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美國著名神經外科醫生,作傢。
1977年生於亞利桑那州,獲得斯坦福大學英語文學及人體生物學雙料學位,後於劍橋大學獲得科學史與哲學研究碩士學位,並以優異成績從耶魯大學醫學院畢業,即將獲得斯坦福醫學院外科教授職位並主持自己的研究室。在就任醫生期間,保羅曾因其齣色的研究成果,獲得美國神經外科醫生協會最高奬。
2013年,即將抵達人生巔峰的保羅,忽然被診斷齣患有第四期肺癌。2015年3月,37歲的保羅告彆妻子和女兒,離開人世。
全世界隻有百分之0.0012的人在36歲就患上肺癌,保羅·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是其中之一。當你讀到這本書時,他已經不在人世。
本書是“美國神經外科醫生協會最高奬”獲得者、斯坦福大學天纔醫生與癌癥抗爭的生命感悟。作者保羅·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獲得美國斯坦福大學英語文學及人體生物學雙料學位,並於英國劍橋大學獲得科學史與哲學研究碩士學位,以優異成績獲得美國耶魯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即將獲得斯坦福醫學院外科教授職位並主持自己的研究室。
2013年,即將抵達人生巔峰的保羅,忽然被診斷齣患有第四期肺癌。自此,他開始以醫生和患者的雙重身份,記錄自己的餘生,反思醫療與人性。他的文章刊登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媒體,獲得瞭全球讀者關注。本書文筆優美,誠摯感人,書裏有著對人性、生死、醫療的深沉思索,讓全球無數讀者為之動容。
##其實是一本沒有寫完的書。外科醫生這個職業好不人道啊。
評分##我想可能從保羅短暫但豐富充實的人生,到他留給世界的這本書,都是他完成的使命。
評分 評分##生死不由我們控製,但我們需盡情地追尋對自己重要的東西,在生命的旅途中盡情地綻放自己。佩服作者在麵對死亡時仍能理性地思考“對自己而言究竟什麼是重要的”,“自己究其一生究竟在追尋怎樣的人生意義”,並把這些思考以及自己麵對死亡時的態度和行為展現給我們。閱讀本書的過程中,常常為作者的遭遇感到不公和惋惜,但又對作者和作者太太麵對死亡的平靜和勇敢感到由衷地佩服,常常在哭得不能自已的同時又感覺獲取到瞭很多能量。感謝作者在生命的最後留給我們這樣一本書,我相信,軀體有盡時,靈魂無絕期。 與死神狹路相逢,又如何嚮死而生?——《當呼吸化為空氣》讀後感 眼淚一顆一顆地落下來,是在讀到189頁時,保羅用輕柔而堅定的聲音,清楚明白地說:“我準備好瞭。” 從日當正午的35歲壯年查齣肺癌,到37歲的2015年3月9日這一天離開人世,保羅重返瞭工作崗位,完成住院醫生...
評分 評分##我想可能從保羅短暫但豐富充實的人生,到他留給世界的這本書,都是他完成的使命。
評分##9/10最後幾頁,看到鼻酸。在保羅身上,真切感受到探索生命的意義,他每個不同的人生階段,都是他思辨的結果。反觀我們呢,大都是得過且過,毫不費力的度過餘生,不配說齣,“我們拼盡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這類話。(如果說沒有自省的人生不值得過,那麼沒有真正活過的人生,還值得自省嗎?)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