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画史中的博物学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宋元画史中的博物学文化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施錡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4-0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2017-4-1 平装 9787545816921

宋元画史中的博物学文化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相关图书



宋元画史中的博物学文化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宋元画史中的博物学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施錡,女,视觉文化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上海市曙光学者。现任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史论教研室副教授,曾任斯坦福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访问学者、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处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宋元画史、中日视觉文化交流、中西视觉艺术比较。出版论著《画中之似:比较视野中重构的中国古代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年版)、《宋元画史中的博物学文化》等。曾在各类重要学术期刊,如《美术研究》、《中国博物馆馆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民族艺术》、《装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美术》、《中国美术研究》、《美术学报》、《(台北)故宫文物月刊》等期刊中发表艺术史论文30余篇,论文曾多次获复印资料全文和摘要转载,曾获第八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年会论文奖、2016年《装饰》年度学术论文奖。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后期资助1项、上海市曙光计划1项。此前负责并完成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5批面上资助一等资助1项、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2项等。

《宋元画史中的博物学文化》作者施錡围绕“宋元艺术史的博物学文化”进行理论论证,用实例剖析阐述,形成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的文章,图文并茂,内容涉及中外,延展古今。不是单一地就艺术论艺术,跨学科、跨地域地引用、论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文化内延出发,分析了艺术史中的博物学文化。

无论我们怎样给中国古代画史下定义,中国古代画史的内涵还是由形成于系谱的历代画家及其作品所构成的。中国美术史论界以往对中国古代画史的研究,其主要还是定位于绘画本体及其审美表现形式与技法风格的研究上,无非就是冠之于“史”的名义而已;而施錡博士则规避了以往研究的窠臼,调整了自己的研究观念,她把博物学(natural history)作为自己研究中国古代绘画的透镜,从而把中国古代画史研究还原于中国古代文化与历史的宏大背景中,以追问宋元两朝绘画与文史之间所交融的现象和本质之关系。

在施錡博士的研究视域中,中国古代绘画已不再是一种纯然的外在审美表现形式,施錡博士把画面形式本体所呈现的物象与人等诸种元素紧密地维系于中国古代文史传统中,通过透视中国古代官制、宗法、政治、、民俗、器物与服饰等文史成因,从而把中国古代画史研究向博物学领域拓宽与拓深。从学理上讲,施錡博士是籍助于中国古代画史研究,在博物学研究观念的策动下,有效地发现、思考与解决文史研究的新问题。因为,在施錡博士的研究视域中,画面所表现的物象与人等元素,其必然是对一个特定时期之文化与历史的审美记忆,这些元素反过来必然也可以成为对文史领域博物学研究的有效注解,而不仅仅是一个个纯然表现画家个人意境的审美元素了。然而,即便是画家个人的审美意境,其也必然把画家生存的文史背景投射在作品的形式本体上。这就是从一件古画看文化、看历史,而不再是囿限于一个狭小的视域,仅从一幅绘画看作品本身。以画论画的年代持续得太久了,当下是一个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论画的博物学年代终于到来了。

宋元画史中的博物学文化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宋元画史中的博物学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笔者是我非常钦佩的一位青年教授,勤奋高产还高质量。1. 本书为学界研究开拓新思路,从容易忽略的细节小物件入手,穿针引线开拓较为宏大的研究视野。这种以小见大的视角虽然在国际学坛中已经不稀奇,但是在国内还颇为少见。书中很多课题为后辈研究提供新思路。2. 笔者引用海量考证和国内外较为难涉及的文献资料,涵盖中日韩欧美文献功力深厚,可见老师积累功力深厚,可作为很好的追溯材料。如今美术史界踏实做学术的学者真的不多了,认真拜读,期待老师更多著作!

评分

##有点意思。

评分

评分

评分

##短评说作者兴趣点怪,阐释过度。被这么一说,我更喜欢了

评分

##多产,高质,一位很强的老师

评分

##很有想法,有些分析很给人启发,比如双松意象,四时花卉

评分

##以画证史,跟以诗证史一般,必然有“陈寅恪之得意”与“钱钟书之愤怒”两种对立观点。虽然此书的具体结论我们未必全盘同意,但是其所指明的研究方向理应引起学界注意。确如苦影所论,此书多有牵强之处。譬如作者偏好佛教,动辄某物与禅宗有关,然而涉及道教(特别是“桃源”“双树”“竹杖”)部分往往一笔带过,令人瞠目结舌。既然讨论画史中的博物学,扬佛抑道显系主观倾向而非客观事实。当然,或与作者道教知识不足有关,45页对白玉蟾的介绍、197页对陈抟的叙述,讹谬颇多。更吊诡的是,既然名曰“史”,那么有关历史部分应该比较严谨规范才对。结果许多人事(如199页金匮之盟、204页斧声烛影)与制度(如207页紫衣制度、226页节杖制度),历史学界讨论多矣,作者却重复劳动,所论甚至倒退,比较遗憾。

评分

##绘画背后的文化史。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宋元画史中的博物学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宋元画史中的博物学文化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