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02
美术史的实践和方法问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奥托·帕赫特(Otto Pächt,1902—1988),新维亚纳艺术史学派代表人物,曾在海德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和维也纳大学教授艺术史。他在中世纪彩绘写本研究,对15世纪荷兰、法国、德国绘画与雕塑研究都产生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为牛津大学的博德林图书馆和奥地利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彩绘写本所编撰的目录,是中世纪书籍插图研究的奠基之作。
薛墨,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史博士,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撰写、翻译了大量学术类文章,并发表在专业刊物上。编撰《美术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美术博物馆学导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西方美术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西方美术文献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等。
本书作者奥托·帕希特是20世纪伟大的美术史家、新维也纳艺术史学派的关键人物。他的最大贡献在于引导读者如何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理解艺术品。他强调回到观看本身,美术史所关注的始于眼睛而非文字。
本书为奥托˙帕赫特的重要代表作,也是西方艺术史学史上的经典文献,是一部有关美术史学和研究方法的经典著作。书中荟萃了帕希特杰出的思想和研究成果,探讨了美术史研究的诸多关键问题,对发展论、图像志、图像学、风格问题、鉴定、历史与个人、心理学与艺术史研究等做了深刻反思,同时剖析了李格尔、沃尔夫林、潘诺夫斯基、贡布里希、泽德迈尔等重要美术史家的思想与方法。书中不乏对图像形式的生动描绘,既表现出德语界学者严密的抽象思维能力,也体现了作者缜密的历史逻辑和对艺术的直觉感知力。作者意在通过此书重构艺术产生的原始文化与社会环境,澄清那些已不为人熟知的时空观念和重要的象征符号,从而强化观者的感知力。帕赫特在书中深入剖析了从李格尔到沃尔夫林、潘诺夫斯基等重要艺术史家的思想,一直强调要回到观看本身。帕赫特最大的贡献在于让学生和读者懂得面对艺术品时如何从艺术史的角度来思考。本书可被列入艺术史经典著作之列,在抽象思维中闪烁着光芒,对图像形式的描绘无以伦比,同时还充满了缜密的历史逻辑和具体史实,这使得帕赫特能与沃尔夫林、李格尔、瓦尔堡、潘诺夫斯基齐名,成为西方一位名副其实的艺术史的布道者。
##除了帕希特对“艺术发展论”无可救药的辩护,其他部分可以说是典雅精确的示范。 《美术史的实践和方法问题》一书,是奥地利艺术史学家奥托·帕希特(Otto Päch,1902-1988)先生的重要著作之一 。与学术专著不同的是,它是以帕希特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于维也纳大学执教期间的一系列讲座为基础编撰而成的。该书最初为德文,三位编者均为帕希特的学生。目前...
评分 评分##对艺术史各个层面上方法论的讨论,有些部分翻译过来有歧义,导致阅读速度变慢,但不影响它本身是一本好书。
评分##真挚的讲稿,“有意激发年轻艺术史学者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一节其实都在提出问题引起警惕,尤其是针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研究者。对于一般读者,一切合乎情理,并没有使用过于学术性的说辞进行阐述。例子选用十分精到,也很节制,点到为止。强调了几个问题:艺术对象本身并非艺术作品;在情境中观看(“形势的机会”,知识之眼,比较,历史之链,发展观等等语境);艺术家的理性意志可能与“我们似乎被迫接受的艺术家创作的真正动机完全不同”(怀疑精神以及试错法);对艺术发展逻辑的评估(不断检视已确定的风格序列,“后之视今亦如今之视昔”的预测);艺术史家的职责(区别于历史学家和其他“人文科学家”、即呼吁地位,筛选作品,阐释内涵、假设与证明)。有种莫名的亲近,大概是让我感受到了“以情度之”的代入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美术史家和媒体工作者挺像的,在一段时间内想说什么说什么,牵强附会也好,睁眼扒瞎也好,反正面子都挺足的。一到时代翻篇的时候,冲水马桶的按钮按下去,他们就从一个灯光照耀的环境里消失了,去了哪都不知道。
评分##美术史家和媒体工作者挺像的,在一段时间内想说什么说什么,牵强附会也好,睁眼扒瞎也好,反正面子都挺足的。一到时代翻篇的时候,冲水马桶的按钮按下去,他们就从一个灯光照耀的环境里消失了,去了哪都不知道。
美术史的实践和方法问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