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23
魅感的表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乔迅(Jonathan Hay) 1956年出生于苏格兰。197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考古学学士;1981年入美国耶鲁大学,随班宗华教授(Richard Barnhart)学习中国艺术史,专攻晚期中国绘画史、物质文化史。1989年以论文《石涛晚期的作品(1697-1707);一副主题的地图》]获博士学位。现任美国纽约大学美术史研究所艾尔萨梅隆布鲁斯讲座教授,艺术史期刊《人类学与美学》特邀顾问(1990-1999)。乔迅的写作主要讨论中国艺术的现代性、主体性与世界性等问题;研究领域设计艺术的理论与方法、中国明清艺术、唐代墓室壁画、宋画及当代中国艺术。
在《魅感的表面》中,乔迅对明清时期中国的装饰艺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展示了明清时期中国装饰艺术从个人物品到整体住宅室内布置的各个层面,建立了在非宗教性的奢侈装饰背后一个松散变化的、不成文但仍不失连贯的体系。第一部分“玩好之物”,首先介绍了生产和消费奢侈物品的社会环境。第二部分“表域资源”,考察了单个器物所利用的表面处理的主要形式资源。第三部分“从表域到物境”,描绘了单个器物的表面组合在一起时营造出的室内整体物境。本书关注的时间段跨越了将近三个世纪,主要侧重于重建装饰艺术不断变化的、深层次的认知框架,同时也不会忽略讨论时代的差异。
奢侈物品物质地与我们同思,是为了让观者产生愉悦感,完成它们作为装饰的最基本的功能。这一功能从视觉上和物理上将我们与周边的世界联系起来。意识反馈了感知的体验,如果读者观察得足够细致的话,将会从而获得对装饰品的崭新的、感官性的体验。当人们在装饰物品中获得愉悦时,到底与其发生了什么样的精神和身体的互动?本书有志于成为读者在体验明清时期的玩好之物时用来参考的系统工具书。书中约有280幅彩图,将带给任何对装饰艺术、对中国艺术感兴趣的人士一种前所未有的愉悦体验。
##学术书大概难免有些过度阐释的地方 不过关于物体 表面 材质 曲线之类很多看的方法都很有启发的。我觉得比很多建筑的书都更精微直观 从某种意义上讲非常实用
评分一直把书名看成“魅惑的表面”。非常棒的一本书,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
评分 评分 评分##研究器物(object)的艺术史,如果有物质转向,未免有些造词嫌疑。但如果硬要说物质转向,那就是强调物质在社会文化环境的突出作用。这一强调借助“情动转向”达成,正如乔迅大方地表明自己受马苏米影响的注释所示。在这么多转向的加持下,器物借助感(sense)而非理(intellect)触动(affect)人,凝聚了(部分)明清时期的装饰艺术风格。这也正是sensuous一词的含义。对待它们,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应该且可以seeing materially。纸质本异常精美,建议入手珍藏。 Sensuous Surfaces,中文翻译成“魅感的表面”。其实说白了就是“让人有感觉的表面”。这本书美国学者Jonathan Hay (乔迅)2010年的新书,去年中央编译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在国内引进书里,这本是少数图版做的不错的。书主要研究明清两代的装饰艺术,或者说工艺美术。按照美术史...
评分##书如其名——魅感的表面。乔迅大概是太想向我们展现明代物质文化的迷人魅力,于是诸多器物皆是点到即止,流连于物品的迷人形式本身,而鲜少更加深入的挖掘。或许我已经习惯于阅读乔迅在序言中批评的那一类物质文化研究(“大多数这方面的专著偏离了对于装饰品的主观体验,而更倾向于将器物视为等待着秩序化和客观阐释的物品来讨论”),在这本试图以文字调动官能体验的“氛围之作”面前反而无所适从。不过,书中大量类比式的、象征式的描述用语真的能够重现玩好之物的魅感吗?如何以文字还原我们对物质的切身体验?私以为,这些最为关键的问题仍悬而未决。
评分 评分##按需。“在《魅感的表面》中,乔迅对明清时期中国的装饰艺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展示了明清时期中国装饰艺术从个人物品到整体住宅室内布置的各个层面,建立了在非宗教性的奢侈装饰背后一个松散变化的、不成文但仍不失连贯的体系。第一部分“玩好之物”,首先介绍了生产和消费奢侈物品的社会环境。”
评分魅感的表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