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23
古寺巡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和辻哲郎(1889—1960),日本哲学家、伦理学家、东洋文化研究专家,是日本比较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1920—1949年先后任东洋大学、京都帝国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教授。还曾是日本学士院院士、日本伦理学会会长,1955年获日本文化勋章。
“檐头的朱色略有些发灰,古色古香,仿佛梦境般淡雅;墙壁的白色清澄透明,有着寂寥与沉默的韵味。这才是真正的艺术——能净化灵魂的艺术。”
古寺的美,凝练着人心本真的感知。
建筑、雕像、壁画、器物,不仅展示了日本人的生活、信仰、思维、审美、情趣……更描摹着东亚文化的历史,乃至人的命运。
古寺的艺术,是为众生指示自我的力量,也是给予人心的、虔诚而热烈的感动。
在古寺中漫步,将敏锐触觉与丰富想象结合起来,用人心本真的感知力去探寻其中广阔天地,并让沉淀的岁月成为美的诠释者与传递者——这才是“巡礼”的真正意义所在。
—————————————————————————————————————
1918年5月,29岁的和辻哲郎与友人一同游览了奈良的众多古寺。之后,他怀着“介绍古代艺术之美”的心情将此次旅行见闻整理成《古寺巡礼》出版。作为首部奈良佛教艺术鉴赏记,本书一经出版便畅销不止(“二战”时一度被日本政府禁版),引领了一代又一代日本人寻访古寺的热潮,并对日本的佛教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书中,和辻哲郎充满热情地如实记录了自己在“巡礼”过程中受到的来自历史与艺术的感动,对建筑、壁画、佛像中蕴含的佛教艺术色彩与日本文化发展进程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且尝试以横向纵向综合对比的方式,探究日本文化发展的脉络,以及日本文化与中国、印度、希腊等地域文化的异同,让读者在尽情领略古寺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对日本文化有一些全新的认识。
因为本书,“古寺巡礼”成为日语里尽人皆知的固有名词。
##巡禮奈良和京都的佛教美術。介乎essay和论文间的笔法,亦增添著蛮多感覺領域的描写,如漣漪般漸次浮現,读者若懂,就像灯火倒映在这同一片水面上。(我们如同俯视着池面景色,与作者静静地聊起来) 明治维新时,政府颁布[神佛分离令],蛮多佛像遗弃路边、与杂草灰尘为伴。和辻哲郎的写作Vision(视野)还是带有[物哀]的,因此我也明白他在开篇写阿旃陀壁画那种不含丝毫湿度的色彩之形成 —— 源自印度人看到的雪山风土,所铸造的冷色调,即为本来之色。 日本的佛堂建筑有着闹中取静、朴素的韵味,其古典气场亦同周邊人文。而寺内供养的菩萨,其背光呈放射状线条,在黄昏时分微弱光亮的衬托下,斑驳金光就会化作神秘的光环,呈现出一种难以名状的微妙和谐。把本尊衬托得分外伟岸。和辻哲郎说的这个景象可参考杉本博司的《佛海》。
评分##要亲身去过这些地方读起来才更有感觉!在奈良斑鸠町的田野里确实感受到了日本的风土 很少会买日文翻译的书,因为怕翻译的歧义和不到位~在书店拿到样本,扫了一眼觉得翻译的应该还不错~ 感觉比较随性的内容,类似蒋勋写的那本吴哥窟~所以不用想太复杂的东西,跑一杯咖啡,跟随作者的视线去体验即可~复古的毛边设计,太喜欢了~ 小巧 轻 方便携带~ 这是1946年...
评分 评分##心驰神往
评分##没有配图让读者纯靠想象,并且大部分是作者主观的看法
评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评分##没有图,太难了,而且好多什么佛陀的名字完全不知道是什么,太难了,没有图这本书的可读性降低了太多,文字虽然优美,但是实在有点散文,加上没有图 ,章节的名字长的可怕,从原来的4星改为了2星 ,真的要读完需要静心才行。
评分##1上海三联版点了想读,最后翻了新经典版,两年俩译者,有点浪费。最喜欢岩波书店1979年版封面。2典型的大家小书,一百年前即引领出日本“古寺巡礼”风潮,颇有“疫情期间约会之建筑物巡礼”之类的调调。期待能再次去日本。3作者坦言“我也觉得研究古代美术是不务正业,这次旅行无非是为了借助古代美术的力量来洗涤心灵”;此书畅销卅年后作者想重改写,已无当年之激情。
评分###?说书# 题材挺好,作者是夏目漱石的学生,译者也是成熟译者。但这书呈现出来的文本,真是难看啊,语言匮乏,行文枯燥,都抵不上一篇好游记。再版还换了新译者,依然不行。估计是作者的锅~
古寺巡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