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医学承启集》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方药中先生业医五十余年医学论文中的精品一在理论研究部分,对中医理论中的重大问题,如: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气化学说、脏象学说、阴阳五行、伤寒与温病学说及其论争等,均进行了系统整理、精辟论述和深入研究,有些学术观点,如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在中医学术界系属首次提出这些论文,但反映了先生精深的学术思想,而且确属现代中医并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在临床研究部分,对中医辨证论治的模式,提出了新的设计和论证.并以临床验案说明其具体运用,对辨证论治的研究、发展和规范化具有指导意义,先生对肝炎、肝硬化腹水、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疑难病症的诊治,经验颇丰,疗效显著,并形成系列方药如对“慢性肾衰”的诊治经验研究,属国家攻关课题,疗效居国内先进水平,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奖,对临床经验的阐述,不停留在一方一药和个案的介绍,而是遵循中医理论,系统总结中医诊治规律,不但示人以方药,而且示人以规矩,便于指导后学。
内容简介
《方药中论医集(第4辑):医学承启集》对中医理论中的重大问题均进行了系统整理、精辟论述和深入研究。
目录
理论探讨
从团结中西医与中医进修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谈到中医学术系统问题(1953年)
试讨论“中医治疗体系”中的几点基本认识(1955年)
关于学习《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几点基本概念(1955年)
试论祖国医学中“神”的基本涵义及其在临床运用上的一般规律(1960年)
论中医学的整体观(1976年)
谈中医学中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在中医临床辨证施治中的具体运用(1976年)
谈病机十九条的基本精神及其在辨证论治中的具体运用(1978年)
介绍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1979年)
炎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和影响(1980年)
仑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及其产生的物质基础(1984年)
色中医学对急性传染病的一般认识——兼评伤寒与温病学派之争(1984年)
论《伤寒论》中的辨病辨证及其相互关系问题(1986年)
谈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1994年)
临床研究
治疗大叶性肺炎的一点经验和体会(1959年)
谈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及其在.临床运用中的步骤和方法(1977年)
中医临床治疗八法整理研究(1980年)
谈我对肝炎的认识及临床诊断治疗经验(1981年)
谈中医对肝硬化腹水的一般认识和我在临床上对本病诊断治疗中的一点粗浅体会(1981年)
论辨证论治的步骤和方法问题(1984年)
治疗肝病系列经验方六首(1990年)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诊治经验研究(1990年)
医案医话
迁延性慢性肝炎的诊治(1977年)
关于“上工治未病”(1980年)
“鬲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傍,中有小心”释(1980年)
治病必求于本(1980年)
哮喘病案分析(1981年)
养阴经验介绍(1981年)
谈辨证论治中的时间定位诊断问题(1981年)
治早泄、阳痿要慎用壮阳药(1981年)
关于掌握分寸问题(1981年)
谈“神”(1981年)
浅谈“象”和“藏象”(1981年)
谈我对升麻的认识及临床运用经验(1981年)
评“肾无泻法”(1981年)
辨治“瘀血”的经验(1981年)
略谈对《难经》阴阳脉的理解和运用(1981年)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1982年)
谈脾胃阴虚(1982年)
谈“虚而相并”(1982年)
尿血、血淋治验(1982年)
“辨证论治七步法”的临床运用——重症肌无力治验(1982年)
辨治出血证的经验(1982年)
谈弦脉(1983年)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1983年)
治疗迁延性慢性肝炎的经验(1983年)
谈《内经》中“尺”字的涵义及其临床运用(1984年)
“候之所始,道之所生”——谈中医学理论产生的物质基础(1988年)
商榷文字·杂文
目前中医界一个最大的危机——一般人所谓的中医科学化(1944年)
读“与张简斋先生论阴阳”一文后之商榷(1945年)
我对“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认识(1955年)
用砒治疗哮喘的我见(1956年)
再谈“砒对支气管哮喘之特殊疗效”问题(1957年)
反对抛开中医理论进行中医研究工作(1957年)
评五行学说及其对中医学正反两方面的影响(1976年)
回首学医四十年(1981年)
以提高疗效为中心,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工作(1984年)
对中医改革工作的几点意见(1984年)
关于中医现代化问题——与印会河先生商榷(1985年)
谈中医研究工作中的传统方法研究问题(1988年)
谈中医药的科技优势及主攻方向——为《中医药科技优势论证会》所作的书面发言提纲(1989年)
我的经历(1991年)
附:承前启后卫道创新——纪念中医学家方药中先生辞世十周年(2005年)
前言/序言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四辑)·医学承启集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