗雷德·克诺夫以及本内特·瑟夫(Bennett Cerf)那代人所面临的情形相比,这个过程的意义更加深远,而且方式也截然不同。80年前,老一代著名作家乔伊斯、海明威和艾略特及其同行从世界大战的废墟以及由战争造成的可怕无知中脱颖而出。
在本书中,我想描述我所理解的这些技术的早期阶段,但是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我为之付出半个世纪心血的日益衰退的图书出版业。在那个时代,由于市场不景气带来的压力以及传统行业的通病——外行管理者①的误导,图书出版业已经偏离了本质,因此出版业存在很多问题,因为图书出版业并不是一个传统产业,它更像一次度假或业余体育活动,其首要目标是活动本身而非经济收益。对于那些为了兴趣而从事这项工作的出版商和编辑而言,我那个时代的图书出版业给了他们丰厚的回报。但对于寻求传统的经济上回报的投资者来说,回报的是失望。
1958年,我加入兰登书屋时,它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大众读物出版商。但是,兰登书屋一百来人的内部员工通讯录却印在一张不超过明信片大小的纸上。那段日子里,对我们大家来说,兰登书屋是一个非常快乐的地方。白天,坐落于曼迪逊第50大街老维拉德大厦北翼的兰登书屋就是我们舒适的第二个家。有黑白大理石相问的大堂,不怎么牢靠的电梯,还有一个庭院。在庭院中,我们有权使用其中的6个昂贵车位,其余的12个车位则属于占据大厦中央以及南翼的纽约教区。我办公室的墙壁是深绿色的,木地板已磨损不堪,还有一个可以俯瞰院子的朱丽叶式阳台。这里曾被当做卧室,我每次上班都会看见一位任性的作者在那里过夜,而且还不总是一个人。这些办公室不仅是作家们的第二个家,同时也是我们的。我们的苏格兰籍前台接待德班滋夫人(Mrs.Debanzie)通常不事先通报就让作家们上楼见我们:奥登(W.H.Auden)穿着破外套和拖鞋送来《染匠之手》(The Dyers Hand)的书稿。
前言/序言
图书业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作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描绘了一个充满激情与梦想、大胆与创新、失败与教训的图书业的历史长卷。在这个旧貌新颜的时代,传统的图书业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评分
☆☆☆☆☆
图书业、娱乐业、文化业扑朔述离,业态融合大势所趋?畅销书、常销书,长寿书、短命书各投所好,怎样找到适销对路的渠道?连锁书店、独立书店、网上书店四面楚歌,将来人们还会读书?精装书、平装书、电子书百花齐放,未来淮主风流?集团化还是小塑化,出版社应该走出怎样的道路?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理想与现实,出版社如何面对各种冲突?
评分
☆☆☆☆☆
对图书业翔实、鲜为人知的记录。影响力最大的书评媒体《纽约书评》的激情创办。汇集美国文学史著名作家著作的《美国文库》的曲折出版。收录4万余种图书信息的《读者目录》的艰难时刻。
评分
☆☆☆☆☆
作者爱泼斯坦是兰登书屋前总编兼副总经理,奋斗在图书业有半个世纪,在图书行业德高望重,声名赫赫。他出版了《安克尔丛书》,开创了平装书的时代;创办了著名的《纽约书评》和最具学术性和文学价值的《美国文库》;出版了美国经典著作《读者目录》。他是在线图书销售的先驱者,是“美国国家图书奖”第一位获得者。
评分
☆☆☆☆☆
对图书业大胆、激进的预见。新技术改变了所有事物的轨迹,改变了图书流通的方式。无论明天谁将在数字市场上取胜,今天这些四面楚歌、步履艰难的集团公司都将面临绝迹的命运。破胁在于对电子书的滥用,而非电子书本身。电子书与喷射飞机一样将对文化、商业和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
评分
☆☆☆☆☆
作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描绘了一个充满激情与梦想、大胆与创新、失败与教训的图书业的历史长卷。在这个旧貌新颜的时代,传统的图书业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评分
☆☆☆☆☆
对图书业翔实、鲜为人知的记录。影响力最大的书评媒体《纽约书评》的激情创办。汇集美国文学史著名作家著作的《美国文库》的曲折出版。收录4万余种图书信息的《读者目录》的艰难时刻。
评分
☆☆☆☆☆
作者爱泼斯坦是兰登书屋前总编兼副总经理,奋斗在图书业有半个世纪,在图书行业德高望重,声名赫赫。他出版了《安克尔丛书》,开创了平装书的时代;创办了著名的《纽约书评》和最具学术性和文学价值的《美国文库》;出版了美国经典著作《读者目录》。他是在线图书销售的先驱者,是“美国国家图书奖”第一位获得者。
评分
☆☆☆☆☆
对图书业大胆、激进的预见。新技术改变了所有事物的轨迹,改变了图书流通的方式。无论明天谁将在数字市场上取胜,今天这些四面楚歌、步履艰难的集团公司都将面临绝迹的命运。破胁在于对电子书的滥用,而非电子书本身。电子书与喷射飞机一样将对文化、商业和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