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风险价值VAR:金融风险管理新标准(第3版)
原价: 78.00元
作者:菲利普·乔瑞(Philippe Jorion)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4月
ISBN:9787508618708
版次: 第3版
开本: 16
《风险价值VAR:金融风险新标准(第3版)》:
FRM考试指定核心读物
各家风险管理机构和个人投资者
控制和管理风险的必备武器
金融、投资专家郑伏虎、万峰、杨瑞琪复旦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李文连联袂推荐
《风险价值VAR:金融风险管理新标准(第3版)》中强调了经营风险,涵盖了风险管理方面的新技巧,总结了巴塞尔协议的规范.补充了使用VAR进行风险预算和全面风险管理。《风险价值VAR:金融风险新标准(第3版)》的及时更新旨在为那些力图驾驭来势迅猛和变化迅速的金融风险的管理者提供帮助。
Part 1 风险管理的背景
第1章 为什么需要风险管理/3
1.1 金融风险/4
1.2 金融衍生产品/10
1.3 风险管/13
1.4 金融风险类型/22
1.5 小结/28
第2章 从金融灾难中吸取的教训/31
2.1 损失带给我们的新教训/32
2.2 风险案例研究/37
2.3 私营机构的反应/43
2.4 监管部门意见/44
2.5 小结/47
第3章 VAR在制定监管资本标准中的应用/49
3.1 为什么需要监管?/50
3.2 1988年《巴塞尔协议》/53
3.3 2004年《巴塞尔协议Ⅱ》/58
3.4 市场风险标准/60
3.5 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66
3.6 小结/70
Part 2 基础知识
第4章 风险衡量工具/75
4.1 市场风险/76
4.2 概率工具/79
4.3 风险/89
4.4 时序数据/93
4.5 时间聚合/98
4.6 小结/101
第5章 风险价值的计算/104
5.1 计算VAR/105
5.2 定量因素的选择/115
5.3 衡量VAR的精度/123
5.4 极值理论/129
5.5 小结/134
附录5.A 巴塞尔乘数说明/136
第6章 回NVAR/139
6.1 建立回测模型/140
6.2 模型回测之特例/142
6.3 应用/153
6.4 小结/155
第7章 投资组合风险:分析方法/158
7.1 投资组合的VAR/159
7.2 VAR工具/166
7.3 举例/176
7.4 适用于一般分布的VARS.具/181
7.5 从VAR到投资组合管理/182
7.6 小结/186
附录7.A 矩阵乘法/188
第8章 多元模型/191
8.1 为什么要简化协方差矩阵/192
8.2 因子结构/194
8.3 Copula方法/210
8.4 小结/215
附录8.A 主成分分析法/216
第9章 风险和相关性预测/221
9.1 是随时间变化的风险还是异常值/222
9.2 随时间变动的风险模型/224
9.3 相关性模型/235
9.4 运用期权数据/239
9.5 小结/242
附录9.A 多元GARCH模型/244
Part 3 VAR系统
第10章 VAR方:法/251
10.1 VAR系统/252
10.2 局部估值法和完全估值法/254
10.3 德尔塔一正态法/265
10.4 历史模拟法/267
10.5 蒙特卡罗模拟法/270
10.6 经验比较/273
10.7 小结/275
附录10.A 解析二阶近似/277
第11章 VAR映射/282
11.1 风险测度映射/283
11.2 固定收益证券组合的映射/289
11.3 对线性衍生产品映射/295
11.4 期权映射/305
11.5 小结/309
附录11.A 确定期限顶点权重/310
第12章 蒙特卡罗模拟法/315
12.1 为什么用蒙特卡罗模拟法/316
……
第13章 流动性风险
第14章 压力测试
Part 4 风险管理系统的应用
第15章 运用VAR衡量和控制风险
第16章 运用VAR进行积极风险管理
第17章 VAR和风险预算在投资管理中的应用
Part 5 风险管理系统的范围
第18章 信用风险管理
第19章 运营风险管理
第20章 综合风险管理
Part 6 风险管理行业
第21章 风险管理指南和缺点
第22章 结论
菲利普·乔瑞(Philippe Jorion),芝加哥大学MBA、博士,现为加州大学欧文分校金融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风险管理、国际金融、资产配置和固定收益证券市场。乔瑞博士著作颇丰,包括率先介绍美国大政府机构倒闭案的专著《巨赌之危:衍生工具与橘郡破产案》、《金融风险管理:国内及国际研究》,以及FRM考试指定教材《金融风险管理师手册》。
译者简介:
郑伏虎,北京千溥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创始人,澳大利亚西部矿产有限公司董事。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应用金融硕士,澳大利亚金融协会认证金融师(CFTP,FTA),具有澳洲金融从业资格。
曾任澳大利亚证券协会会士,中信公司董事长秘书,信瀚中国投资基金中国总代表,中信澳大利亚公司项目经理,具有丰富的投融资和项目管理经验。
万蜂,北京千溥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创始人。澳大利亚墨尔本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美国金融分析师协会注册金融分析师(CFA),具有澳洲金融从业资格。
曾任职中信澳大利亚公司,具有丰富的国际贸易/项目投融资经验。
杨瑞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应用金融硕士,具有澳洲金融从业资格。现负责澳新银行(ANZ)中国区商品交易业务,为国内众多企业设计商品套期保值方案与内部风险管理系统;负责澳新银行在国内的黄金交易,参与人民币黄金现货期权产品研究。具有丰富的国际金融市场交易经验。曾任澳大利亚国民银行总行市场风险管理经理、量化模型分析师,专门从事金融衍生品价格模型研究,建立风险量化衡量系统等。
李文连,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运营管理科学系终身教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统计学硕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统计、质量管理、实验设计和数据挖掘。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在进行一次严谨的“学术探索”,作者以一种近乎“考古学家”般的细致,挖掘出风险价值背后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演进历史。它没有回避风险价值模型中的复杂数学推导,而是以一种相对平缓的方式,逐步引导读者理解其内在逻辑。我注意到书中有相当一部分篇幅用于介绍不同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应用,这对于我这样非数学专业出身的读者来说,一开始可能有些挑战,但作者的讲解方式,配合书中提供的图表和例子,让我逐渐克服了对数学公式的恐惧,甚至开始对其产生兴趣。尤其是一些关于模型假设和局限性的讨论,让我在理解VaR的强大功能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它的不足之处,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坑”。书中的一些章节,比如关于极端事件的建模以及尾部风险的管理,更是让我感到振奋。这部分内容触及了风险管理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作者的深入讲解,为我打开了新的思路。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VaR的教材,更像是一份关于风险价值研究的“白皮书”,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向。
评分阅读这本书,就像是跟随一位“建筑大师”学习如何建造一座坚固的“风险防火墙”。它没有浮夸的宣传,而是注重“真材实料”,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严谨的逻辑推理,为读者构建起一个完整的风险价值知识体系。作者在阐述VaR的核心概念时,总是能从最基本、最直观的角度切入,然后逐步深入到模型细节。我特别赞赏书中对VaR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应用探讨,从银行的交易室到资产管理公司,再到保险业,作者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让我看到了VaR的普适性和灵活性。书中对于“非正态分布”风险的建模方法,以及如何处理“肥尾”效应的讨论,是我学习的重点。这部分内容让我认识到,现实世界的风险分布往往比理论模型更复杂,而如何有效地捕捉和管理这些“极端”风险,是风险管理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关于VaR的介绍,更是关于风险管理思想的一次全面梳理。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风险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能够以更全局、更系统的方式去审视和应对风险。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静静地坐在一旁,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语气,一点点地解析着风险的奥秘。它不像某些“速成”读物那样,试图用华丽的辞藻和激进的论调来吸引眼球,而是娓娓道来,仿佛在讲述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风险价值(VaR)概念的阐释,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公式,而是从实际应用场景出发,比如银行的交易部门是如何利用VaR来管理持仓风险的,保险公司又是如何通过VaR来评估赔付的潜在损失。这种“接地气”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很快地理解VaR在现实世界中的重要性,而不是将其仅仅视为一个抽象的数学模型。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做得非常出色,涵盖了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风险,并且对每一个案例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我看到了VaR是如何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以及在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挑战。我特别关注到书里对于模型选择和参数设定的讨论,这部分内容非常细致,也点出了VaR在实际应用中的难点所在。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一种扎实、可靠的感觉,读完之后,我不再觉得风险价值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成为了一个可以实际运用的工具,为我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评分读这本书的过程,如同进行一场深入的“头脑风暴”,作者仿佛是一位睿智的引导者,不断地抛出问题,激发我的思考。它并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像一条精心编织的逻辑链条,将风险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巧妙地串联起来。从宏观经济环境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到微观层面上具体资产的波动性分析,再到最后如何将这些因素整合进风险价值模型,整个过程都显得条理清晰、层层递进。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探讨不同VaR计算方法时所展现出的批判性思维,他不仅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原理,还深入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偏差。这让我认识到,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数据特点来决定。书中的一些章节,比如关于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的部分,更是让我眼前一亮。作者并没有将它们视为VaR的补充,而是将其提升到了战略性的高度,强调了它们在应对极端风险事件时的不可或缺性。读到这里,我深深地体会到,风险管理并非仅仅是数字游戏,更需要战略眼光和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力。这本书让我对风险价值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也让我对如何更有效地管理风险有了新的思考方向。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解谜”的乐趣,作者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侦探”,带着我一步步揭开风险价值的面纱。它并没有一上来就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引导我主动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非常喜欢书里那种“循循善诱”的讲解方式,例如在解释VaR的置信区间概念时,作者会先抛出一个简单的例子,然后逐渐引入更复杂的模型,让我体会到风险测度的精确性是如何逐步提升的。书中对于不同风险敞口(如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VaR计算方法的介绍,也让我受益匪浅。我发现,不同的风险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模型和方法,并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方案。我尤其关注到书中关于VaR回测的章节,这部分内容非常实用,让我明白如何检验模型的有效性,以及在模型失效时如何进行调整。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已经掌握了一套分析和管理风险的“工具箱”,能够自信地去应对现实世界中各种复杂的风险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