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败局2》所记录的败局均发生在2000年到2007年之间,将它们与《大败局》中的失败案例合在一起来阅读,你将可以看到过去10年里发生在中国商业界的众多兴衰往事。
《大败局2》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一种“工程师+赌徒”的商业人格模式。他们往往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在某些领域有超人的直觉和运营天赋,同时更有着不可遏制的豪情赌性,敢于在机遇降临的那一刻,倾命一搏。这是企业家职业中最惊心动魄的一跳,成者上天堂,败者落地狱,其微妙控制完全取决于天时、地利与人和等因素。
##1、做实业赚来的辛苦钱,只需简单的资本操作就能获取,从而把资本运作这一工具当成了全部,泯灭了踏实的做派,滋长了投机取巧的心态。最终违背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商业本质而垮台。2、也有部分实在的企业如科龙、华晨、铁本,只能说他们生不逢时,成了国家工业发展改革道路上的试金石。
评分##相对第一部,大败局Ⅱ更具时代气息,也更有借鉴价值,值得细细拜读。
评分 评分##单独分析一个企业的失败是没有太多意义的,要从行业和国家发展进程的角度来分析才有意义。和第一部里那种靠爆款单品打造出来的明星企业和明星企业家不同,本书里失败的原因多样化,而资本运作失败是最突出的一个典型特点。企业不应只有产品,还应该有组织制度和资本运作等因素,九十年代甚至2010+年中国大多数的企业都不具备构建完整管理体系的能力,导致功能不全,鲁棒性不足。资本运作是企业的重要内在特征,金融法规环境是外部条件,只有内外条件都满足了更长久的发展。而当今中国,企业只不过是行业发展的耗材。
评分##看完就一个感觉,地方政府都是一帮傻逼
评分##这书给我的最大警惕是,不要太高估自己。风口上的猪可以迷惑你的双眼,且手段比你高数倍。作为一个时代传记的写作者,吴晓波应该是可以的,但我真的觉得他应该叫自己新闻工作者或者作家。另外,我曾经这段话是没有问题的:为什么从长期投资来看,能够达到年13.3%收益率已经非常厉害了。应为大概而言,扣除其他费用后,这就是工业革命后,人类利用机械能够达到的能量利用率的极限。除非这个再一次技术爆炸,让有效利用率大幅提升,不然长久来看,这个区间可能很难改变。所以,炒股不过是一个计算这个能量的过程,真正有益的是做实业或者做科技研发的行为,实质性提升这个利用率,我们也可以受益提升。(我想说的是,讲梦想的人,多半是骗子) 清牛赋诗:https://xueqiu.com/1021922443/97022883
评分 评分 评分##中国实在机会太多,能忍住在一个领域发展的企业家是少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