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约80%的肿瘤患者,在肿瘤的不同阶段会伴有癌痛,疼痛是肿瘤患者常需面对的最痛苦的问题。如何配合医生,根据病情,科学选用止痛药物和采用必要的止痛手段,是很多肿瘤患者迫切需求的知识。本书主要讲解了肿瘤疼痛的发生发展,各种常用镇痛药物镇痛原理,方法和适用病情,如何自我评价疼痛的级别和疗效,如何走出“癌症当然痛,治疗还要痛”、“吗啡是毒品,千万不要吃”等观念上的误区,科学应用癌痛的治疗药物和方法,真正实现“让癌痛患者不再痛”。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 基础知识篇
第一部分 什么是疼痛
一、疼痛与生命同在
二、什么是疼痛
三、可不可以没有疼痛
四、人为什么会感觉到疼痛
五、疼痛有“好”、“坏”之分
第二部分 什么是癌痛
一、什么是癌痛
二、癌症疼痛与普通疼痛有什么不同
三、为什么癌症会引起疼痛
四、癌痛还分门别类吗
五、常用于描写癌痛的词
六、癌痛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第三部分 癌痛现状
一、你知道有多少人在忍受癌痛吗
二、像关注血压一样关注疼痛
三、你知道有个“世界疼痛日”与“中国疼痛周”吗
四、又有了一个“癌痛年
五、癌痛是可以控制的——癌痛患者无需忍痛
六、什么是“癌症三阶梯止痛法
七、我国疼痛治疗处在什么水平
八、造成我国癌痛控制水平低的原因
第二篇 预备篇
澄清概念走出误区
一、必须澄清的概念
二、一定要走出的误区
三、常见癌痛治疗的错误观点
第三篇 实战篇
驾驭癌痛
一、癌症疼痛如何规范化治疗
二、你有多痛——疼痛可以“测量”
三、为什么要评估疼痛程度
四、医生会怎样对癌症疼痛进行评估
五、说出你的疼痛——怎样向医生描述疼痛
六、和医生一起制定一个控制疼痛的计划
七、开始治疗疼痛了,应该向医生问清楚什么
八、取到止痛药后,应该问清楚什么
九、写一本疼痛日记
十、癌痛需要经常评估
十一、每次看医生时带上你的服药清单
十二、服用止痛药时,出现什么情况应该看医生
十三、控制疼痛最好的办法
十四、怎样才算控制了疼痛
十五、沟通——减轻疼痛的金钥匙
十六、多询问你关心的问题
十七、常用于癌痛止痛药物
十八、如何为每个人选择合适的止痛药剂量
十九、阿片类药物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内药物吗
二十、使用阿片类药物时的常见问题
二十一、小结——癌痛治疗的重点
第四篇 提高篇
第一部分 积极预防副作用正确使用辅助治疗
一、关注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
二、难治性疼痛
第二部分 癌痛需要综合治疗
一、非药物治疗
二、病因治疗
三、癌痛综合治疗的原则
四、如何对待癌症急症患者的疼痛
五、鼻咽癌患者怎样处理放射治疗中咽喉疼痛
六、癌症骨转移及其治疗
第五篇 帮您讨说法
癌痛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卫生部关于印发《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的通知
二、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
三、二十年来我国麻醉药管理规定的三大变化
四、我国关于麻醉药品管理政策的几次调整
五、国际禁毒公约的两条宗旨
六、如何得到免费止痛药及相关服务
七、美国评估和控制疼痛的标准(2001年)
八、哪些止痛药需要开麻醉处方
常用止痛药物一览表
一、常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NSAIDs)
二、常用的阿片类药物
三、辅助药物
精彩书摘
癌症疼痛是与癌症本身和癌症治疗有关的疼痛(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生物治疗、介入治疗、热疗等),与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相交织,是癌症患者最常见、最痛苦的症状之一,常比癌症引起的死亡更令人感到恐惧。
一想起癌痛,人们也许会想起焦裕禄经历肝癌疼痛时的种种痛苦表情,和因为抵御疼痛而顶坏了的钢笔和藤椅:也会想起因承受不了疼痛而寻求“安乐死”的癌症患者们。癌症疼痛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和给人们留下的心理阴影如此之深,以致人们“谈癌色变”。
二、癌症疼痛与普通疼痛有什么不同
普通疼痛多是急性疼痛,例如:
1.触摸滚烫开水时的反应 手碰到开水引起疼痛,手会马上缩回。
2.阑尾炎 疼痛作为体内不适的一种警告信号,驱使人们设法消除。
3.分娩疼痛 众所周知,孩子出生时的疼痛是急性的、短暂的,伴随着迎接新生命的喜悦和期待。
在有限的时间内,烫伤被治愈、阑尾被切除及外科伤口得到愈合、孩子生了下来。人们通常在有限的时间内从阵痛中恢复过来。疼痛出现时可能要伴随焦虑和恐惧,而当疼痛原因确定,开始治疗及恢复过程中。这些感觉将减轻。
而与普通疼痛相比,癌症疼痛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癌症疼痛比较剧烈。比如,人干活累了腰疼,休息一下就好了,这种疼痛比较轻微。而癌症疼痛大多都很严重,患者常常形容是“疼的不想活了”。用“痛不欲生”形容癌症疼痛的程度一点都不过分。
第二个特点,癌症疼痛持续时间比较长,是一个反复发生、持续存在、不断加重的疼痛过程。如果癌症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癌痛一旦出现就很难消失。
第三个特点,癌症疼痛常常伴有患者的心理变化。癌症患者出现焦虑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果癌症患者的疼痛没有及时的缓解,患者就会非常紧张、焦虑,甚至于失眠。也有患者同时还伴随抑郁症状。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觉得自己快要死了,感到非常的绝望,甚至会自杀。
前言/序言
人对疼痛的感觉与生俱来。没有痛觉的“无痛症”患者生存艰难,大多夭折。因此,“对疼痛的感觉”是与血压、脉搏、呼吸、体温一样重要的生命体征。
人又不能时刻生活在疼痛的包围之中,那种痛不堪言的炼狱般体验往往超过了人对死亡的恐惧;而癌症疼痛,特别是彻骨的酷痛以及随时可能发生的“暴发痛”,更是威胁患者的梦魇。
中世纪的欧洲曾用“鞭笞疗法”驱除“痛魔”;国人则自幼浸淫在以“刮骨疗毒”的传说为代表的“忍痛文化”之中,羞于诉说疼痛,羞于要求医生为自己止痛。其实,每个患者都有述说疼痛,要求止痛的权力;每个医务人员都有仔细倾听患者诉求,为患者充分止痛的义务。特别是癌症患者,更有要求使用阿片类药物及其他手段治疗疼痛的权力。
我国近十几年连续颁布的多项政策法规与国际接轨,为癌症患者享受充分的止痛治疗提供了保障。
疼痛作为一种主观感觉,既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既是一个临床症状,也可能单独构成一个疾病。这就要求医患及时沟通,对疼痛准确评估,规范治疗,同时随时进行个体化调整。这种调整既包括用药的品种、剂量、途径等技巧方面的;更包括患者乃至患者亲友心理、情绪、灵性、社会关系、经济利益诸方面的。正是这种医患双方的全方位需求,催生了本书的诞生。
深度解析:肿瘤治疗中的疼痛管理艺术 本书旨在为每一位在抗击癌症的征途中饱受疼痛折磨的患者及其关爱者,提供一份全面、科学且充满人文关怀的疼痛管理指南。我们深知,癌症疼痛不仅影响着患者的身体,更侵蚀着他们的精神世界,削弱着生活的质量。因此,本书并非简单罗列药物名称,而是致力于揭示疼痛管理的深层原理,引导读者理解疼痛的本质,掌握个性化的应对策略,最终实现有效的疼痛控制,重拾生命的尊严与活力。 疼痛的复杂性:超越表象的理解 癌症疼痛绝非单一的生理现象,它是一个由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多重因素交织而成的复杂体验。本书将深入剖析不同类型癌症可能引发的疼痛机制,包括但不限于: 伤害感受性疼痛 (Nociceptive Pain):由肿瘤直接压迫、侵犯组织、骨转移或炎症反应引起,通常表现为钝痛、胀痛或搏动性疼痛。我们将详细介绍这类疼痛的根源,以及针对性的干预手段。 神经病理性疼痛 (Neuropathic Pain):当肿瘤侵犯或压迫神经,或放化疗等治疗对神经造成损伤时,可能出现灼痛、刺痛、电击样疼痛、麻木或针刺感。本书将深入探讨神经损伤的机制,并介绍针对这类复杂疼痛的药物选择和非药物疗法。 混合型疼痛 (Mixed Pain):大多数癌症患者会同时经历多种类型的疼痛,其表现和治疗策略也更为复杂。我们将教您如何辨识不同疼痛成分,并设计整合性的治疗方案。 疼痛管理的基本原则:科学与人文的结合 有效的疼痛管理,绝非简单地“吃止痛药”。本书将遵循国际公认的疼痛管理原则,强调: 个体化评估 (Individualized Assessment):每一位患者的疼痛都是独特的。我们将指导您如何与医护人员沟通,准确描述疼痛的性质、强度、部位、持续时间、加重和缓解因素,为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关键信息。 全面治疗 (Comprehensive Treatment):疼痛管理不仅是药物治疗,更包含非药物疗法、心理支持、社会康复等多个层面。我们将为您呈现一个多维度、全方位的疼痛管理图景。 规律用药 (Regular Medication):对于持续性疼痛,规律、按时服药比疼痛发生后再用药更为重要。我们将解释“阶梯止痛”的理念,即根据疼痛程度选择不同强度的止痛药物,并强调规律服药的益处。 主动预防 (Proactive Prevention):目标是预防疼痛的发生或复发,而非仅仅缓解已存在的疼痛。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早期干预和综合管理,将疼痛控制在最低水平。 多学科合作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疼痛管理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涉及肿瘤科医生、疼痛科医生、麻醉科医生、护士、心理治疗师、物理治疗师以及社工等。本书将强调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协同医护团队,共同攻克疼痛难题。 药物治疗的艺术:精准选择与合理运用 药物治疗是癌症疼痛管理的核心,但如何“用对药”、“用好药”至关重要。本书将详细介绍各类止痛药物的作用机制、适用范围、剂量调整、副作用管理以及注意事项: 非阿片类止痛药 (Non-opioid Analgesics):如对乙酰氨基酚和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在轻度疼痛管理中的作用。我们将重点讲解其优势、禁忌症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弱阿片类止痛药 (Weak Opioids):如可待因和曲马多,在轻中度疼痛管理中的角色。我们将详细阐述其药代动力学特性,以及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 强阿片类止痛药 (Strong Opioids):如吗啡、羟考酮、芬太尼等,是中重度癌症疼痛的首选。本书将用大量篇幅深入解读这些药物,包括: 不同剂型:口服、注射、透皮贴剂、口颊片等,以及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剂量滴定 (Dose Titration):如何根据患者反应逐步调整剂量,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与副作用平衡点。 “规律止痛”与“突破性止痛”: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两种用药模式,有效控制持续性疼痛和突发的剧烈疼痛。 常见副作用及其应对:如便秘、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等,提供切实可行的管理策略。 阿片类药物的误解与澄清:我们将正面回应公众对阿片类药物的担忧,科学解释其成瘾性、耐受性和依赖性的问题,强调在医嘱下规范用药的安全性。 辅助性止痛药 (Adjuvant Analgesics):针对特定类型的疼痛,或与其他止痛药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或处理副作用。我们将介绍: 抗抑郁药和抗惊厥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皮质类固醇:用于缓解骨转移或肿瘤压迫引起的炎症和水肿。 双磷酸盐类药物:用于治疗骨转移引起的疼痛。 肌肉松弛剂、镇静剂等,及其在疼痛管理中的辅助角色。 超越药物:非药物疗法的综合应用 药物治疗并非万能,整合性的非药物疗法能显著提升疼痛管理的整体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书将详细介绍: 物理治疗与康复: 适度的运动:如散步、伸展、太极等,如何帮助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强身体机能。 物理因子治疗:如热敷、冷敷、经皮神经电刺激 (TENS) 等,对缓解肌肉疼痛和神经痛的疗效。 姿势调整与体位支持:如何通过正确的体位和支撑,减轻肿瘤对身体的压迫,缓解疼痛。 心理支持与应对策略: 认知行为疗法 (CBT):学习识别和改变导致疼痛加剧的负面思维模式。 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冥想等,帮助缓解紧张情绪,降低疼痛感知。 正念疗法 (Mindfulness):如何专注于当下,减少对疼痛的过度关注,接纳和管理疼痛。 家庭支持与沟通:指导患者家属如何理解和支持患者,共同面对疼痛。 传统与替代疗法: 针灸: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刺激特定穴位缓解疼痛。 按摩疗法:对缓解肌肉紧张和促进血液循环的益处。 芳香疗法:通过特定精油的香气,达到放松身心、缓解疼痛的目的。 其他疗法:我们将客观评价各种疗法的科学依据和潜在风险,帮助读者做出明智选择。 姑息治疗与临终关怀:我们将探讨姑息治疗在癌症全程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在疾病晚期如何通过专业的疼痛控制和人文关怀,确保患者安详、有尊严地度过生命最后阶段。 患者的赋权:主动参与疼痛管理 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赋权患者,让您成为自身疼痛管理的主导者。我们将鼓励您: 积极学习:主动了解疼痛知识,掌握用药方法和非药物疗法。 有效沟通:勇敢而坦诚地与医护人员沟通您的感受,不隐藏、不夸大。 主动记录:记录疼痛日记,包括疼痛强度、频率、用药情况、副作用等,为医生提供宝贵的临床信息。 勇于提问:不要害怕提问,任何关于疼痛的疑问都值得被解答。 寻求支持:积极参与患者互助小组,与有相似经历的病友交流,获得情感支持和实用建议。 希望与信心:重塑生命的美好 癌症疼痛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场严峻考验,但绝非不可逾越的障碍。本书的目标是为您提供一把解锁无痛生活的钥匙,一份面对疼痛的信心。我们坚信,通过科学的认知、精密的管理和积极的应对,绝大多数肿瘤患者都能实现有效的疼痛控制,重拾生活的乐趣,拥抱生命的希望。让我们携手同行,以智慧和勇气,共同迈向无痛、有尊严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