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既強調理論學習,又注重實際運用,書後還附有案例和閱讀材料。本書內容包括:國際法與比較法概述、國傢責任與環境規則、爭端解決、跨國公司、對外投資、貨幣與銀行、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知識産權、運輸、支付、稅收等12個部分。與前幾版相比,具有以下新特點:新增加瞭20個案例;增加瞭關於國際保險、WTO爭端解決機製、最新關稅錶等方麵的新材料;腳注和參考資料亦有較大更新;對國際貿易及跨國公司的運作有較多論述。
這是一本經典的最新國際商法教材,從第3版引進中國至今,一直受到眾多高校師生的歡迎。本書全麵介紹瞭國際商法理論與實踐的最新國際發展動嚮,既強調理論學習,又注重實際運用,尤其是涉及瞭185個國傢及地區的大量案例和閱讀材料,使學生能夠真正研讀到原汁原味的英文判例,縮小與發達國傢律師之間的差距。本書在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軍教授的支持下,由高瑛瑋博士譯注。
本書適閤高等院校企業管理、國際管理以及其他管理學專業本科生、研究生及MBA學員,也可供企業管理人員自學之用。
內頁插圖
目錄
齣版說明
導讀
前言
教學建議
第1章 國際法和比較法概述
1.1 什麼是國際法
1.2 國際法的製定
1.3 國際法的淵源
1.4 實踐中國際法的範圍
1.5 國際法主體
1.6 個人在國際法上的權利
1.7 主要法係的比較
第2章 國傢責任和環境法
2.1 國傢責任
2.2 注意義務
2.3 抗辯
2.4 救濟措施
2.5 保險
2.6 環境保護
第3章 爭議解決
3.1 通過外交方式解決糾紛
3.2 通過國際法庭解決爭端
3.3 通過國內法院解決爭端
3.4 國傢享有的國內法院司法豁免權
3.5 準據法的選擇
3.6 拒絕執行判決
3.7 對於拒絕執行判決的反對
3.8 外國法的證明
3.9 外國判決的承認
第4章 跨國公司
4.1 全球經營戰略
4.2 商事組織
4.3 跨國公司
4.4 跨國公司的國際規製
4.5 母國對於跨國公司的規製
4.6 東道國對於跨國公司的規製
第5章 外國投資
5.1 外國投資法和法典
5.2 對外國投資的監管
5.3 證券監管
5.4 證券管理的國際效力
第6章 貨幣與銀行
6.1 貨幣
6.2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6.3 匯兌
6.4 貨幣援助
6.5 開發銀行
6.6 國際清算銀行
6.7 地區貨幣機構
6.8 國內貨幣機構
第7章 貨物貿易
7.1 現代國際買賣法的曆史
7.2 世界貿易組織
7.3 1994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7.4 多邊貿易協定
第8章 服務和勞工
8.1 《服務貿易總協定》
8.2 區域性政府間服務貿易規則
8.3 國際勞工法
8.4 區域性政府間勞工規則
8.5 勞工的移動
第9章 知識産權
9.7 知識産權的設立
9.2 國際知識産權組織
9.3 知識産權公約
9.4 知識産權的國際轉讓
9.5 許可規定
9.6 強製許可
第10章 國際貨物買賣法
10.1 聯閤國《國際貨物銷售閤同公約》
10.2 CISG適用的交易
10.3 CISG排除的閤同
10.4 c0SG的解釋
10.5 買賣閤同的解釋
10.6 閤同的達成
10.7 履行的一般標準
10.8 賣方的義務
10.9 買方的義務
10.10 風險轉移
10.11 救濟
10.12 不履行的理由
第11章 運輸
11.1 貿易術語
11.2 運輸
11.3 內陸運輸
11.4 海洋貨物運輸
11.5 租船閤同
11.6 海上留置權
11.7 海運保險
11.8 貨物航空運輸
第12章 融資
12.1 對外貿易中的融資
12.2 提單
12.3 匯票
12.4 本票
12.5 匯票與本票的可轉讓性
12.6 匯票與本票的轉讓
12.7 信用證
12.8 外貿融資
第13章 稅收
13.1 所得稅
13.2 納稅人
13.3 所得稅的徵稅基礎
13.4 收入
13.5 雙重徵稅
13.6 稅收條約
13.7 稅收激勵
13.8 避稅與逃稅
13.9 其他形式的稅收
精彩書摘
The German Government further argues that the con-tested ban on importation constitutes a measure which isnecessary in order to protect producers and distributorsof pure meat products against unfair competition. Suchcompetition might arise from the fact that some tradersor producers could acquire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byusing less expensive ingredients of poorer quality with-out the differences in manufacture being apparent toconsumers. It is sufficient to point out that that argument, basedon the consumer s lack of information, has already beendismissed above. It follows that the contested ban on importationmay not be justified on the ground of mandatory re-quirements relating to fair trading.Justification based on mandatoryrequirements relating to the commonagricultural policyThe German Government maintains, finally, that thecontested ban on importation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meet certain mandatory requirements relating to the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 and in particular to the aimof stabilizing the market pursued by the common orga-nizations of the markets in beef and veal and pigmeat. That argument cannot be accepted either. As the Court stated in its judgments in Cases 216/84 and 407/85,cited above, once the Community has established a com- mon market organization in a particular sector, the Member States must refrain from taking any unilateral measure, even if that measure is likely to support the common policy.
前言/序言
本書是寫給主修貿易或相關專業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的,它不是為法律專業學生寫的教材,法學教授們可能給學生指定瞭更為廣泛的國際公法和國際私法方麵的材料。本書將嚮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傳統的學生,充分地層示國際貿易法律環境的綜閤結構,也可以給商業人士或法律從業人員提供有益的介紹和參考。如果他們需要有效地瞭解國際關係、跨國公司、跨境爭議解決的概況,或需要瞭解國際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的規則,本書就是很好的學習工具。本書還特彆論述瞭知識産權、外國投資、貨幣和銀行、貨物買賣、運輸、融資和稅收方麵的法律。
本書第5版,全麵論述瞭全球法律環境的主要問題和基本作用。現代貿易活動已經徹底國際化瞭。局限於國內(局限於一個法域的法律或政策)的貿易活動,是無法獲得自20世紀中葉以來,貿易活動發生的巨大變化所産生的便利的。
本書的目的是為瞭展示那些在全球範圍內經營的商業組織,是如何被管理和規製的。本書並不突齣強調任何一個法係,相反,奉書收集瞭來自不同國傢的資料和案例,以說明貿易和法律的多樣性和相似性。
《全球貿易與法律前沿:國際經濟法精要解析》 本書簡介 在全球化浪潮風起雲湧的今天,國際貿易與投資活動日益頻繁,隨之而來的法律挑戰和機遇也愈發復雜。本書《全球貿易與法律前沿:國際經濟法精要解析》旨在為法學專業學生、商科研究生以及希望深入瞭解國際經濟法體係的法律從業人士,提供一個全麵、係統且前沿的知識框架。本書聚焦於當代國際經濟法律體係的最新發展、核心理論與實踐難點,強調法律規範與全球商業實踐的互動關係。 本書並非對既有教科書的簡單重復,而是立足於當前全球經濟治理結構性變革的背景,著重探討新興議題,例如數字貿易規則的構建、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對國際投資協定的影響,以及全球供應鏈中的法律責任分配等。我們力求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和鮮活的案例分析,帶領讀者穿梭於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爭端解決機製、國際投資法(IIA)的最新趨勢、國際商事仲裁的實踐前沿,以及跨國企業閤規的法律要求之中。 第一部分:國際經濟法基礎與法律環境 本部分奠定瞭理解復雜國際經濟法律體係所需的理論基石。我們首先剖析瞭國際經濟法的曆史演進、主要法源(包括習慣國際法、國際條約和軟法規範)的地位與效力。重點探討瞭主權原則在國際經濟關係中的體現與限製,以及國傢在國際經濟活動中的法律責任。 核心關注點: 1. 法律體係的重構: 分析後多哈迴閤時代WTO法律框架的挑戰與調整,特彆是其“準憲法性”地位在麵對區域全麵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全麵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等新一代自貿協定時的張力。 2. 國際經濟法的主體性: 探討跨國公司、國際金融機構(如IMF、世界銀行)在塑造和遵守國際經濟法方麵的能動性與局限性。 第二部分:國際貿易法前沿與爭端解決 貿易自由化是國際經濟法的核心,本部分深入解析瞭當前全球貿易法律體係的復雜性,尤其關注技術性貿易壁壘(TBT)和衛生與植物檢疫措施(SPS)在新規則下的解釋與應用。 關鍵章節內容: 1. WTO爭端解決機製的改革陣痛: 詳細梳理上訴機構停擺對全球貿易法律確定性的衝擊,並探討成員方在替代性爭端解決路徑(如仲裁)上的實踐探索。 2. 數字貿易與數據流動: 鑒於全球經濟的數字化轉型,本章集中研究電子商務、數據本地化要求、網絡安全標準等新興議題如何被納入或挑戰現有的WTO GATS框架,以及各國在製定數字經濟規則上的差異化策略。 3. 貿易救濟措施的適用: 結閤近年來全球貿易摩擦加劇的背景,係統分析反傾銷、反補貼(包括對非市場經濟體和産業政策的應對)以及保障措施在實踐中麵臨的法律挑戰,強調證明標準的提高和法律程序的透明度要求。 第三部分:國際投資法與主權平衡 國際投資法是國際經濟法中最具爭議和活力的領域之一。本書著重於平衡東道國監管權(Police Powers)與投資者保護之間的緊張關係。 深度探討: 1. 投資協定範本的演變: 對比傳統雙邊投資協定(BITs)與新一代投資協定(如歐盟的投資保護製度改革、美國的投資協定範本)在“公平公正待遇”(FET)條款、徵收標準(直接與間接徵收的界限)上的差異。 2. 投資者-國傢爭端解決(ISDS)的製度重塑: 詳細分析瞭ISDS機製麵臨的閤法性危機,並深入探討瞭建立多邊投資法庭(MIT)的可行性與爭議焦點,特彆關注程序透明度和上訴機製的構建。 3. 可持續性納入投資協定: 研究環境標準、勞工權利、氣候變化政策如何被整閤進投資協定中,以及這些條款對傳統投資者保護標準的限製作用。 第四部分:國際支付、金融監管與閤規 隨著金融市場的高度一體化,國際支付體係的穩定性與跨境金融監管成為國際經濟法必須麵對的現實問題。 實踐與規範: 1. 國際支付與結算的法律基礎: 解析《統一商事票據法》(Geneva Conventions)等傳統工具在電子化背景下的適用性,以及SWIFT等私營機構在國際金融秩序中的角色。 2. 反洗錢(AML)與製裁閤規: 鑒於全球反金融犯罪的加強,本部分詳細解析瞭FATF標準對各國國內立法的傳導機製,以及國際製裁體係(如UN、OFAC)對企業跨境交易的法律約束力與風險規避策略。 3. 金融科技(FinTech)的監管挑戰: 探討分布式賬本技術(DLT)、加密資産在全球跨境交易中的法律地位,以及國際監管機構(如BIS、FSB)試圖建立的協調性監管框架。 第五部分:國際商事爭議解決與跨境執行 無論貿易或投資如何發展,爭議的解決始終是保障國際經濟秩序的關鍵。本書側重於仲裁的實踐操作和跨境執行的難點。 仲裁焦點: 1. 仲裁地選擇與法律適用: 結閤主要仲裁機構(ICC、LCIA、SIAC)的最新規則,分析在不同法域下選擇仲裁地對實體法和程序法適用的策略性考量。 2. 透明度與仲裁員的獨立性: 針對仲裁程序中日益凸顯的透明度訴求,分析仲裁機構和當事人如何平衡保密性與公眾監督。 3. 仲裁裁決的承認與執行: 重點剖析《紐約公約》在特定司法管轄區的適用限製和挑戰,尤其是在涉及國傢利益或公共政策抗辯時,法院審查的廣度與深度。 通過對上述前沿領域的深入剖析,本書旨在培養讀者在全球化復雜法律環境中進行審慎判斷和有效風險管理的能力,成為理解和塑造未來國際經濟法律秩序的必備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