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04
韓柳文研究法校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林紓(1852—1924),字琴南,號畏廬,彆署冷紅生,福建閩縣(今福州市)人,近代著名文學傢、翻譯傢。1882年中舉人,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學堂國文教員,所作古文為桐城派大師吳汝綸推重,因任京師大學堂講席。從19世紀末開始,林紓藉助他人口譯,以文言潤色轉寫,翻譯外國小說一百餘部,産生巨大影響。新文化運動中,林紓發錶《論古文之不宜廢》《論古文白話之相消長》等文,極力闡揚中國古文傳統。
林紓一生著述宏富,尤緻力於古文評點與寫作。古文評點類著作有《左孟莊騷精華錄》《左傳擷華》《韓柳文研究法》《古文辭類纂選本》等,其他作品有《畏廬文集》《畏廬詩存》《畏廬瑣記》《技擊餘聞》等,譯著有《巴黎茶花女遺事》《魯濱孫飄流記》等。
近代古文名傢林紓全麵解析韓愈、柳宗元之文章秘法,帶你領略中國古文之美
社科院文學所劉寜研究員導讀推薦
-----------------------------------------------
闡韓柳奇思,如數傢珍,授賞鑒之鈐鍵
發文宗妙筆,金針度人,示寫作之通衢
-----------------------------------------------
◎ 相關推薦
天下文章,能變化陸離不可方物者,隻有三傢:一左、一馬、一韓而已。
——林紓
當清之季,士大夫言文章者,必以紓為師法。
——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
世所震驚於紓的,乃在他的翻譯小說;其實,紓之基本的誌業,還是在古文——翻譯不過是他古文的運用。
——邵祖恭
韓柳古文擁有巨大的影響力,曆代品評者眾,林紓這部《韓柳文研究法》自齣手眼,對理解韓柳古文極有裨益,因此自問世至今,一直是閱讀韓柳古文難以繞開的津梁。
——劉寜,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
◎ 內容簡介
唐代韓愈與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在文學史上影響深遠,其文章被後世奉為典範。林紓所著《韓柳文研究法》,遴選韓柳佳作一百四十餘篇,逐篇剖解其文理與技巧,揭示謀篇立意、用字遣詞之妙,並重視同類文章的比較分析。與一般文學評論者不同,林紓本身即為古文名傢,引領一時文壇,又曾翻譯外國文學百餘部,深諳東西方文學之所長。故林氏評點韓柳文,能踵武桐城而後齣專精,往往獨標新解、彆具會心。其理念與方法,不但可助讀者一窺韓柳文心之奧秘,提升古文鑒賞水平,對於現代文的寫作也大有裨益。
本次整理齣版之《韓柳文研究法校注》,在原書基礎上增添章節,使其條理分明,並對疑難字句進行訓釋,以便現代讀者閱讀、理解。
##說“昌黎極其變化,柳州不能逮也……語皆質實,無伸縮吞咽之能”(見《送薛存義之任序》條目下),其實這部《研究法》似乎就很柳文。再看論韓《送高閑上人序》,前麵吐槽他“略有猵心,非正論也”,後邊則為其開脫,認為“然昌黎論書,尚詆羲之為俗,似非知書中三昧者;其推重張旭,亦非重旭,重旭正所以輕閑耳”;拿去與厲鶚詩“昌黎論書有深意,苦道羲之俗書趁姿媚”對看,真有種不計較那麼多“好弄神通”(論“五原”篇)的輕快感。後來論柳遊記好處,又說他“不著一閑語”,長嘆一聲。校極好評。猜測大部分百科式注釋是一個人做的,少量疏解文意的注則由校者操刀。頁17注“危行言孫”,危解作“高峻”,疑誤;頁26“然爵位之上用一‘鈎’字”,《答竇秀纔書》“高可以釣爵位,循次而進,亦不失萬一於甲科”,應為“釣”。以後有時間定來讀集。
評分##讀書筆記而已 《福建論壇》2019年第10期(總第329期) 陳慧,文學博士,中山大學博雅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嚮為韓愈研究、近代學術史。 摘要:林紓在“五四”前後的韓愈批評,並非單純的學術批評,而往往基於深切的現實關懷,有著明確的問題指嚮。譬如:指嚮“倫常革命”及“孔教運動...
評分##注一般
評分##注一般
評分##《韓柳文研究法校注》——五四以來,其精神日漸趨新,最終沉澱下來的或在《國衡》,林畏廬使人畏,使人磕磣,不僅是因為其通古文、擅古文,亦可以傳古文也。古文懂一點,或許纔能少點翻譯腔,少點流水賬,纔能寫好現代文。
評分##錶麵上看來,林紓滿腦子都是封建思想,對數韆年來儒傢文化核心的堅守阻礙中國先進文化的進步,但其實林紓更多的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未來命運的擔憂。他是古文的衛道者,他維護古文的權威,也是在維護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他曾說:“知臘丁之不可廢,則馬班韓柳亦有其不宜廢。”
評分##重新煥發民國學術的精華所在,貌似是近些年來目錄文獻學研究的熱點。早年西方文學課上,老師曾強調經典名著每三十年應有新譯本,因為語法詞匯會在不經意間發生巨大變化。民國初期的文論作品據今百年,感謝芥老的校注,以及重新釋讀的原注,將這本著名文章傢的文論作品,以全新的麵貌示人,探討唐代文章之學之精粹。
韓柳文研究法校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