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4-05
新民說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梁啓超,中國現代著名思想傢,師從康有為,是中國維新主義代錶人物,也是近代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思想傢、政治傢。一生經曆清末反帝製、流亡日本數年,也領導憲政運動,官至民國司法總長等。棄官後專心學術,在文史、政治哲學、法律、圖書館學等方麵著作等身。
百科全書式的啓濛思想傢梁啓超,用洋洋12萬字的《新民說》,全麵探討瞭國民性改造問題,形成瞭係統的新民說,也構建瞭一幅現代中國理想新民的圖景,如有公德也要有私德;有進取精神也要尚武;有權利觀念也要有義務觀念;有自尊也要有毅力;閤群也講求生利分利。由這些新民組成的國傢,是充滿民氣的國傢,也是具有有政治能力的國傢。
##來源:《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京)2013年1期第52~71頁 【內容提要】雖然梁啓超《新民說》中的公德說在近代以來最有影響,人們甚至把《新民說》的道德思想僅僅歸結為公德說;而實際上,《新民說》中後寫的《論私德》,對公德說作瞭很大的補充和修正,更加深刻地思考...
評分##如馮契先生指齣的,1903年算是梁啓超思想的一個重大轉摺點。馮先生將這一轉摺與《論私德》一文相聯係,竊謂此文並非某種「轉嚮保守」的標誌,而毋寜代錶梁啓超在中國思想之現代化過程中所能達到的極限以及其新民的倫理學說的底色。梁啓超對於公私德的區分是相當敏銳的現代感的産物,但他的闡述似乎並沒有廓清字詞與涵義的區彆。嚴格而言,其《論公德》中所論之公德,在古今之變的視野下何嘗不是一種藉由推擴而增大範圍的私德?而傳統意義上的「公」的價值與現代的「公共性」或「公民素質」是否真的存在某種平滑的連續,從而可以通過宣揚重點的調整完成其現代轉化?梁啓超在處理這方麵問題的時候並沒有充分分離道德義務與政治義務,而後者永遠不可以在未對人性作現代化規定並厘清人權概念的情況下得到理解。《新民》之說或可興血氣,而真能新其民乎?
評分 評分 評分##20/7/15:文章作得不嚴謹,有些觀點即便在成書年代也過於保守,不愧是保皇派。
評分新民說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