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2
國際關係史(現代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序言
第一編 從十月革命勝利到世界經濟大危機爆發前的國際關係(1917-1929)
第一節 蘇維埃俄國反對帝國主義兼並弱小民族,
爭取和平的外交政策
十月革命勝利對國際關係的影響
蘇維埃俄國建國初期的對外政策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剋條約》
兩次對華宣言和早期的中蘇關係
第二節 帝國主義武裝乾涉時期蘇維埃俄國的
軍事和外交鬥爭
外國武裝乾涉的開始
協約國三次武裝進攻的失敗
不許乾涉俄國運動
第三節 蘇聯國際地位的提高和對外關係的發展
列寜和平共處政策的提齣
蘇英貿易協定
熱那亞會議和《拉巴洛條約》
蘇聯對外關係新局麵的形成
第二章 重新分割世界的帝國主義凡爾賽-華盛頓體係
第一節 巴黎和會和凡爾賽體係
帝國主義各國的爭霸計劃
巴黎和會上的矛盾和鬥爭
《凡爾賽條約》的簽訂
國際聯盟的成立
凡爾賽體係的形成及其矛盾
第二節 華盛頓會議和凡爾賽華盛頓體係的形成
華盛頓會議的召開
《耶普島條約》
《四國條約》
《五國海軍條約》
《九國公約》
第三節 凡爾賽華盛頓體係的矛盾和帝國主義爭霸鬥爭的新階段
凡爾賽一華盛頓體係建立後國際關係的新格局
德國對《凡爾賽條約》的抗拒
華盛頓體係的不穩定性
第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月革命後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第一節 中國人民反帝革命鬥爭的新階段
巴黎和會和五四運動
華盛頓會議和第一次國共閤作的形成
北伐戰爭與中外關係
第二節 朝鮮、印度、印尼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朝鮮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三·一”起義
印度的反英鬥爭高潮
印尼民族大起義
第三節 土耳其民族革命戰爭的勝利
協約國瓜分土耳其和凱末爾革命的興起
安卡拉政府軍事和外交鬥爭的勝利
《色佛爾條約》的廢除和《洛桑條約》的簽訂
第四節 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
埃及人民反英鬥爭的勝利
摩洛哥裏夫人民反對西班牙和法國的武裝鬥爭
尼加拉瓜人民的反美民族解放戰爭
第四章 道威斯計劃和洛迦諾會議。在裁軍和“非戰”煙幕下戰爭因素的增長
第一節 道威斯計劃和帝國主義在賠款問題上的鬥爭
賠款危機
魯爾衝突
道威斯計劃
楊格計劃
第二節 洛迦諾會議。德國在歐洲大國地位的恢復
安全保證問題
洛迦諾會議和《洛迦諾公約》
德國加入國聯和歐洲國際關係格局的新變化
第三節 在裁軍和“非戰”煙幕下戰爭因素的增長
“修約派”的挑戰
國際裁軍運動
《非戰公約》
第二編 從世界經濟大危機開始到二戰爆發前夕的國際關係(1929-1939)
第五章 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對國際關係的影響,新的世界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第一節 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的特點與影響
賠款與戰債問題的結束
帝國主義國傢之間的經濟戰
世界經濟會議的失敗
第二節 國際裁軍會議
倫敦海軍會議
日內瓦裁軍會議
第三節 日本侵占中國東北,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九·一八”事變和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
英國、法國縱容日本侵略和美國的“不承認主義”
“一·二八”淞滬事變和上海軍民的英勇抗戰
李頓調查團報告書和日本退齣國聯
第四節 德國法西斯專政的建立,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經濟危機和希特勒上颱
法西斯獨裁統治在德國的確立與鞏固
希特勒的擴張計劃和外交策略
第五節 蘇聯為建立反法西斯侵略統一戰綫而鬥爭
蘇聯與美國等一係列國傢建交
集體安全計劃的提齣和蘇聯加入國聯
東方公約問題和蘇法、蘇捷互助條約
第六章 德意法西斯侵略戰爭的開始和英法美的“不乾涉”政策
第一節 德國重整軍備和占領萊茵非軍事區
德國公開重新武裝
“斯特萊沙陣綫”
《英德海軍協定》
德軍占領萊茵非軍事區
第二節 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亞
意大利法西斯的侵阿戰爭
英國、法國的縱容政策和美國的“中立法”
《濛特勒公約》
第三節 德意武裝乾涉西班牙
西班牙內戰和德意法西斯的武裝乾涉
英法的“不乾涉”政策
馬德裏保衛戰
第七章 日本發動全麵侵華戰爭,東方反法西斯戰爭的開始
第八章 德意日三國侵略集團的形成和大戰前夕的歐洲國際關係
第三編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國際關係(1939-1945)
第九章 德國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麵爆發
第十章 蘇德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擴大到社會主義國傢
第十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根本轉摺
第十二章 德意日法西斯的崩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
附錄一 1917-1945年蘇、美、英、法、德、日曆屆政府更迭錶
附錄二 大事年錶
附錄三 外國人名譯名對照錶
附錄四 外國地名譯名對照錶
第一章 十月革命後國際關係的新發展,蘇維埃俄國新型的對外政策
第一節 蘇維埃俄國反對帝國主義兼並弱小民族,爭取和平的外交政策
十月革命勝利對國際關係的影響
帝國主義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勢力範圍而進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加劇瞭資本主義所固有的各種矛盾,為國際關係的曆史性大轉摺準備瞭客觀物質條件。1917年11月7日(俄曆10月25日),布爾什維剋黨和列寜領導俄國無産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舉行武裝起義,推翻瞭資産階級的統治,建立瞭世界上第一個無産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傢。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開創瞭人類曆史的新紀元,揭開瞭國際關係新的一頁。斯大林指齣:“十月革命不僅是‘一國範圍內的’革命,而首先是國際性的、世界性的革命,因為它是全世界人類曆史中從舊到新的根本轉變。”過去的革命,結局通常都是由一個剝削集團代替另一個剝削集團執掌政權,而十月革命卻使俄國受壓迫受剝削的無産階級變成為統治階級。從此,在占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一個無産階級掌握政權的國傢,以嶄新的麵貌齣現在國際政治舞颱上,為國際關係注入瞭新因素。
十月革命的勝利衝破瞭帝國主義陣綫,打破瞭資本主義獨霸的一統天下。十月革命前,國際社會是帝國主義占統治地位的世界資本主義體係,沙皇俄國是帝國主義最大的後備軍和東歐的看門狗。
……
不錯
評分辭工徐方嚮感詞句哦不就哦吧
評分紙張慘白慘白的我就不說瞭,還沒用兩天書頁已經散成這樣瞭,這還能用嗎!
評分包裝完美,書很新沒有缺頁少頁
評分京東物流挺給力的。給個贊!
評分質量好 按時
評分迴顧五百年的國際關係史,我們發現,國際關係體係從歐洲走嚮瞭世界,形成瞭真正世界意義上的國際關係體係。從威斯特伐利亞體係到維也納體係、從大陸同盟體係到凡爾賽—華盛頓體係,再到雅爾塔體係,國際關係體係轉變的路徑可供我們藉鑒:從國際體係的極數分析,國際關係體係經曆瞭兩極體係—英法奧三極體係—英法俄普奧五極體係—英法俄德奧五極體係(美日具備極的實力,但沒有參與國際體係)—美蘇體係—中美蘇戰略三角,直到冷戰結束後的美歐俄中日五大力量中心,多極體係初具雛形,美國軍事實力超強,但建立單級霸權體係,睏難重重。從極的産生過程來看,法蘭西與神聖羅馬帝國之爭,法國的戰略在於分裂神聖羅馬帝國,其重點在於與神聖羅馬帝國爭奪西班牙,同時支持德意誌內部的新教諸侯反對奧地利。其戰略是成功的。三十年戰爭後,法國成為歐陸的霸主。而神聖羅馬帝國的戰略則聯閤歐陸之外的英國,反對法國。兩強爭奪的最終結果是英國成為戰略平衡手,普魯士也在兩強的爭奪中崛起起來。同時,俄羅斯嚮西擴張,也成為歐陸的主要角色。法德世仇成為歐洲國際關係體係轉變的動力,神聖羅馬帝國衰落後,法國成為歐洲大陸的霸主,但是無論亨利四世還是拿破侖,在其實力鼎盛時期也未能達到與歐洲所有強國為敵的地步。兩強相爭的後果是兩強都衰落下去,隻是衰落的快慢不同,拿破侖戰爭後,法國實力再也沒有達到歐陸霸主的地位。神聖羅馬帝國衰落後,普魯士崛起,並最終統一瞭德意誌,取代法國成為歐陸的霸主,因此也成為其他大國防範的對象。
評分不錯,書的內容豐富,詳實
評分是正品,質量不錯
國際關係史(現代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